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豫州規劃

李易笑着虛扶了一下,示意黃忠免禮。

黃忠的激動表現在他預料之中,甚至原本黃忠還可以更加激動的,因爲在李易的計劃中,不僅僅要將豫州的軍務交到黃忠手裡,便是今後兗州的軍務,也要讓黃忠去管。

只是李易考慮到兗州的戰事還沒有開始,太早的將這件事定下,怕是多少會影響徐晃的幹勁,所以纔將這個任命暫時壓下,決定等戰勝曹操之後再做公佈。

其實李易也考慮過讓徐晃負責這一塊,但豫州和兗州不比揚州,揚州已經平定,平素只要練兵備戰即可,壓力不大,可豫州,特別是兗州北邊,是真的隨時都可能發生戰事,讓黃忠這樣的中年將領坐鎮,顯然要比徐晃更加合適一些。

黃忠起身之後,李易繼續說道:“子敬,擬一道手令,傳回荊州,讓龐季調任江夏,改任江夏太守,原江夏太守蒯良交接完成後,到前線軍中述職。”

“喏!”

魯肅應下,然後下意識的看向了蒯越,而且不單單是他,在場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了蒯越的身上。

剛剛李易任命了一個刺史,一個都督,而下一步又是進軍兗州,在這個節骨眼上李易將蒯良這位文官調過來的用意再明顯不過,十之八九兗州刺史是沒跑了。

如果剛剛李易是對黃忠的任命是重用,那麼現在,李易對蒯越一家子的待遇,只能用恩典二字來形容了。

一門兩兄弟,一個軍師,一個刺史,誰能比的了?

在衆人羨慕的目光中,蒯越卻是少有的失態了,他直接上前一步,對着李易深深一禮,呼着氣問道:“敢問主公,可是要我家兄長去兗州……”

李易笑了笑,打趣道:“不錯,正是兗州刺史之位,怎麼,難道軍師想要與自家兄長爭上一爭?”

蒯越趕忙搖頭道:“主公不計前嫌,對越與兄長皆是委以重任,其中恩義,屬下一刻不敢忘懷,無一日不在思索,如何才能回報主公大恩,然大恩未報,今日主公又授予我家兄長刺史高位,如此恩典……屬下實在是惶恐,還請主公收回任命!”

說罷,蒯越直接拜倒在地。

在蒯越自己的規劃裡面,他要全力輔佐李易成就大業,鐵面無私,將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都都爲李易做了,等到一切大定,便急流勇退,然後把蒯良這位君子扶上前臺,以李易的爲人,再加上他的功勞,蒯良今後肯定是安穩如山,之後的蒯家後人只要自己別故意找死,基本就是萬世公侯了。

蒯越想的很好,但李易突然的“厚愛”卻是讓他有點吃不消了,兩兄弟一個軍師,一個刺史,固然榮光無限,卻也有些刺眼了,之後不知會有多少人盯着他們,這對蒯家來說,絕非好事。

李易這次倒是沒有什麼權謀算計,他是真心的,見蒯越如此推辭,便拉住手臂將他扶起來,耐心解釋道:“當初袁術出兵江夏,亂兵肆虐,江夏一片糜爛,戰後安撫便是軍師兄長主持,然後不過區區數月時間,便讓江夏秩序恢復,百姓開始生產,若非如此,我如何能從容平定荊南,之後又出兵徐州,南征袁術?”

對此,蒯越連連拱手,表示慚愧。

李易按住他的手,繼續說道:“平定天下,凡俗只知兵馬多少,兵戈是否鋒利,而我,在場諸位,都應明白,若是後方不能安定,談何用兵?”

“近年來曹操與呂布廝殺不斷,兗州飽受戰火摧殘,而兗州百姓……十室九空,說一聲水深火熱絲毫不爲過,所以,對於兗州戰事,我有士卒把握擊敗曹操,唯有一事卻是讓我時常憂心,那便是如何安置百姓,如何幫助百姓恢復生產,如何使兗州秩序恢復正常。”

“我出兵兗州,驅逐曹操,之後卻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何苦來哉?”

“而且,兗州若是不能安定,縱然荊州有兵馬百萬,北伐河北也只能是紙上空談。”

“所以——”

李易看向衆人問道:“得兗州之後,誰能爲我治理兗州?”

李易都把話都說到了這個地步,自然沒人再認爲這是李易單純給蒯家的恩典,而是真的讓蒯越來做實事的,這個兗州刺史絕非美差。

蒯越更是暗暗羞愧,這其中緣由他本該第一時間想到的,但一關係到自家事,竟然亂了思緒,第一反應竟然是推辭!

蒯越再拜道:“主公高瞻遠矚,屬下慚愧,慚愧!”

