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分崩離析

只是無論呂布的個人表現再怎麼出色,終究無法影響戰爭大局。自交戰以來,董卓連敗,唯一打了兩場勝仗的徐榮現在也被活捉,損失大小尚且不論,但士氣卻已是降到谷底。特別是七星北斗陣被破,以及勇冠三軍的呂布敗北,對董卓大軍的打擊是前所未有的沉重。計謀,計謀敵不過。戰陣,戰陣被破。連正面對決,也同樣被羣雄所敗。這仗還能怎麼打??

董卓也是行伍出生,對兵事非常瞭解,發現整個戰略計劃宣告失敗,也是有了退兵之意。天下沒有攻不破的險關,當人都已經戰不下去的時候,關隘無論多麼險峻,也是守不住的。等諸侯攜大勝之威,築造出各種攻城器械,面對沒有戰心的士卒,只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而這時候,他的女婿李儒又站了出來,獻上一計。勸其遷都長安,避開諸侯鋒銳,還胡亂捏造童謠,找了一長串藉口,以讓遷都之事變得名正言順。董卓其實早就有心這麼做,只是不好開口,李儒這麼一說出來,當然是深得其意,立刻就讓他先行趕回洛陽,做好遷都準備。?

事實上,單純從戰略上來將,李儒的建議是正確的。如果他們不退出洛陽一帶,面對氣勢洶洶的諸侯只會敗得更慘。可如果遷都長安,據險以守的話,情況就又不同了。諸侯聯軍要想繼續遠征,打到長安,沒有穩定的後方是不可能的,而這一條件,所有諸侯顯然都不具備……?

公元190年三月二十五,在趙雲、典韋、張飛大敗呂布的六天之後,董卓帶着呂布等親信先行趕回了洛陽。以強勢的手段,逼迫朝中公卿大臣遷都。凡有不聽從者,皆是人頭落地,就連董卓之前很是器重的伍瓊和周毖二人,也是因爲反對遷都而被殺。這二人先前就慫恿董卓任命袁紹、韓馥等人鎮守天下各方,結果凡是他們推舉之人,盡皆起兵反叛。此刻當然不被董卓所容,只不過,他看在周毖的父親周慎曾與他並肩作戰的份上,倒是給周毖留了一個全屍。?

此外,爲了使得遷都之事更有威信力,他還盛邀當年平定黃巾的朱儁做太僕,行相國職權,位置僅次於他。不過,朱儁用很聰明的方法給推辭掉了,隱於家中。?

而最慘的則是袁家。因爲嫉恨袁紹、袁術兩人起兵,董卓心裡一發狠,不管不顧地將太傅袁隗、太僕袁基等人斬殺,袁家上下老小,包括嬰兒在內,共計五十餘口無一逃出。?

而且,隨着抄袁家所得的豐厚回報,董卓更是升起貪念,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下令逮捕洛陽城中富豪,加以罪惡之名處死,財物沒收,死者不計其數。同時,又讓呂布率兵挖掘歷代皇帝陵寢和公卿百官的墓地,蒐羅陪葬珍寶。?

平民百姓就更不可能倖免,在董卓軍士的刀劍逼迫之下,數百萬居民,背井離鄉,無奈地向長安遷徒。因爲沒有進行有序的安排,董卓又縱容兵士胡作非爲,使得遷徙極爲混亂,馬踏人踩,互相擁擠,加上飢餓和搶掠,無數百姓不斷死去,沿途皆是堆滿了屍體。?

不過,董卓自己倒沒急着走,在將洛陽搬了個空後,迅速撤回前線的大軍,暫且屯駐在畢圭苑。並命部下縱火焚燒一切宮殿、官府及百姓住宅,大火燒了整整三天,洛陽城方圓兩百里,一片廢墟,雞犬不留。?

各路諸侯在剛發現董卓已經撤兵,虎牢關、旋門關等地都無一兵一卒時,皆是高興不已,爭先恐後地入駐。而且或許是董卓擔心動作太大,被諸侯發現而尾隨攻擊,所以糧草物資、裝備輜重,甚至備用戰馬等等,都沒有帶走。?

這可着實讓衆諸侯興奮了一陣,也無心管那麼多,忙着先分配起戰利品來。?

可僅僅只過了兩天,各人的物資尚還沒能清點完畢,打探到的最新情報便將所有人給震呆了。遷都、挖皇陵、火燒洛陽、隨便哪件都足夠讓整個大漢震動,更何況一次全部發生。?

袁紹和袁術二人更是痛哭不止,他們尚在洛陽的直系家人,全部被殺,怎會不傷心。根本沒想到那董卓殘暴如斯,竟然打定主意要和天下人決裂。?

眼見此景,曹操立刻便提出建議,希望衆諸侯即刻發兵,追擊董卓。畢竟對方帶着那麼多人,只要趁勢追殺,並非沒有可能扭轉局面。可惜,這次卻再也沒人響應,各路諸侯聽說洛陽被焚,朝廷名存實亡,皆是心灰意冷,哪裡還有心追什麼董卓。就連袁紹這個盟主都是搖頭不語,他袁家上下已亡,就算報了仇又能怎麼樣?何況能不能報仇還是兩說?

