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呂蒙

就在李易對麾下兵馬做動員的同一時間,顏良卻是早早的帶人來到了前一日交戰的戰場。

這一次李易的約戰只說是鬥將,顏良雖然完全不懼單打獨鬥,但他的應對卻極爲謹慎,在夜間就開始派出斥候巡邏戰場,巡視周遭十數裡,生怕李易在戰場上佈置什麼陰暗手段。

當然,顏良的這些搜尋工作並沒有得到什麼收穫,因爲李易雖然喜歡用陰謀詭計,但那時戰略方面的,如果大動干戈的用小手段去暗算顏良一個人,那也太掉價了一些。

不過袁譚一方的人依舊認爲李易肯定有陰謀,故而顏良早早的就帶着兩千兵馬來到了戰場。

這次約戰李易並沒有點出出兵人數,所以顏良就先行出兵兩千,這是在給李易爲難,因爲以李易的身份,他如果與人動手身後最起碼得是戰將數十,兵馬五六千的排場,可在顏良先行亮出較少的兵馬的情況下,李易肯定不好意思帶出太多的人馬來,畢竟是自己李易說的鬥將。

如此,李易想借着所謂鬥將暗算顏良的難度就非常大了。

相反,顏良所部兵馬精銳,自認爲武藝又遠在李易一方之上,那麼一旦李易露怯,或者不敵敗退,他就可以順勢掩殺過去,就算殺不了李易本人,也能得到一場真正的大勝,甚至直接踏破李易的大營也未嘗沒有可能。

按照田豐的佈置,這次顏良出戰鬥將,無論是偏營還是東平陵城內的兵馬都做好了隨時初級的準備,韓猛更是領着五千兵馬藏在顏良後方,只要有機會,隨時都可以發起決戰。

至於說鬥將本身,從袁譚到顏良,他們都存着懷疑,認爲李易當真與顏良動手的可能性極低,即便動手,也不會是堂堂正正的武藝較量。

顏良在巳時就到了戰場,差不多已經等了半個時辰,但李易大營方向除了不斷有斥候來回奔走查探戰場,營內大軍竟然毫無動靜,這讓顏良非常不解。

顏良相信,李易肯定已經知道了他的兵力佈置,那麼李易就算本人不多帶兵馬,也肯定要在稍稍遠一些的地方安排策應,不然李易被追着不能脫身怎麼辦?

可李易那邊似乎沒有這麼安排的意思,讓顏良想不通,然後心中莫名焦躁,甚至還生出了幾分不安,只是顏良思來想去,覺得自己該防備的都防備了,並不覺得李易能在哪裡算計他,除非李易能在武藝上勝他一籌。

但那可能麼?

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終於,有斥候來到顏良面前,大聲道:“將軍,李易營門開啓,有兵馬離營,奔我軍而來,看旗號,正是李易帥旗!”

暗道一聲終於來了,顏良對斥候問道:“兵馬多少,軍容如何?”

斥候答道:“兵馬兩千,半數騎軍,半數步軍,騎兵衣甲賢明,旗幟嶄新,當是李易親衛精銳,步軍……”

斥候有些不太確定的說道:“步軍看旗幟,似乎,似乎是昨日與將軍交戰的那一支人馬。”

“嗯?”

顏良眼中閃過一抹不解,又看了斥候一眼,他感覺斥候雖然語氣不確定,但應該是八九不離十的,不然斥候不敢報給他聽。

可李易帶着一支吃了敗仗的人來做什麼?

搖搖頭,顏良下令道:“再探,想辦法接近李易兵馬,確認領兵之人是否李易本人,還有,繼續盯緊李易大營,之後應當還有人馬出營,特別提有人包抄我軍側翼!”

“喏!”

顏良吩咐下去之後,便有許多斥候冒險拉進了與李易之間的距離,然後沒用多久,就給顏良送來了準確消息,領軍之人的確是李易本人無疑,只是奇怪的是,李易並未披掛甲冑,不像是要廝殺的模樣。

另外,斥候還告訴顏良,除那支兩千人的兵馬之外,並沒有其他人馬離開大營,但是,因爲李易一方斥候也加強了防備,他們幾次試探,也無法靠近大營,不知李易營中情況到底如何。

顏良得到這些情報之後心中疑惑更深,他非常肯定李易有詐,奈何依然看不出李易能在哪裡使詐。

爲將多年,顏良最爲忌憚的不是強敵,而是看不透的敵人,而李易顯然不是蠢貨,所以眼前的形勢讓他非常不安,如果換個對手,他很可能會放一放,但李易現在就像是送上門的肥肉,他實在沒有收攏兵馬不戰的道理,於是,顏良只能傳訊在後方壓陣的韓猛,讓他偃旗息鼓,悄悄拉進與前軍的距離,同時讓斥候進一步加大巡邏範圍,提防李易提前將兵馬布置在更遠的地方暗算與他。

就這麼戒備着,思索着,李易的兵馬終於出現在了顏良的視野中,一切似乎與昨日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這次雙方的距離拉開了許多,明顯是爲李易與顏良的廝殺空出地方。

