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修仙

對於蔡瑁的出現,典韋眼神稍稍有些詫異。

之前李易與典韋交代了一些話,還讓他將到達這裡的官員按照順序記下,大抵就是越先到的人,越是忠心的意思。

所以,典韋本以爲應該是郭嘉,徐晃這些人最先到的,壓根沒想到會是蔡瑁。

不過典韋心裡嘀咕,表面上還是頗爲客氣的,拱了拱手,指着身後道:“主公與夫人便在石壁之上。”

蔡瑁順着典韋所指看去,當即就見到了一處高約十多丈的石壁,

單單就高度而言,這處石壁算不得什麼,但是,這處石壁給人的壓迫感卻是不凡。

從蔡瑁所在的方向看去,正對他的石壁那一面,就彷彿是被人用利刃從某處山峰上一刀削下來的般,光滑如鏡,垂直的落在了地面上,甚至還有些微微前傾,彷如隨時都可能傾倒,若是站在石壁下方,很容易就會讓人心生畏懼。

不過,作爲本地人的蔡瑁倒是早就曉得這個地方,而且他還知道,這處石壁也就是正面唬人,背後其實是個大緩坡,即便是七八歲的稚童也能登頂。

蔡瑁伸長脖子看了看,沒能瞧見李易的影子,便再度對典韋問道:“這……主公自然在飛仙崖上等待仙緣,不知需要多少時日?”

典韋搖頭道:“主公沒有交代,只是讓我等在下面等候,每日準備飯食就好。”

蔡瑁微微頷首,心中卻是暗暗猜測,時間怕是不會短了。

於是,蔡瑁正了正衣冠,正色問道:“此乃主公大事,蔡某不才,也願爲此出上幾分力氣,只是見識淺薄,不知應該如何處理,不知典韋將軍可能指點一二?”

典韋笑了一聲,然後搖頭道:“太守這可是爲難典某了,典某就是一粗人,主公讓做什麼,某做什麼便是,至於指點,某可沒那本事,不然就找主公說說,也當軍師去了。”

蔡瑁聞言不禁笑出了聲,除了典韋說話有趣之外,也是因爲他鬆了口氣。

之前蔡瑁一直擔心李易跟其他凡夫俗子一樣,也懷疑他要扶蔡玉上位,如此的話,李易對他態度肯定不會如往日那般親近。

這會他雖然沒有看到李易,不知李易態度如何,但典韋作爲李易親信,而且又是個豪爽人物,既然典韋能與他談笑風生,那麼李易肯定就沒說過對他不滿的話。

這讓蔡瑁一直懸着的心放了下來,一邊佩服荀攸的眼光,同時也爲自己前段時間的表現自得。

那時候外面言論沸沸揚揚,似乎李易馬上就要休妻了一般,蔡瑁也確實有點心動,但最終,他還是老老實實的什麼都沒做。

蔡瑁心中沒了擔憂,整個人也恢復了往日的沉穩,舉目四望,瞧見不少軍卒在附近扎設營帳,不由眼前一亮,然後對典韋拍了拍腰間的長劍,說道:“主公既然暫住城外,護衛之事便不可怠慢,蔡某雖然比不得典韋將軍勇武,卻也有些武藝,尋常奸惡之徒可一劍殺之,所以,不知將軍可否讓出一頂軍帳,瑁願在護衛主公,直到主公得授仙緣!”

對此,典韋自然不會拒絕,當即笑道:“既然太守有心,典某自然要成人之美。”

說着,典韋往不遠處一指,道:“那頂帳篷他們剛剛紮好,這便讓與太守了。”

“多謝將軍,改日定然擺酒致謝。”

蔡瑁欣然收下典韋的好意,畢竟真讓他自己去收拾,一頂帳篷夠他折騰半天的。

就在蔡瑁還想繼續與典韋說話,打聽一些消息的時候,就見一輛馬車緩緩駛來,兩人看了一眼,認出這是蒯家的,於是,蔡瑁便拱了拱手離開,典韋則是迎了上去。

一番寒暄過後,蒯越隨便找了個由頭,典韋便將蒯家的兩人安排在了蔡瑁隔壁的軍帳裡面,然後沒過多久,糜芳、伏德、袁渙、韓嵩等人也紛紛到來,最後,除郭嘉外,襄陽高官幾乎全都聚在了這所謂的飛仙崖下方,爲李易的修仙祈福。

這些官員們不約而同聚集到此,起初有些不太適應,感覺怪怪的,不過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從容氣度,因爲他們都看到蒯良與蒯越的的身影了。