可以說,當洛陽被燒這件事情一出,在場諸侯之間的矛盾已是瞬間激化。各自好歹都是坐鎮一方的諸侯,豈會連最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當洛陽變成廢墟,皇帝被董卓強勢遷走那一刻開始,朝廷就算徹底失去了威信。衆人現在都在盤算着以後的路該怎麼走,討董已徹底失去意義。?

見到衆人這番反應,曹操頓時怒不可止,質問衆人究竟是否有安漢室之心。可面對始終抱持沉默的各路諸侯,他也是無可奈何,仰天長嘆一聲,自己獨自帶兵追去了。只有張邈和鮑信分別給了曹操一支兵馬,算是友情支助。當然,另外也還有二人起兵追擊,那便是劉備與孫堅。只是因爲現在形勢有變,諸侯心散,彼此之間都有些顧忌,擔心有變,所以並未同路。?

而出發之前,曹操也特意來邀請過王旭,希望能與他一起前往。但走到現在這種地步,名震天下的目的已經達到,再涉險去追擊董卓有什麼意義呢?最終也只能搖了搖頭,緩緩說道:“孟德,我不像你。此刻天下有變,如果我繼續追擊董卓,恐怕就再也回不了荊南”?

曹操不是笨人,略一思索,便已是明白過來。長長嘆了口氣,也不再多說,告辭而去。?

看到現在的局勢,王旭也知道自己是離開的時候了,但爲了安全起見,還是分成了兩部撤退。下令宋謙、管亥、韓猛三人率領各自部曲趕回滎陽,將自討董以來繳獲和換取的所有戰馬,共計三千餘匹偷偷押回荊南。並且囑咐三人,如果在荊北遭到盤問或者扣留,務必要說劉表正與他一起,然後以最快速度強行通過。?

這是爲了投鼠忌器,畢竟荊北那邊暫時也不知道前線的情況,只要時間把握得好,絕對不敢亂來。等他們發現,並與劉表來回通傳過後,韓猛等人早已安全回到荊南。而之所以這麼小心,也是沒辦法。劉表可也很是眼饞戰馬,形勢已經走到這種地步,很難說他不會強行扣下來。?

接下來的日子,王旭也仍是按照原有的樣子駐紮,讓士卒大張旗鼓。每日也與諸侯飲酒會宴,並沒表露出什麼異常,以此來迷惑劉表。而且他的注意力也完全放到了劉表身上,幾天來,劉表與諸侯之間的活動都非常密切,也不知道是在商量什麼,但想來應該是談今後的合作等等。?

但這樣的日子並沒有過太久,四月初六,孤軍深入追擊的曹操果然沒什麼好結果,在洛陽近郊被李儒、呂布等人設計伏擊,兵敗而回。眼見衆諸侯聚集在一起談笑飲宴,更是氣得不行,當場拂袖而去。帶着他的敗兵趕回滎陽,休整一日後,便集結起所有將士、後勤人員,帶上戰利品第一個退兵。?

此後沒過幾天,那孫堅便也同樣趕了回來。只不過他運氣不錯,沒有撞到伏擊圈裡。只是在南邊的大谷皇陵附近和董卓小部兵馬相遇,漂亮得打了一場勝仗。只不過,在聽說中路追擊的曹操遭到伏擊後,他也不敢繼續追下去,在洛陽將皇陵,宮殿和公卿墓地等修繕打掃了一番,便緩緩退兵。?

可孫堅剛回來不久,卻陡然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爭奪。?

當初十常侍殺何進,被京城將領逼得挾持少帝離宮,曾帶走帝王六璽。此六璽乃是皇權的象徵,各有不同作用,而其中尤以傳國玉璽最爲重要,但當初卻在亂軍中遺失了,始終沒能找回。此次孫堅進洛陽,好心打掃已近乎成爲廢墟的宮殿,卻有福報,找到了那枚被十常侍藏起來的傳國玉璽。?

可誰知,在場兵士之中,卻有一人貪圖富貴,將此事提前告知了袁紹。?

所以,孫堅剛回來,高高興興地還沒與衆人說上幾句話,袁紹便已是上前冷聲逼問。?

現在的天下大勢,瞎子也看得出來,孫堅又豈會不知。當然不肯說實話,厲聲反駁絕無此事。?

見其不承認,袁紹當即大怒,立刻將那軍士叫出來作證。?

看到被部下出賣,孫堅當然怒不可止,猛然抽出腰刀,便欲斬了此人。可惜袁紹的反應也很快,拔劍擋了下來,怒喝道:“汝欲滅口乎?”?

“此等背主小人,該殺”說着,孫堅已是猛然搖頭道:“傳國玉璽我確實尋見,但此乃國之重寶,待天下安定之時,定當奉還陛下,何須你來質問”?

