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王佐之才

在魯肅面見呂布之後,李易似乎真的信了呂布會老實交出陳留的承諾,非常高興,當天就給城中那些有分量的人一個不落的送上厚禮,以此來表明他李襄侯來兗州是多麼的和諧友愛。

呂布對此作何感想沒人知道,反正李易是非常高興的,城內不少官員也很開心,不過他們一般都是偷着樂。

不過也有鬧心的事情,那就是李易始終都沒能找到曹操是藏在哪裡的,這叫李易又是生氣,又是警惕,於是,李易這邊的斥候就辛苦了,李易不斷的加派人手,擴大巡邏範圍,甚至爲了督促下面勤勉,就連李易自己也親力親爲的跑了兩趟。

別看李易現在在許多方面都佔據優勢,可李易從不敢小覷那些英雄,他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周遭地形掌握,只有這樣,在戰事發生的時候他纔不至於在地利方面吃虧。

在忙碌這些事後,李易也不忘叫人一把火把曹操留下的破爛營地給燒了,雖然李易無法吃準之後曹操會做怎樣的動作,但是,把曹操丟下的營地給燒了總是不虧的。

於是,兩天之後,李易的斥候終於發現了曹操的大隊人馬,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他們主動出現在了李易斥候的視野之中,而且更加奇怪的是,他們不是逃跑,而是在向着昌邑的方向開進。

李易得到這個消息後自然不敢怠慢,但在他做出佈置之前,曹操的使者就先行登門了。

看着面前的青年男子,李易目光中滿是興趣,因爲李易實在是沒想到,曹操居然把荀彧給派來了!

曹操難道忘記之前的教訓了麼?

當然,李易並沒有打算對荀彧做什麼,如果是戰鬥中將荀彧俘虜了,那不用客氣,但對於正個八經的使者,只要別像禰衡和許攸那樣作死,李易還都是以禮相待的。

而且,別看荀彧年輕,才三十出頭,可人家卻是荀攸這個中年大叔的真叔叔,李易就算再怎麼着,也是要給荀攸面子的。

或許,這就是曹操敢派荀彧出使的原因所在。

此時李易活下文武幾乎齊聚,給足了荀彧面子,唯有荀攸缺席,但荀攸是在以晚輩之禮將荀彧迎進來之後,藉口整理文書離開了,算是避嫌,對於這點,李易自然不會讓荀攸爲難。

請荀彧落座,又叫人奉上酒水,李易笑呵呵的問道:“易很久之前便聽聞,文若乃是王佐之才,仰慕之至,只是沒有機會當面一敘,一直引爲憾事,不想今日文若居然親自登門,方知盛名之下無虛士,着實叫我歡喜,來,我敬文若一杯。”

“彧惶恐……”

李易笑着對荀彧舉杯,荀彧也很客氣,捧着酒杯,對着李易遙遙一揖,這纔將酒水飲下。

放下酒杯,李易打量着荀彧的表情變化,發現荀彧還真跟別人不一樣,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旁人都會不自覺的或尊敬他,或畏懼他,然後就像是被某種光環影響了一般,多多少少都會有些緊張或者侷促,可荀彧卻是少有的例外,即便是敵對身份,可人家始終神色自若,舉止從容,正是應了那句“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盡顯高手風範。

一邊暗暗讚歎,李易一邊問道:“不知文若此來,所爲何事?”

荀彧對着李易拱了拱手,道:“襄侯麾下人才濟濟,良臣猛將多不勝數,襄侯兵馬更是天下少有的精銳,如此威勢,已然不是凡俗之人可以阻擋。”

李易眯着眼睛笑了起來,這馬屁拍的好,拍的他舒坦,可他卻是丁點都不信。

一旁的蒯越徐晃等人更是笑容中透着警惕,荀彧作爲使者,一上來卻這麼稱讚李易,難道說……

彧略又對着李易施了一禮,以示敬佩,這才繼續道:“孟德雖然僥倖被朝廷任命,負責兗州事務,然先是家中遭逢鉅變,後又有呂布在內作亂,使得孟德一時手足無措,進退失據,待鎮定下來之後,唉,兗州諸郡已是一片糜爛。”

荀彧嘆道:“孟德有心救兗州百姓於水火,奈何德才有限,縱是心力交瘁,也不能使兗州形勢有多大改善,反倒是戰事不斷,讓百姓苦不堪言。”

荀彧先是目露悲切之色,後又緩緩看向李易,正色道:“幸有襄侯攜正義之師北上,孟德聞聽之後,歡喜不能自已,日日南望,只盼襄侯能夠儘快到來,然後早日解救兗州百姓於水火之中。”

李易忽的倒抽了一口冷氣,穿越這麼久,齷齪的事情,不要臉的事情,他見識的多了,甚至他自己都是其中翹楚,可今日聽了荀彧的話,李易這才知道,什麼是強中更有強中手。

王佐之才不是蓋的!

