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再壓一壓

外有十倍強敵,內有叛賊作亂,這樣的情形,對袁譚的打擊是致命的,讓他不得不做出了曾經想都不敢想的選擇。

然而,對於城內其他人,無論是冀州兵馬也好,平原百姓也罷,都是鬆了口氣,因爲這仗真的沒法打了。

李易那邊倒是沒有太多想法,反正這一戰必勝,袁譚降與不降差別並不大,唯一的好處就是避免了巷戰,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城池本身與內部建築的完好,省去了戰後重建的麻煩,那些可都是李易的負擔。

隨着袁譚的投降,在許褚從西門入城後,其餘幾處城門也陸續打開,李易的幾萬兵馬入城,雖然不時也會爆發一些衝突,但規模都不大,而且缺乏組織,很快就被李易這邊以人數優勢撲滅,漸漸的,整個平原城池便徹底的落入李易掌控。

對於城裡的那些冀州兵,雖然李易說了不將他們當俘虜對待,李易自然不會食言,但也不可能立刻給他們自由,這些人全都被收繳了兵器,打亂編制之後,讓他們在城外築營駐紮。

帶兵在百人以上的軍官,則被李易格外照顧,全部留在了城內,完全斷絕了他們與兵馬聯繫的通道,最大程度的減少了冀州兵變亂的可能。

等這一切全部安排好,確保沒有隱患之後,李易方纔進城,不過,經過東門的時候,忽然想起,劉備也曾經在這裡做過縣令,心中一動,對典韋說道:“稍後將縣誌與我取來,我想看看劉備的事情。”

“喏!”

典韋心裡納悶,但還是毫不遲疑的答應了,反正這種小事,交代下去自然會有人做的妥妥當當的。

繼續往前,李易看到了來迎接他的華彥,捎帶着孔順,李易嘉獎了兩人幾句,便由兩人引領着,往袁譚的住處走去。

現在平原換了主人,最好的地方自然不能繼續讓袁譚佔着,這不是李易小氣,而是臉面問題。

李易到的時候,原本熱鬧的大宅已經滿是肅殺,地上還有幾句屍首沒有處理,看衣服模樣,都是袁譚那邊的人,不用猜都知道,

肯定是想要阻攔許褚,雙方發生了衝突。

下馬踏過臺階,李易一眼就看到了被許褚命人圍在院子中的袁譚及其家眷,男男女女一共幾十號人,跟着袁譚,這些平日都是人風光無限之人,可此時卻是無不戰戰兢兢,神色惶恐無助,與待宰羔羊一般無二。

能依舊保勉強持風度的,也只有袁譚,以及一直跟着袁譚的淳于瓊。

只是,在李易接近之後,這兩人也不淡定了,雙目赤紅,面容猙獰,完全就是一副擇人而噬的模樣。

不過,他們的目標並不是李易,而是華彥與孔順兩個叛徒。

那兩人看到袁譚,也是大爲尷尬,孔順低着頭,以袖遮面,算是沒臉相見。

但華彥的道行明顯要深一些,雖然心裡也是羞臊的厲害,可瞧了瞧邊上的新主子,一咬牙,指着袁譚道:“袁公子,見到大將軍還不行禮——”

“啪——”

華彥話還沒說完,就被李易一巴掌拍在了後腦勺上,雖然李易收了力氣,但華彥依舊是感覺撞牆了一般,腦漿子都快散了,疼的他齜牙咧嘴,但只敢哆嗦,卻不敢叫疼。

原本袁譚臉上漲紅的都要溢出血了,他是真的沒想到,被他倚爲心腹的人,竟然是這麼個卑鄙無恥的東西,竟然還要羞辱他討好李易,幸好李易還算有些風骨,沒有任由華彥胡鬧,不然真被華彥擠兌着向李易行禮,他還不如死了的好。

不過即便如此,袁譚依舊是恨恨的瞪着華彥與孔順,暗暗詛咒卑鄙小人一定不得好死!

“你二人棄暗投明,乃是天意所指,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乃是必然,但是,大公子未曾辜負你二人,你二人卻對不住大公子,同樣也是事實,自己做人稍稍偏差一點沒關係,但心裡一定要有譜,做官,更要牢牢記住這點,不然今後對不住的,就是萬千百姓,對不住百姓就是對不住我,我是繞不得你們的,記住了麼?”

