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玉璽是假的

傳國玉璽!

真正聽到這個名字,李易剛開始還是有點小震驚的,想不到袁術竟然有如此魄力,可隨後他就有些哭笑不得,因爲,袁術手裡的那塊傳國玉璽,可是他李某人出品的啊。

不過,隨着周圍那越來越多的議論聲,李易忽的想到了什麼,眼角微微跳動,心中暗罵一聲陰險。

一開始袁術提出傳國玉璽的時候,李易心裡光顧着吐槽了,具體事情並沒有想太多,只以爲袁術是被他給逼急了,可現在定下心神稍稍細想一二,馬上就發現袁術這是想禍水東引,想用傳國玉璽,把他那“忠臣義士”的金身給砸破。

傳國玉璽,代表着帝王權柄,真正的忠臣得到,自然是要交給天子的,可是,李易是忠臣嗎?

的確,李易的好名聲天下人皆知,可在如袁術這樣的人眼中,卻是早就明白了,李易也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傢伙,只是隱藏的比較深罷了。

所以,從袁術那邊的角度來看,李易得到了傳國玉璽,肯定是兩難,既不想交給天子,又不好私自留下,一個處理不當,李易的名頭就保不住了,最起碼也能給李易添一個大麻煩。

李易可不是袁術,袁術造反失敗,憑着往日關係,都能有人爲他說話,把他給保下來,換做李易試試?

李易要是把名聲給弄壞了,固然憑藉他在荊州打下的基業,一時沒人能動他,但口誅筆伐是少不了的,那種情況下,李易能自保就已經是萬幸了,至於打揚州,完全就是開玩笑。

想到這裡,李易不禁感慨,袁術終究不是吃乾飯的,這麼快就想到了還擊自己的法子,不過可惜,如果那塊玉璽是真的話,李易說不得真要糾結一下,但是……

那玩意是個贗品啊,李易拿了一點用都沒有,反而容易壞名聲,就算他原封不動的送到長安,被驗出是贗品之後,世人肯定會以爲是他把玉璽給掉包了,所以,袁術的換人條件是絕對不能答應的。

不過,心中雖然做出了決斷,但李易並沒有着急回答,而是看向了自己身後,想看看自己的部下們對這件事情是個什麼態度。

或者說,李易想知道,假如他這時候造反的話,支持他的人能有多少。

李易轉身,只見他身後那些普通士卒幾乎各個都是一臉的興奮,甚至有不少人在大呼小叫,出於文化水平的緣故,李易覺得他們想的應該沒有多深,大概就是覺得李易能逼着袁術交出傳國玉璽,這是很厲害,很威風的事情,他們與有榮焉。

隨後李易看向自己的幾個謀士,蒯越和荀攸,這兩位是見過李易手裡那個真貨的,所以,他們反映也比較淡定的,見李易看向他們,也只是笑了笑,倒是徐庶有些着急,和蒯越說着什麼,不過蒯越回了他兩句之後,徐庶當即如蒙大赦,露出了一副放心了的樣子。

他們兩人說的什麼,李易沒聽到,不過,畢竟長久接觸,李易大約能猜出來,徐庶應該是怕自己接下那傳國玉璽,引火燒身,但又不好相勸,所以求助蒯越,但被蒯越以某些話語安撫了。

李易心中笑了笑,又看向自己麾下那些將領。

第一個典韋……略過,然後是徐晃,徐晃同樣是知道傳國玉璽的,也是李易的鐵桿部下,只是徐晃現在的樣子有些古怪,一會嚴肅,一會歡喜,似乎是在糾結該擺出來什麼樣的表情才合適一般,讓人感覺有些好笑。

站在徐晃身邊的是黃忠,黃忠臉色嚴肅,跟平時變化不大,但李易覺得這只是黃忠不善於表達感情罷了,他肯定是支持自己的。

在往下,就是剛回來的甘寧,還有蘇飛,凌操,蔡中等人。

其中甘寧最是興奮,這本就不是個安分的主,顯然是不介意李易拿到傳國玉璽,搞一把大事情。

與甘寧差不多的還有龔都,裴元紹等一些黃巾出身,或者是原本身份比較低的將領,他們的表現雖然不像是甘寧那麼明顯,但態度還是能看出來的,李易估摸自己直接扯旗造反,他們肯定會選擇擁護。

再往後的人,態度就有些不好分辨了,尤其像是蘇飛、蔡中,他們臉上固然有着一些興奮,但惶恐亦是非常明顯,並不像其他人那般立場鮮明,李易覺得自己若造反,這些人不會反對,也不敢反對,可如果李易一旦失勢,或者進展不順,那時候他們會做出怎樣的事情,就不好說了。

