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一鍋端了

李易原本正覺這親衛冒失,可當他聽到南陽急報幾個字,頓時神色一緊,原本思考的問題也顧不得了,直接起身上前接過信函,打開看了起來。

南陽可是李易的起家之地,李易對南陽的看重甚至還要高過襄陽,跟多過荊南四郡,不然他也不會一直都把麾下“評分最高”的賈詡留在南陽坐鎮了,爲的就是不讓南陽那邊生出變故。

在場其他人也知道南陽的意義不一般,見狀紛紛走上前來,想知道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很快,李易看完信件,卻是忍不住呵呵的笑了起來,只是那笑聲有些意味不明,似乎是在生氣,又好像有些興奮,讓衆人有些迷糊。

看着周圍衆人不解的目光,李易晃了晃手中的信件,略顯嘲弄的說道:“沒想到啊沒想到,我在等着呂布與曹操相爭,呂布卻是先將我算計了一遭。”

蒯越從李易手上取過信件,看了一遍,臉色微微變化,然後對衆人說道:“呂布在兗州舉事,乃是突然發難,再加上又有內應協助,所以曹操留守兵馬猝不及防,不敵,連戰皆敗,丟城失地無數,包括曹操在內,數十兗州主要官員的家眷妻兒皆被呂布虜獲。”

說到這裡,蒯越略微頓了頓,又瞧了李易一眼,然後有些凝重的說道:“那些官員的家眷也就罷了,呂布並未加害,只是將他們暫時關押當做人質,不過,曹操的那些家眷,呂布在得手的當天,就馬不停蹄,安排一對兵馬將曹操的妻妾兒女,一個不剩,盡數押送去了荊州。”

聽到這裡,衆人齊齊譁然,緊跟着便是面露憤怒之色,魏延嘴快,直接破口罵道:“呂布這廝太不要臉,竟然要禍水東引!”

蒯越雖然沒有罵人,卻也是沉着臉,微微點頭,道:“確實是禍水東引,呂布的人剛剛進入南陽之後,就被文聘將軍發現,文將軍帶人上前查詢來意,不料呂布的人馬卻是忽然大亂四散逃竄,等一切安穩之後,文將軍上前查看,這才從那些被羈押的人口中得知,那些人竟然全都是曹操的家眷!”

徐庶上前一步,有些慎重的問道:“軍師,那些押送之人逃竄時,是不是有什麼意外?”

“不錯。”

蒯越不禁讚許的看了徐庶一眼,李易手底下的年輕人中,除了郭嘉這個高官,徐庶其實也是一位佼佼者,只是因爲荊州的人才實在太多,這才一直不顯山漏水,但只要接觸過的人,都是對徐庶很欣賞的。

蒯越對着徐庶點點頭,嘆道:“元直所言不錯,文將軍當時發現一少年人,身中數箭,斃於道旁,很是悽慘,叫人辨認後,確認那是曹操長子曹昂無誤。”

如果剛剛說呂布將曹操家眷送到了荊州,有些人雖然生氣,卻也沒有將這太當回事,反正呂布能送來,他們再給送回去就是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怎料呂布竟然這般心狠,居然直接殺了曹操的長子,這一下,問題直接就嚴重了。

無論曹操是否誤會其中過程,哪怕他確信曹昂不是死在李易的人手裡,但喪子之痛豈能輕易揭過?曹操與呂布不死不休之餘,必然也要給李易重重的記上一筆!

說到這裡,蒯越放下信件,交與衆人查閱,道:“文將軍知道此事幹系不小,不敢擅自做主,便先行將曹操家眷送往宛城看護,並由賈太守急報主公,請主公定奪。”

“呂布忘恩負義,主公多次助他,非是主公指點,他哪來的侯爵,說不定早就死在長安了,然而他非但不感恩,卻如此恩將仇報,實在是可恨!”

“之前呂布明知主公與曹操不睦,卻與曹操結拜,甚至還準備做兒女親家,那時我便知道此人絕對不可深交,但也沒想到呂布竟然如此行事,殺害曹操幼子,陷主公於不義,簡直小人行徑!”

“主公,今後莫要再理會那呂布了!”

“要不是主公還有大事要做,這次必然讓呂布知道厲害!”

……

在場沒人認爲曹昂是文聘殺的,一致認定了這是呂布的栽贓嫁禍,一時間,帳內幾乎全都是針對呂布的聲討喝罵,特別是武將們,個別脾氣差的更是直接破口大罵呂布不仗義。

然而衆人說着說着,卻是忽然發現,不知何時,李易臉上的氣憤之色盡去,相反,他臉上的笑意卻是越來越多,於是,漸漸的,衆人有些罵不下去了。

徐晃作爲武將之首,看看左右,上前試探問道:“主公…爲何發笑?”

