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戰局

高臺上,曹操已經是淚流滿面,心腹知己,血脈至親,哪一個出事都是難以承受之痛,可這短短的一會功夫,衛臻、戲忠、曹安民……

縱然是曹操的心性,也無法接受這樣的打擊。

此時前軍已經開始崩潰,側翼被其影響,也出現了動盪的跡象,全免崩潰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雖然中軍已經結陣,擋在曹操的前面,而且他們還是精銳中的精銳,可荀彧知道,在絕對優勢面前,中軍是頂不住多久的。

“孟德,撤吧!”

荀彧用力的拉住了曹操,可曹操卻是奮力的掙扎着,鬚髮皆張,狀若癲狂的叫道:“我不走,我還有文則,我還有云長,我還沒有輸,我不殺李易,如何能走!”

眼看曹操就要拔劍親自下去衝殺,旁邊的夏侯淵一咬牙,奪下了曹操的佩劍,又把住曹操手臂,將他制住,道:“孟德,對不住了!”

曹操掙扎,怒道:“你要作甚,你放開,我今日寧死不退!”

夏侯淵卻不管他,只對左右親衛吼道:“爾等還愣着做什麼,我來殿後,你們速速護主公離開此地,不準有半點差池!”

親衛們也都是曉事的,而且相當一部分還是曹操的家生子,知道情形危險,便幾人一擁而上,任憑曹操如何掙扎叫罵,架起他就往下走去。

此時荀彧又對夏侯淵說道:“這裡交給我,妙才與主公同去吧。”

夏侯淵自然不允,道:“這如何使得,先生應當與孟德離開纔是!”

荀彧卻指着後面遊走的騎兵,嘆息道:“我非是要代你留守,實是那裡也要有人斷後,不但如此,稍後你還要找人換上主公衣裝,親自護送,引開一部分騎兵,否則,主公怕是很難脫身!”

夏侯淵看了看後方影影憧憧的騎兵,目中露出擔憂之色,知道荀彧說的在理,曹操若是直接過去,結果還真的不好說。

“先生,珍重!”

於是夏侯淵也不再婆婆媽媽,深深看了荀彧一眼,用力一抱拳,便緊追曹操而去。

看到他們離開了,荀彧伸手撫了撫帥旗,然後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長長的嘆息。

其實他代替夏侯淵留下,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他是荀攸的叔叔,只要不是碰上殺紅眼的小卒,一般是可以活命的,但夏侯淵就很難說了。

雖然夏侯涓做了李易的側室,可在荀彧看來,李易會給荀攸面子,卻不會因爲一個女子,就對夏侯淵手下留情,所以,還不如讓夏侯淵到後面拼一場。

……

不遠處的高地上,是李易親自統帥的一萬多人,雖然李易沒有親臨戰陣,可他的視線卻從未離開過戰場,心情也是一波三折,緊張且激動着。

原本李易覺得,憑着自己剛剛絕對優勢的兵力,而且還是佔據先機,應該一波碾壓過去,曹操的大營就會被踏平。

可讓李易沒想到的是,曹操在最初的慌亂之後,竟然很快就結陣頂住了第一波的攻勢,這對李易來說簡直而不可思議。

當時李易都一度想要親自投身戰場,鼓舞一下士氣,好在,他手下人沒有讓他失望,憑藉着本身的優勢,以及將領們身先士卒的激勵,終於一點點的打出優勢,並最終將優勢轉化爲可以決定勝負的戰果。

比如現在,曹操那邊已經開始崩潰的軍陣。

坦白地講,李易真的挺佩服曹操的,具體軍略上的事情就不說了,單單是看兵馬的精銳程度,就讓李易自愧不如,雖然李易的部隊紀律性很強,但血性卻是不夠,如果在開闊地列陣,一萬對一萬,李易感覺自己根本沒多少勝算。

好在,戰爭更多時候拼的是並不是奇謀勇武,而是綜合國力,在這方面,他超出了曹操強了太多。

“主公,剛剛細作送出消息,昌邑城中的兵馬只是在城頭戒備,並無集結徵召,昌邑方向暫時安全,不過,細作又說,戲忠似乎是秘密入城的,後來在城牆上還與多人發生了爭執,最後墜亡緣故也很是蹊蹺,屬下以爲,對於呂布,主公依舊不得不防。

李易一心多用,聽了糜芳的彙報,一邊看着前方戰事,一邊口中說道:“呂布想要殺我,乃是情理之中,我一直都知道,只要他今後別真做出格的事情,我便不在乎,告訴陳到,讓他將圍城兵馬撤下一半,免得嚇到了咱們的呂溫侯。”

