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軍令狀

劉備知道,自己今天應該是不會死了。

雖然劉備自己都有些奇怪,李易明明是很想殺了他的,但莫名其妙的又糾結了起來,在最後的時候放棄了。

劉備的直覺告訴他,這應該不全是自己兄弟情深的緣故,肯定還有別的原因,只是具體是爲什麼,他暫時不知道,也沒精力去想,對劉備來說,今天只要能保住性命就好,其他都不重要。

因此,看到李易送來傷藥和繃帶,似乎是在表達善意,劉備直接就用了,他倒不是信得過李易的人品,只是覺得李易雖然很差勁,完全沒有操守,可想來也不至於在衆目睽睽之下用毒害他,畢竟一旦泄露出去太過丟臉,還不如直接叫人動刀子呢。

而且,劉備也是想以此來表現出自己的順從,免得李易不高興,臨了了卻反悔變卦。

只是劉備不知道的是,李易本來的確是單純的瞧見劉備手上的傷口有些不忍,可是,當李易發現劉備竟然這麼淡定就拿去用了,還對他賠笑,於是心思一下就活泛了起來。

李易對於劉備的道謝沒有任何表示,就那麼直勾勾的盯着劉備看,劉備被李易看的渾身發毛,莫名感覺要遭。

眼看劉備承受不住,關張二人也有些焦躁的時候,李易終於開口,悠悠道:“劉備,今日念你三人兄弟情深,我不殺爾等,可是,關張二人方纔對我動手乃是衆人親眼所見,而我,身爲天子任命的徵南將軍,荊州牧,如果讓此事就這樣了了,你兄弟的情誼是成了,可我顏面何存?朝廷威嚴何在?難道讓世人以爲我李易是可以人人羞辱的?”

“這……”

劉備的神經不由緊繃了起來,他知道李易又要整幺蛾子了,他明白這種時候最好的辦法應該是主動請罪,然後承擔點什麼責罰,給李易一個臺階,也給自己一個藉口,將問題化解,但以劉備現在的情況,劉備實在是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更不知道李易想要什麼,如果他說一些輕描淡寫的話,那就真的是對李易的羞辱了。

在場的陶謙等徐州官員也認爲李易說的有理,因爲之前確實是劉備那邊先動的手,以李易的身份地位,不跟他們計較是大度,真要計較,那也是合情合理,更何況李易看樣子應該也不像是奔着殺人去的。

張飛動了動,大概是想說有事衝他來之類的話,但關羽按住了張飛的手,搖頭示意他不要開口。

關羽雖然也非常緊張,可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卻是最想得開的,三兄弟同進同退,同生共死,甭管下一步面對的是什麼,大家一起擔着就好,反正絕對沒有舍下一人,另外兩人苟且偷生的道理。

良久,劉備的額頭的汗都下了來,他實在沒招,只能俯身拜道:“備願意任憑襄侯發落,無論襄侯如何處置,絕對不會有半點怨言。”

劉備這算是將主動權全部讓了出去,接下來如何,就全看李易的心意了。

眯了眯眼睛,李易對着陶謙一拱手,道:“陶使君!”

陶謙趕忙還禮應道:“襄侯有話儘管說。”

陶謙並沒有注意到,他和李易說話時的動作神態相比一開始的那種明面上的拉攏交好,現在卻是又多了一份深深敬畏在裡面,甚至就連他的身子都不自覺的往下多彎了幾分。

剛剛關張和典韋魏延他們的較量,算是給陶謙,也給所有徐州的官員們上了一課,讓他們知道,跟李易劉備的手下們相比,偌大的徐州州牧麾下,竟然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是徐州無人,還是陶謙太無能?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反正手底下無猛將,陶謙氣勢直接就掉了一截。

另外,李易的那些護衛來的時候,做事條理分明,或是護衛李易,或是提防劉備他們,雖忙卻不亂,整個過程只有幾個負責的軍官開口說話,顯得非常有秩序。

可陶謙這邊呢,他帶的護衛雖然離得近,可兩邊剛一打起來,他這邊直接就慌了,一羣人吵吵鬧鬧根本不知道該幹什麼,莫名其妙的就亂了起來,好不容易安靜下來,結果曹豹這個徐州大將還心不在焉,連劍都給劉備奪了去,着實丟人,

這一對比,陶謙這邊又差了李易一截。

儘管這些情況暫時還沒人拿到明面上來比較,但這個事實已經在無形中影響到了許多人的心態。

陶謙的前後變化,被一些有心之人注意到了,他們心中嘆息,不過李易卻沒注意到這一點,他雖然是和陶謙說話,可注意力基本都在劉備那邊,自顧自的繼續問道:“之前我說若有張飛相助,三月內可退曹兵,使君,還有徐州的諸位高才,想來當時是有些不信的,不過適才張飛與典韋爭鬥,不分勝負,大家已經知其勇武,所以我說要張飛並非信口開河,更非挾私報復,實在是張飛不像典韋名聲在外,若是讓他以精兵出陣,斬將奪旗真的是輕而易舉。”

