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郭圖

飛仙崖上的表演,以李易的安全降落落下了帷幕,但是,這件事情的效果卻沒有就此收尾,甚至還大大的超出了李易的最初預計。

首先,就是李易的子嗣問題。

正常來說,像李易這樣的一方諸侯,繼承人是不能少的,畢竟亂世諸侯也算是高危職業,刺客暗箭,沙場對決,風險都不小,說不定哪天就被人幹掉了,如果沒有一個繼承人,手下人做事根本不能心安。

但李易當着衆人的面,十多丈跳下來都沒摔死,直接證明了他個人的抗擊打能力,除非自己作死,李易的安全上基本不會存在問題。

而且李易還口口聲聲的說自己能再活五百年,從壽命上來講,李易能把那些荊州官員的重孫一輩給熬死了他都沒事,這樣一來,李易有沒有子嗣根本就不用重要了。

甚至,不乏有個別心思陰沉的人覺得李易暫時沒有子嗣更好,因爲一個註定要被自己父親給熬死,註定得不到繼承大位機會的世家公子,心態是很容易失衡的,很容易做出糊塗事,進而危害李易的基業,甚至危害李易本人。

除子嗣問題之外,就是此事對荊州官員產生的影響了。

對於那些親眼看到李易表演的荊州官員們而言,如今李易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已經不是單純的主公二字可以形容,當李易從飛仙崖躍下毫髮無損,在李易當衆說出了“共建不世功勳”這樣話之後,衆官員的呼喊之聲響徹原野,甚至連襄陽城內的百姓都能夠聽到。

那種場面,李易覺得有一個詞彙可以準確形容——狂熱!

作爲後世人,李易心裡其實並不喜歡“狂熱”這個詞彙,因爲狂熱的人很容易失智,腦子也很容易搭錯筋,但就現階段而言,“狂熱”卻是李易手中最好的武器。

要知道這一次在場的不管是從身份上,還是個人才能方面,都是荊州最爲頂尖的那一批人,經歷了飛仙崖的事情後,李易完全可以大力提拔他們,短時間內根本不用擔心他們掌握一些權勢之後生出二心。

這讓李易在歡喜的同時也有些後悔,早知道效果如此之好,他會將這件事安排的更加細緻一些,讓那些級別低一些的官員,甚至各縣主官也全都過來觀禮,那樣的宣傳效果絕對炸裂。

不過,事無絕對,這其中也出現了一些小問題。

當日,李易離開飛仙崖後,還沒等到天黑,就收到了南郡太守韓嵩呈交的一封勸進的進言。

韓嵩認爲李易本就英明神武,乃當時豪傑,今又承天景命,要匡扶天下,救黎民於水火,既然如此,李易便不可與凡俗同流,故而他認爲李易此時應當上應天意,下應民心,於荊州稱王,然後昭告天下,震懾宵小。

進言的具體內容,韓嵩說的很細,也考慮到了其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是的確具有可行性的,看的李易很是心動,但李易最終還是壓下了內心的蠢蠢欲動。

因爲李易知道,他這次作秀固然成功,但對他狂熱的只是那些荊州官員,並非是天下人。

他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完全可以穩紮穩打,慢慢推進,等到徹底佔據優絕對優勢的時候,再順勢往上進一步,可現在嘛,完全沒必要擔着與天下人爲敵的風險做一些過於激進的事情。

於是,李易便回絕了韓嵩的勸進,但也沒有把話說死,他回了韓嵩四個字,時機未到。

除韓嵩勸進外,因爲飛仙崖的事情還有一些別的意外,比如第二天一早,李易就被典韋告知,飛仙崖那裡出了人命。

李易對此事自然比較在意,但瞭解經過後卻是一臉的無語。

因爲飛仙崖下死的是個名人,就是原本時間線中,被孫策幹掉的于吉!

根據被官府拿下的于吉弟子所述,于吉最初是在揚州活動的,以所謂的符水傳教佈道,但李易出兵揚州之後,揚州亂戰,于吉便擔心爲亂兵所害,便跑到了江夏活動。

後來,李易在揚州大勝,聲名扶搖直上,于吉就想接觸李易,讓李易支持他傳教。

不過於吉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李易名聲那麼大,而且還年輕,不像那些半截身子入土的糟老頭子容易糊弄,他擔心適得其反,並不敢冒昧求見,於是便去了襄陽附近,準備先接觸一些當地達官貴人,然後讓其將他引薦給李易。

但是,于吉沒想到的是,他的計劃還未開始,李易自己就開始修仙了。

聽到這個消息後,作爲專業人士的于吉自然大喜,既然李易有心求仙問道,尋找長生之術,他還怕沒有用武之地?