李易微笑道:“不笑,難道我還要氣得吃不下飯不成?”

徐晃頓時啞然,一時不知該如何迴應。

但還有些人,聽了李易的話,卻是低着頭,開始思考李易這句話的意思。

不過荀攸蒯越兩人卻是神色如常,眼珠子轉了幾轉之後,同樣多了一抹笑意,儼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忽的,魏延一拍腦門,大笑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啊!”

典韋好奇道:“何喜之有?”

魏延看了李易一眼,將李易點頭許可,這才說道:“之前主公若是參與兗州之事,因爲師出無名,多少會被天下人詬病,可呂布將曹操長子殺死在荊州,讓主公身上多了仇怨,在呂布看來可能是將主公拉進了兗州渾水,卻不知,這對主公來說卻是求之不得啊!”

李易微笑道:“文長所言不錯,呂布以此毒計害我,以爲我會因爲曹昂之故,與曹操成爲死地,可他卻是想差了啊!”

李易指着沙盤上的夏侯淵所在,道:“以曹操智慧,多半能看出這時呂布故意陷害於我,就算他看不出,真的以爲曹昂是我殺的,但此時此刻,我斷定,曹操必然不會提起此事,甚至是主動說明,此乃呂布所爲,因爲他知道,曹操現在的首要目標是奪回兗州,一個呂布已經足夠讓他頭疼,如果我也出兵夾擊,他就真的只能投奔袁紹去了。”

徐晃道:“如此說來,呂布做的一切豈不是徒勞?”

荀攸搖頭道:“豈會是徒勞,呂布這算計看似高明,其實卻是傷人更傷己啊,而且,一個不慎,這天下將再無呂布容身之地。”

見許多人看着自己,荀攸便解釋道:“呂布禍水東引,是因爲擔心只他自己,不能有絕對把握將回兵的曹操幾百,所以,纔會在荊州殺死曹昂,想從主公這裡借力。”

“其實,呂布想佔據兗州,與主公聯手對付曹操乃是上上之策,然而,呂布格局卻是太小了,既想要佔據兗州,又捨不得與主公分潤好處,結果卻是出了這般的計策,呵呵,有舍纔有得啊,連稚童都明白的道理,他卻是不懂。”

蒯越也笑道:“是啊,之前主公一直都說,如果呂布與曹操相爭,曹操可能一時出於劣勢,但長久之後,呂布必然不是曹操對手,我一直疑惑,主公爲何能如此篤定,然而今次見了呂布行事,方纔知道,原來呂布不是做大事的人啊。”

“何止。”

荀攸說道:“呂布與曹操又是結義,又是做了二女親家,而且曹操對呂布雖然有所地方,卻沒有對不起呂布的地方,結果現在倒好,呂布無端佔了曹操的家業,奪其妻子,害其長子,完全就是背信棄義,讓人唾棄,有此事在前,將來誰還敢與呂布共事?誰還敢接納他?甚至,呂布不小心的話,兗州或許就是他的埋骨之地了。”

衆人紛紛點頭,都認爲荀攸說的很有道理。

見旁人討論的差不多了,李易輕咳一聲,道:“對於曹操家眷,我準備將其盡數送往襄陽,然後告訴曹操,等兗州安定,戰火平息,我就將他家眷送還,諸位覺得如何?”

蒯越等人互相看了看,然後對着李易說道:“屬下沒有異議。”

李易正要繼續往下說,忽然感覺氣氛有些不對,有幾個人表情怪怪的,特別是典韋和魏延這兩人,看那擠眉弄眼的模樣,絕對是在想着什麼非常糟糕的事情。

李易現在也算是人精,眯眼瞅了他們一會,頓時就將他們的想法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不禁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佯怒道:“把我當做什麼人了,你們多想些正經事情,這次要是出了差錯,你們兩個全給我舉大旗去!”

“喏!”

兩人趕緊一縮脖子,擺出了一副正經的模樣,只是讓人看着的時候,卻是越發的想要。

李易搖搖頭,不去管這兩個傢伙了,繼續道:“夏侯淵這邊,原本我還擔心曹操會放棄兗州,但如今曹操家眷被呂布擄走,長子更是生死,這時候曹操若是退了,天下人怕是都看不起他,所以,我覺得曹操除非是在兗州再無征戰之力,否則是絕對不會退去的,諸位以爲呢?”