衆人紛紛點頭,雖然這事怎麼看還有些許故意爲難人的因素在其中,但李易說的也不差,就張飛之前的表現,徐州那幾個本地將軍加一起估計也不夠他一個人收拾的,這樣的人作爲奇兵,確實很容易在戰場上建功。

劉備三人心中頓感不妙,他們自然是想到了李易一開始的要求,很可能又要提出要張飛了,而這次,他們已經無法回絕了。

張飛一臉不甘,但這次他並沒有做出什麼明顯的反應,他已經想好了,要是李易再提出之前的要求,他就答應了,舍了自己的一身肉,換劉備與關羽先離開此地再說,至於將來……將來的事他已經顧不得去想了。

陶謙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他有心要賣李易一個好,便主動道:“劉備如今算是徐州官員,襄侯若是有意,我可下一道手令將張飛……”

陶謙的話剛剛說到一半,就被李易擺手打斷道:“非也,非也,陶使君,適才已經看到,劉備三兄弟感情深厚,我如何忍心將他們拆散,而且張飛就算到了我處,且不說難效全力,萬一將來他有個好歹,恐怕還會有人詬病,以爲是我害了他。”

張飛鬆了口氣,他是真不想去李易那邊,他不怕死,但怕窩囊。

不過劉備卻是臉色凝重,心中越發緊張了,李易不要張飛了,這絕對不是退讓,肯定是有更大的圖謀!

陶謙點頭做了然狀,又問:“那不知襄侯打算如何?”

李易一指關羽,道:“我之前雖然知道關羽厲害,卻不知道他竟是如此厲害,一人獨鬥我兩員大將不落下風。”

魏延和甘寧頓時面露羞愧之色,俯身拜道:“末將無能,還請主公責罰!”

李易搖頭,將兩人扶了起來,用很小的聲音說道:“無事,武藝再是厲害,十張強弩之下,斷難活命,所以這都是小道,無需計較。”

李易安慰着二人,而劉備那邊關羽已經是將拳頭握得嘎嘎響了,他只當李易改爲算計他了,覺得李易欺人太甚。

劉備和張飛也是滿臉擔憂的看着關羽,關羽不同與張飛,張飛看似性格火爆,但他只是脾氣比較“直”罷了,可關羽不行,他是真的有傲氣,讓關羽跟着他心服的人,他能踏踏實實建功立業,可叫關羽跟着他不服的人,恐怕關羽不是把天頂個窟窿,就是關羽自己的脊背被壓斷。

如果李易要爲難關羽,那後果肯定比張飛要糟。

陶謙這次也不太敢開口,因爲他也是會看人的,瞧得出關羽是個極難約束的人,而且剛剛都說他們兄弟情深了,那麼李易的目的就更難猜測了。

這時,衆人只聽李易又道:“既然關羽之勇不亞於張飛,陶使君以爲,若以關羽爲先鋒,可能建功?”

“這個……這個想來是不差的。”

陶謙也只能這麼說了,儘量給自己留一些餘地。

李易笑了笑,看着劉備,那笑容仿若春風,可劉備卻是隻覺面前寒風凌厲,使他通體冰寒。

李易半是陳述,半是疑問的說道:“劉備既然有這樣的兩位猛將在側,若是領兵與夏侯淵交戰叫陣,以此二人之勇,出其不意,斬殺夏侯淵應該……不難吧?”

“嘶——”

劉備忍不住吸了口冷氣,李易這是要他去跟夏侯淵拼命啊!

陶謙一愣,顯然沒想到李易竟然是這個打算,但他馬上就明白了其中關竅,眼睛一亮,果斷符合道:“我看可行,玄德,你意下如何?”

說到底,還是李易最早的那些話對陶謙影響太大,讓陶謙對劉備有了提防,後來又看到了關張二人的勇猛,陶謙心中對劉備的警惕更是又上了一個檔次,不然之前劉備向他求情的時候,陶謙也不會坐視不理。

而李易現在的意思,就是要劉備去與夏侯淵死磕,這簡直不要太稱陶謙的心意。

對於陶謙來說,像李易劉備這樣的援軍來到徐州,他雖然高興,但同時也有着爲難,因爲人家是來幫忙的,不是當敢死隊的,陶謙能讓他們防守,可要指派他們去攻城拔寨,打硬仗,他根本不好開那個口,就算開口了,人家也未必會答應。

從之前陶謙對李易和劉備的安排就能看出來,雙方都是守城,根本沒有說讓他們主動去找夏侯淵決戰。

現在李易提出了讓劉備去跟夏侯淵死磕,卻是大大的幫了陶謙一個忙,張飛和關羽的本事他是看到了,如果這倆人能斬了夏侯淵,絕對是大喜事,但人家夏侯淵也不是吃素的,就算出事,劉備也絕對不輕鬆,甚至,陶謙最希望看到的結果就是劉備和夏侯淵他們同歸於盡!

