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太史慈懷疑人生

新收猛將的歡喜,沖淡了李易對於那一箭的怨念,於是,李易心情大好。

不過譙縣城頭上,孔融等人卻難受了,從緊張,到狂喜,最後又落入谷底,他們的心情變化就跟過腰折的山車一樣,完全就是折磨。

“末將有負使君信任,未能完成使命,請使君降罪!”

太史慈黯然回到城頭,直接就來到孔融面前,跪下請罪。

尋常的事情沒做成也就算了,這次卻是刺殺李易,偏偏他還射中了李易,雖然不知道李易爲何沒有受傷,但太史慈可以肯定的是,李易必然被激怒,接下來的譙縣戰事很可能不再是單純的戰事,而是李易的報復!

李易的報復太史慈沒經歷過,但方纔李易看他的眼神已經讓他感覺心裡發冷了。

對於這方面的嚴重性,孔融與劉繇也清楚,但這件事的決定是他們下的,他們只能吞下這個苦果。

孔融還算是厚道,雖然心裡有了些不太好的猜測,但並沒有沒頭沒腦的發難,而是很體貼的將太史慈扶了起來,嘆息道:“子義無需……唉,之前是爲何,那許褚是如何知道我們要對李易下殺手的?”

太史慈注意到,孔融原本應該是想寬慰他的,可最後卻是改了口,這讓他越發愧疚。

可是,對於孔融的問題,太史慈眼中卻出現了一絲迷茫。

這個問題太史慈之前就在想,然而到現在也沒能想明白,孔融問話又不能不答,太史慈只能苦笑搖頭,如實說道:“末將不知,原本一路上都是好好的,但不知是爲什麼,那許褚就忽然向李易示警。”

劉繇皺眉追問道:“莫非中途有人與許褚接觸過,不小心說漏了嘴,被其察覺?”

太史慈再度搖頭,道:“許褚之前一直都在牢房,爲免生出意外,還是末將親自去將他提出來的,並未讓他與旁人接觸。”

太史慈說的都是實話,而且他之前的準備工作做的確實很不錯,除了必要的說明,根本就不與許褚交談,許褚搭訕他也不理會,爲的就是怕不小心泄露了馬腳,哪曾想他都這麼謹慎了,卻還是被許褚發現了問題,這讓太史慈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他也數次懷疑是自己不小心出了差錯,可他將之前的事情回憶了好幾遍,最終也沒發現自己有哪裡做的不對。

想到這裡,太史慈心中一陣無力,忍不住低頭嘆息,而孔融與劉繇的表情卻是有些不太自然了。

兩人目光短暫的交流了一下,依舊是孔融開口,問道:“子義箭法乃是老夫生平僅見,當世恐怕少有敵手,可適才子義那一箭正中李易心口,李易怎麼會安然無恙?”

這個問題比許褚的事情更讓太史慈困擾,太史慈的雙眼甚至都有些失神,木然呆愣片刻,這才慢慢的從箭囊中取出了那支沒有箭簇的羽箭。

見此,孔融與劉繇臉色徹底變了。

之前李易在城下喊什麼謝謝太史慈手下留情,雖然讓孔融他們產生一些不好的聯想,但那只是聯想罷了,畢竟李易的挑撥離間實在太明顯,傻子纔會直接相信。

但是,太史慈拿出這支沒有箭簇的箭矢後,卻是成了李易那句話最好的佐證。

太史慈心中一大堆的想不通,倒沒有注意觀察孔融與劉繇的反應,他伸手摸了摸有些粗糙的箭頭,喃喃道:“箭簇也不知是什麼時候失去的,想來李易應當是穿了上好的軟甲,內藏護心鏡,而箭矢又沒了箭簇,所以纔沒能傷到他?”

太史慈說着說着,竟然情不自禁的用上了疑問的語氣。

過了好一會,太史慈不見孔融與劉繇出聲,不禁疑惑擡頭,這纔看到兩人那分外刺眼的目光。

孔融看他時是心痛,是恨其不爭,而劉繇直接就是冷淡了,甚至還有些仇視。

太史慈並非蠢人,很快就想到了什麼,一個激靈,趕忙收斂心中雜念,解釋道:“使君,這箭簇不是末將除去的,末將始終牢記使君命令,從未對李易留手,還請使君明察!”

孔融沒回答,一旁的樊能卻忽然開口問道:“既然不是子義動手,那麼這箭頭是李易自己除去的?”

“這……”

“若是李易,他又是在什麼時候去的箭簇?”