蒯越說道:“屬下沒有異議,只是擔心呂布用那些官員的家眷做要挾,讓曹操這邊人心散亂,然後會不敵呂布,甚至是兵敗如山倒啊。”

李易低頭沉思,他記不清歷史上的這一段具體是如何發展的,但蒯越說的,也的確值得考慮。

這時荀攸說道:“攸有異議,呂布反曹操,是想要佔據兗州,是爲了權勢,而陳宮與張邈張超等人反曹操,乃是因爲曹操殺名士,特別是邊讓,於是徐州士人寒心,這纔想要將曹操驅逐。”

“如今徐州士人推拒呂布爲主,呵呵,恕攸直言,觀呂布所做所爲,莫說與主公相比,就算比曹操也多有不爲,之前呂布一到東郡,便大力招兵買馬,肆意徵繳糧草,全然不顧百姓死活,直到現在,依然是怨聲載道。”

“像呂布這樣行事,短時間內佔據一地也就罷了,他還可以憑藉麾下兵馬震懾百姓,讓人不敢作亂,然而,一旦呂布掌握兗州,這樣的手段就行不通了,特別是百姓本就困苦,入營被戰事牽連,更加難熬,說不得,就會有人想要反了呂布。”

“而且呂布既然如此對待百姓,難道他對待世家之人,就能有多親善麼?張邈張超選了呂布作爲兗州之主,卻是瞎了眼,恐怕等不了多久,他們就會發現,其實還是曹操做主來的好一些。”

“所以,攸以爲,曹操初時與呂布交戰必然艱苦,然而等到來年春耕,亦或者秋收,也就是百姓農忙之時,兗州戰局多半就要偏到曹操那邊去了。”

蒯越聽了荀攸的話,對他微微躬身道:“公達所言,遠遠在我之上,越佩服。”

荀攸笑着擺手,道:“軍師謙虛了。”

說罷,荀攸便看向李易,李易笑道:“好了,既然這樣,夏侯淵,就讓他繼續在城裡呆着吧……黃忠,魏延!”

兩人當即躬身出列道:“末將在!”

李易說道:“你二人還是呆着那一萬大軍,往後撤出三裡,依然在城西紮營,讓夏侯淵鬆口氣,不過劉備那邊,讓他往前推進一些,將營房設在西門門口,萬一夏侯淵要突圍,讓劉備第一個上!”

對他二人吩咐罷,李易又對徐晃說道:“公明,中軍大營不動,依舊多派斥候,但不要再去做那挑釁之事,免得夏侯淵受不了,狗急跳牆。”

“喏!”

徐晃領命退下,李易看向蒯越問道:“我剛回來時聽說夏侯淵拍了信使,現在信使可回去了?”

蒯越搖頭道:“原本屬下是想讓他打發走,拖延時間的,但他卻是如何都不肯離去,如今還在營中。”

“正好。”

李易對徐庶說道:“元直,你將賈先生的來信抄上一遍,然後再後院替我寫上幾句話,嗯……就說我昨日不在營中,而蒯軍師聽聞兗州之變,擔心雙方衝突,這纔會有兵馬調度,並非是我下的令。”

蒯越在一旁拱拱手,對於李易扔來的這口鍋,毫無壓力的就接下了。

李易繼續道:“如今我已經知曉兗州之事,特別是曹操喪子,我心中更是悲痛萬分,所以,讓大軍後撤三裡,以示友善,告訴他,讓他放心,我李易絕對不是那種落井下石的人!”

徐庶忍不住擦了一下額頭,每次給李易寫信,他都有一種節操不保的感覺。

最後,李易說道:“至於被呂布送到荊州的曹操家眷,如今兗州混亂,爲安全考慮,我暫時將他們安頓在襄陽,讓夏侯淵放心,也請他轉告曹操,等兗州安定下來,隨時可以將他們接走,至於中間這段時間嘛,我一定會好好照顧他們的,絕對不會讓他們受一絲一毫的委屈!”

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719章 呂蒙第441章 南郡之變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736章 稱帝?第428章 舍妹就交給襄侯了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654章 以死謝罪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455章 陳登第144章 我實在忍不住了!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117章 夫君有錯,妻當規勸 謝謝“黯然丶失落”的打賞!第594章 先生辛苦第5章 待我歸來再飲第503章 取揚州,刻不容緩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608章 親情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189章 典韋步戰天下第一第148章 典韋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83章 大罵張繡第563章 傷員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93章 虎入困籠第75章 遷都之始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491章 投降,詐降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740章 馬超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604章 活死人第749章 矛盾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81章 張繡的怒火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173章 襄侯,紀某錯了!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751章 興商第296章 孫策要反袁術?第83章 大罵張繡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30章 來自董太師的邀請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585章 揚州新格局第45章 張遼的針線活第456章 元龍有恙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138章 董卓,死!第258章 長安變化第183章 打死這個登徒子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155章 文仲業淚流滿面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194章 不勝而勝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