第11章 鄧士載前途渺茫 霍邵先恰逢其時

襄城是典農中郎將治所,潁川一郡民屯軍政事務悉由此間政令出。此地比鄰伐劉前線南陽,緊靠都城許昌,歷來是曹魏重兵駐紮之地。

此時的鄧艾,年介十七,剛剛被舉孝廉的他五日後就要去襄城典農中郎將處報到,不過他清楚自己的弊端,不善言辭,或者說的不好聽,便是口吃了。

臉盤剛毅的青年鄧艾看着案前那捲羊皮卷,上面刻畫着豫州一帶的郡治地形圖。自小便喜歡研究地理,自己要去的地方,自然是要好好的看一看的。摩挲着羊皮捲上那個大大的硃砂標記的紅點,正是那潁川郡郡治襄城。

鄧艾輕撫額頭,對自己的未來一片茫然,他清楚自己胸有韜略,飽讀書籍,尤其是軍略政工類的書,早已熟記於心,他很感謝自己的母親,費盡心思的她讓自己一嘗所願讀了自己想要讀的一切書。

年紀的增長,歲月的流逝早已侵蝕了自己母親的容顏,但在自己心裡頭,母親寬慰的笑永遠那麼好看。鄧艾發過毒誓,要讓自己的母親能過過上最好的日子,讓她不必再爲命運周折。可是自己口吃的毛病,改不了,這意味着注重儀表談吐的選官制度,不會讓自己走的很遠。

一輩子,做一個小吏嗎?

命運還真是喜歡跟自己開玩笑啊。

鄧艾的母親不知何時站在了他的身後,看着發呆的兒子,這婦人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緩步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艾兒何必如此苦悶,你胸中有安國之韜略,何愁報國無門,建功無望?

鄧艾聞言心中一震,俯首道:母親……教訓……的是,孩兒不該做……喪氣。

鄧母笑了笑,拿起桌上的地形圖,道:這是你心血所在,多半是你親手繪製,讓阿母給你收好,五日後一起帶上。

鄧艾點了點頭,伸手欲接過那圖:喏!母親辛苦,孩兒只顧哀嘆,未曾動手幫忙,實在是不該。

鄧母按住鄧艾:男兒志在四方,不該爲此等小事牽絆,這些母親做慣了的,不妨事。

鄧艾無言,心中慼慼。

霍弋一行十數人輕裝而行,這一日終於到了上蔡境內,尋人問了鄧氏宗族所在,這鄧氏乃是大戶,遷來此地已逾五年餘,當下有人指了路,霍弋等人尋路而至。

鄧氏一族人人數頗多,雖是外來人,但卻在汝南站穩了腳跟。甚至有族人已經做到了汝南太守的幕府。遠近也算是聞名。

鄧艾與其母孤苦,相依爲命,本沒什麼生產能力,但其母賢惠,族人看孤兒寡母可憐的緊,平日裡又幫襯了許多,倒也勉強過得去。且鄧艾之名雖未顯於世,但鄧氏一族少有不認得鄧艾的。

雖口吃寡言,但鄧艾爲人好義,奉母甚恭,讀書肯下功夫。如今又被舉了孝廉,朝廷又在用人之際,眼見着一番前途是少不得了。最起碼能做個郡吏,雖然說在鄧艾看來的小吏是那麼的不入眼,但是對於鄧氏一族來說,小吏也足夠他們來仰望了。

霍弋在一鄧氏中年人的帶領下到了鄧艾府前,說是府,倒是擡舉了,不過土木茅房三兩間,雖然簡陋倒也乾淨整潔的很,院內有兵器架,上置刀劍各一支。

劍架磨損嚴重,斑駁陸離,可見主人習武勤勉,不曾懶惰。

霍弋知道自己找對了人了。

來的鄧氏族人敲響了院門,不多時院門打開,一十七八歲模樣的少年開了門,那中年人笑道:艾侄,有客人上門尋你,我領過來了,你招呼着,我還有事,先走了。

多謝,長艮……叔慢走。鄧艾行了一禮。

那鄧氏族人在霍弋的感謝聲中離去,霍弋轉過頭:鄧艾鄧士載?

正是,閣下是?鄧艾看了看對方身後的一羣帶劍壯漢,但對方面帶微笑,十分和善,料定對方不會對自己不善,只是從容的看着來人。

能否讓我進院一敘,我遠道而來,能討杯水喝嗎?霍弋並不點明來意。

哦。是艾唐突了,請……進。這便奉上……茶水。鄧艾看出這帶頭人歲數雖小,但舉手投足間威勢顯現,身後一衆漢子虎口繭重,想必皆是常年累月摸慣了刀槍的人物,鄧艾雖然飽讀史書,又怎麼見過這久經戰爭的精銳氣勢?是以未摸清對方來意的情況下,倒也不敢唐突。

霍弋並不客套,點頭示意自己手下幾個在外等候,只領王衝一人進了院落。

在外面並不能看清內院的景象,此時再一進院,霍然入眼的正是放置在堂屋內數個斗大的包裹,木箱,顯然,這是要出遠門的節奏。

霍弋心中一驚,郝然道:在下此來唐突了,莫不是鄧兄要出遠門了?這是要去何處高就嗎?

鄧艾苦澀地笑了笑:兄臺說笑……笑了,我這……哪裡算是……高就,出遠門不假,在下不……日就要前往襄城任郡吏,具體……事宜還要到任後……分派。

霍弋心中一定,這不是高就就好,於是淡然道:鄧兄屈才了,以鄧兄的才具,不爲方面之才,怎能對得起心中所學?爲郡吏豈不是一輩子出不了頭?

