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武溪得援

三國之將神

武陵蠻祖居之地,蠻王摩雲豹正在宴客,那大木屋前,蠻王滿懷笑意,卻也由不得他不笑,北邊的曹丞相,江東的孫氏都來了使節,拉攏摩雲豹。.

本來,摩雲豹爲霍弋聯合三蠻所孤立,情勢十分危殆,搖搖欲墜的他已然是後悔了這些曰子的跋扈,導致了自己的孤立無援。本以爲投靠了霍弋,仗着這霍弋的名頭,便可以傲視武陵南,卻不曾想,這霍弋並不戀舊情,居然聯合三蠻攻伐自己。自己的兒子,未來的武溪蠻王還在他手下聽差呢。

正當蠻王摩雲豹急切尋不得援助之間,先後來了兩撥人馬,都帶着重金,說是要與自家武溪交好,摩雲豹已然是危若累卵,此刻來了人,自是抱住誰便是誰,能得援助,那便是再好不過了。

卻不曾想,這兩方人來頭都很大,一個是北邊平狄將軍、襄陽太守呂常之子呂琛,一個是江東孫氏麾下大將偏將軍陳武。或許是霍弋穿越而來的緣故,陳武並未在去年孫權攻伐合肥的戰爭中陣亡。倒是出現在了荊南這個是非之地,做了說服蠻王的說客。

摩雲豹十分激動,本來以爲這是個必死之局,未曾想自己一介蠻夷頭目居然引得這天下三大勢力的關注,更有其二競相拉攏自己。

蠻王的左手邊,坐着的是北地使者,右邊坐着的是孫氏使節。陳武十分抑鬱,襄陽太守呂常乃是曹軍大將不錯,其子看上去亦是人傑,十分英武,更兼氣度非凡,關鍵是,他們給出的條件實在是高出自己這裡太多了。

不過所幸這蠻王投降哪一方都無所謂,自己已然是在昨夜與曹軍這個年輕的使者達成了共識,原因無他,荊南的穩定無疑對兩家都是不利的,這摩雲豹反的越厲害,孫曹兩方獲利便越重。既然目的一致,那又何必在意這首鼠兩端的蠻族到底是效忠了誰了呢?

說到底,無論曹軍亦或者江東,只是希望武溪蠻在荊南弄出的動靜越大越好,誰又能指望這個不受教化,神似烏合之衆的蠻軍能夠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呢?

是以儘管摩雲豹儘管一力挑動雙方競爭來提高價碼,雙方確實出奇的一致,緘默不言。

摩雲豹自一旁確實急了,陳武終是道:“大王起兵荊南,我軍自長沙起,攻略零陵使得霍弋首尾不可兼顧!我帶來的財物,悉數歸大王所有,事成之後,我家主公另有重謝!”

呂琛亦是笑道:“我軍目的與諸位一致,江東軍兵出零陵,那麼我襄陽駐軍會在曹仁將軍統領下,進犯南郡,使關羽的荊州本部不敢擅動。爲大王在荊南的舉動造勢!事成後,丞相必然要論功行賞,大王之功必然居首,關內侯的封號是少不得的,更會讓大王永鎮荊南。”

摩雲豹不是個好糊弄的人物,到底是讀過書的人物,曉得兩家現時說的好聽,實則開的都是空頭支票。直接的好處,便只有兩方帶來的財物,可是周遭都是霍弋的人馬,便是有了財物,又能待如何?什麼都賣不了,什麼都做不了。

摩雲豹皺着眉頭,緩緩道:“我武溪蠻上下不過四萬能戰之士,如何抵擋得了那官軍上萬,且不說還有其他三族的族兵?敢爲二位上使,可有更直接的支援!沒有援兵,便是軍械也好!”

陳武看了看摩雲豹,回道:“此地乃是霍弋駐軍之地,我軍不可能直接支援將軍,便是我這手底下這六十餘軍漢,亦是晝伏夜出,小心謹慎方纔能到此,又如何帶得了那般多的軍械?大王若是不嫌棄,自武以下這六十餘江東漢子,可助大王一臂之力。”

呂琛見陳武說話,亦是道:“琛麾下百餘將士,亦願助大王一臂之力!”

摩雲豹擡眼看了看呂琛、陳武帶着的這些將兵,無奈的搖了搖頭,心中只是想着,這些將兵怕是扔進那上萬人的戰場裡,怕是連個響聲都聽不見,如何能助自己挽回這頹勢。

摩雲豹無力的揮了揮手,只是打起精神,道:“兩位將軍都是百戰之將,中原毓秀人物,必然有練兵交戰之法可以教授我軍,我族裡的漢子,若論一對一,不在話下,可湊在一處,便是一條蟲,任由官軍拿捏了。亦或者,兩位將軍可有什麼奇計可以教我,只有這般,方纔能有一戰之力啊!”

陳武點了點頭,朗聲道:“大王放心,末將麾下皆是百戰餘生之輩,可助大王在那霍弋來前,訓練族兵。只是這族兵有數萬,我帶來的不過六十餘人,實在是力有未逮!”

呂琛笑道:“無妨,我麾下的兵士,亦是追隨丞相久經戰陣之輩,亦可幫助大王練兵。”

摩雲豹這才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卻是極爲難看:“兩位將軍,這練兵之事,便交給下面人去幹,我們是不是要商量商量,這一仗該如何來打?”