李易微微笑了笑,輕輕拍打蒯越的肩膀做安慰,最初的時候他沒想的太複雜,現在倒是大概明白蒯越的心態了,畢竟權利這東西雖然好,但也需要適度,特別是開國功臣,太亮眼的基本都很難善終。

不過李易並沒有那些糟糕的想法,且不說他是開掛的,就算他是個普通人,他光熬都能把這些有功之臣給熬死,這還怕個甚?

安慰蒯越之後,李易再對衆人說道:“這件事便如此定下了,不知諸位有何補充?”

衆人自然沒有異議,倒是魯肅想起了什麼,問道:“主公,雖然因爲孔融放火,導致許多公文賬冊焚燬,不過屬下查找徐璆最近來往書信,判斷其應現在應當是在陳國劉寵那邊。”

“陳國……不過到現在陳國也沒動靜,看來徐璆此行不順。”

李易喃喃了一句,然後問道:“子敬可是有什麼諫言?”

魯肅微微躬身,答道:“屬下以爲,主公可以以徐璆是孔融同黨爲由,去信一封,讓劉寵將之緝拿,押送譙縣。”

李易挑了挑眉毛,嘴角勾起一抹略顯古怪的笑意。

誰說魯肅是老實人的,有見過這麼坑人的老實人麼?

當然,李易無論如何都不會承認,魯肅這是近墨者黑的表現。

李易雖然很滿意魯肅的提議,卻沒有第一時間迴應,自顧自沉吟了一會,然後說道:“樑國劉彌,沛國劉曜,這兩地諸侯雖然勢力遠不能與劉寵相比,但若是放任不管,我也難以心安啊。”

“還有魯郡太守劉馥,他與孔融更是親近,也是在開戰之前便離開了譙縣,說不得現在就在魯郡境內招兵買馬。”

“這些人,包括劉寵在內,我覺得應當一併討論纔是。”

廳堂內許多文武頓時精神一振,李易說是一併討論,其實就是要把他們一起收拾了。

不少人開始摩拳擦掌,特別是武將們,跟孔融打的這一仗雖然非常的乾脆,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任務,但也正是因爲太過順利了,連最後城池都是人家自己送的,所以這一戰除了張繡等極個別人,大多數人身上的功勞都不多。

本來衆人以爲只能這樣了,但李易忽然提出要對付豫州其他地方,這在武將們看來,完全就是撿功勞的事情。

不過,在衆將請戰之前,就見黃忠和蒯越幾乎是同時出列,然後又是同時叫道:“主公!”

兩人都是一怔,然後蒯越便笑着後退,道:“黃將軍先講。”

既然蒯越相讓了,黃忠也沒虛僞客套,向蒯越微一點頭致意,然後對李易說道:“主公巧取潁川,然後又以雷霆之勢殺入汝南,敗孔融劉繇,豫州其他郡國聞訊必然震怖,所以,屬下覺得再動兵戈乃是下策,耗時日久不說,還容易耽誤兗州戰機,而且若是那些諸侯一一身死,也對主公名聲不利,末將以爲,上策當以攻心爲上,許下富貴,迫其稱臣,保他平安,然後主公安排官員替換國相太守即可。”

黃忠說罷,蒯越便跟着說道:“屬下與黃將軍看法相同,若是可以,儘量不要於豫州再動刀兵。”

李易頷首,看向其他人,特別是之前那些躍躍欲試的傢伙,現在大半已經低下頭去,顯然是爲之前的短視感到不好意思。

收回目光,李易這才說道:“兩位所言,很是合我心意,特別是黃將軍,雖爲武將,眼光卻不侷限於戰場之中,尤爲難能可貴。”

黃忠趕忙謝道:“多謝主公褒獎。”

李易笑笑,然後問道:“不過,這件事具體如何安排?”

這次黃忠沒有再說話,他並不擅長這些細節算計的事情。

蒯越卻是是胸有成竹,只見他微微一笑,道:“適才子敬諫言便非常不錯,迫使劉寵交出徐璆,只要他應下此事,便是向主公低頭,然後主公委派官員過去,當能順利接管陳國兵馬。”

頓了頓,蒯越又道:“至於樑國與陳國,他們不比劉寵勢大,主公可以遣人與他們商議豫州政務,然後請這二人上書天子,共同舉薦蔡中郎爲豫州刺史,黃將軍爲汝南都督,他們若是應下,呵呵,自然也就太平無事了。”

“還剩下了一個劉馥,劉馥與孔融關係親密,難以說服,不過魯郡距離遙遠,甚至還要遠過山陽,如此,便是暫時不管他也是無妨,等到擊敗曹操之後,點一員猛將,領兵五千東征,魯郡十日可下。”