李易後面的聲音中帶着笑意,甚至還頗有些志得意滿的味道,畢竟甭管他是不是以多欺少,反正都是正面掀翻了曹操,呂布更是直接憋在城裡不敢出來,這要是都不得意一下,人生也未免太過無趣了些。

“至於那個戲忠,唉,可惜了,本來不該這樣的,之後你找人問問,我想知道他的真正死因,但此事關係呂布,做事低調一些,而且我只是想要明白真相,並不是對此追究什麼,別讓下面人會錯意。”

李易的吩咐自有人去落實,糜芳略微停頓後,繼續稟報道:“最新送來的彙總,曹操前軍大將曹安民陣亡,左翼曹仁已經被黃將軍分割圍困,黃將軍讓斥候告訴主公,若是走了曹仁,他提頭來見。”

李易忍不住笑了一下,道:“黃將軍溫和沉穩,不爭不搶,不愛財不貪功,但心裡還是很好勝的。”

糜芳也是連帶笑意,道:“之前左翼衛臻、呂虔,就是栽在了黃將軍手裡,目前看來,黃將軍收穫最多。”

李易點點頭,示意糜芳繼續。

糜芳又道:“右翼李通所部,雖然得勝,但樂進很是小心,始終處在陣列後方,李將軍不願冒進,所以右翼進展暫時不如其他兩處。”

李易向着戰場方向看去,右翼的具體情況不好分辨,但激烈程度還是能看出來的,確實沒有黃忠和徐晃那邊打得厲害。

李易想了想,道:“李通倒是聰明。”

這次佈陣,李通那邊的兵力是相對比較弱的,因爲這種戰事並不需要全面開花,只要集中精銳將對方的陣列破開一個口子,然後順着這個口子不斷撕扯就可以了,所以,李通的謹慎表現或許會讓他個人的功勞少上一些,但對於整個戰局卻沒有半點損害。

之後,糜芳收斂了臉上的喜色,道:“左翼黃將軍所部,霍峻因爲衝鋒太過靠前,肩膀中了流矢,無力再戰,撤了下來,其部暫由蘇飛代爲統領。”

“嗯?”

李易表情頓時變得嚴肅起來,道:“立刻請神醫爲霍峻治傷,稍後我會親去探望,還有,傳令諸將,擊破曹操之後,追擊固然必要,卻不可太過貪功冒進!”

緊跟着,李易又對糜芳補充道:“今後再有這類消息,放在最前稟報,我雖然很樂於看到麾下將領斬將奪旗,獲得戰功,但我更希望他們在戰後無一損傷!”

“喏,屬下知道了!”

糜芳連忙應下,心中覺得暖暖的,雖然李易的威勢與日俱增,叫人不敢冒犯,可李易對他們這些部下,依舊是很有人情味的。

不光糜芳這麼想,留在李易身邊的典韋、許褚、周倉、太史慈,還有蒯越、荀攸、魯肅、蔣幹這些文官,同樣是很受感動。

蔣幹更是拿出一個小本子,提筆疾書,將李易剛剛的話記下。

這是前些天蒯越做出的安排,讓人記錄李易日常的言行,表面理由是李易事務繁忙,擔心會有什麼疏漏,這才叫人記錄一下,但實際上嘛,卻是一步步的在爲李易的升格做準備。

對此,李易沒同意,也沒否認,一副什麼都不管的樣子,只是說了一句蔣幹這人還不錯。

蒯越自然會意,將一切安排的很妥當,至於爲何是蔣幹被李易欽點,文筆好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傢伙會來事,能體察上意,善於“修辭”,李易就算扣個眼屎,他都敢說那是李易在爲天下蒼生掉眼淚,這樣的人,李易不用他用誰?

當然,李易也知道自己這麼幹很不好,讓許多原本應該客觀的事情有了主觀性質,失去了最基本的公正和真實,但沒辦法,李易穿越前也只是個普通人,他私心很重,並沒有真正帝王的胸襟,他須要粉飾自己,所以,有些事情只能這樣了,最起碼暫時是這樣的。

滿意的瞥了蔣幹一眼,李易繼續問道:“還有,于禁與關羽一直未曾現身,必是領兵在外,斥候可又探到他們蹤跡?”

糜芳一臉慚愧道:“屬下無能,雖然安排了許多的斥候,卻一直未能發現他二人蹤跡,請主公責罰。”

說這話的時候糜芳是真的臉熱,之前曹操藏起來,他們就沒能發現,現在關羽和于禁又是找不到,雖然有着種種原因,但失職就是失職,沒啥好解釋的。

李易面露遺憾之色,不過他倒是理解,因爲出兵兗州比他的原定計劃提前了,許多事情都沒來得及佈置,某些方面自然就難免吃虧了。

想了想,李易說道:“兗州的事情來不及也就罷了,之後你當多多留意軍中出身青州,司隸,還有河北的將士,特別是青州,要加急,之後再不能如此被動了。”

“喏,請主公放心,青州事情,定然萬無一失!”