樊能語氣中帶着質問,嘲諷,咄咄逼人,太史慈心中叫苦,卻根本沒法解釋,只能乾巴巴的道:“這應當……應該不是李易,但也絕非慈所爲。”

樊能忍不住嗤笑道:“難道還是中途自己落下的不成?”

太史慈啞口無言,樊能卻不肯放過他,再度問道:“子義的箭術樊某也見識過,佩服之至,只要有箭頭在,莫說李易穿着內甲,就是鐵甲多半也要斃命,結果卻是李易毫髮無傷,樊某實在不解,還請太史將軍解惑!”

“我,我沒有,我真的沒有……”

太史慈此時的表情已經不能單單用無奈來形容了,他根本不明白自己怎麼會陷入這樣的困境,明明自己並沒做錯什麼,結果卻是裡外不是人,更可悲的是,他連埋怨都做不到。

他射了李易一箭,怨不得李易。

劉繇樊能質疑他,他也沒法抱怨,因爲他自己都解釋不清楚,人家不懷疑反而不正常。

可是,太史慈自己明白,他是真的冤啊!

無奈之下,太史慈對着孔融拜道:“使君,太史慈自跟隨使君以來,一直忠心耿耿,雖無功績,卻從不敢有絲毫悖逆,對使君更無二心,還望使君明察!”

若是旁人,孔融此時多半已經開口怒斥了,但太史慈到底是與他有交情的,就本心來說,孔融也不相信太史慈會對在如此關鍵的時候對李易留手,但事實如此,甚至他給太史慈機會辯解,太史慈自己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孔融就算想給太史慈開脫都做不到。

孔融轉過臉,不去看太史慈,但一旁劉繇態度就沒這麼客氣了。

現在劉繇很後悔,之前他還與孔融說,欣賞太史慈才幹,哪曾想太史慈轉眼就來了這一手,真的叫他無比失望,甚至憤怒!

劉繇冷聲道:“之前朱皓被許褚所阻,你可看到?”

太史慈看着孔融的反應,知道他對自己失望至極,心中一陣苦澀,但聽到劉繇的問話,太史慈還是如實答道:“看到了。”

劉繇又道:“那你爲何不救?”

“我……當時混亂,末將想着趁機射殺李易,或可建功……”

“呵呵……”

劉繇冷笑道:“你箭法厲害,百步之內無有虛發,射殺李易或許需要機會,但當時許褚偷襲朱皓,正是背對於你,與你相距還不到二十步,你若想趁機結果許褚,只是擡手功夫吧?”

“我……”

太史慈啞口無言,不敢與劉繇對視,相比之前的幾次問話,這回太史慈卻是真的有幾分心虛。

當時太史慈固然是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李易的身上,但如果從背後射殺許褚,救下朱皓確實不是什麼難事,但最終太史慈沒有動手,是因爲他愛惜許褚武藝,再加上許褚又非李易一方的人,故而對許褚並無殺心。

並且,在太史慈看來,只要最終成功射殺李易,李易的勢力自然就會潰散,其他人殺與不殺,也都無關緊要,一個許褚更不算什麼,但他卻沒想到,之後事情的發展卻是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

見太史慈無言以對,劉繇冷哼道:“之前我便聽說,李易當初借道豫州,便對你頗爲青睞,屢屢贈禮示好,所圖爲何顯而易見,今次交戰,也是再度招攬,呵呵,子義子義,你果然是知恩圖報,果然義字當先!”

“我沒有——”

劉繇的話太傷人,太史慈心中委屈,便忍不住上前了一步,同時聲音也大了一些,而他這一動,旁邊立刻衝出七八個護衛將太史慈與劉繇隔開。

看到這一幕,太史慈先是一陣驚愕,旋即心中五味陳雜,他自然能想到,在這次問話之前,孔融和劉繇就已經開始防着他了。

太史慈嘴脣顫抖着,一邊搖着頭,一邊後退,最後靠在城牆上,他身體無力,心中更無力,他依然想不明白,自己好端端的怎麼就成了這個局面。

孔融回頭恰恰看到了太史慈這失魂落魄的模樣,想到過去的相處,心裡也不好受,再次問道:“子義,你還有何要說?”

孔融想要再給太史慈一個機會,可太史慈卻閉目搖頭,他滿肚子的委屈,卻不知道該如何自證清白。

這時,一直旁觀的王脩的忽然說道:“使君,在屬下來看,太史將軍或許是因爲念舊,故而對李易手下留情,卻並非要背叛使君。”

王脩這話聽上去是在爲太史慈開脫,可太史慈卻是張大眼睛,心中連連叫屈,他根本沒有想過對李易留情啊。

劉繇聞言怒道:“這都不是背叛,何爲背叛?”