將衆人的表情看在眼中,雖然有些遺憾,沒能看到齊刷刷的狂熱表情,但李易很快就想開了,灑然一笑,畢竟最上層,和最底層,全都是支持他的,這已經很不錯了。

那些支持李易的,不是李易一手提拔,就是受了李易大恩惠,還有許多是依靠李易,才吃上了飽飯,他們自然願意給李易賣命。

至於中間那些態度不鮮明的,則多是如蔡中,蘇飛這樣的,原本就有着官身,衣食無憂的富貴之人,畢竟有錢人都惜命……

想到這裡,李易心中若有所悟,支持他的,與態度不明的,其實就是就是這個時代不同階層的縮影,他們代表的,不只是他們個人,更是一個階層。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畢竟“富貴”階層中固然有蔡中和蘇飛這樣搖擺不定的人,但也有如蒯越和荀攸那樣慧眼識英主的人物,從這個角度來看,李易身邊的情況絕對稱得上可喜可賀。

等李易目光將所有人過了一遍,最後,他再度看向了城頭袁術,臉色漸漸變得嚴肅,然後朗聲道:“袁使君,傳國玉璽,國之重器,在你眼中便是如此兒戲麼!”

城頭上,袁術眯着眼睛,心中暗罵一聲,他知道,李易這態度怕是要拒絕了。

果然,就見李易繼續說道:“玉璽乃是天子之物,李某若得玉璽,自當獻與天子,然而,讓李某用此人去交換玉璽,卻是萬萬不能!”

袁術一邊心裡罵娘,一邊問道:“爲何,難道玉璽還比不上一個敗軍之將麼!”

李易搖頭,道:“一個國之重器,一個卻是……呵呵,兩者相去不能以道里計,若是用劉勳換了玉璽,是對玉璽的辱沒,更是對天子的不敬,此非忠義之士所爲,所以,袁使君想要救人,還是另想他法吧,否則李某寧可立刻殺了劉勳,也不能冒犯天子分毫!”

李易這話說的響亮,怎麼看怎麼大義凜然,除了那些深入瞭解過李易的,任誰瞧見都得說李易是個忠臣。

雖然李易拒絕交換的理由顯得有些迂腐,但以往那些出名的忠臣義士,許多不也是固執之人麼?

李易可以想象,今日之後,或許會有許多人吐槽他,可他的的名頭肯定還會再上一個臺階。

不過,還沒等李易聽到衆人對他的吹捧,卻見身後突然有人罵道:“李易,鼠目寸光之輩,傳國玉璽放在眼前你也不要,你這個蠢材!蠢材!蠢材!”

李易回頭一看,正是劉勳那傢伙見他拒絕了袁術的交換條件,頓時又開始發瘋了,而且可能是太過絕望的緣故,他這回連典韋都不怕了,直接對着李易發飆,完全就是一副豁出去的模樣。

見劉勳如此,典韋的頭髮都快氣得豎起來了,二話不說,直接撲上上前,拳腳齊動,幾下就把劉勳給打得縮在了地上。

李易無奈的嘆了口氣,壓力太大果然是會讓人失智的啊,這傢伙已經逮誰懟誰了。

李易沒理會這個小丑,再次看向城頭,問道:“除玉璽之外,袁使君可還有其他重寶,就算稍微差一些,李某也不嫌棄的。”

城頭上,袁術臉色漲紅,渾身情不自禁的顫抖,顯然是氣急了的表現。

而且,不只是袁術,袁術身邊的楊弘,閻象等人,也跟袁術差不多是一個反應。

今日和李易面談,雖然說他們都被李易氣了個夠嗆,可如此程度,還是頭一次。

因爲,一個困惱袁術很長時間的,讓袁術倍感羞恥的事情終於有了答案!

之前袁術提出用傳國玉璽換人的時候,他身邊的幾個親信表情雖然微微有些變化,但沒有一個肉痛的,因爲,李易要是敢接那塊玉璽,叫袁術再倒貼十萬石糧食都沒問題。

至於爲何,卻是袁術已經知道,他手中的那塊玉璽是假的了。

當初李易將玉璽送到袁術的面前,袁術欣喜若狂,並沒有想太多。再加上他也需要一個玉璽來給他和他的部下們打氣,所以,那塊玉璽甭管真假,它都是真的,也只能是真的。

後來隨着袁術的事情越來越不順,袁術心中也對玉璽的真僞產生過一些懷疑,畢竟他袁家人雖然沒摸過玉璽,見還是見過許多次的,隱約能察覺到那裡不太對,但袁術也不能確定,畢竟他這個玉璽是天上掉下來的,即便跟正品的玉璽有些差別也是可以理解的。