見李易沒有責怪自己,糜芳稍稍鬆了口氣,剛纔他可是非常緊張的,雖然就關係上來說,李易是他妹夫,但李易的大舅子小舅子那麼多,他又是商賈出身,真沒多少優勢,按照糜竺交代的,他的立身之道就是謹小慎微,不要犯錯。

……

在李易的大營南邊有一條河,沿河而下,走上七八里,便能在河對岸看到一處山崖,這裡的山崖既不高大,也不險峻,卻是一處少有絕地,因爲山崖的下面的是臨河的,儘管河水並不算寬闊,卻是將山崖下面給圈成了一片死地,偌大的地方滿是荒草,連只兔子也沒有,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死地。

被李易惦記了許久的關羽和于禁,正是在曹操的提前安排下,帶着四千兵馬藏匿在了這裡。

之前李易的哨探勘察這裡時,一看這裡是被河流隔出的絕地,下意識的就不認爲裡面會有人煙,而且過河需要船隻,斥候不可能爲了這麼個絕地再大老遠的找條船過來,於是,斥候只是在對岸盯了一陣,沒發現對面有什麼異動之後,便將那裡略過了,渾然沒想到眼皮子底下藏了一隻四千人的大軍。

至於這麼隱秘的地方是怎麼被曹操發現的,很簡單,人家可是朝廷冊封的正個八經的兗州牧,又在昌邑與呂布對峙良久,對兗州的瞭解遠遠不是李易這個外來者可以比擬。

好在,李易的斥候雖然有疏漏,可李易的出兵也打亂了曹操的原本計劃,不但讓這支暗藏的大軍沒能發揮預計的作用,更是間接導致兩個統兵將領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李易麾下的斥候雖然沒有找到于禁和關羽,卻是將整個戰場給封鎖了,所以,于禁自始至終都沒能見到夏侯淵派出的斥候,最後還是他們自己聽到戰鼓的動靜,悄悄派人渡河查探,這才知道了大概的情況。

然後分析就發生了,關羽主張的是即刻渡河,集中兵力突襲李易所在,只要殺了李易,就可以直接奠定勝局。

于禁則是否定了關羽的計劃,他認爲李易既然能夠提前發難,反過來算計了曹操一手,足見李易的謹慎,以及算計之深,那麼他們這支奇兵即便暫時僥倖沒有被李易發現,卻也有很大概率在李易的算計之中,再加上李易的兵馬又比他們多太多,所以,他們若是直接衝擊李易本人所在,恐怕根本就是羊入虎口,除了送死,不做他想。

關羽也承認這一點,李易應該對他們這支人馬有所戒備,可根據探得的消息來看,曹操已經全面處於下風,不出意外的話,只有敗北一途,他們突襲李易,雖然有很大概率失敗,卻也是爭取勝算的唯一機會。

關羽相信,如果曹操在場,肯定會支持他這個選擇。

于禁卻是怒了,質問關羽,如果曹操戰敗,甚至出了什麼意外,他們就算是僥倖突襲成功,哪怕是殺了李易,可曹操沒了,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雙方起初只是單純的意見不同,但隨着戰局不斷的惡化,留給他們的時間越來越短,關羽依舊堅持己見,于禁乾脆就是動了肝火,對關羽怒斥道:“關羽,你口口聲聲爲了大局,爲了主公,其實想的只是殺李易,爲你兄長報仇,是也不是?”

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47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549章 不請自來周公瑾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441章 南郡之變第189章 典韋步戰天下第一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598章 芥蒂盡去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553章 女中王第405章 誓死追隨徵南將軍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738章 張揚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741章 還請將軍成全第447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317章 諸葛瑾第117章 夫君有錯,妻當規勸 謝謝“黯然丶失落”的打賞!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339章 你果然在騙我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298章 孫策的請求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47章 呂布的困局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679章 根基盡毀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191章 不愧惡來之名第273章 典韋東遊記(下)第294章 袁術欲稱帝第22章 再遇魏續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30章 來自董太師的邀請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661章 青州變故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683章 屬下以爲不妥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54章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604章 活死人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605章 關羽下落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259章 蒯家的決斷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231章 一羣烏合之衆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598章 芥蒂盡去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469章 散了吧第761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日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650章 地道第674章 前進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348章 王璨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585章 揚州新格局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