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殉葬

眼看着袁術舉火自焚,其麾下之人無不是匍匐在地上失聲痛哭,一時間哭聲陣天,就連李易等人也受到其中情緒影響,全都保持了沉默,就彷如是在給袁術送行一般。

但就在如此肅穆的場景下,一個人卻是有如魔怔了一般,跟木偶似的,呆呆的向着禍害中走去。

李易眼睛眯了一下,因爲那人正是袁術的別駕,閻象。

閻象就那麼慢慢的靠近火海,儘管頭髮和鬍鬚都已經開始捲曲,看着就讓人覺得灼痛,可他卻彷彿不知道一般,依然向前,直到整個人都與火焰發生了觸碰,這才終於發出了一聲滿是悲涼的呼喊,然後縱身撲入火海。

看到這一幕,在場無一人不動容,李易也是下意識的握了一下拳頭。

閻象是個文人,雖然不至於手無縛雞之力,但身上力氣也強不到哪裡去,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李易卻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種自己非常欣賞的東西——文人的骨氣!

這讓李易不禁想起了文天祥,于謙這些人,當然,也有一些反面教材,比如頭皮癢什麼的……

閻象的殉葬讓院落中的衆人哭聲更甚,同時,也像是一個導火索,緊隨其後,紀靈站了起來,對着火海大聲叫道:“主公莫急,容紀靈爲主公開路!”

說罷,紀靈便大踏步的向着火海中走去,李易看着這一幕,終究是心軟了,忍不住叫道:“機靈將軍且慢!”

然而,對於李易的叫喊,紀靈卻是就像沒聽到一般,根本沒有半點停頓,就彷彿不知疼痛一般,一步步的走了進去,直到被火焰吞沒。

“唉!”

李易嘆息一聲,神色莫名,雖然紀靈和他是敵對關係,而且李易也清楚,紀靈是不可能屈服於他的,可是,看着他們連續殉葬,李易的心情實在無法保持平靜。

而李易身邊的徐晃,典韋等人雖然口中沒說什麼,但看他們的目光不難發現,對於紀靈這位手下敗將,他們此刻在心中肯定給予了其足夠的尊重。

“紀靈,閻象,一文一武,皆爲上上之才,可惜,雖有才幹,卻不逢其主,只能埋沒了。”

不知何時出現在李易身後的荀攸,口中就好似感慨一般的隨口說着,而他的這一席話,頓時就讓徐晃等人心神一陣,然後全都看向李易,目光中除了忠誠之外,更多了一些別的東西。

同時,荀攸的話也讓李易的心中壓力削減了許多,他正要與荀攸說上兩句話,卻是面色微微一變,再次看向了前方。

“末將不才,願繼續追隨主公!”

“屬下亦往!”

“同去,同去!”

……

可能是受到了閻象和紀靈的感染,那些哭泣的兵卒中,不斷的有人站起,然後奮不顧身的越入禍害,就彷彿是飛蛾撲火一般,一個接着一個,就那麼在火焰中既短暫,卻又壯烈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也有一些人沒有進入禍害,而是直接揮刀自刎,更加乾脆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之前閻象和紀靈的選擇是讓李易心神震盪的話,那麼現在的一幕可謂是讓李易感受到了畏懼。

短短的一會功夫,原本擠滿了人的院落中已經幾乎沒有一個站立着的人,或是衝入火海,或是自我了斷,總之,他們全都選擇了追隨袁術而去,哪怕李易之前已經承諾過,只要投降,就不傷他們性命。

直到其中最後一人手中的長刀落下,在血液的噴灑中緩緩的軟倒在了血泊之中,李易搖搖頭,越下馬背,躬身對着前方的火海行了一禮。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效仿。

雖然李易什麼都沒說,但所有人都明白,他們的對手雖然敗了,但就衝着最後的這份膽氣,理應讓他們尊重,也受得起他們這一禮。

不過,看着前方的火焰,李易心中想的卻是更多一些。

倘若自己某日不幸身死,有幾人願意拋卻性命隨他而去,或者是堵上一切,守護他留下的基業?