雖然雙方很默契的沒有去提一些讓彼此難堪的事情,比如徐州的衝突,比如扣在襄陽的曹操家眷,但雙方心裡都明白,兩家的關係其實是有多麼的糟糕。

然而荀彧卻彷彿是真的不知道一般,一臉坦然的將李易的入侵說成是來兗州送溫暖的,沒有絲毫的尷尬與不自然,對此,李易只能說,自己的火候還是差了人家太多。

無視了李易那邊稍顯奇怪的聲音,荀彧繼續說道:“故而,聞聽襄侯大軍將至,孟德立刻決定暫與呂布休戰,在襄侯駐紮之後,更是直接退兵三十里,以示尊敬,等襄侯一切安排妥當,這才讓彧面見襄侯,請示今後兗州事務。”

李易注意到荀彧說兗州事務時候的用詞是‘請示’,不是商量,他已經想不出,曹操的姿態能否比現在更低了。

定了定神,李易從善如流,問道:“原來如此,不知孟德是要請示何事?”

荀彧面色不便,答道:“孟德以爲自身才幹不足,有負朝廷託付,故而,希望可由襄侯主持兗州軍政,還望襄侯莫要推辭。”

李易眉頭一跳,又問道:“那孟德呢,何去何從?”

荀彧躬身一拜,道:“一切全憑襄侯安排!”

“呵呵……”

李易忍不住笑了,作爲穿越者,他自然不會相信曹操的投誠,莫說現在曹操手中還有着上萬兵馬,即便真的山窮水盡了,讓曹操臥薪嚐膽可以,至於忍辱偷生,還是別想了。

只是李易也有些疑惑,他摸不準曹操這麼幹的用意何在,麻痹他?趁他不防備的時候來一個斬首戰術?

就在李易正狐疑猜測的時候,荀彧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道:“孟德知道,襄侯可能會有疑心,這裡有書信一封,襄侯一看便可明白孟德誠意。”

李易點頭示意,典韋爲李易取來書信,打開一看,赫然正是袁紹寫給曹操的那封親筆信。

李易大略將書信內容看了一遍,先是暗道一聲果然,之後就是感慨上位者的無情了。

自從袁譚出兵青州,李易就猜到了曹操可能會被放棄,但李易卻沒想到袁紹那麼很,這種放棄,根本就是把曹操當柴燒。

這也讓李易理解了曹操爲何願讓荀彧來見他,因爲有袁紹的這封書信在,以曹操如今困局,選擇俯首投降,主動請求歸入他的麾下,也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了。

但是,李易是穿越者。

今日陷入困局的,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

李易相信,曹操與袁紹離心是肯定的,但是,投降……

李易臉上微怒,重重的哼了一聲,道:“袁紹欺人太甚,不經朝廷允許,便貿然干涉兗州事務,當真狼子野心!”

在場衆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暗暗汗顏,要說干涉兗州事務,李易卻是比袁紹做的更加過分。

李易沒有在意衆人的那點小心思,他繼續對荀彧道:“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今孟德棄暗投明,我自當應允,而且,孟德雖然處置不當,致使兗州戰亂不休,但是,孟德才學還是有一些的,而且當初征討董卓,孟德身先士卒,亦可見其忠義,所以……”

沉吟了一會,李易說道:“長沙太守之位或有空缺,待兗州事了,我便任命孟德爲長沙太守,如何?”

對於荀彧而言,李易一說長沙,他腦海中就出現了長沙的位置。

長沙連通荊南,還是長江河道樞紐,近兩年來發展的很是不錯,儼然成爲了一個聚寶盆,但那是因爲長沙太守是蔡瑁,李易對長沙有着扶持,如果長沙太守換成曹操,肯定是另外一種情形。

長沙將不再是聚寶盆,而是成爲一個四面合圍的困頓之地,一旦稍有異動,數萬大軍朝夕可至,曹操想要保命,只能老老實實的,不能有任何的小動作。

www•ttκan•C ○

雖然李易的提議有些無良,但荀彧卻沒任何不滿,當即拜道:“襄侯寬宏,彧代孟德謝過襄侯!”

李易擺手笑道:“這是哪裡的話,說起來我與孟德乃是舊識,也曾經把酒言歡,共謀國賊,今孟德有難,我出手相助,乃是理所應當!”

“襄侯仁義!”