於是于吉也趕往了飛仙崖觀看李易的那場大戲,雖然因爲身份問題,于吉沒有資格靠近,但也算是全程見證了奇蹟的誕生。

在那之後,于吉就不淡定了。

最初他想求見李易,是打算以所謂的長生之術換取李易的支持和認可,賺點富貴名聲,可是,現在他居然見識到了真正的長生之術,那些紅塵俗物哪裡還能動搖他的道心?

恰好,李易的人馬在撤離飛仙崖後,並未讓兵馬封鎖,而是將飛仙崖完全開放,供人瞻仰遊覽,於是,于吉當晚就摸黑上了飛仙崖,一陣嘀嘀咕咕之後,便學着李易模樣從飛仙崖上一躍而下。

最後,于吉的靈魂是否得道飛昇無人知曉,反正一把老骨頭是摔了個稀碎。

瞭解情況之後,李易整個人都驚呆了,他是開了外掛纔敢那麼拼的,可於吉一個糟老頭子,他憑啥敢這麼玩?

其實,對於于吉這個人,李易原本還是有些興趣的。

在穿越之前,神神鬼鬼的東西李易一概不信,但既然穿越這樣的事情都發生了,李易自然不敢輕易否定那些奇人異事。

所以,如果於吉真的登門求見,李易肯定會認真和他聊一聊,看看他到底是騙子,還是高人,然後決定將他送去挖礦,還是待爲上賓,

結果這倒好,李易都沒來得及稱一稱于吉的斤兩呢,他就自己把自己給玩死了。

對於于吉這件事情,李易讓人隨便找個地把他給埋了,至於于吉的那些門徒弟子,李易送了他們一個圖謀不軌的帽子,全都送去挖礦了。

不過,雖然處理了于吉的事情,但李易卻不得不思考這件事情背後代表的意義。

都說財帛動人心,人爲財死鳥爲食亡,但在長生面前,這些俗物的吸引力根本不值一提。

有了于吉的例子,李易可以斷定,將來肯定還會有人從飛仙崖上跳下去,以求得到長生。

對於這個問題,李易不方便與他的臣屬們直接商議,但是,下面人也不傻,在於吉之後許多人也想到了這一點,便有人建議李易將飛仙崖當做軍事重地封鎖起來,然後在旁修建祠堂廟宇,只在需要的時候前去祭拜即可。

李易思考之後,否定了這個建議。

人心都是好奇的,這也導致了許多事情越是遮掩,旁人越是想要探索真想,而且這次的事情還關乎長生,李易不難想象,他要是把飛仙崖給封了,肯定會有無數人通過各種方法,不斷的探索飛仙崖的秘密,進而給他帶來各種麻煩。

所以,李易最終決定對飛仙崖放任不管,反正飛仙崖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旁人挖地三尺也找不出什麼端倪。

至於像是于吉這種,想要搏一搏,求取長生的,李易更是完全不在意,只要有膽量的,儘管去跳,李易不但不會阻攔,給他們開個綠色通道都沒問題,反正能幹出這種事的,肯定都不是他的死忠,跳多少他也不心疼。

甚至,李易都隱隱有一種感覺,若干年後,這飛仙崖多半要成爲世人敬仰的跳崖聖地。

除了這些,最後與飛仙崖有關的,就是其他諸侯勢力了。

早在李易剛剛開始折騰飛仙崖的事情時,城中的細作就有了反應,甚至還有人因爲跳的太歡,被郭嘉給抓了。

但是,與那時相比,在飛仙崖的事情結束之後,襄陽內外的細作纔算是真正的活躍了起來。

郭嘉請示李易,建議李易不要管這些細作,李易略一思索,欣然同意,反正就算沒有細作,他自己也會把這件事情往外傳的,而且,他也頗爲期待曹操袁紹這些人知道他這裡情況後的反應。

不過,在飛仙崖的事情傳入其他諸侯耳中之前,袁紹的送親使者就先行到了襄陽。

……

這一日,襄陽城外五里,李易帶着郭嘉、典韋、虞翻等人於道路中央等候袁紹的使者到來。

其實,以李易的身份,莫說袁紹的使者,即便是天子使者,李易都不用這麼客氣的,但是,在李易知道來人名姓之後,立刻就決定將面子給的足足的,當然,如果對方蹬鼻子上臉的話另算。