想到這裡,李易忍不住打了個哆嗦,莫說他還沒有子嗣,就算是有了,可李易覺得,一旦沒有他本人坐鎮,大概也就是郭嘉和典韋這樣有知遇之恩的寒門之人能不顧一切的守護他的基業,至於其他人,哪怕是張遼徐晃,賈詡荀攸,他們或許會給自己的後人一些面子,但只要利益或者壓力足夠大,他們也就靠不住了,甚至不考慮外部因素,只是權利本身,就足夠讓他們迷茫了。

這麼一想,李易的內心就有些不舒服了,甚至看人的眼神都有些變了,不過很快,李易就深吸了口氣,在心中發出一聲苦笑。

袁術身邊那些人起碼都是跟了他好幾年的,甚至一二十年的都有,可自己踏上仕途纔多久啊,非要在這方面跟袁術比較,只能是自找不痛快。

而且人心這個東西多複雜啊,能在自己活着的時候,讓十萬帶甲之士爲自己效力,能讓數十文武爲自己拼死,也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又何必去考慮哪些基本不可能發生,活着是數十年之後纔可能會發生的情況,給自己徒增煩惱呢?

想通這個問題,李易閉目片刻,等他再度睜開後,已經再度成爲了原本的那個李襄侯。

“荀先生。”

“屬下在。”

“你告訴劉曄,還有郭太守他們,這次大戰我們雖然獲勝,但傷亡亦是不少,我爲人主公,若是這時還要尋歡作樂,實在對不起那些負傷嗎,甚至戰死的將士們,所以那件事情延後吧。”

“喏,主公英明,軍中將士若是知曉,必然感激不盡!”

荀攸送上了一句馬屁,李易笑着搖搖頭,然後又對徐晃吩咐道:“公明,你即可讓兵馬進入袁術府邸,仔細探查,搜尋活口,不可有疏漏,其中文稿書冊,一應封存,之後交與軍師等人打理,另外,此處大火就不要管它了,不過要讓人清理周遭,切不可使火勢蔓延。”

“喏,請主公放心,末將這就去安排!”

“且慢。”

李易遭受,將準備下去的徐晃又拉了回來,小聲補充道:“雖然袁術與紀靈等人已然自焚,但距離甚遠,我怕其中有詐,所以,你要多注意一二。”

李易說罷,不光徐晃,就是荀攸也楞了一下,完全沒想到李易還會擔心這個,可仔細一想,發現李易擔心的也不是沒可能。

徐晃鄭重抱拳道:“請主公放心,此事末將親自去做,必然不會有差錯。”

李易點點頭,又對典韋吩咐道:“讓軍師也入城吧,請軍師督導軍紀,儘快回覆城中秩序,若有人行那姦淫擄掠之事,無論何人,無論何等官職,一概斬首示衆!”

“喏!”

……

隨着李易一道道命令下去,衆人都忙碌了起來,而原本被圍得水泄不通的院落,也漸漸的鬆散開來。

就在李易想進入其中瞧瞧的時候,忽聽一陣馬蹄聲想起,回頭一看,卻是魏延騎馬想着這邊趕來,而且一邊趕,一邊還喊道:“主公,末將有要事稟報!”

見魏延如此大呼小叫,李易搖頭對左右人笑道:“文長多半是遇到了什麼好事。”

衆人聞言也都露出笑容,而且笑容中還有這些許羨慕,因爲魏延的運氣真的是太好了。

對於這次的攻城戰,李易一共準備了兩套方案。

首先,就是李易親自坐鎮,在東門擺上一批看上去比較厲害的人馬,做出強攻的樣子,實際上只是佯攻,以此儘可能多的吸引城中精銳。

至於說李易爲何坐鎮東門,而不是別的地方,這是因爲之前李易的主營就是在東門外的,袁術一方對東門的防禦最爲嚴謹,所以李易選擇這裡,也算是順理成章。

然後就是西門了,西門黃忠率領的是李易麾下最爲精銳的一批士兵,而李易給黃忠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的攻城,如果能一鼓作氣的拿下西門自然就是最好的,縱然不能,在全力攻城必然會給袁術一方造成很大的壓力,迫使他們不斷的往西門增兵。

在攻城戰剛剛開始,就出現這樣的情況,對城內守軍的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找好的消息,因爲他們不知道西門那邊表現出來的是李易麾下最強的力量,他們只會認爲,守城的兵馬在和李易方以接觸,就頂不住了,然後纔不得已,匆忙抽調兵馬支援,自然的,他們心中就會產生一種恐慌的情緒。

在這個時候,李易就會讓魏延和典韋,分別帶領兵馬出現在北門和南門,不讓他們攻城,而是藉着這些天不斷營造出來的壓力,還有西門的戰局對他們進行迫降。

根據蒯越等人的分析,李易目前的優勢非常大,想要逼降對方有很大的成功率,而且,兩地只要有一處得手,壽春之戰李易就可以獲勝了。

至於目光爲何選在南門和北門,原因很簡單,因爲這兩個位置本就不是袁術兵馬布防的重點,而且前些時候,這兩個方向的逃兵也是最多的,可見其人心惶惶,所以,將這兩個地方當做弱點爲突破口,得手的機率比東門和西門要高的多。