直到前段時間天子赦免袁術,派了宦官前來宣旨,袁術在閻象的強烈建議下,決定忍痛將玉璽獻給天子,希望以此多給自己換一些喘息的時間。

於是,意外就發生了,那傳旨的宦官一看,當即就告訴了袁術,說他那玉璽是假的。

那宦官與袁家是有關係的,雙方很是親近,還建議袁術,這玉璽要麼就偷偷留下,要麼就乾脆將真的還回去,弄個贗品送給天子,實在是不像話,朝堂上那些官員們的面子過不去,也會對袁術不滿。

袁術聽了宦官的話,自然是不承認的,因爲他確實沒整什麼贗品,結果那宦官當即就在玉璽上挑出了好幾處實實在在毛病,讓袁術沒法辯駁,但袁術還不甘心,又找了個玉石師父來確認,結果那玉石師父給出的結果更讓袁術崩潰,人家說那印璽是新刻的,時間絕對不超五年。

幾番論證之下,徹底坐實了玉璽的贗品身份,而且不光是傳旨宦官,就連袁術身邊的一些人都懷疑這是袁術弄出來的把戲,叫袁術是欲哭無淚。

最後,宦官自然是空手走了,假玉璽就砸在了袁術的手裡,不過袁術好說歹說,總算是讓他身邊那些人相信,這不是他讓人做出來的。

然後,衆人就開始琢磨了,既然這玉璽不是袁術做的,自然就是別人弄出來的了,而且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用玉璽引誘袁術造反,真真是用心險惡。

對於那造假之人,袁術他們自然不肯放過,一番推算派排除之後,最後就把目標定在了李易的身上,因爲李易太討人厭了,總是坑袁術不說,還是是袁術倒黴後的最大受益者。

不過,袁術等人雖然有了推論,奈何沒有一丁點的證據,沒法子拿到明面上來說,而且就算是說了,也不見得有幾個人相信,反倒是讓袁術丟人現眼。

於是,這破事一直都被袁術給憋在心裡,直到方纔劉勳提到傳國玉璽,袁術纔想起了這一茬,於是就想着提出用玉璽去換劉勳,反正玉璽是假的,送出去一點都不心疼不說,還能坑李易一把,這假玉璽到李易手裡,不管他是送給皇帝,還是自己留下,都是個禍害。

李易也可以選擇拒絕,只是李易作爲一個野心勃勃的陰謀家,傳國玉璽放眼前他都能拒絕,那唯一的解釋就是李易知道,這玉璽是假的。

相應的,李易自然就是那個始作俑者了!

看着李易那囂張的模樣,袁術已經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他無法想象,世上怎麼會有如此陰險狡詐卑鄙無恥之人?

他袁術與李易無冤無仇,李易如此坑害與他,難道就不怕天打雷劈?

想他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就算是天子也不敢如此羞辱他們啊!

可李易偏偏就這麼做了,把他當猴耍了!

當真是欺人太甚!

李易還不知道,玉璽的秘密已經被袁術給識破了,依舊自顧自的說道:“袁使君,你難道真的不顧你部下性命了嗎,我勸袁使君還是再考慮考慮的好,糧食沒了可以買,但人心要是散了,袁使君的日子怕就不好過了,而且,我要的也不多,區區十萬石罷了,以袁使君的威望,難道還差這點糧食?”

“我,我殺了你!”

聽着李易那滿是挑釁的話語,袁術再也忍不住,一把從紀靈手中拿過弓箭,搭箭就要向這李易射去。

李易見狀,下意識的就要準備避讓,然而,還沒等他動,就見開弓開了不到一半的袁術噗的一口老血噴出,直接仰面往後倒去,至於那支箭矢,卻是落入了護城河,水花一卷,再也不見蹤影。

第746章 分紅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651章 將計就計第233章 在路上第571章 火燒蘆葦蕩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320章 誰是亂臣賊子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578章 孫策頭顱在此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115章 教徐晃行賄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176章 寶馬贈英雄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231章 一羣烏合之衆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648章 太史慈懷疑人生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66章 又暈了一個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401章 殺機第648章 太史慈懷疑人生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臉第14章 司徒可聽聞百步飛劍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183章 打死這個登徒子第371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712章 袁譚第61章 節操要少,底線要牢第210章 我爹爹是黃承彥第34章 提議遷都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693章 翁婿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54章第3章 公孫將軍怎麼看?第673章 戰局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174章 二虎競食與反客爲主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741章 還請將軍成全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72章 督軍有難事第401章 殺機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738章 張揚第3章 公孫將軍怎麼看?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566章 鄭寶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685章 李進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679章 根基盡毀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79章 胡車兒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712章 袁譚第677章 關雲長第677章 關雲長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106章 我對不起司徒啊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99章 三拜第420章 道不同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