“大膽私藏玉璽,莫非你還有理嗎?”袁紹也是不甘示弱,爭鋒相對地喝道。?

眼見兩人劍拔弩張,身後將領也是拔出刀劍,在座的衆諸侯不由紛紛上前勸諫,給拉了開來。其實衆人都很清楚,這傳國玉璽現在真沒什麼大用,袁紹想得到也不過是別有圖謀而已。他前兩天就曾邀約衆人,意欲更立幽州牧劉虞爲帝,而有了這傳國玉璽,劉虞又是當朝皇帝的近親,這件事情便能順理成章。到時候袁紹擁立有功,其中妙處自然無需多言。?

被分開之後,孫堅怒瞪了袁紹一眼,也不想再多話,對着衆人拱了拱手,直接帶着身後部將轉身離去。袁紹雖然有心阻攔,但畢竟眼下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也不能正面衝突,只是狠狠地握緊了拳頭。?

經此一事,羣雄之心更散。王旭估計着韓猛他們此時也應該帶着戰馬抵達荊南,擔心再生變故,當夜便悄悄起兵南下……?

大軍行進在漆黑的夜色之中,沒有絲毫雜音,只有急促而整齊的馬蹄聲。可週智卻是突然催馬趕到王旭身旁,開口打破了沉寂。“老大,有件事兒其實不知當說,還是不當說”?

“什麼事兒?”王旭皺眉問道。?

“那劉表最近幾天可都沒見人影,雖然他的部隊還在,可卻沒見其人。”說着,周智疑惑地搖了搖頭,才又開口接道:“老大也知道,我就喜歡到處結交一下,可是最近去劉表營裡,他們都不讓我進去了。說拜見劉表,他們也說正在忙,我覺得這事兒不太對勁,懷疑劉表已經不在軍中。”?

“什麼?”聽到這話,王旭頓時大駭,急道:“什麼時候的事情?”?

“好像就從前天開始的吧”周智擡頭想了想道。?

聞言,王旭也是皺眉回憶了一番,這才發現似乎確實有兩天沒見過劉表。只是他的部將和士卒都還在這裡,而且經常露面,所以也沒注意。當即忍不住責怪道:“周智,這麼重要的事,你怎麼到現在才說?”?

“不是,我也是剛纔上路之後回想,才發現不對的。”說着,周智不由無辜地對着王旭眨了眨眼。?

想不到劉表竟然會用這種金蟬脫殼之計,肯定是識破了韓猛他們已帶着戰利品先行回去的事情,所以才這樣做。而且這足以說明,他確實是不安好心,不然何必如此??

想到這些,王旭忍不住嘆了口氣,苦笑着道:“哎要回荊南可能不太容易了……”?

第820章 名將之威第109章 顏明的秘密第62章 火燒長社(上)第733章 曹家長子第687章 謀取二郡第589章 錯綜複雜第475章 神秘青年第16章 奔雷,落月第501章 何曼的決定第370章 一波三折第411章 襄陽舞姬第129章 身先士卒第647章 兩份約定第550章 法正的急智第625章 揚眉吐氣第523章 勾搭成奸第605章 我回來了第329章 軍備競賽第394章 張遼展威(中)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474章 這麼拽?第189章 揮師討伐第816章 向天失算第125章 攻城之策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862章 稱帝(下)第161章 鄭寶密室第307章 七星北斗陣第859章 化解的手段第191章 首戰告捷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177章 離別在即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552章 前因後果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512章 千里加急第225章 真相大白第655章 亂世用重典第214章 強大的手段第457章 誰是畜生?第641章 無可奈何第73章 王旭展威第527章 燕山王越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310章 傲視羣雄第172章 驚魂一幕第568章 悲慼的婚禮第458章 幕後黑手第808章 無奈的文聘第333章 棋高一招第675章 軍法無情第707章 吳蘭的冤屈第208章 大戰將至第56章 退保長社第615章 敬獻的禮物第782章 諸葛亮籌謀第81章 暗度陳倉第498章 當一回土匪第787章 強大的水軍第474章 這麼拽?第567章 求生無門第748章 誰的危機?第148章 陳留典韋第415章 歲月的沉澱第509章 徐州易主第658章 龐統的質疑第330章 強大的劉表第272章 徐淑的手段第75章 十日之危第306章 活捉徐榮第157章 太湖寶藏第303章 虢亭慘敗第47章 勇烈孫堅第24章 臨行準備(上)第551章 劍指成都第397章 荊北內訌第301章 趙雲之怒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133章 再遇恩師第86章 彭脫之死第145章 潛龍脫困第159章 廬江鄭寶第3章 王公之後(下)第282章 禍福難料第55章 連斬二將第549章 孟達獻策第652章 不甘心第23章 家庭會議第498章 當一回土匪第126章 沮授之謀第642章 以己度人第251章 歷史的變化第205章 戲耍使者第570章 再觸隱秘第860章 稱帝(上)第861章 稱帝(中)第355章 逍遙津死士第165章 天下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