這是第一套計劃,如果這一套辦法不成的話,李易還有一個方案,那就是讓黃忠暫時撤下,然後叫魏延和典韋分別在北門和南門發動攻勢,再對其造成壓力之後,給黃忠補充兵員,讓他趁着西門守軍還沒能緩過勁的時候,再度強行攻城。

按照蒯越的估算,這樣也是一個比較效率的攻城手段。

這兩個法子如果順利的話都是可以快速奪城的,雖然短時間內的傷亡有些大,但相對於那種拉鋸式的攻城戰,這其中付出的代價已經是非常小了。

如果這兩個方案全都失敗的話,那李易就只能按部就班的攻城了,只是那樣的傷亡肯定會更多,最後雖然肯定會獲勝,但李易多少也會傷到一些元氣。

好在,李易的第一步計劃就成功了,魏延順利勸降了北門的守將,讓李易以最小的代價進入了城池,這是李易的運氣,也是魏延的運氣,只是動了動脣舌,便得了一樁大功勞。

魏延越下馬背,又奔走幾步來到李易面前,行了一禮,然後方纔擡起頭來,一臉興奮的說道:“主公,剛剛一羣人從後門涌出,被末將堵了個正着,末將將他們拿下,查問之後,得知那些人全都是袁術家眷!”

“哦?”

李易語氣中帶着幾分疑惑,目光也再度往着火的地方看了一眼,原本李易覺得袁術很可能會學崇禎帝那樣對家人下手,免得他們做了俘虜受辱,不想袁術的家眷卻是逃了出來。

李易唯一沉吟,道:“公明留下主持大局,文長,你帶我過去看看他們。”

李易說罷便要催動戰馬,但魏延卻道:“主公且慢,屬下還有一事,希望……”

魏延看了看李易左右,雖然這裡都是李易的親信,但他咬了咬牙,還是說道:“希望主公可以屏退旁人,讓屬下單獨稟報!”

魏延這麼一說,徐晃等人臉色就不太好看了,因爲論關係來說,他們與李易可比魏延要親近的多,但魏延卻當衆這麼說,可能他的確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可給人的感覺卻是真的相當不好。

李易看着魏延的眼神有些古怪,就算是最開始的時候,魏延性格上有點小問題,但爲人還是很圓滑的,從來不輕易得罪人,反而很注重同事關係,既然如此,魏延還這麼說的話,顯然是真的有重要事情了。

李易注視着魏延,見他臉上表情非常興奮,只是興奮中還有些緊張,甚至是惶恐,李易心中一動,又打量他身上,只見魏延的腰部的束甲上緊緊的繫着一個包裹,而且就連跟李易說話的時候,魏延也有一隻手按在上面,就彷彿怕那包裹自己長腿跑了一樣。

又打量了一下那包裹的大小,李易心中大概有了猜測,問道:“文長可是要將什麼東西交於我?”

魏延微微一怔,沒想到李易居然知道,趕忙連連點頭。

李易笑了笑,拍拍魏延肩膀,說道:“不急,不管什麼東西,你暫且保管就是了。”

見魏延張着嘴還想說什麼,李易又補充道:“對於文長,我還是很放心的!”

第624章 謀定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661章 青州變故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605章 關羽下落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735章 許攸獻毒計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290章 李易要辭官第174章 二虎競食與反客爲主第137章 敢爲朕效死者,唯有李愛卿!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203章 劉表讓荊州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509章 揚州情況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195章 這個殺千刀的第544章 一言爲定第114章 夜見徐晃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560章 殉葬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364章 蒯越爲質第693章 翁婿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446章 不得善終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194章 不勝而勝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303章 你想去南陽?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406章 袁某要生啖其肉!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605章 關羽下落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450章 甘寧感動壞了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456章 元龍有恙第308章 典韋入徐州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590章 虞翻第291章 挑撥二袁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343章 安置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139章 挑撥離間 謝謝“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賞!第132章 襄鄉縣侯 謝謝“水水水冬天“的打賞!第320章 誰是亂臣賊子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95章 對不住了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525章 圍困壽春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529章 玉璽是假的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184章 水中看美人第516章 運氣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100章 果然來了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