“不算魯郡,其他地方若是順利,大約十日便可知道結果,屬下冒昧推測,其中只有陳國可能存在些許變數,餘下沛國劉曜,樑國劉彌,與主公作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縱然有變,主公也只要安排一支偏師過去即可,並不會耽誤主公大軍日程。”

“嗯,嗯,不錯。”

李易點着頭,對於豫州之後的安排,他之前雖然不是沒有思路,但多少有些不太清晰,但在蒯越一通講述之後,後面的事情就非常簡單明朗了。

不過,李易想了想,補充說道:“若是徹底放任劉馥不管,他必然壞我名聲,如此卻是不美。”

“而且,陳國劉寵能夠聚攏兵馬,守衛地方,主要還是陳國國相駱俊的功勞,此人才幹德行,皆爲上等,所以……”

略一沉吟,李易說道:“如果前事順利,之後更換陳國國相的時候,可將駱俊調任魯郡太守,且看他態度如何,若他願意,就派人領兩千兵馬幫他穩定魯郡,事成之後,讓兵馬在魯縣一帶佯動,曹操生性多疑,這支疑兵縱然不能建功,但也能牽制曹操不少的兵力,軍師以爲如何?”

蒯越沒有立馬回答,而是走到地圖邊比比劃劃,又思索了一會,這才說道:“屬下以爲可行,不過,既然要佈置疑兵,何不再添上一些人,直接斷了曹操的後路呢?”

黃忠也道:“如今曹操大軍主力還在圍困昌邑,主公揮兵北上,曹操選擇無非有二,一便是直接與主公決戰,其二就是向北逃竄,避開主公鋒芒,這時若有一支兵馬從魯郡出發,向任平,東城交界進軍,或能切斷曹操退路,讓他成爲甕中之鱉!”

蒯越符和着點了點頭,不過他眼中卻是帶着一絲疑惑。

李易不止一次表示過,縱然拼上一萬人的性命,也要把曹操留下,而他們現在給出的計劃,正是要困死曹操,但李易不知爲何,臉上卻滿是猶豫。

過了好一會,李易也沒給兩人迴應,輕嘆了一聲,看向其他人問道:“諸位,可還有事情需要商議?”

衆人紛紛搖頭,李易便道:“如此,爾等便暫且退下吧,不過軍師與黃將軍留下。”

衆人見狀,自然識趣,於是很快的,偌大的廳堂便只剩下了李易,黃忠以及蒯越三人。

蒯越主動問道:“主公,可是魯郡奇兵有不當之處?”

李易先是搖頭,後又點頭,說道:“就佈局而言,在魯郡安插一直奇兵,斷曹操後路,乃是上上之選,然而,我卻更加傾向只安排少量兵馬做疑兵之用,唉,不怕你們笑話,這非是我不願,實是……不敢!”

兩人不由大奇,李易在他們眼裡可是英雄了得,現在居然有讓李易忌憚的事情,這簡直讓他們難以想象。

李易伸出手,一根根的扳着手指說道:“曹仁、夏侯惇、夏侯淵、于禁、樂就,這幾人都是曹操麾下將領,你們覺得這幾人將才如何?”

“對了,還要加上關羽,就是劉備的義弟。”

黃忠與蒯越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他們雖然對曹操有了不少的瞭解,但主要是在大勢方面的,具體看人,依舊不能跟李易這個穿越者比。

李易嘆道:“排兵佈陣,這些人與文遠公明相比,都在伯仲之間,並無明顯差距,某些方面甚至猶有過之!”

黃忠與蒯越的表情立馬變得極爲不自然,張遼、徐晃、黃忠都是李易麾下挑大樑的武將,可李易忽然說這樣的人曹操那邊竟然有五六個!

這豈不是說曹操身邊的將才更多?

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第510章 分兵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541章 孫家對不住襄侯第579章 天使又來了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53章 當街刺殺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後人?第544章 一言爲定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176章 寶馬贈英雄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第307章 糜家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307章 糜家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73章 殺盡不法之徒第667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13章 李易的聘禮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第455章 陳登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298章 孫策的請求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62章 差點就被感動了第44章 我來勸將軍消消火(求收藏)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749章 矛盾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231章 一羣烏合之衆第441章 南郡之變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405章 誓死追隨徵南將軍第463章 我有猛將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08章 典韋入徐州第735章 許攸獻毒計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225章 請大公子提劍殺之第575章 孫策去也第27章 見袁隗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631章 風雲漸起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286章 自家人第599章 段煨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446章 不得善終第736章 稱帝?第267章 又見龐季第356章 賢侄啊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740章 馬超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717章 我要取顏良首級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358章 袁術欲收呂布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558章 壽春城破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465章 你只是個卑鄙小人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後人?第556章 攻城第298章 孫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