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

李易對着兩人笑笑,然後將目光落到兩人身後,問道:“劉將軍以爲如何?”

劉磐當即起身道:“此計甚好,末將與其相比,相去甚遠。”

李易大軍到了長沙後,自然就與劉磐匯合了,原本李易還是有些提防的,擔心劉磐會給他搞事情,因此暗中準備了不少的後手,卻不料這劉磐耿直的有夠可以的,得知李易到來,竟然直接孤身來見李易,請李易放他回家。

之前李易就對劉磐感官不錯,不說別的,單單是劉磐始終堅守荊南,以荊州大局爲重這一點就很值得讚許。

劉表在時,劉磐奉行劉表軍令,沒有絲毫折扣,後來換了李易,劉磐也是老老實實的依令行事,沒出過半點問題。

黃忠歸來後,李易找黃忠問詢,黃忠對劉磐全是褒獎之語,說劉磐武藝很不錯,且爲人忠義可靠,若是錯過此人,必爲憾事。

所以,見面之前,李易就對劉磐充滿了好感,等到親眼看到之後,更是覺得劉磐就像是個武將版的劉琦,雖是武人,但更是君子,便說什麼都不放他離開,愣是把劉磐留在了軍中,而劉磐比較……敦厚,或者說死腦筋,幹不出不告而別的事,便只能被李易給留下了。

當然,對於劉表的事情,李易也再次做了解釋,說自己沒想殺劉表,劉表是自己想不開才尋死的,而且李易也保證今後絕對會善待劉表後人。

劉磐雖然有些唏噓,但大體上還是相信了李易的話,因爲當初劉表也有給他書信的,再加上劉磐是劉表的從子,就關係上來講比一般的侄子還要遠上一層,與劉表也不是太親近,對李易仇恨不算大,而李易又明顯對他拉攏,劉磐也就認了下來。

留下劉磐後,李易非常高興,因爲除了得到這個將才本身,李易還可以通過劉磐告訴世人,自己沒有逼死劉表,順便也讓大家感受一下他的胸懷寬廣。

“劉將軍自謙了啊。”

李易笑笑,道:“不過這魏延確實不錯,有勇有謀,這次還真得給他記上一功纔好。”

李易話音剛落,卻見蒯越上前一步,正色道:“主公此言不妥,請恕屬下不敢苟同!”

李易見蒯越皺着眉頭,臉色隱約有些不善,心中大是好奇,問道:“不知先生有何看法?”

蒯越拱手道:“昔日典韋將軍在襄陽擺下擂臺,魏延明明不敵,但主公寬宏,愛其勇武,便說他與典將軍平手,然後贈其寶馬良駒,可見主公對其厚愛!”

“當時越聽家人說起此事,亦是感慨,還告訴左右之人,主公將再得一良將,然而……”

蒯越笑了一聲,不過笑聲中卻有些不屑,道:“然而結果卻是叫人太過意外,那魏延竟然棄主公而去,雖然魏延是自由之身,此舉無可厚非,可他明知主公是因爲愛他才華,才贈他寶馬,他既然想要離去,就不該接受主公饋贈,如此走便走了,誰也不能說他半個不是,可他先收了主公的寶馬,卻又離開,而且還是不告而別,可見此人重利不重義,絕對不是可以信任,不是能夠交託重任之人!”

聽了蒯越的話,只有郭嘉神色不變,顯然郭嘉也是明白這一點的,但如徐晃黃忠等人,卻是不由皺起了眉頭,目光中也多出了幾分不喜之色。

李易掃視了一圈,感覺魏延將來的日子不好過,這人還沒報道呢,好感度就想墊底了。

不過李易也清楚,這事只能怪魏延自己,畢竟路是他自己選的,而且李易如果不是因爲欣賞魏延的將才,再加上對於原本歷史中魏延結局的同情,說不得心中也會對他有所芥蒂。

見李易沒表態,蒯越繼續道:“魏延到長沙之後,長沙太守韓玄對其有知遇之恩,將之提拔,並委以重任,然而魏延見主公大軍南下,或是畏懼,或是爲了名利,便設計騙了韓玄兵馬,將長沙送到主公手上,此舉雖然於主公有利,然而魏延這般作爲,卻是將韓玄至於何地?”

蒯越搖搖頭,道:“主公,魏延以妙計輕取長沙桂陽二郡,其中算計,屬下亦是佩服,然而此人德行實在低劣,將來跟隨主公固然能夠建立功勳,然而這等人一旦讓其掌權,觀魏延今日作爲,恐怕會有反噬之憂啊。”

說到這裡,蒯越嘆了口氣,躬身道:“屬下句句肺腑,還望主公三思!”

李易看着蒯越,心中很是觸動。

他不是因爲魏延,而是爲了蒯越的態度而觸動。

李易輕聲問道:“那麼,以先生之見,這魏延之事當如何處置?”

在場之人全都看向蒯越,蒯越卻仿若不知,自顧自道:“重賞,用之,待他再立功勳之後,以軍紀殺之!”