因爲這次袁紹的使者姓郭,名圖,表字公則。

按照李易穿越前所瞭解的,郭圖這個人除了最初擁立袁紹爲冀州之主的時候確確實實出了把力氣,其他時候根本就是個坑貨。

小肚雞腸,嫉賢妒能,挑撥離間,昏招跌出,這些都是郭圖的特長,除了溜鬚拍馬是個好手之外,郭圖其他方面的表現讓人根本無法直視。

甚至李易都覺得,許攸固然狠狠的賣了袁紹一把,但就坑貨屬性而言,郭圖這個傢伙纔是真正的大坑,從滿血到殘血,不斷的對着袁紹輸出,說他是三國第一坑貨都不爲過。

假如這次袁紹派來的是田豐、沮授這樣的正直之士,李易雖然非常欣賞他們,卻也知道無法對其拉攏利用,所以,李易並不會對他們過分熱情,只要以禮相待既可。

但郭圖卻是個你不招惹他他自己都要生出點是非的小人,可謂渾身上下都是破綻,面對這樣的好機會李易要是不做點文章,他這李襄侯的名聲就白瞎了。

等候不久,李易便看到了前方有車隊緩緩靠近,眼睛不由一亮,對着左右招呼道:“諸位隨我會會那位郭公則,切記,一定要禮數週全,務必讓使其賓至如歸,哈哈哈……”

郭嘉等人對視一眼,默默的替郭圖默哀了一聲,紛紛應道:“請主公放心!”

然後,在鬨笑聲中,李易便帶着衆人打馬迎上前去。

……

送親隊伍中,郭圖作爲使者,自然是坐在最前頭的馬車裡面。

但說來奇怪,這次雖是送親,是喜事,但隊伍中卻無分毫喜慶意味,相反,還很是沉悶,使者郭圖尤甚,甚至在進入荊州之後,郭圖的眉頭就沒有鬆散過。

按說郭圖能夠成爲袁紹與李易之間的使者,算得上是袁紹對他的看重,可是,平素名利心很重的郭圖卻是一點都開心不起來。

因爲之前許攸給他開個那個頭實在太壞了,雖然李易後來去信說那是許攸個人行爲,無損兩家關係,但郭圖心裡清楚,這種話隨便說說客氣一下也就罷了,誰信誰傻,所以,他面對的很可能是一個惡意滿滿的李易,偏偏李易對使者的不友善也是出了名的,這一趟郭圖是打心裡害怕。

此外,許攸因爲嫉恨在李易那裡受辱,一心想要報復,便給袁紹出了個餿主意,要壞李易的名聲。

袁紹雖然不滿許攸跑去曹操那裡,私下裡讓曹操給他出頭,但對於許攸的建議還是認可的,於是就採納了。

這就讓郭圖很難受了,許攸出餿主意簡單,動動嘴皮子就行,可辦事的人卻是他啊,天知道李易知道之後會不會報復他。

郭圖一路走來,內心一直都是非常的煎熬,然而這還不算完,就在前幾天,他又聽說了李易要修仙的事情,起初郭圖只是好奇,並沒有當回事,但是沒過多久,袁紹的在襄陽的耳目就告訴他,李易得了大機緣,十幾丈跳下來不但沒摔死,還得了五百年的壽元。

這麼荒誕的話郭圖原本是不信的,但架不住那些傳信人一個個的賭咒發誓,於是,郭圖嘴上依舊不信,但心裡卻是更慌了,李易這種人,他如何惹得起嘛!

第196章 只爲取爾性命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7章 酒尚溫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75章 遷都之始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102章 貂蟬第760章 可以開始了第345章 收凌操,圖謀孫氏第729章 趙雲,見過襄侯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96章 祖茂第560章 殉葬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165章 別怕,我會保護你的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110章 李儒的苦肉計第651章 將計就計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771章 投降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731章 有朋自遠方來,酒肉管夠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608章 親情第738章 張揚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45章 張遼的針線活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464章 你太讓我失望了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578章 孫策頭顱在此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19章 欲謀大事,必先揚名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53章 當街刺殺第587章 試探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246章 再見蔡琰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174章 二虎競食與反客爲主第316章 陶謙的黑歷史第62章 差點就被感動了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765章 平原第133章 賈文和納頭便拜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563章 傷員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132章 襄鄉縣侯 謝謝“水水水冬天“的打賞!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414章 世家與百姓第162章 快將襄侯攔下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313章 李易的聘禮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第625章 襄侯欺人太甚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75章 遷都之始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294章 袁術欲稱帝第519章 戰、和、退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346章 紙張的影響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191章 不愧惡來之名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11章 大丈夫當建功立業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695章 絕不叛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