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陳宮進言

小皇帝要原諒袁術了,這是一個非常讓人無語的消息。

袁術自從兵敗,就開始請罪,但他乾的可是造反的事情,小皇帝年紀雖然小,也是很生氣的,自然不可能原諒他,但後來慢慢的,李易沒去打揚州,袁術也忙於穩定內部,沒了繼續擴張的意圖,長安那邊便陸續有不少人開始爲袁術運作,爲袁術說好話,於是呢,袁術就從十惡不赦,變成了一個可以被原諒的對象。

李易確信,這肯定不是小皇帝的本意。

因爲一旦原諒袁術,這對大漢本就不剩多少的威望,絕對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不僅會讓天下那些本就心懷不軌之人蠢蠢欲動,同樣也會讓那些忠於大漢的臣子們感到齒冷。

首先是李易這邊,李易是徵南將軍,李易“徵”的對象就是袁術,如果朝廷赦免了袁術,就法理上而言,李易就不能打袁術了,雖然朝廷應該不會傻乎乎的立馬撤了他的將軍封號,但對李易的威望肯定會多少有些影響。

不過在瞭解天下大勢的情況下,李易倒也不是很在乎這個,反正朝廷現在對地方的勢力也沒多少約束力,他真要繼續打,也沒能約束他,就連小皇帝心裡肯定也是偷着樂的。

所以這件事對李易自身有影響,但影響不算大。

如果袁術被赦免,真正會被重創的其實是一直在揚州與袁術作戰的陸康。

李易最初和陸康說好的是,他在正面動手,陸康抄袁術後路,然後李易再打進揚州,兩人合夥把袁術給滅了。

結果李易卻放了陸康鴿子,如今只有陸康自己在揚州作戰,可謂艱難非常,不過,李易覺得,陸康對這個結果應該有所預料,最起碼是有着準備的,應該能夠堅持,不然這麼長時間過去,陸康不至於連個催促李易出兵的信都沒發過來。

可是,如果朝廷赦免了袁術,還讓袁術繼續當着揚州牧,那麼陸康就真要被坑到姥姥家了。

陸康繼續和袁術作戰,那就是忤逆聖旨,而且他不能用大義的名分招兵買馬,實力也會大減,而袁術那邊是絕對不可能放過陸康的,所以,只要朝廷赦免了袁術,陸康這個鐵骨錚錚的忠臣就註定只能以悲劇收尾。

可想而知,陸康一旦出事,讓天下那些依然忠於漢室的臣子們知道,絕對會非常的心寒,也會進一步的動搖大漢的根基。

所以,這件事對於李易雖然也有些小傷害,儘管他也非常敬佩並同情那位老人,但他什麼都不打算做,而是任憑這件事情發展。

不過袁術一旦收拾了陸康,或者陸康自己退縮了,袁術就能暫時緩口氣,雖然袁術還沒有重新攻打荊州的力量,但李易可是在徐州的,如果李易跟曹操大打出手,並陷入了僵局,這時袁術再派一隻兩萬人的精銳北上徐州,那麼李易就危險了。

考慮到這諸多因素,李易對曹操這邊的態度,算是既堅定又小心,並不是單純的勝敗那麼簡單,他想要把利益最大化,必須要把握好一個度,以及時間。

將這些事情在腦子裡過了一遍,李易說道:“就依軍師之言,先行迷惑夏侯淵,攻城……可做準備,但可以慢慢來,不用着急,另,一定要多多注意曹操動向,若有消息,及時回報。”

“主公,住下有一言!”

李易剛說罷,就見張昭起身拱手,李易不禁有些好奇,張昭平素可是基本不參合軍事的,他現在主動發言,當真少見,於是,李易笑道:“先生有話但說無妨。”

張昭微微皺着眉頭,道:“輕敵之計固然是好,但很可能會被陶使君知曉,甚至,夏侯淵還會故意透露風聲給陶使君行離間之計,所以,屬下以爲,此事是否要提前知會陶使君一下,避免生出誤會?”

“呵呵……”

李易微笑,一旁的蒯越也露出了笑容,張昭見狀不解,李易便道:“陶使君若是對我生出猜忌……嘿嘿,我可是求之不得啊!”

張昭先是一怔,但很快就想到了什麼,回過神來,不由苦笑道:“是屬下多慮了……”

對於之後的事情有了一個大概的計劃之後,李易果然是開始“輕視”夏侯淵了,愣是在蘭陵玩耍了足足三天,這才帶着大軍繼續前行,而且這路上走的也是優哉遊哉的,根本不像是打仗,反而像是打獵,非常滋潤。

而李易在徐州“散心”的時候,東郡,濮陽,呂布的府邸內,氣氛卻是相當嚴肅。

大堂之中,呂布面無表情的端坐不動,高順坐在他身邊,那臉上的表情就非常精彩了,有氣憤,有不甘,還有失望。

而在兩人面前,一個青年文士,也就是陳宮,正唾沫橫飛,說的起勁。

“將軍勇武當世無雙,乃英雄也,但爲何這般優柔寡斷?如今曹操在徐州殺人如麻,人心盡失,將軍此時不反他何時反他?”