陳武、呂琛互相點了點頭,隨着蠻王起了身,徑直往那大屋中行去。兩人帳下親兵亦是聽了將令,由着蠻王的部下領着,各自領了一衆蠻軍去習練戰陣之事。

陳武乃是宿將,隨同孫氏一族,征戰已久,雖說比不得江東其他名將那般能洞徹戰陣之事,但是亦是少有的敢戰之將。具言出武溪一族的優勢,其一地理優勢,這武溪一族修了一道極爲險峻的石牆,更兼這武溪一族乃是在此地土生土長的人,敵人遠道而來,對地形的瞭解卻是比不得武溪族人;

其二,以逸待勞,敵人自充縣一帶遠道而來,荊南山地難行,體力必然損耗極大,而武溪族兵在原地以逸待勞,這又是一優勢;

其三,人心向背,霍弋背信棄義,攻伐盟友,武溪一族人必然同仇敵愾,這又是一處優勢。

待陳武將這三個優勢總結而出,莫說摩雲豹,便是呂琛亦是不得不佩服此人的見識。

陳武更是拿出一個羊皮卷,上頭正是細緻的刻畫着武溪一帶的地勢,三人有摩雲豹這般瞭解自家地形的人物,細細的商議起如何在地勢艱險之處設伏,又如何在平緩之處抵擋。(。)

第66章 戰戰戰(三)第78章 荊州紛亂局勢第104章 生天第91章 江東決議第109章 鬥將第136章 犯難!第85章 洛陽聞訊第60章 歸荊南第89章 主公疑潛人刺探 霍弋歸江陵論勢第129章 求援第廿七卷水陸並行江陵近路遇恩師趙子龍第23章 王平第76章 關興巧計阻敵第23章 橫蠻王勇力激鬥 巧霍弋智商壓制第113章 夜襲(一)第4章 窮算計終漏一策 缺人才彈劍奪心第51章 灌鋼法終得所成 東吳計知恥後勇第16章 智勇雙全降忠烈 未雨綢繆救鳳雛第64章 戰戰戰(一)第121章 敗夏侯第93章 歸零陵衆將分兵 到泉陵新募勇士第14章 婚訊第112章 夜襲第104章 生天第83章 殲滅七軍第126章 遇劫第107章 大軍雲集第36章 褒中危局第35章 星夜兼程奔臨湘 乍睡又起敵軍來第41章 判形勢巧設疑兵 吳阿蒙兵指臨湘第111章 山都在望第99章 誰的時代第46章 至泉陵詳查人口 怒不爭整頓民風第45章 虎豹騎第6章 宴南蠻第廿八章 前漢臨江王府闊孔明頹勢俯稱臣第32章 苦思量入山尋人 困頓境財力維艱第119章 局勢大好第108章 荊山行第90章 薦關公籌備馬軍 自入城身陷險地第58章 滅敵第54章 以退爲進第60章 歸荊南第29章 敗象已呈第6章 巧施計故漏軍機 莽撞漢盡損長弓第7章 蜀道難南下遇阻 鬥王衝盡收銳卒第85章 收人心讀書期近 吳家女請弋赴宴第7章 鬥辰蠻第10章 覆武溪蠻第10章 覆武溪蠻第30章 無間道亂由內起 破口罵大義在手第22章 襲營第40章 鉤心鬥角雙雄計 命運前途皆一賭第125章 城管第廿五章 寂山谷蠻族重地摩沙柯欲投漢軍第16章 溫柔鄉第87章 不曾想劉封在側 出意表佳人直言第75章 阻截第14章 婚訊第84章 勸降第85章 收人心讀書期近 吳家女請弋赴宴第70章 輕裘怒馬過鬧市 鐵衣劍舞輕王侯第95章 扮行商刺探軍情 假送酒得曉虛實第117章 荊北亂第18章 問策第36章 褒中危局第65章 戰戰戰(二)第63章 入成都得授府邸 衷心感拜師叔至第66章 被針對屈居末席 主問計幼常嘲諷第82章 提槍躍馬戰雍闓 賊酋授首軍潰滅第3章 前門風雨傾門第 後院海棠不禁風第20章 近賊寇尋秘下寨 意外現伏屍山谷第88章 不退讓執意必娶 未答允諸葛甚明第24章 雖戰勝心如刀割 祭英靈培育軍魂第79章 驚豔衆人劉封舞 難遇敵手霍家劍第37章 哪般前情娓娓述 始知猛將霍邵先第39章 問策諸將皆訥言 起用新將李伯禮第3章 退軍令第32章 苦思量入山尋人 困頓境財力維艱第36章 有條不紊西遷民 始料未及兩小兒第14章 夫禁死益州軍敗 霍峻歿恨天不公第49章 擒楊雄楊氏妥協 大練軍別出心裁第89章 主公疑潛人刺探 霍弋歸江陵論勢第2章 平蠻策第73章 聞名北地操色動 苦悶學堂怒罰書第89章 水師將軍到位第74章 雄心第20章 假借名義下雒城 奇謀定計喋血谷第11章 破城第32章 苦思量入山尋人 困頓境財力維艱第122章 孫魯班出走第11章 鄧士載前途渺茫 霍邵先恰逢其時第24章 雖戰勝心如刀割 祭英靈培育軍魂第77章 劉子珩不識大體 高叔躍忠心護主第10章 奪其志擊退中軍 穩己心語驚四座第35章 星夜兼程奔臨湘 乍睡又起敵軍來第18章 衆將議穩紮穩打 情報來霍弋接手第95章 扮行商刺探軍情 假送酒得曉虛實第14章 夫禁死益州軍敗 霍峻歿恨天不公第3章 退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