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劉備送禮

最後,劉備看向了簡雍。

其實這裡追隨劉備最早的人並不是關張,而是簡雍。

簡雍是劉備老鄉,兩人還是少年時便相識了,儘管簡雍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本事,但爲人可靠,重情重義,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並不見得比兩個結拜兄弟要低多少。

注意到劉備看着自己,簡雍輕聲道:“這次無論玄德是應邀赴宴,還是就此退走徐州……其實都是異常兇險,進,有殺身之禍,退,再無立足之地,所以,玄德本心究竟如何,是進,還是退?”

劉備抿着嘴,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陶謙的宴請,劉備自然是想去的,而且也應該去。

畢竟陶謙是好意,而且請帖上說的沒問題,劉備若是不去,甚至是離開徐州,就是不給陶謙面子,還會叫人認爲他膽小怯弱,這樣將來就算徐州太平下來,他在徐州也難有什麼作爲。

但他真的害怕去了,可能會被李易所害。

不,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哈——”

劉備仰面嘆了口氣,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簡雍,因爲目前這種情況,實在是太過讓他爲難了。

關羽微微低頭,目光閃過一絲迷茫,還有懷念。

他猶記得第一次與劉備相逢之時,劉備雖然是以織蓆販履爲生,但舉手投足皆有大氣度,顧盼之間神采飛揚,每每談及心中抱負無不叫人熱血沸騰。

於是,他與張飛被劉備的志向打動,三人結爲異姓兄弟,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之後三人一起立過戰功,也當過一些小官,雖然中途不乏坎坷,可三人只將之當做磨礪,從未有過消沉。

直到遇上李易,他們兄弟三人就像是踏進了一片泥沼,出不來,也沉不下去,雖不會立刻溺亡,卻也對前路看不到丁點的希望,就如同現在他們兄弟的處境一般無二。

深深吸了一口氣,關羽擡起頭來,注視着劉備,沉聲道:“大哥若是真想走這一遭,二弟這就去打磨兵刃,不管那李易有多少歹意,都絕對不叫大哥有半點損傷!”

張飛見狀,雖然心中有意勸阻,可他也知道,劉備其實是想去的,因爲劉備也受夠了這種日子。

念及於此,張飛也拱手道:“也算上俺,不管他是龍潭還是虎穴,你我兄弟三人自當同進同退!”

聽到兩位兄弟明知道前路危險無比,卻還要跟隨自己同往,劉備心中又是感動又是愧疚,還未開口便有些哽咽,只能側過頭輕輕擦拭眼淚。

簡雍見狀,知道這件事的大方向算是已經定下了,暗歎一聲,然後正色道:“玄德若要取赴約,雍願先行攜禮物拜會李易,一探其來意!”

“不可!”

劉備三人正在那裡兄弟情深,可聽到簡雍這句話卻是齊齊一驚,然後不約而同的出聲勸阻。

劉備搖着頭,道:“不可,李易做事太過肆無忌憚,之前只是爲了一女子曹操使者便死在了南陽,後來曹操另有一使者同樣被李易扣留,曹操與李易算不上有多少仇怨都會被如此遭對待,你若去,多是有去無回,縱然能夠回返,很可能也是李易故意讓你回來,騙我等疏忽大意罷了。”

關羽也道:“真要去,也當是由我去,憲和不通武藝,李易若有歹意只能束手待斃,但李易若敢害我,十步之內,我能先取他性命!”

張飛見狀,趕忙道:“要去也是我去,我——”

話剛說一半,張飛就打住,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了。

張飛原本是想說,他當初在袁紹大帳中還見過李易一次,當時雖然和李易衝突不小,但李易似乎對他沒什麼殺意,所以,這次拜訪如果是他去,就算李易心懷不軌,多半也能留下性命。

至於關羽說的什麼十步之內取李易性命,或許關羽自己是真的有幾分把握,可張飛卻是下意識的覺得關羽很難做到。

奈何張飛雖然看似魯莽,但心裡又不傻,馬上就明白這些話沒法直說,雖然劉備關羽不會因此對他產生什麼想法,但未免太打擊士氣了。

簡雍見他們三個全都阻攔自己,只能苦笑道:“若是沒有這一試探,將來玄德與雲長翼德前去赴約,豈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只能任人宰割?”

“我知道雲長與翼德勇武,皆爲萬人敵,然而李易身邊也不乏好手,那個典韋敢號稱天下步戰第一,想來絕對不可能是庸手,而且李易的隨行兵馬更有數萬之衆啊,玄德此行縱然帶上兵馬前去,也是與羊入虎口無異啊!”