顏良武藝高強,目力自然不差,遠遠就看到對面迎風飄蕩的帥旗下,有一個白衣白馬的身影被衆人簇擁着,極爲醒目,顯然就是李易。

平心而論,拋開雙方陣營隱隱,平素見了這等人物,顏良肯定要讚一聲好風采,可今日卻是戰場上,顏良心中滿是吐槽,只是礙於對方身份,這纔沒有罵出口。

今日李易的打扮雖然亮眼,卻是極爲不智,甚至是糊塗的,一旦兩軍廝殺起來,就李易這白衣白馬的模樣,不用指揮,所有的弓箭手都會下意識的對着他過去。

再加上李易一身錦緞,連個護心鏡都沒帶,顏良簡直無法評價,反正換了他是斷然不敢以如此行頭出現在戰場上的。

然後顏良就更納悶了,即便李易腦子一時糊塗,他身邊的人難道都是瞎子,眼睜睜的看着李易冒險?

顏良想不明白,在他身邊,幫他謀劃的田豐,雖然是河北頂尖智謀之士,同樣不解。

於是,兩人只能安排斥候在陣前穿梭查看,很快便得到確認,隨李易一同出戰的,只有日常跟在李易身邊的典韋周倉等少數幾人,其餘軍中主將,比如徐晃張遼,都不曾現身。

對此,兩人都得出結論,那兩人肯定是引兵藏於暗處,只是之後會如何現身,依然沒有頭緒。

因爲心中太多不解,顏良並沒有着急去招惹李易,他想要讓斥候多探查一陣,儘可能的收集情報,但李易卻似乎不願給顏良太多時間,很快,顏良就聽得對面的戰鼓聲敲響,兵馬也開始變陣,騎兵在先,步兵在後,沒有兩翼,看上去似乎是準備一波衝鋒,將他橫推的架勢。

顏良直接命令兵馬做防禦姿態,雖然他一開始想的最多的是殺了李易,破陣揚名,可今日蹊蹺實在太多,顏良覺得自己再怎麼小心都不爲過。

然後,顏良就準備等着李易主動叫陣,倒不是他故作矜持想落李易的面子,而是擔心貿然行事落入李易的算計之中。

只是,李易卻是不急不忙,任憑鼓聲隆隆,卻完全沒有進攻的架勢,他一直眯着眼睛,似是假寐,也似是打量對面軍陣,一直等到軍鼓敲響了第三通,這纔對一旁周倉問道:“約定聞聲而動,兩通鼓,這時間應該足夠他們離開大營了吧?”

周倉抱拳答道:“今日戰鼓聲較往日持久,待三通鼓畢,幾位將軍可全速奔襲!”

“好!”

李易點頭,然後拉了拉繮繩,胯下白馬上前幾步,離開陣列,見狀,對面顏良微動,以爲李易要動手,然而,李易並沒有繼續上前,而是騎着馬慢慢的在軍前前奔走,似是在檢閱士卒。

李易的親衛營自然不必多說,都是李易麾下最精銳的人,而後面的步卒雖然之前吃了一場敗仗,但現在李易親自來給他們報仇了,一個個也是重新燃起鬥志,不等李易到達跟前,就不由自主的挺胸擡頭,生怕弱了半點氣勢。

慢慢奔走一圈,拖延着時間,最後李易來到後排陣列,那裡領兵的正是被他欽點的鄧當。

看到李易靠近,鄧當與左右之人當即對李易行禮,李易微一點頭,讓他們起身,本來要說幾句激勵的話,但目光卻是不由的在鄧當身後的一個小子身上短暫停留了一下。

鄧當身邊基本都是低級武官和親衛,可鄧當身後那小子卻是一副尋常兵丁的打扮,在這些軍官之中極爲顯眼。

察覺到李易目光看向自己身後,鄧當神色緊張不敢言語,不過李易也沒有說什麼,若是什麼小事他都參合一下,那也太無聊了些。

李易對着鄧當等人虛扶了一把,說道:“稍後我就爲爾等殺了顏良,然後爾等隨騎兵壓上,但切記以威嚇爲主,等到後方大軍趕至,方是真正廝殺!”

鄧當等人再拜,道:“屬下領命!”

李易沒有廢話,微微頷首之後便要撥馬奔赴陣前,可他剛轉過頭,就聽身後有個稍顯稚嫩的聲音大聲喊道:“主公威武!”

李易動作一頓,回頭就瞧見喊話的是那個混在軍官中的小兵,之前李易沒瞧清楚,但此時那小兵昂着頭,握着拳,雖然神色激昂,但要說年紀,也就十五六的樣子。

李易表情有些怪異,雖然小兵是在給他加油助威,但這種對着後背冷不丁嚎一嗓子的事情儘管不是錯,可也不是誰都能幹的。

這時候鄧當臉色都白了,不等李易問話,就主動跪倒,說道:“請主公恕罪,這是屬下妻弟,也是軍中士卒,不過是王校尉麾下的,聽聞主公要殺顏良爲陣亡將士復仇,也要參戰,可屬下不知他如此大膽,一時不察,被他混來了這裡,這都是屬下管教不嚴,還請主公降罪!”