再次讚了一聲,荀彧說道:“彧來之前便被孟德告知,說襄侯一定會善待於他,讓我莫要憂心,此外,孟德更有一道妙計,讓我爲襄侯獻上,可助襄侯徹底平定兗州!”

李易眼中露出好奇神色,道:“是何妙計,文若快快講來。”

荀彧沒有直接道出計謀,而是問道:“襄侯打算對呂布如何處置?”

李易看了荀彧一眼,然後長嘆道:“呂布擅自興兵爭奪兗州,此舉有失道義,我雖同樣與他有舊,卻不能縱容呂布錯上加錯,所以……我會盡量以道理說服呂布,讓他放棄兗州,然後重歸正途。”

荀彧點頭表示瞭解,然後說道:“襄侯寬宏,然而呂布怕是很難理解襄侯苦心,否則襄侯到來之後,呂布便應當大開城門,將襄侯大軍請入城池,可現在呂布卻是城門緊閉,爲的便是防備襄侯,所以,襄侯欲取兗州,與呂布必有一戰!”

李易面露微笑,也不承認,也不否認,只是看着荀彧,等他下文。

荀彧繼續說道:“孟德現在人馬接近兩萬,今日午後,會有一萬人在城外紮營,明日傍晚,後續人馬輜重也將到位,修整一日,然後孟德就會全力攻城,若是順利攻破城門,孟德不敢取昌邑分毫,只請襄侯爲孟德記上一功,若是城門不易攻破,襄侯可出兵截殺孟德後路,然後孟德領兵逃遁,襄侯順勢邀呂布出城追擊孟德,呂布若從,襄侯可藉機入城,拿下昌邑,若呂布不從,襄侯便可以此爲藉口,援兵變敵兵,如此變故,城中守軍必然大亂,只要數千精兵,昌邑便可歸於襄侯掌握!”

荀彧說罷,便看向李易,等着李易的回答,其他如蒯越等人也全都看着李易,對於荀彧的提議,他們自然是各有看法,但因爲摸不準李易的想法,再加上又有荀彧這個外人在場,一時倒也不好開口。

李易思考了一會,忽然展顏笑道:“孟德實在用心良苦,如此厚意,叫我如何回報?”

荀彧微微低頭,道:“襄侯言重了,孟德此舉雖然是爲了襄侯,卻也是爲了兗州可以早日安定,讓百姓不必在受戰亂之苦,絕不敢奢求回報,更何況襄侯已經許諾孟德爲長沙太守,孟德爲襄侯出謀劃策,實屬分內之事!”

李易忍不住大笑道:“如此甚好,甚好,孟德這般用心良苦,我也當有所表示纔是,這樣,我明晚便在營中備下酒宴,邀孟德把酒言歡,另外,孟德麾下將領,比如夏侯將軍,曹仁將軍,還有于禁、樂進等諸位將軍,據說都是風采非凡,定要同來,我當與衆人一醉方休。”

荀彧有些爲難的道:“萬一被呂布察覺,豈不不妙?”

李易滿不在乎的擺手道:“區區呂布罷了,我只要一千人馬巡視,便可叫呂布的斥候不敢出城半步,如此文若可還有顧慮?”

荀彧不再猶豫,躬身道:“既然襄侯盛情,孟德必不爽約!

李易再度大笑,笑得很是開懷,對荀彧道:“明日固然要與孟德痛飲,但今天也不能怠慢了文若,來人,準備酒席!”

第414章 世家與百姓第595章 司馬氏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93章 虎入困籠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371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109章 陷陣一營,可敵萬人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262章 火炕第303章 你想去南陽?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247章 襄陽來訊第587章 試探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117章 夫君有錯,妻當規勸 謝謝“黯然丶失落”的打賞!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348章 王璨第643章 罵戰第429章 任命第116章 大婚 謝謝“Guiltp???”的打賞!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753章 河北近況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469章 散了吧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61章 節操要少,底線要牢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113章 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謝謝‘世俗的叛徒’打賞)第599章 段煨第91章 暗度陳倉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310章 請留步第148章 典韋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131章 請聖旨 謝謝“wanderi”的打賞第393章 龐德公獻寶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137章 敢爲朕效死者,唯有李愛卿!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89章 兩個戲精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639章 陳到第133章 賈文和納頭便拜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639章 陳到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356章 賢侄啊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600章 龐統第604章 活死人第397章 點將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第583章 泥潭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115章 教徐晃行賄第9章 無恥第一袁公路第634章 無間道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219章 使君啊!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31章 高順升官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599章 段煨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393章 龐德公獻寶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329章 張昭在徐州?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