劉備臉色變換,一陣沉默後,還是搖頭說道:“即便是羊入虎口,也不能讓憲和冒險!”

說罷,幾人全都再次沉默了下來。

劉備心中更是糾結,他雖然想去赴約,但他並不是伸脖子去給李易砍的,真的是羊入虎口的話,他恐怕就算死了也要被李易嘲笑愚蠢。

過了好大一會,張飛忽然低聲道:“大哥,適才憲和所言,倒是讓我想出一計,或許……或許可行。”

“哦?”

劉備先是有些詫異,但還是露出一絲笑容,道:“既然有計謀,三弟道來便是。”

劉備自然知道,自家這個三弟看似粗獷還有些魯莽,其實卻是粗中有細,雖然輕易不會做什麼出謀劃策的事,但只要張飛開口,還真的少有讓他失望的時候。

不過不同以往,今日面臨的情況太過嚴峻,莫說劉備,乃至於張飛本身都沒有抱着太大希望。

張飛想了想,有些遲疑的說道:“還是備下禮物,送與李易。”

“嗯?”

劉備幾人都是不解,這不是與剛纔簡雍說的差不多麼?

шωш✿тт kān✿℃ O

張飛見狀繼續道:“禮物輕重無關緊要,關鍵是要將這件事做大,做得人盡皆知!”

關羽和簡雍還在皺眉冥思,可劉備已經明白了張飛的意思,一直緊蹙的眉頭也鬆散開來,同時大聲讚道:“翼德妙計,我等此去郯縣,無憂矣!”

……

在劉備那邊決定去郯縣赴約的時候,李易自然也收到了陶謙的請柬,也看到了陶謙說的,要請劉備赴宴的事情。

不同於劉備的憂心忡忡,李易卻是歡喜不已,甚至他還生出了派一隊人先行,在半路上截殺劉備的想法。

不過李易的這個想法剛剛說出來,就被他的幾個謀士給死活勸住了。

荀攸的理由是這麼幹實在太過魯莽,於名聲太過惡劣,之後百姓將對李易畏懼,徐州士紳官員也會對他生出惡感,不利於將來入主徐州。

李易卻覺得爲了劉備,一點面子無所謂,而且曹操殺人殺成那樣最後都能了佔徐州,他殺個劉備又如何?

這時蒯越也勸,不過他與荀攸的思路不一樣,蒯越直接問李易該派誰去,派多少人去,又如何才能在事前不驚動郯縣附近的徐州兵馬,進而保證中途不發生任何的意外?

這一問就把李易給問的啞火了。

在旁人看來,可能覺得劉備去郯縣最多也就帶上兩百來人的護衛隨行,那麼隨便派一員上將,再點個千把兵馬就能將劉備等人留下。

可李易卻是知道,張飛與關羽都是萬人敵,雖然他們不是真的能單挑萬人,可一身凶煞之氣散開,讓幾百號普通士卒駐足不敢上前,這真不是什麼難事。

典韋就能做到,典韋在軍中一個人單挑一羣人的時候便是他一個人追着一羣人打,那些人心裡怵他,根本就形不成圍毆的局面。

而且,呂布的赤兔馬還在關羽胯下呢,不管是關羽藉着赤兔馬的速度對他派去的人進行斬首戰術,還是關鍵時刻,以赤兔馬送劉備逃離,那都是非常糟糕的結果。

所以,李易想要確保留下劉備,不派去大幾千人,他是根本不會放心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陶謙雖然是請李易助戰,可李易不聲不響的就把幾千先頭部隊派去他眼皮子地下殺人,這未免太過了些,而且陶謙一旦派兵阻攔,之後的事情就很難收場了。

於是,李易便只得將截殺劉備的衝動壓下去,繼續前行,而後,讓李易預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距離郯縣還有兩天路程的時候,劉備竟然派了一隊人給李易送來了好多的山果、美酒,帶頭的一個武官說這些禮物一半是劉備送給他的,還有一半是蘭陵城中的百姓湊出來送給李易的,不爲別的,只是大家想感激一下李襄侯對徐州的仗義援手。

李易看着劉備送給他的東西,臉色非常精彩,渾身上下都不自在,特別是當他發現那些送東西的人竟然是一路敲鑼打鼓過來的,甚至還舉着歡迎他的大旗,李易更是感覺眼睛疼。

奈何送東西的人不是徐州本地的兵丁,就是蘭陵那邊的百姓,衆人看李易的眼神也是真的帶着感激的,這讓李易就是想找茬都沒招,最後只能強行擠出笑臉,與送禮的人親切攀談一番,然後將他們打發回去覆命。

