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許攸獻毒計

李易話音落下,周遭一片安靜,只有魯肅筆下不時傳來一陣沙沙聲。

衆人多是敬佩,畢竟這是大義,當然,在兼顧大義的同時,也有人暗暗盤算其中利弊得失。

此令一出,聚攏人心是肯定的,但同樣會招來非議與麻煩。

最直接的,李易爲公孫瓚擋了一個麻煩,雖然青州方面的事情可能會因此順利許多,但青州本來就是李易的囊中之物,與幽州的局面相比,如果用李易衡量,李易這次顯然是虧了。

不過,無論怎樣,李易既然說出天地不容這樣的話,已經說明這件事沒了迴旋餘地,衆人不管是贊同,還是有一些別的想法,此時能做的,唯有支持。

“主公,請看。”

片刻後,魯肅將寫好的文稿捧到李易面前,讓李易查閱,如果沒有問題,很快就會頒佈天下。

李易粗略掃了一遍,雖然有些許言辭變動,但意思卻是準確無誤,當即頷首道:“可以,稍後就叫人謄抄,然後快馬送往各地,而且。” Wωω_ttκǎ n_¢〇

李易看向自己的部下們,說道:“此乃鐵律,不容越界,爾等都是我左右腹心自信,更應刻謹記,萬不可讓我失望!”

“屬下領命!”

衆人紛紛拜倒領命,態度上沒有絲毫的馬虎,因爲李易已經告訴他們,在這件事上是沒有情面可以講的。

蒯越禮畢,拱手道:“此事關乎天下人,只傳州郡怕是不夠,不如派人前往天下縣城張貼告示,教化警醒之餘,也讓天下人都知道主公的良苦用心。”

李易當即點頭道:“可以,此事軍師去安排,順便看一看,有哪些地方官吏不願配合,一一記下,待將來大軍到時,一律去職查辦!”

“喏!”

蒯越躬身領命,他已經知道,因爲自己的建議,將會有一大堆人丟掉官帽子。

因爲李易的這道命令在他自己的治下自然不會存在問題,但放在其他地方就很不好說了,人家不一定賣李易這個面子。

不過李易這邊倒也不用擔心被打臉,因爲這也算是一種試探,看看那些人的態度究竟如何,特別是司隸與益州這兩個地方,如果這件事可以順利的話,對李易將來入主收服,將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鋪墊。

蒯越看向大帳外,又問:“那外面兩人,當如何回覆?”

李易示意了一下那份文稿,道:“讓他們看過之後,自然就會明白,田楷當能主動退出青州,至於齊周,他找公孫瓚報仇我不管,可如果引外族入境,後果他們自己掂量!”

蒯越點點頭,應道:“屬下明白了!”

有了李易的決定,很快,齊周與單經就再被喚入殿內,不過李易與相當一部分官員已經離開,只剩下蒯越等少數幾人還在。

感覺到氣氛的變化,兩人有些不明所以,等蒯越出示了那道手令之後,兩人的表情頓時變得極爲精彩。

齊周感覺就像是被雷劈了一樣,整個人都不好了。

齊周本以爲得到李易的支持乃是十拿九穩,甚至刺來的目的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故意找機會與李易交好,哪曾想卻發生了這樣的變故。

齊周場子都悔青了,不該走這一趟的,不然他們直接在幽州把事情辦了,李易也不可能對他們有多生氣,可現在倒好,不僅沒能與李易交好,自己反而背上了一個大包袱。

齊周也想過辯解,但李易的話說得太絕,根本不留討價還價的餘地,而且李易確實是站着大義,這點即便是他也不能否認。

最終,齊周勉強保持着冷靜,請蒯越轉告李易,希望李易可以代替公孫瓚管理幽州之後,便告辭離開,然後迅速北上。

齊周必須趕快回到幽州,不然萬一那些人自作主張的提前動手,事情就糟糕了。

相比齊周,單經心中卻滿是歡喜。

他本以爲自己一方已經沒戲了,卻不料峰迴路轉,李易居然突兀的站在了公孫瓚這一邊。

當然,李易並沒有直接表示支持公孫瓚,只是兩不相幫,但這對於公孫瓚來說,本身就已經是幫助了。

趙雲面見李易之後,不僅沒能勸李易退兵,反而還勸他們不要與李易爭鬥,甚至就連趙雲自己也搭了進去,田楷知道後非常憤怒,覺得趙雲是個小人,田楷也是憑着這一口氣,開始囤積兵馬,決定要給李易分一個高下出來。

只是田楷的勇氣來的快,去的也快,當他收到公孫瓚緊急傳訊,得知劉虞舊部聚集兵馬萬餘,意圖對幽州動兵之後,田楷立刻放棄了與李易硬拼的打算。

如果只是齊周那些人也就罷了,有公孫瓚在,他們難興起大風浪,但正如蒯越對李易說的那般,袁紹也很有可能參與其中,這一來變數就很大了,雖然袁紹在青州吃了個小虧,但冀州主力兵馬未動,完全有能力給公孫瓚來一個狠的。

這這種情況下,公孫瓚哪還會花大力氣讓田楷與李易爭奪青州這塊註定守不住的地盤?