之前蒯越與蒯良可是說了要回老宅的,結果卻搶先跑來了這裡,讓很多人無語。

不過,更無語的還是蒯越的解釋,蒯越直言出城後感覺荊州城南似有仙氣繚繞,爲其吸引,情不自已的就尋了過來,這才知道是李易的修仙所在,他們出現在這裡純屬悠然。

蒯越的這種厚臉皮莫說旁人吃不消,就連蒯良這個當兄長的都看不下去,要不這事情特殊,來了就不好離開,不然他真的想要掩面奔走,免得被這個弟弟連累。

總之,因爲李易修仙的緣故,襄陽城的官員就這麼莫名其妙的住在了城外,爲李易的修仙造勢,然後很快的,李易修仙的“熱度”就壓過了李易的子嗣,以及正妻的問題。

留在飛仙崖上面修仙的李易,拿到周倉送上來的消息之後,臉上滿是古怪。

按照李易的想法,這件事初期的時候,他是要用自己撂挑子的方式來給衆人制造壓力,表示不滿,然後那些官員們自然就要緊張一下,特別是主謀,以及其他或多或少參與其中的人。

然而結果卻讓李易意外到不行,那些官員們一個個都好像問心無愧似的,這跟李易想的完全不一樣。

甚至,就連修仙這麼無厘頭的事情都出現了,下面居然一點緊張的氣氛都沒有,相反,李易還覺得他們都挺高興的,似乎已經沉浸在了他們的主公即將飛昇的喜悅之中。

對此李易很無語,也讓他感覺身上多了幾分莫名的憂慮。

李易自然清楚,這次的修仙是他自己做戲,可是,他要是玩真的呢?會有多少人跟着他胡搞瞎搞?

如果是之前,李易覺得肯定會有人對他死諫的,說不要不要什麼的,但是,現在李易有點有點懷疑了。

不是臣子們不分對錯,而是君君臣臣這東西,君主英明,下面的人自然歪不起來,可是,如果君主總是犯糊塗,下面的人多半也就毀了。

李易正發散着思維,忽覺一陣香風襲來,卻是伏壽跪坐在了他的身邊,問道:“夫君,外面情形如何?”

李易將手一伸,道:“你看看便知道了。”

伏壽接過李易手中報告,看了看,忍不住笑道:“還是夫君有威望,不過第一個來的居然是蔡太守……咯咯,蔡玉妹妹確實是委屈了些。”

李易也笑了出來,說道:“原本我對蔡家是有些擔心的,不過現在看來……唉,可惜了,我有心重用,但蔡瑁才能實在一般,蔡中蔡和還不如蔡瑁,強行委以重任,對他們是禍非福。”

伏壽沒有直接就蔡瑁發表意見,而是說道:“夫君回去之後,多對蔡玉妹妹體貼一些就是。”

說起蔡玉,李易心裡有點小騷動,他後院那麼多人裡面,大多溫柔體貼,就蔡玉這麼一個性格不怎麼好,顏值也不頂尖,怎麼看都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角色,可俗話說的好,物以稀爲貴,李易對於蔡玉還真的挺喜歡的。

看到李易眼神不太對,伏壽輕輕推了他一下,又道:“夫君,妾,妾身想問你個事情。”

李易回過神來,笑道:“有什麼事情,儘管問就是了。”

伏壽卻是有些猶豫,過一會才道:“夫君說的長生究竟是真是假?”

看到伏壽有些猶豫的模樣,李易絲毫不覺得意外,畢竟長生的吸引力非同一般,莫說這是古代,就算是後世,只要口才好一點,拿長生做噱頭也能把大把人給忽悠瘸了。

李易並沒有忽悠伏壽,而是實打實的說道:“所謂長生太過虛幻縹緲,不過,我要比尋常人活得久一些卻是肯定的,至於具體多少,雖然不好說,但是,應對這次的場面卻是足夠用了。”

伏壽點頭應了一聲,臉上先是鬆了口氣,她很怕李易這次玩砸了,無法收場,不過沒等多久,伏壽臉上就再度出現擔憂之色。

李易見狀,不禁問道:“壽兒心中難道還有擔憂?”

伏壽抿了抿嘴,挽着李易的手臂,將腦袋依在李易的肩頭,悠悠說道:“夫君不凡,壽命久遠,但壽兒只是尋常女子,終有一日年老色衰,屆時還如何伴隨夫君身側?”