“而且,李易也去了徐州,曹操如今正是進退兩難,將軍若是在兗州舉兵,曹操必亡!”

“我已經爲將軍再三確認,只要將軍同意舉兵,張邈張超兩兄弟必然舉兵相應,而且願意推舉將軍爲兗州牧,如此大好局勢,將軍爲何還在猶豫!”

陳宮說話的時候非常激動,雙手不斷揮動,眼睛一直盯着呂布的眼睛,甚至還一步步的靠近,整個人都快要擠到呂布臉上去了。

見陳宮都快貼臉了,呂布也不好繼續裝聾作啞,臉上露出一抹無奈之色,解釋道:“世人都知我與曹孟德義結金蘭,這纔過去沒多久,我若是趁他不在兗州之時,出兵奪他家業,這豈不是叫天下人恥笑於我,我呂布又有和顏面立於世人面前?”

陳宮下意識的做了一個要抓腦袋的動作,但常年養成的風度,最終還是叫他忍住了。

陳宮勸道:“昔日高祖與項王也曾結拜,然後如何,高祖得天下,項王身死人滅,然當今有幾人敢以此事恥笑高祖?”

呂布無法辯駁,便只能又不說話了。

陳宮吸了口氣,又道:“而且曹操是什麼人,狼子野心,濫殺名士,屠戮百姓,將軍反曹操乃是順天時,應名意,事情若成,且不說將軍能得兗州,但凡天下道德之士,也都會感激將軍仁慈的,將軍何愁不能成就一番事業?”

見呂布反應不大,陳宮只能再次舉例道:“李易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纔去的徐厚,不然將軍以爲李易當真如此大公無私,帶着幾萬人遠赴徐州與曹操交戰,他就是要求名啊!”

“而李易能遠赴徐州求名,可見其中利益之大,而將軍就在兗州,名望就在身側,觸手可及,可將軍卻爲何如此遲疑,難道將軍就不怕被人笑話?”

“哼!”

一聲冷哼響起,卻是高順和呂布兩人的同時反映。

高順不滿的看了陳宮一眼,自從陳宮接觸呂布以來,陳宮已經不是第一次拿李易來刺激呂布了。

平心而論,陳宮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想給呂布一些鬥志,讓他看清楚將來的方向,的確也有一些效果,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高順非常不滿的情況。

一來是陳宮的分析因爲太過客觀,愣是把李易說成了一個滿心都是功利和算計的人,儘管高順也覺得陳宮說的基本都是對的,可人都是講感情的,陳宮講的那麼直白,高順有些接受不了。

還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爲陳宮動不動就拿李易和呂布做對比,雖然陳宮沒有離間的意思,可呂布的心胸卻不是足夠寬廣的,於是,在陳宮的無意影響之下,呂布對李易產生了不小的意見,儘管呂布並沒有明着在口頭上說李易的不是,但高順感覺得到,呂布和李易明明沒有任何矛盾,可之間的裂痕卻是已經越來越深,甚至都快要無法彌補了。

陳宮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高順對他有意見,但陳宮也只能回以無奈的眼神,他真沒想挑撥離間啊,甚至,他還經常勸呂布和李易合作,但呂布這傢伙自己想不開,這真不能怪陳宮。

呂布這邊的冷哼,自然是對陳宮又提起李易感到不滿,不過,李易沒啥對不起他的,呂布還不至於言語攻擊李易,只是再次辯解道:“玲綺已經與曹操長子定下婚約,我若是對曹操不利,豈不讓玲綺也跟着受連累?”

“將軍!”

陳宮忍不住提高了嗓門,道:“曹操與將軍結拜,聯姻,不過只是曹操一時安撫罷了,將軍難道就看不明白麼?”

“將軍乃是猛虎,曹操則是惡狼,今日虎狼同穴,猛虎若是隻顧安睡,他日必被惡狼所害,等將來將軍妻女全都淪爲他人階下之囚,難道這就不算是連累了麼!”