那些人離開後,李易當即便叫人去附近的村鎮買了幾條狗過來試毒,李易可不認爲劉備會好心送他東西,奈何那幾條狗除了被灌酒灌多了有點暈之外,並沒有其他要死的跡象,也就是說,劉備送他的東西是無毒的。

但李易疑心很重,又用牛羊馬匹試了試,結果依舊正常。

於是李易就納悶了,當即招來衆人,讓他們幫自己想想這是爲什麼,結果還沒等衆人商議出結果呢,外頭再次傳來敲鑼打鼓之聲,叫人一問,卻是劉備又來送禮了。

東西不多,羊二十頭,可送東西的人卻有足足二百多人,依舊半是百姓,半是軍卒,這些也就罷了了,跟可氣的是那敲鑼打鼓的動靜卻是比之前的還要大……

這時候李易已經有點明白劉備是想幹嘛了,這是在造輿論啊,把他李易捧得夠高,同時也讓人們看到劉備對他是多麼的客氣,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李易如果還要害劉備,需要擔負的名聲壓力自然就要比原本大的多。

李易萬萬沒想到劉備竟然還有這一招,心中鬱悶無比,不過還是強忍着趕人的衝動,接待了那些送禮的人,但李易卻沒有再收下東西,而是說了一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名言,然後將劉備送來的東西直接散給了周遭百姓,倒也爲他賺了點名聲。

之後,李易也不與衆人商議了,直接把自己的推斷告訴了衆人,甚至斷言劉備之後還會繼續給他送禮,然後果不其然,等到傍晚紮營的時候,劉備又叫人送來了一些布匹。

對於劉備的表現,李易的那些謀士們也算是第一次真正的感覺到了劉備的不俗。

畢竟和李易仇那麼大,換他們是劉備,估計早就跑了,可劉備不但沒跑,反而還以這種方式給李易製造壓力,讓李易不好殺他,手段高低暫且不論,單單是這份膽識就讓人不可小覷。

於是,劉備送禮雖然讓李易鬱悶萬分,但總算是得到了一點小小的收穫,那就是李易身邊這些人終於不再是單純的因爲李易要殺劉備,所以纔去關注這個人,而是真正的,將劉備當做一個對手來看待。

就這樣,再陸續又收了劉備的幾份大禮後,李易終於來到了郯縣。

陶謙雖然是州牧,跟李易是平級,論年紀還是他爺爺輩的,但在迎接李易這件事上,卻是給足了李易面子,帶着徐州全體文武,直接出城十多裡相迎。

從斥候口中得到了陶謙態度後,李易頗爲意外,想了想,便讓張昭先去隊伍後面躲着了。

原本李易的想法是有些惡劣的,想用張昭來氣一氣陶謙,製造一點小矛盾,說不定將來能用得着,但陶謙如此禮重,李易卻上來就踩人家面子,未免太不知趣,而且也顯得他太輕浮。

思慮過後,李易命大軍在距離陶謙所在的涼亭還有三裡的時候停下,算是表示客氣,然後讓徐晃留下掌管兵馬,自己只帶了兩百騎兵,以及典韋、黃忠、魏延、甘寧四員猛將前去與陶謙相見。

至於爲何帶上這幾個猛人,卻是因爲李易已經得知,今日迎接他的,不光是有陶謙,更有劉備!

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131章 請聖旨 謝謝“wanderi”的打賞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證清白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596章 途經豫州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547章 顧雍第397章 點將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531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385章 張允要封侯|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345章 收凌操,圖謀孫氏第197章 念頭不通達第605章 關羽下落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756章 西路軍,李傕!第116章 大婚 謝謝“Guiltp???”的打賞!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54章第651章 將計就計第81章 張繡的怒火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第579章 天使又來了第682章 禁酒令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68章 伏壽第482章 不接招第420章 道不同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749章 矛盾第405章 誓死追隨徵南將軍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475章 我是路過的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329章 張昭在徐州?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第164章 讓權第306章 又是劉表!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633章 求收留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575章 孫策去也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證清白第674章 前進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80章 屠村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34章 提議遷都第50章 高順的餿主意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262章 火炕第397章 點將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625章 襄侯欺人太甚第222章 劉琦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600章 龐統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290章 李易要辭官第362章 火侯第53章 當街刺殺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89章 兩個戲精第103章 閨蜜是用來插刀的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