李易看了一眼袁譚,然後不溫不火的與兩人說着,兩人心裡怕的要死,趕忙拜道:“多謝主公教誨,屬下記住了。”

“好了,下去吧。”

聞言,兩人如蒙大赦,再度道謝,然後便貓着腰,躲到人羣后面去了。

李易搖搖頭,緩步來到袁譚面前,打量着這位曾經名列前茅的貴公子。

雖然李易打過不少勝仗,抓過不少俘虜,比如劉表、袁術等人的家眷,但只有這一次,他纔有了面對俘虜的那種感覺。

對於李易的靠近,袁譚不受控制的稍稍低頭,然後察覺不對,又趕忙擡頭,卻見李易雖然在打量他,但神色平靜至極,完全不像是看待一個對手,就彷彿他是個普通人一般。

袁譚先是不忿,不滿,畢竟他可是四世三公袁家之後,但旋即就是一陣泄氣。

早幾年前,若是李易見到他,即便不是點頭哈腰,也必然禮敬有加,可現在,李易身份已經遠遠高過他,甚至高過他的祖輩,而且人家還是自己一手打出來了,比他這個憑藉父輩餘陰的大公子,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

而且,相比之前城樓上那種滿心憤懣以至於吐血的情況,現在袁譚的心情雖然依舊無法平靜,但他已經能夠正視自己的失敗了。

深吸口氣,袁譚對着李易微微躬身,略有些不自然的說道:“袁譚,見過……大將軍!”

這一次,袁譚算是真的低頭了。

李易和他身邊人都沒多少感覺,認爲袁譚如此乃是理所應當,可淳于瓊和那些袁家的家眷卻是一陣心酸,這可是袁家的大公子啊,淳于瓊更是想將袁譚拉起來,但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動。

“大公子無需如此。”

李易輕輕擡手,目光略過袁譚身後,說道:“大公子可以放心,府中女眷人丁,我不會叫人冒犯,除公文書信之外,其他私財,稍後大公子也可叫人整理帶走,畢竟大公子已經放下刀劍,使城池免於殺戮,我李易雖然不才,但這點度量還是有的。”

“多謝大將軍!”

袁譚再度微微躬身,相比之前,這回稍稍顯得有誠意了一些。

李易輕輕搖頭,道:“你切莫忙着謝我,因爲我還要問大公子,今後是搬到襄陽居住,還是隨我就此西進,到鄴城一遊?”

“要打鄴城!”

淳于瓊忍不住失聲驚呼,然後袁譚也反應過來,臉色異常難看。

李易只是笑笑沒有言語,他從來都沒想過跟袁紹對耗,或者說拉拉扯扯打上幾年,那麼,直取鄴城,斷袁紹後路,然後將袁紹困死在黃河岸邊,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

淳于瓊怒視着李易,大聲道:“襄侯莫要太過小覷了旁人,鄴城城池高大堅固,非是平原可比,存糧也足夠十萬大軍五年之用,此外,更有數十萬百姓感念袁家恩德,願爲袁家死戰,襄侯此去,怕是要砰一鼻子灰,某勸襄侯還是見好就收,否則將來碰一鼻子灰,爲時晚矣!”

見淳于瓊這般慷慨激昂的對自己說教,李易心裡非常奇怪,歷史上袁紹敗於官渡,許攸那廝固然不地道,可淳于瓊這傢伙責任同樣不小,算是無能將軍的代表人物之一,結果這傢伙都敢對自己嘴炮了。

可惜手頭沒有三國演義,不然李易真想丟一本給他看看。

李易轉着亂七八糟的心思,並沒有興趣理會淳于瓊,但他沒有,卻不代表旁人會幹看着,典韋當即站了出來,面露嘲諷,道“敗軍之將,還敢大放厥詞,誰給你的底氣,也不嫌臊得慌!”

“你!”

淳于瓊心裡火氣蹭的就起來了,想他成名的時候,李易這妖孽就不說了,典韋肯定還在家種地呢,就這也敢譏諷他?

淳于瓊正要反駁典韋,卻感覺衣服被人拉了拉,回頭只見袁譚不斷的衝他搖頭,淳于瓊頓時冷靜下來,跟典韋吵架肯定沒好果子吃,只能冷冷的哼了一聲,回到了袁譚的身後,閉着眼,權當看不到典韋。

其實不止淳于瓊憋屈,袁譚又何嘗不是,他們或許能在心裡承認李易的厲害,畢竟李易自己說過是鬼谷門人,不管真假,他們現在權當是真的,輸給鬼谷門人也不算太丟人,可典韋這種最底層出身的莽漢,他們是真的看不起。

深吸口氣,袁譚再度對着李易拱手,艱難說道:“大將軍當真如此,一點餘地也不願意留下?”

李易呵呵一笑,反問道:“大公子乃是公卿之家,這點難道不該比我更加明白麼,而且,李某自問還算厚道,若是換了旁人,大公子今日安有命在,妻女還能保全?”

袁譚慘笑一聲,對着李易再一次躬身,低聲道:“多謝襄侯,袁譚願往鄴城。”

袁譚的確是恨着李易的,畢竟李易是來奪他家業的,但這聲謝謝也有幾分真心,因爲李易的態度確實足夠厚道,最起碼暫時是如此的。

“如此,甚好!”