陳宮這話說的有些重了,聽得呂布頓時呼吸急促,眼中也多了幾分殺氣。

陳宮在呂布對面,見狀先是有些緊張,但馬上就轉爲歡喜。

經過這些天的接觸,陳宮自然看明白了,呂布對於和曹操之間的情誼並不看重,就像呂布解釋的時候,只說顧慮天下人會如何看待他,卻根本沒說是否對不起曹操。

按說這樣的人應該行事果斷纔是,可事實上,呂布卻是瞻前顧後,婆婆媽媽的。

現在呂布生氣了,要是能鼓起勁兒端了曹操的城池,倒也算是好事。

呂布瞪了一會眼睛之後,深吸一口氣,看着陳宮緩緩問道:“按照公臺所言,我當真能得兗州?”

陳宮眼睛一亮,道:“自是必然!”

“唔……”

呂布眼簾低垂,道:“還請公臺詳細說說。”

陳宮道:“曹操手段殘酷,兗州士人對其多有不滿,之前張邈張超兄弟就有意起兵討伐,只是他們自認爲不是善戰之人,想要驅逐曹操,必須有一英雄作爲首領才行。”

呂布微微頷首,雖然臉上表情沒什麼變化,但通過眼睛不難看出,他是對這種稱讚有些得意的。

陳宮繼續道:“只要將軍率先打出旗號,他二人分別會在陳留與東平響應,同時,許汜也會在昌邑作爲內應,三日之內,將軍便可佔據兗州大半,知道將軍速度夠快,等曹操聽到風聲,將軍多半已得兗州全境,這時曹操必然回軍與將軍爭奪兗州,那麼將軍可提前與李易約定,許其重利,甚至……咳,總之,約定共同夾擊曹操,如此,曹操必然敗亡。”

對於張邈和張超二人的態度,呂布並沒有懷疑什麼,雖然爲了不讓曹操疑心,他並未直接和這兩人接觸,但有陳宮作爲聯繫人,也算是對他們頗爲了解了,知道他們對曹操意見非常大,必反曹操。

只是,但陳宮又一次提起李易的時候,呂布就有些不太高興了,問道:“必須聯絡李易?”

陳宮也知道呂布有些不服李易,想了想,解釋道:“將軍與曹操相爭,將軍先行出兵佔據城池,算是佔了地利,而曹操雖然失地,但兗州精銳兵馬都在曹操手中,所以,權衡之下,將軍與曹操交戰,將軍雖然佔據優勢,但曹操也不是沒有無力反擊,故而將軍若能再得一強援,那曹操必敗無疑,而如今李易恰好與曹操對峙,不正好爲將軍助力麼?”

“公臺言之有理!”

呂布先是認同了一聲,然後又問:“可爲何還要送他厚禮,我與李易也算是舊識,而且李易本就與曹操交惡,我讓李易出兵,李易難道還會駁我面子?”

陳宮聞言頓時無語,但隨即又在心中嘆了口氣,畢竟這是他選的人啊。

陳宮因爲好友邊讓被殺,便意圖反叛曹操,得知李易與曹操交惡後,他不是沒想過投靠李易,但陳宮只是略一分析,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因爲李易和曹操挺像的,他們這種人滿肚子彎彎繞繞,看似忠厚,實則心狠手黑,陳宮本就不喜這種人,在經歷過曹操之後,更加不喜。

呂布相比李易和曹操,雖然在謀略和心性上欠缺了許多,行事上有着種種缺點,但呂布也有他的長處,那就是呂布沒太多亂七八糟的心眼,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些天真,就好比這時候,呂布竟然會問請李易出兵,爲何要給李易好處的問題,這在陳宮看來是極爲不成熟的表現。

不過陳宮還真就願意和這樣性格的人共事,雖然累了一點,但心不用一天到晚的懸着,大不了自己多多勸諫引導就是了。

於是,陳宮斟酌了一番語句,然後語重心長的道:“將軍如今爲東郡太守,不日將爲兗州牧,難道還不明白,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的道理?”

第53章 當街刺殺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656章 我可賢明?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475章 我是路過的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765章 平原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613章 修仙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47章 呂布的困局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67章 保命靈藥第475章 我是路過的第549章 不請自來周公瑾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81章 張繡的怒火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616章 郭圖第291章 挑撥二袁第374章 狼煙起第636章 可能對豫州不利第529章 玉璽是假的第600章 龐統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745章 年後有禮第174章 二虎競食與反客爲主第72章 督軍有難事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28章 戒驕戒躁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566章 鄭寶第28章 戒驕戒躁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522章 伯符可還安好?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19章 欲謀大事,必先揚名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367章 糜竺,見過主公!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377章 張允爲將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67章 保命靈藥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413章 袁術病了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556章 攻城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34章 提議遷都第450章 甘寧感動壞了第306章 又是劉表!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374章 狼煙起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448章 荊南人事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413章 袁術病了第429章 任命第636章 可能對豫州不利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348章 王璨第91章 暗度陳倉第380章 徵南將軍?第424章 話裡有坑第575章 孫策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