衆人只覺身上一陣惡寒,下意識的想往後退,想距離蒯越遠一點,特別是徐晃等武人,看着蒯越的目光中已經有了忌憚,甚至是排斥了。

雖然魏延的作爲他們也不喜歡,但蒯越的建議實在太過了。

李易苦笑,上前拉起蒯越的手道:“先生這話當真是……當真是一心爲公,唉。”

李易也沒想到蒯越這麼很,直接說出了與“狡兔死走狗烹”一般無二的話。

且不說將來魏延入了李易麾下,若是打聽到了這些言語,將會與蒯越成爲仇敵,就是徐晃他們也要對蒯越敬而遠之,畢竟哪個武將能待見這種勸主上殺自己人的傢伙?

不過李易卻是知道,蒯越之所以當衆這麼說,是打定主意要做他的孤臣,諫諍之臣啊!

李易心中很是感慨,他感覺自己將來如果沒有老糊塗的話,應該是完全沒有找蒯越算舊賬的可能了,相反,李易還得花心思罩着他,免得這傢伙得罪人太多,哪天被人聯手給弄死了。

李易揉了揉額頭,思緒重新回到了魏延本身身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李易不是劉備,蒯越也不是諸葛亮,可現在的情形,與諸葛亮要殺魏延是何其相似?

之前李易對於魏延的來信是很高興的,畢竟自己一點勁兒都不費,直接拿下長沙桂陽,着實是又威風又舒坦。

但蒯越的話也確實打動了李易,讓他不禁去猜想,原本的魏延如果沒有諸葛亮的那頓敲打,那麼在劉備故去之後,魏延能那麼乖巧聽話麼?

腦後生有反骨,未必會反。

可膽大桀驁,行事隨心,貪功輕義,這樣的性格不管他心裡是不是想反,在旁觀者看來,他都是最可能反的一類人。

於是,諸葛亮故去後,大傢伙覺得沒人鎮得住魏延了,一合計,直接就把他給弄了。

魏延或許真的很冤,但他自己也確實要擔負一定責任。

就說魏延這次的算計吧,乍一看魏延是在給李易效忠,是給李易幫忙,可他又何嘗不是犧牲了對他有知遇之恩的韓玄,犧牲了整個長沙同僚來給他自己的前程鋪路?

魏延今天能賣了韓玄,將來魏延爲何不能賣了李易?

而且魏延的膽子也夠大的,在沒有得到李易應允的情況下,竟然直接謊稱得了李易的軍令,還自封了一個先鋒,這可是犯忌諱的事,就是李易麾下最得信任的典韋也不敢這麼幹。

魏延如今也是鑽了個漏字,因爲他還不是李易的部下,不然腦袋鐵定要搬家了。

李易有點頭疼,這還沒怎麼着呢,魏延就跳得如此厲害了,將來要是重用了他,那還有什麼事情是他不敢幹的?

別看李易平時放權放的很厲害,可那是建立在他擁有絕對權威的前提下,如果真有人不把他的威嚴當回事,李易肯定是要殺人的。

嘆了口氣,李易緩緩道:“先生言之有理,魏延年輕氣盛,一心建功立業,難免會有失當之舉,若是任由其如此發展,將來的確有可能成爲禍患。”

所有人側耳聽着李易的話,生怕漏過了半個字,因爲李易的話雖然是針對魏延的,但多少也和他們有關,特別是武將們。

李易說道:“然而,我欲成就大事,當功過分明,這次魏延之計若成,無論其本心如何,這荊南首功,都非他莫屬,我當嘉獎勉勵,若因莫須有之罪將之殺害,或者是處處提防,讓有功之人齒冷,心中報復不能施展,此非明主之舉,我不能爲之!”

徐晃幾個武官聽到這裡,暗中鬆了口氣,郭嘉還是笑眯眯的,沒多少反應,至於蒯越,雖然不動聲色,但心中卻是有些佩服李易的氣量。

這時,卻聽李易話鋒一轉,又道:“不過,這個魏延,確實有些問題,我還記得當初上擂臺與惡來爭鬥之前,態度就頗爲囂張,呵呵,當時要不是惡來的拳頭打疼了他,恐怕他連我都難放在眼中。”

衆人面面相覷,隱隱有種感覺,魏延要倒黴了。

李易繼續道:“所以呢,魏延有功,我當嘉獎,但爲了不讓他將來走上歧途,爲了讓他成爲真正的棟樑之才,將來見面後,必須好好敲打一二才行。”

說到這裡,李易便將目光移到了郭嘉的身上,郭嘉見狀問道:“不知主公有何計劃?”

“呵呵,簡單,就是等魏延來的時候,你去做個惡人,‘斬’他一次好了。”

郭嘉只是眨眼功夫就明白了李易的意思,乾咳一聲,道:“是,屬下領命!”