因爲一個有着野心,又懂得隱忍,身邊還有猛將相助的劉備留在徐州,陶謙睡覺都睡不踏實的。

至於說劉備栽在夏侯淵手裡,是否會有後患,陶謙完全不在意,因爲李易的三萬大軍纔是他最後的底氣所在。

於是,一個荊州牧,一個徐州牧,兩人幾句看似平淡的交流,直接就爲劉備佈下了一個殺局。

劉備三人之中,劉備雖然武藝不如關張,可他是最懂軍略的,立刻便明白,李易和陶謙是聯手把他往火坑裡推,然而,這火坑他還不得不跳,因爲身後就是萬丈深淵,他根本沒有退路。

不過,劉備雖然心中驚恐,可還是很快起身道:“備,願爲使君與襄侯破敵!”

說話的同時,劉備已經開始考慮離開徐州了。

剛纔那一番折騰,已經讓劉備心力憔悴,感覺能活下來,全憑運氣,而現在還未徹底脫險,李易便又是一道毒計送上,明顯是不殺他不罷休,這叫劉備如何能夠承受?

甚至劉備都懷疑李易很可能在關鍵時候幹出“賣隊友”的事,然後借夏侯淵之手除掉他,如此情形,叫他如何堅持?

於是,劉備只能開始考慮,關張一早提出的,撤出徐州的計劃。

最初劉備愛惜名聲,也覺得徐州是個機會,想在徐州掙扎一下,可如今李易要殺他,陶謙也不容他,徐州已經沒他立足的可能了。

只是離開徐州之後去哪,劉備心中還是茫然一片,完全沒有主意。

不等劉備理清頭緒,卻聽李易問道:“玄德,我之前說過,若得張飛相助,我三月之內可叫曹操退兵,你不僅有張飛,更有關羽,要多少時間能夠退敵。”

“這……”

劉備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道:“備才幹不及襄侯萬一,關張雖有勇武,卻只是武夫,不善謀略,恐怕……”

李易搖頭打斷了劉備的話,道:“這點你無需擔心,我會親往前線助戰,而且你也不用對付曹操,你的對手只是夏侯淵。”

“呼——”

劉備莫名覺得有些上不來氣,嚥了咽口水,艱難道:“三……兩個月!”

劉備也想說三個月來着,可他不敢,畢竟李易說了,他的對手只有夏侯淵,於是劉備只能咬咬牙,說出了兩個月的時間。

說罷劉備便在心裡安慰着自己,有兩個月的時間,應該能夠脫身了。

“好!玄德果然有膽識!”

李易拍手讚了一聲,然後對陶謙道:“還請使君爲玄德準備筆墨,玄德既然許下兩月之期,當立軍令狀!”

陶謙似乎已經料到會有此節,笑道:“筆墨就在亭中,玄德,請吧。”

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132章 襄鄉縣侯 謝謝“水水水冬天“的打賞!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137章 敢爲朕效死者,唯有李愛卿!第162章 快將襄侯攔下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第107章 不可與之相爭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71章 入營第503章 取揚州,刻不容緩第535章 斷貢第112章 新軍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255章 天子稱我亞父第584章 劃地稱王,豈不快哉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22章 再遇魏續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247章 襄陽來訊第536章 富春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566章 鄭寶第635章 劉繇第279章 諸葛亮第228章 黃忠的選擇第547章 顧雍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78章 天下?野心?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97章 居然是你第625章 襄侯欺人太甚第417章 程昱的禍水東引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107章 不可與之相爭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164章 讓權第78章 天下?野心?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664章 張繡的發現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第225章 請大公子提劍殺之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72章 督軍有難事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9章 無恥第一袁公路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11章 大丈夫當建功立業第377章 張允爲將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108章 賈詡第510章 分兵第475章 我是路過的第549章 不請自來周公瑾第641章 殺人者,許褚!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364章 蒯越爲質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405章 誓死追隨徵南將軍第732章 趙雲第535章 斷貢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734章 大義第456章 元龍有恙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22章 再遇魏續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321章 爲大漢而死,理所應當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92章 疑兵之計?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712章 袁譚第500章 程昱願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