鄧艾聞言心中慼慼,這人雖素不相識,但這話卻一下子說進自己心裡去了,郡吏看的是自己上官的臉色,若上官廉明,什麼都好說,若上官昏聵,怕是這輩子也出不了頭了。這人到底什麼來頭,竟然知曉自己的所學,似乎還十分了解自己。

敢問兄……臺高姓,又在何處高就?我看公子……氣度不凡,可否告知?鄧艾問道。

鄧兄以爲當今天下是誰人之天下?霍弋並不答話,只是走進堂屋,翻開了案上一卷羊皮卷,赫然發現竟然是一幅益州地形地勢圖。上面甚至清楚的標記着產糧區,和險關重鎮的標識。

心中驚駭這史書上所載果然不錯,這鄧艾的確是對地理地形的執迷非常之深。突然間心中彷彿有了一收服鄧艾的法子。

鄧艾見此人一不問其所學何物,二不急向自己要水止渴,三來直上門來拷問自己。想必此人實在考校自己的本事了,莫不是上官前來此處考察自己能力的?

現爲建安十八年,既是建安年號,當然是大漢的天下。鄧艾久讀詩書,崇慕儒家描繪的大同之境,是以是堅定的漢之擁護者,雖然後世親手滅了蜀漢,但是那時的鄧艾早已不是現在這塊未經渲染的白紙了,有如斯變化倒也尋常,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剛剛自殺的荀彧那般對漢室如斯忠誠。

第廿五章 寂山谷蠻族重地摩沙柯欲投漢軍第79章 驚豔衆人劉封舞 難遇敵手霍家劍第134章 乘亂突進第115章 憂心第96章 斥候起探聽襄陽 人心亂關興失陷第90章 庭爭第1章 辭江陵枝江在望 到家鄉鳩佔鵲巢第12章 問志向匡扶漢室 說堅強再見姨娘第11章 霍弋百騎襲敵營 柴信單人出關城第136章 犯難!第54章 成說客徐盛意動 軍情急二張交鋒第40章 徐晃之死第廿八章 前漢臨江王府闊孔明頹勢俯稱臣第127章 攻城第16章 溫柔鄉第114章 夜襲(二)第104章 生天第22章 粗鄙山寨不設防 輕取擒首怒殺人第4章 夫禁謀輪番上陣 霍峻智示敵以弱第92章 和議第83章 護軍白毦出成都 趙統霍弋先後來第37章 哪般前情娓娓述 始知猛將霍邵先第15章 簡憲和傳達命令 霍邵先強勢練軍第98章 改行程折返荊南 看情勢謎樣天空第96章 斥候起探聽襄陽 人心亂關興失陷第120章 機智的鄧艾第78章 霍牙門心血來潮 吳杏兒羞惱可人第108章 荊山行第135章 宛城被圍第27章 終發現精悍騎兵 急劉循漸入甕來第81章 蟄伏第54章 成說客徐盛意動 軍情急二張交鋒第19章 偏師北行第49章 圖謀夜襲第11章 霍弋百騎襲敵營 柴信單人出關城第26章 穩其心委以重任 深沉謀假扮押送第10章 覆武溪蠻第7章 鬥辰蠻第54章 以退爲進第22章 粗鄙山寨不設防 輕取擒首怒殺人第97章 夜攀城頭第24章 雖戰勝心如刀割 祭英靈培育軍魂第1章 誓師第64章 久未見郭均到訪 又聽聞護國十氏第127章 攻城第16章 溫柔鄉第86章 入門來文長陪坐 坐席定排位深意第26章 伏兵第16章 智勇雙全降忠烈 未雨綢繆救鳳雛第9章 斬張賀自得計議 燒糧草霍弋援歸第13章 得歸故里姨媳見 三軍整頓肅軍風第63章 入成都得授府邸 衷心感拜師叔至第13章 充實各軍第75章 阻截第11章 破城第63章 入成都得授府邸 衷心感拜師叔至第26章 伏兵第39章 攻城第53章 歸府第85章 收人心讀書期近 吳家女請弋赴宴第70章 洞徹敵情第廿七卷水陸並行江陵近路遇恩師趙子龍第79章 襄樊戰局第65章 分說前後兩家怨 卻聞主公召見來第83章 護軍白毦出成都 趙統霍弋先後來第121章 敗夏侯第127章 攻城第26章 穩其心委以重任 深沉謀假扮押送第19章 料敵意諸軍向前 且猶豫劉循在此第91章 江東決議第51章 灌鋼法終得所成 東吳計知恥後勇第22章 粗鄙山寨不設防 輕取擒首怒殺人第41章 判形勢巧設疑兵 吳阿蒙兵指臨湘第52章 中山狼性江東主 成都來使召弋歸第19章 料敵意諸軍向前 且猶豫劉循在此第3章 少年弋初臨戰陣 黑甲士甘拜下風第94章 馳援襄樊第97章 諸葛英少有惡意 蒯太守意外出現第28章 計賺王平第63章 戰戰戰第28章 計賺王平第30章 無間道亂由內起 破口罵大義在手第廿六章 摩沙柯難忍慍怒霍邵先三槍制敵地六十七章 戰戰戰四第46章 對峙第10章 至新野得詢艾蹤 進汝南名將在望第105章 求援第60章 歸荊南第5章 血色雀翎第廿六章 摩沙柯難忍慍怒霍邵先三槍制敵第99章 誰的時代第97章 夜攀城頭第14章 夫禁死益州軍敗 霍峻歿恨天不公第3章 退軍令第105章 求援第71章 劍氣四橫漢殤舞 春景醉人佳人惡第40章 徐晃之死第廿三章 劉玄德硬調諸葛霍邵先爲父丁憂第15章 漢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