……

因爲得了魏延的相助,李易決定不再繼續等候韓玄那邊的消息,第二天大軍直接開撥,繼續南下,剛走到半路,就收到了韓玄讓人送來的太守印信,當地戶籍圖冊,以及韓玄親筆寫下的請罪文書。

原來韓玄在魏延出兵之後,一開始還很感動,很爲魏延的安危憂心,可等他聽說李易的勸降使者來了,而且人家在路上壓根沒碰見什麼魏延,韓玄當即就感覺出了不對勁,事情貌似跟他想的不太一樣。

就在這時,又有人給他送來一份書信,說是魏延留給他的,韓玄一看,氣的他差點翻了白眼。

魏延在信中告訴韓玄,說李易乃是天兵,不可阻擋,所以呢,爲了韓玄的身家性命考慮,還是早早的降了李易比較好,千萬不要有別的不該有的心思,他魏延感念韓玄知遇之恩,爲了避免韓玄行差踏錯,爲了讓韓玄早日做出正確選擇,便乾脆帶着長沙的精銳兵馬南下,爲李易取桂陽了。

看完這封信後,韓玄是氣炸了,大罵魏延不是個東西,虧他之前還以爲魏延是給他搏命去了,私下裡甚至感動得掉眼淚,結果現在這情況,讓韓玄是又氣又臊,殺了魏延的心都有了。

不過呢,氣歸氣,罵歸罵,冷靜之後韓玄還是按照魏延說的,怪怪得派人給李易送上了降書。

畢竟魏延把長沙的家底都給帶走了,韓玄就算是想抵抗也沒了抵抗的資本。

於是,兩日後,李易在臨湘城門前拉起了跪拜請降的韓玄,帶着大軍笑呵呵的進了城,然後又傳令長沙郡其他縣城官員來臨湘拜見他,至此,李易算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長沙郡。

而就在李易進入長沙後不久,魏延也到了桂陽治所郴縣,並且受到了太守趙禮,以及其兄弟趙範的熱情接待。

魏延之所以會這麼受歡迎,是因爲他告訴趙家兄弟,韓玄太慫了,沒有反抗精神,一門心思想着投降李易,此舉非魏延所願,但韓玄於他有恩,魏延不忍與韓玄爭鬥,便乾脆帶着親信部署來桂陽投奔趙禮,希望趙禮能夠收留他們。

趙禮自然大喜過望,他可是看到了魏延帶的人,雖然只有五千,但全都是精銳,這些人如果歸入他的麾下,與李易就有了一戰之力。

再加上劉度在武陵方向的牽制,說不得他們真能讓李易在荊南栽個大跟頭。

於是,趙禮果斷接納了魏延,不過半天接觸下來,直接就以兄弟相稱,甚至趙禮還讓魏延做他的主婚人。

趙禮的原配早年亡故,而近來城中樊家有一女到了待嫁之齡,且出落的格外動人,但凡見過的,皆稱之爲國色,更有好事者贊其乃是荊南第一美人,趙禮數月前見過一次,便心馳神往,決定將樊家女迎爲正室,而婚期恰恰就在魏延到達郴縣的第二天。

魏延時間來得巧,被趙禮視作雙喜臨門,非常高興,再加上爲了表示親近,便直接讓魏延做了這個主婚之人。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婚宴上,就在衆人喝的酩酊大醉之時,魏延卻是趁着向趙禮敬酒的功夫,袖中短刃一揮,直接就割了趙禮的咽喉,血染新衣,然後不等衆人反應過來,魏延又仗着武藝高強,一招將短刃刺入了趙範的心窩。

趙家兄弟轉眼間雙雙斃命,在場賓客這才反應過來,或是逃竄,或是要殺魏延爲趙禮報仇,但魏延早有佈置,上百號充作雜役的軍卒亮出兵刃,不消片刻,就將衆人制服。

衆人驚怒,紛紛喝罵魏延,魏延再次搬出了李易的名號,不得不說,李易的名號現在是很好使的,許多人閉口不再言語,至於少數謾罵不休的,則被魏延手起刀落,盡數送去了陰曹地府。

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233章 在路上第745章 年後有禮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233章 在路上第72章 督軍有難事第33章 董卓問計第98章 孫氏必有人封侯第410章 狼狽的袁術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64章 談婚論嫁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133章 賈文和納頭便拜第465章 你只是個卑鄙小人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741章 還請將軍成全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393章 龐德公獻寶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433章 軍元券第308章 典韋入徐州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433章 軍元券第27章 見袁隗第760章 可以開始了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717章 我要取顏良首級第765章 平原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12章 還請公明拭目以待第238章 張師弟你怎麼了?第113章 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謝謝‘世俗的叛徒’打賞)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212章 易英連弩第313章 李易的聘禮第14章 司徒可聽聞百步飛劍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466章 請陶使君救命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317章 諸葛瑾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366章 我有一寶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654章 以死謝罪第271章 典韋東遊記(上)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307章 糜家第119章 站樁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684章 大將軍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235章 諸葛要做小舅子?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303章 你想去南陽?第72章 督軍有難事第433章 軍元券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435章 金雕入夢第596章 途經豫州第637章 將軍乃忠義之士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114章 夜見徐晃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第728章 趙子龍入青州第339章 你果然在騙我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760章 可以開始了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758章 四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