至於什麼與袁紹聯合,共同抵禦李易,這些話完全是公孫瓚給談判增加砝碼用的。

公孫瓚跟袁紹早就打出了真火,他就算是死,也不會給袁紹半點便宜,就算李易真的打過河北,最先倒黴的也是袁紹,跟李易較量之前他也要高高興興的看着袁紹去死。

所謂的聯合,一點可行性都沒有。

既然李易表現了善意,單經也很乾脆,直言田楷願意將青州讓出,只是需要李易給田楷時間,讓他準備船隻,走水路將兵將運往幽州。

這點在蒯越的預料之中,不然田楷一個人去了幽州也沒用,但他還是加了一個條件,田楷要帶人離開可以,但不能帶走青州籍貫的兵丁與官員,另外,如果其他人想留下來效忠李易,他同樣不允許干預。

對此,單經直接點頭,算是定下了這件事情。

然後,李易的大軍主力就在昌國停了下來,然後分出兩路人,一路由陳登帶着去臨淄與田楷交接,另一路則是到青州各地接管城池。

因爲李易的威懾,以及雙方達成了協議,中途除了極個別腦子秀逗的奇葩之外,基本上是一路暢通,只十日時間,李易的人就基本將北海掌握在了手中,然後繼續向東,準備接手東萊,順便將太史慈的老母親接走。

距離較近的樂安和齊國李易倒是沒着急插手,畢竟田楷暫時還留在臨淄,與其搶那幾天的時間,還不如適當放寬一些,儘量保持友好關係,將來北上的時候或許用得上。

這般又過了三天,諸多事情安排妥當,田楷帶着五千多兵丁以及文武官員,離開臨淄向東,從樂安坐海船北上,雖然因爲人馬太多,一次不能全部離開,但田楷本人已經登船,這已經證明了青州權利的轉移,也標誌着黃河以北,盡數納入李易的掌握。

對此,李易心中很是感慨,拿下荊州,算是他的第一階段,而現在,第二階段已經完成,而下一次,當他再度掀起硝煙,目標將會是整個天下!

雖然志得意滿,但李易還是頗爲冷靜的,尤其是青州方面,暗中下了許多的功夫。

李易對於青州的定位是明弱實強,上下用人都以年輕人爲主,比如陳登、周瑜、魏延、霍峻、徐盛、徐琨,還有兗州時收的幾個將領。

其中除魏延之外,都算是無名之輩,即便魏延也是剛剛受罰降職,這樣的陣容正常人都會生出輕視之心,然而李易卻知道,其中半數都不是好相與的,只要讓他們抓住機會,爆發出來的能量絕對可以讓整個天下驚豔。

只是李易對這些人也有一些不放心,畢竟他們實在太年輕了,有能力,有魄力,但管理這麼大的一個青州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考慮道這個問題,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李易最終決定,暫不回返,而是留下大隊人馬,自己與幾個主要官員以及親衛營,繼續向東前進,先巡視青州,爲陳登等人坐鎮,然後調轉方向,沿黃河向西,繼續巡視,等達到河內再回返荊州。

不過,這一次的巡視不同以往行軍,蒯越等人爲李易準備的儀仗已經近乎與天子所差無異,再以李易軍容襯托,一路威風不是天子,更勝天子……

李易在中原威風凜凜,盡情的展現着他的不臣之心,而一河之隔的冀州,卻是另外一幅景象。

偌大的鄴城城樓,今日只有袁紹孤零零一個人,不時的將目光投向東南,神色哀傷,甚至眼中還帶着淚痕。

袁紹平素是很喜歡熱鬧的,出入往往前呼後擁,可今天,他實在沒有那個心情,因爲他剛剛去顏良家中祭奠,心中難受,一個人便來了這裡。

這段時間袁紹過得非常煎熬,他是真的沒想到,青州的試探,竟然會是一敗塗地,不僅僅折損了一萬多兵馬,更讓他心痛的是田豐、顏良、韓猛等人的死。

饒是袁紹一直自認爲麾下文臣猛將不缺,可這個打擊依然叫他難以承受。

擦了擦眼角,袁紹拿起酒壺,給左右兩側的空杯滿上,又自己倒了一杯,向着左右舉了舉,然後一口飲下,雖然是上好的酒漿,可袁紹卻是被嗆得連連咳嗽,甚至連眼淚都流了出來。

遠處的親衛聽見動靜,遠遠的看了一眼,但誰也不敢上前。

袁紹拿起酒壺,不顧喉頭間的不適,又滿上,又飲,再度滿上,再度飲下,如此三杯過後,袁紹猛的將酒杯擲在了地上,杯子碎裂,碎片散了一地,而袁紹自己也如同碎的酒杯一般,用力握了下拳頭,最後卻委頓的靠在了身後的立柱上。