王脩拱手道:“劉御史息怒,事已至此,一昧追責只是徒勞,何不給太史將軍一個機會,戴罪立功?”

劉繇神色稍緩,孔融也被引起了興致,問道:“如何戴罪立功?”

王脩看了太史慈一眼,道:“屬下相信,此前太史將軍與李易絕無私下聯繫,是也不是?”

太史慈感覺有些不妙,但還是點頭,他與李易一直都是清清白白的。

王脩頷首,道:“這便是了,既然今日有太史將軍箭下留情在先,李易必然對將軍心有好感,那麼……”

王脩笑了一下,笑容有些陰險,道:“若是此時太史將軍傳信李易,自稱因箭下留情被使君懷疑,心中不忿,故而決定將城池獻給李易,如此,那李易信還是不信?”

王脩言畢,衆人都是精神一震,仿若撥雲見日般,之前沉悶的氣氛一掃而空,對未來開始報以期待。

王脩有些自得的笑了笑,這一次算計若成,他也能名揚天下了。

孔融來回走了幾步,興奮道:“此計甚妙,若是騙到李易,必然叫他折戟城下!”

說罷,孔融便目光灼灼的看向太史慈,等着太史慈對此事的意見。

太史慈卻是已經驚呆了。

當時太史慈如果真的對李易放水了,那麼按照王脩說的來上一手未必不可,但關鍵是他並沒有對李易手下留情,事後李易眼中的惡意他還記得清清楚楚,在這個前提下,王脩的妙計再妙李易也不會相信!

在衆人或期待或審視的目光中,太史慈並沒有絲毫猶豫,深吸口氣,搖頭道:“使君,慈與李易絕無半點齷齪,更未對他有過手下留情,此計萬萬用不得,否則將計就計的不是使君,而是李易啊!”

太史慈說罷,一臉期望的看着孔融,然而孔融臉上已經不再是失望,甚至已經隱隱有了厭惡。

對於孔融來說,之前太史慈手留情可以理解爲太史慈心軟,勉強可以用情誼來解釋,但現在太史慈依舊不願意幫他,這根本就是執迷不悟,沒得救了。

見孔融不相信自己,太史慈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他如何不知道,自己的拒絕對孔融來說,基本就等同劃清界限,但他卻不得不這麼做,否則那纔是真的將孔融往絕路上引。

王脩搖搖頭,認爲太史慈不知好歹,劉繇更是冷漠的說道:“此計甚妙,至於有些人不願配合,取了信物就是,也不妨事。”

說罷,劉繇看向孔融,孔融嘆了一聲,背過身道:“即日除去太史慈一切職務,閉門思過,不得允許,不可出門一步,至於最終如何處置,待戰敗李易之後,再做定論!”

孔融說罷,馬上就有人來到左右,要羈押太史慈,太史慈心中又悲又急,大聲叫道:“使君,太史慈個人榮辱是小,但請使君相信,太史慈與李易絕無瓜葛,使君千萬不能採用別駕計謀,否則必然招來災禍啊,使君慎重!慎重!”

“帶下去!”

孔融被太史慈說的心煩意亂,一揮手,直接讓人強行把太史慈拖走。

王脩見孔融臉色不好,輕聲勸慰道:“使君莫要太過憂心,屬下計策必叫李易有來無回!”

第300章 揚州大公子第243章 我要當院長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407章 典韋獻計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369章 袁術使者第218章 連名分都不要了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33章 董卓問計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68章 伏壽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748章 蒸汽機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第161章 小霸王名震荊襄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239章 牽機藥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188章 借你家牆壁一用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650章 地道第514章 摧牆第480章 夏侯淵認了第463章 我有猛將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132章 襄鄉縣侯 謝謝“水水水冬天“的打賞!第298章 孫策的請求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28章 戒驕戒躁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第553章 女中王第587章 試探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299章 坑姐第563章 傷員第303章 你想去南陽?第758章 四十萬大軍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536章 富春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310章 請留步第329章 張昭在徐州?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144章 我實在忍不住了!第367章 糜竺,見過主公!第287章 因爲我是你姐夫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第243章 我要當院長第364章 蒯越爲質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12章 還請公明拭目以待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687章 我是雄主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243章 我要當院長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583章 泥潭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68章 伏壽第425章 何人爲右軍師?第312章 徹底暗淡第671章 戲忠去也,主公勿念!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