伏壽說話時情不自禁的就開始幻想,幾十年後李易最多隻是中年模樣,而自己卻是滿臉皺紋,形容枯槁,卻還要與李易在一起恩愛的畫面,於是,只一瞬間功夫,伏壽眼中的幽怨都快能溢出來將李易給淹沒了。

李易被伏壽的說說的心裡怪怪的,忍不住打了一個激靈,而伏壽見狀,更是咬住了嘴脣,雙眼之中水潤潤的,就彷彿李易要拋棄她了一般。

李易看到伏壽這樣子,感覺很是無語,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姑娘現在就開始擔心幾十年後的事情,也實在太糾結了些。

不過很快李易就理解了伏壽,正常情況下,伏壽肯定不會如此多愁善感,可是有了他做對比,伏壽受不了也算是正常。

對於這種情況,李易也沒什麼好的解決辦法,畢竟他自己的情況也是推測出來的大概,想要讓旁人雨露均沾根本不現實。

但李易也不是死板的人,見伏壽臉上擔憂之色不見,便將她拉到自己懷中,笑道:“你擔心這個作甚,難道你還不明白,將來我功成名就,皇后位置除你之外,再無第二人選麼?”

聽到李易忽然許下如此諾言,伏壽的心臟頓時不受控制的如打鼓般跳了起來,理智告訴她,要推辭一下,還要勸李易低調,不可妄言,可事實上,她的臉上卻滿是紅霞,那種歡喜怎麼都藏不住。

最終,伏壽嬰寧一聲,將小腦袋一低,不說話了。

不過,伏壽心中卻是在想,既然李易對自己這般好,那麼將來自己年老色衰,就多爲李易張羅一些個姐妹好了,再不行乾脆退位讓賢。

李易笑了笑,輕輕摸了摸伏壽的頭髮,又道:“放心,但有丁點機會,我也不會讓你獨自老去的,我保證!”

說罷,李易將伏壽抱緊了些,不過,對於剛剛的保證他自己都不信,說出來只是爲了讓伏壽心安罷了,

……

轉眼便是兩天時間過去,李易在飛仙崖上修仙修了兩天,下面那些荊州官員,也守了兩天。

不過,相比兩天前,這裡卻是熱鬧了不少,典韋又多調了兩千兵馬,因爲自第二天開始,那些官老爺家中便來了一些家僕斥候,而且這麼大的動靜傳開之後,不少世家之人也聞訊趕來,不管是湊熱鬧,還是真心爲李易祈願,總之飛仙崖下面的人翻了好幾倍,典韋自然要增加兵力以防萬一。

也是這一天,郭嘉傳來了一個消息,曹操的一個探子在往外傳遞李易修仙這個消息的時候被抓住了。

這本來不算什麼大事,因爲諸侯在對方的勢力範圍內安排探子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許多時候那些探子只要別太作死,當地官府就算知道了也不會真拿他怎麼着。

不過,這一次卻是引起了不少人的緊張,爲此蒯越、蒯良、荀攸、蔡瑁等人還專門坐在一起商議了一陣。

因爲這件事原本只是他們的內部問題,李易就算是搞砸了,也沒人敢真的嘲笑李易,可是,如果此事傳到外面,被有心人利用,破壞李易的光輝形象,那就不太好了。

只是李易不在場,蒯越、荀攸等人又是各有想法,最終也沒能拿出一個妥當對策,只能各自寫下意見,託典韋將此事告知了李易,讓李易拿主意。

但是,李易對此並無回覆,衆人作罷,不過,在這件事情之後,那些在飛仙崖下面等候的官員,心中多少都有了一些不安的感覺,因爲他們也開始認真思考,李易這次萬一搞砸了的後果。

就這樣,一直過了七天,飛仙崖下的那些官員已經沒人能維持剛剛來到這裡時的那種雲淡風輕,甚至,已經有不少人開始認爲李易是真的在追尋仙道,奢求那不可捉摸的長生之術。

爲此,先後有伏德,袁渙等人請求拜見李易,向李易進言,但盡皆被典韋給當了回去。

其實不止是他們,即便是蒯越,荀攸這樣的人心中也有些不安,若非他們知道典韋不可能通融,不然他們也會去求見李易。

這一日中午,就在一些官員等的着急,準備聯名求見李易的時候,飛仙崖那邊終於有了動靜,伏壽下來了。

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第363章 蒯良之謀第403章 荀攸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558章 壽春城破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144章 我實在忍不住了!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719章 呂蒙第645章 襄侯小心,有刺客第688章 亂世埋沒英雄第633章 求收留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68章 伏壽第535章 斷貢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553章 女中王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613章 修仙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9章 無恥第一袁公路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636章 可能對豫州不利第107章 不可與之相爭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30章 來自董太師的邀請第162章 快將襄侯攔下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748章 蒸汽機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367章 糜竺,見過主公!第773章 兵臨城下第569章 鄭家堡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28章 戒驕戒躁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296章 孫策要反袁術?第756章 西路軍,李傕!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146章 坐等郭嘉當牛做馬(4000字加更)第217章 黃承彥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502章 陳登到來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366章 我有一寶第619章 甄姜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374章 狼煙起第547章 顧雍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502章 陳登到來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139章 挑撥離間 謝謝“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賞!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100章 果然來了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685章 李進第50章 高順的餿主意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