鄧當說罷,便低頭不敢再看李易,同時暗暗叫苦,他哪知道自己的小舅子如此大膽,竟然仗着與他相熟,混了進來,這可是壞了軍法,就算不考慮軍法,顏良麾下兵馬也不是好相與的,這要是有個好歹,叫他回鄉之後如何向家人交代?

相比鄧當的爲難,小兵倒是沒有那麼慌,雖然也跪了下去,卻不出聲。

李易估算了一下時間,也不着急,對着小兵問道:“你可知道,矇混進入他人軍中,這是違反軍法的,不僅是你,還有你姐夫,甚至他們,都要受罰。”

李易說着點了點其他武官,他可不是嚇唬人,這小兵能混進來,鄧當自己或許不清楚,但下面肯定有人知道,而且賣了他面子。

果然,李易剛一說罷,就有兩個人面露驚恐,然後也不用審問,直接下拜請罪。

鄧當擡了下頭,想說這件事他承擔,可現在還牽涉了別的軍官,豈是說擔就擔的?

最終,鄧當沒吭聲,心中卻是鬱悶的要死,本來被李易點中,跟着親衛營出來打仗,是一件及風光的事情,結果倒好,他們還沒亮刀子呢就先在李易面前出了醜,之後就算打贏了怕是也要被人嘲笑。

李易敲打了幾個軍官,再度看向那個小兵,這時那小兵臉上也有了惶恐,他是男兒,自己不怕事,可連累了旁人,那就不是大丈夫所爲了。

小兵想開口攬事,他年紀還小,沒鄧當那麼多的顧慮,可是,李易這時恰恰看向他,莫名的,小兵心裡一虛,將嘴邊的話又頭吞了回去。

李易問道:“你爲何混入軍中,難道不知軍中規矩?”

李易這次語氣倒是頗爲和善,讓小兵的緊張去了幾分,深吸一口氣,答道:“昨日小人在傷兵營外,看到主公不嫌棄我等粗鄙之人,便是傷了殘了,也不讓我等有後顧之憂,蒙雖愚蠢,但也知道這都是主公的恩典,然後主公說今日要殺顏良,我又聽人講過顏良厲害,擔心主公有失,便想着大丈夫知恩圖報,應當爲主公出一份力,就算打不過顏良,但能爲主公擋下一刀一劍,也是值了!”

小兵這一番話說的李易那叫一個心花怒放,渾身舒泰,雖然極力剋制,可眼角還是透出了濃濃的笑意。

馬屁李易已經聽得多了,儘管花樣百出,但難免審美疲勞,甚至感覺有點虛,可這個小兵不一樣,雖然他人微言輕,說的話卻是絕對的小肺腑之言,這種馬屁就極爲叫人舒服了。

李易本就沒打算在這件事情上較真,現在心情好了,更是打算輕輕揭過,可就在他要開口的時候,忽然想到了什麼,古怪的看了小兵一眼,又看看鄧當,眼睛一眯,說道:“你與我講了這許多,卻還未報上名姓。”

小兵年輕,話多,鄧當擔心他拉東扯西,急忙替他說道:“這是屬下妻弟,喚作呂蒙,也是汝南人。”

“呂蒙……”

李易嘴角動了動,差點哈哈大笑出聲,他萬萬沒想到,冷不丁的居然撿到了呂蒙,果然,連老天都是站在他這邊的。

深吸口氣,李易再次看了呂蒙一眼,道:“軍法不可廢,今日之事,相關之人罰俸三月,不過呂蒙勇氣可嘉,這樣,今日戰後,只要你應我一件事,待你冠禮,我贈你表字!”

呂蒙一時間有些疑惑,不知道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子,但鄧當卻是大喜過忘,其餘幾個軍官也是一臉羨慕,沒想都呂蒙居然有這樣的好運氣。

鄧當一把按住還沒回過神來的呂蒙,對着李易拜道:“多謝主公,我等願爲主公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247章 襄陽來訊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591章 襄侯十倍於袁紹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54章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517章 鍾離城破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749章 矛盾第100章 果然來了第45章 張遼的針線活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313章 李易的聘禮第407章 典韋獻計第504章 請戰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184章 水中看美人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651章 將計就計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653章 搏一搏第138章 董卓,死!第406章 袁某要生啖其肉!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553章 女中王第563章 傷員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286章 自家人第685章 李進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517章 鍾離城破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653章 搏一搏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79章 胡車兒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231章 一羣烏合之衆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569章 鄭家堡第212章 易英連弩第522章 伯符可還安好?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235章 諸葛要做小舅子?第11章 大丈夫當建功立業第693章 翁婿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72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525章 圍困壽春第62章 差點就被感動了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第734章 大義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30章 來自董太師的邀請第535章 斷貢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296章 孫策要反袁術?第356章 賢侄啊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72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734章 大義第671章 戲忠去也,主公勿念!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