點點頭,給許褚使了個眼色,讓他把袁譚帶走,李易自己則是打算繼續到裡面看看。

這是,外面忽然傳來一陣馬蹄響動,只見一個騎兵直接縱馬奔至府門,翻身下馬,在親衛的引領下,一邊奔向李易,一邊說道:“主公,東阿緊急軍情!”

一聽到是軍情,李易當即停下了腳步,原本正往外走的袁譚與淳于瓊,也不動了,但李易面色從容,這兩人卻是緊張的很,生怕聽到袁紹那邊也傳出什麼禍事來。

典韋接過密信,確認無誤後交給李易,李易打開一看,不禁微微蹙眉,思索片刻,將密信遞給張遼,說道:“袁紹聚集大量船隻,點燃之後撞向黃忠水營,我方人員無礙,但奈何火船太多,鐵鎖不能完全阻攔,最終仍是有數十艘船隻被焚燬。”

張遼等人一聽自家的船被燒了,先是心裡咯噔一聲,但馬上就察覺了其中的不對。

早在李易第一次擊敗袁譚的時候就交代了,水火無情,讓他們一定要提防袁紹挖黃河大堤,以及順着北風放火燒船。

故而,在李易控制的碼頭,周遭都佈置有數道鐵鎖,外來船隻不清楚道路根本是進不去的,除非就是數量實在太多,硬生生的“擠”了進去。

袁譚與淳于瓊倒是沒想太多,一聽袁紹燒了黃忠的船,袁譚暗喜,淳于瓊更是哈哈大笑道:“不義之師,必有慘敗,這只是開始罷了!”

李易依舊沒有搭理淳于瓊,只是往那邊斜了一眼,然後典韋便驟然暴起,猛的撲向淳于瓊,後者連反應都來不及,只覺得下巴似乎痛了一下,然後眼前一黑,登時昏死過去。

“將軍,淳于將軍!”

袁譚大驚失色,趕忙俯身查看淳于瓊的情況,同時忍不住對李易怒喝道:“大將軍此舉豈不有失風度?”

“風度?”

李易低頭瞟了一眼淳于瓊,搖頭道:“莫說現在是階下囚,就算平時,他也沒那個資格。”

袁譚臉上滿是無奈,明白是淳于瓊叨叨叨的讓李易煩了,這才故意讓典韋教訓他。

李易不再管袁譚那邊,轉身對張遼說道:“雖然東阿船受到了一些損失,但袁紹的船隻怕不剩幾艘了,徹底沒了反擊之力,難不成袁紹是想……放棄黃河防線?”

說最後的時候,李易語氣有些不確定,不管袁紹面前的局勢是如何艱難,哪怕黃河防線真的已經是雞肋,但其本身意義重大,真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

張遼雖然有智謀,卻不以智謀見長,並不敢輕易猜測,稍作權衡,說道:“屬下這就加派哨探,探查河北大營動向,一旦袁紹有所動作,立即報於主公。”

李易點點頭,道:“可以,不過也不用太過驚慌,以現在情況,袁紹不管是堅守黃河,還是退回鄴城,都不能改變戰局,甚至,如果他退守鄴城對我方還更加有利,方便將之一網打盡。”

張遼眨眨眼,一拍腦門,也笑了起來,又爲李易補充道:“既然如此,是不是讓徐黃二位將軍那裡做些反應,適當逼迫一二,促使袁紹回到鄴城?”

“可!”

李易頷首,又道:“聯繫李傕,如果兵力允許,確保高幹沒問題的前提,做出往冀州進兵的姿態,還有公孫瓚……唉,公孫瓚那邊就算了,找張燕吧,讓他也動一動,一起給袁紹施壓,不管回不回鄴城,都讓他喘不過氣來!”

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536章 富春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582章 迎天子入荊州第210章 我爹爹是黃承彥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95章 對不住了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229章 郭嘉坑黃忠第634章 無間道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633章 求收留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777章 大漢永昌(終章)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第89章 兩個戲精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329章 張昭在徐州?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732章 趙雲第706章 臧霸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233章 在路上第450章 甘寧感動壞了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345章 收凌操,圖謀孫氏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226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541章 孫家對不住襄侯第41章 徐晃願聽先生趨使第717章 我要取顏良首級第225章 請大公子提劍殺之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596章 途經豫州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700章 使君何故哀傷?第598章 芥蒂盡去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433章 軍元券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396章 毛玠的無奈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3章 公孫將軍怎麼看?第27章 見袁隗第6章 誰敢與我一戰第750章 農商第321章 爲大漢而死,理所應當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654章 以死謝罪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671章 戲忠去也,主公勿念!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491章 投降,詐降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483章 又到年末第84章 亂世百姓第49章 藏刀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570章 鐵杵砸門第482章 不接招第510章 分兵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307章 糜家第490章 呂布遇阻,曹操再起屠刀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246章 再見蔡琰第5章 待我歸來再飲第472章 陳宮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