щшш● тт κan● ¢O

“是我,是我對不住你們啊,可現在……”

袁紹喃喃着,臉上滿是悔恨,還有猙獰糾結。

最初得知顏良勝了李易一陣,甚至險些斬殺魏延,袁紹是非常高興的,但這份高興只持續了一天不到,噩耗就接連傳來,尤其是確認了顏良與田豐戰死後,袁紹更是怒而拔劍,要提兵南下,爲兩人報仇。

但是,袁紹此舉立刻就招來了一片反對之聲,麾下數十文武,雖然也因爲青州的慘敗而驚怒交加,卻沒有一個人支持袁紹與李易展開大戰。

袁紹當時很憤怒,甚至直接罵了人,可他其實也清楚,那些人的想法是對的,現在李易的力量已經明顯強過了他,若是匆忙南下,必然又是一場慘敗。

即便僥倖打和,那個結果依然是他無法承受的,因爲身後還有着一個公孫瓚虎視眈眈。

最終袁紹無奈,只能認了青州的慘敗,並在袁譚歸來之後,直接叫人將袁譚拖出去打五十軍棍,然後又親自上門,爲韓猛的事情向韓瓊致歉。

因爲有李易這個強敵存在,袁紹的腦子遠比同時期要清醒的多,雖然還不知道李易到底是動了什麼手段,但袁紹知道,韓猛肯定是被陷害的。

吃了這麼大的虧,袁紹雖然不能直接出兵找場子,但也不會就這麼算了,最近每天都在想辦法給李易找麻煩。

不過,袁紹還沒想到什麼好主意,倒是幽州閻柔忽然聯繫他,說要攻打公孫瓚,請袁紹給予援手。

袁紹並不知道閻柔聯繫他的同時也聯繫了李易,考慮之後沒有答應,因爲李易給他的壓力太大,袁紹自問對付公孫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李易那邊又不會坐視他得了幽州,所以袁紹已經準備休戰,打算與公孫瓚聯手共守河北。

在袁紹看來,只要李易在青州與田楷動了手,以公孫瓚的心胸,必然也會視李易爲仇寇,那麼他與公孫瓚就有了聯手的可能。

這些只是在河北的佈局,是被動防禦,自然是不夠的,袁紹真正需要的是能夠馬上傷害到李易的法子,他手下的謀士們也都在參詳,只是幾日下來,收穫寥寥,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面前,尋常計策很難奏效。

直到剛剛祭拜的時候,荀攸寫了一道妙計悄悄交給了袁紹,如今就放在面前的桌案上。

可是,袁紹只是簡單看了幾眼就感覺頭皮發麻,急忙將冊子合上。

因爲許攸的法子實在是太狠,太陰毒,說是喪盡天良都不爲過!

第107章 不可與之相爭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316章 陶謙的黑歷史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599章 段煨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595章 司馬氏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臉第596章 途經豫州第159章 誰更適合做荊州之主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78章 天下?野心?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514章 摧牆第693章 翁婿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755章 戰!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348章 王璨第633章 求收留第575章 孫策去也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146章 坐等郭嘉當牛做馬(4000字加更)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389章 豈不美哉第310章 請留步第571章 火燒蘆葦蕩第719章 呂蒙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278章 典韋的忽悠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429章 任命第54章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138章 董卓,死!第670章 必殺曹操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9章 無恥第一袁公路第212章 易英連弩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313章 李易的聘禮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於曹操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417章 程昱的禍水東引第132章 襄鄉縣侯 謝謝“水水水冬天“的打賞!第162章 快將襄侯攔下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149章 將軍!某有一計!第64章 談婚論嫁第450章 甘寧感動壞了第203章 劉表讓荊州第405章 誓死追隨徵南將軍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700章 使君何故哀傷?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41章 徐晃願聽先生趨使第299章 坑姐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81章 張繡的怒火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722章 田豐剛烈第536章 富春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571章 火燒蘆葦蕩第60章 封官許願第206章 槍王童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