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

踏踏踏……

沉悶的腳步聲連續不停的在林間小路響起。

張遼擡眼向前望去,奈何叢林遮擋,看不真切,便向身邊親衛問道:“此處距離新野還有多少距離?”

親衛想了想,道:“大約還有半個時辰的功夫就能到新野城下。”

張遼點頭,旋即下令道:“命斥候先行入城與守將陳生通報,就說襄侯援兵已到,讓城中安排大軍飯食,另外,全軍加速,務必趕在中午之前進城!”

此時距離李易那天點將已經過去數日,張遼作爲先鋒,行軍較快,這日就可抵達新野,不過張遼並沒有鬆了口氣的感覺,因爲他知道,自己這個先鋒跟別的先鋒不太一樣,不是隻打打殺殺就成了的。

親衛下去傳令後不久,聞訊的徐盛從隊伍中段趕到前面,向張遼問道:“將軍,可要讓將士做好準備?”

張遼對着徐盛點頭示意了一下,然後擺手道:“不用。”

徐盛不放心,又問:“之前賈先生不是說了麼,劉表可能會在新野有所算計,主公也讓我等到新野後不可大意,小心行事。”

張遼哈哈一笑,然後聲音略微壓低,眼神往後面示意了一下,問道:“準備倒是可以準備,但緣由呢,我等當如何向將士們解釋?”

徐盛嘴角抽了抽,然後苦笑道:“確實是有點……不好解釋。”

張遼嚴肅道:“今次出兵,因爲干係太大,爲了避免走漏風聲,主公只知會我等,卻並未通傳全軍上下,將士們士氣不高,而且如今還不知我等究竟是助袁,還是助劉,所以除非有人主動爲難,我等不好表露主張,至於新野,守城陳生並無大才,城中兵馬只剩老弱且士氣低迷,陳生縱然有所爲難,多半虛張聲勢,我無需退讓,如果他真的不自量力,你我二人就爲主公取下這新野又何妨?”

徐盛也不是怕事的,當即點頭:“全聽將軍的!”

大軍繼續前行,又過不多時,張遼與徐晃就見前方有斥候快速奔回,兩人勒住繮繩,那斥候便下馬向張遼拜道:“啓稟將軍,新野守城之將不許我等進城!”

張遼與徐晃對視一眼,眼中都流露出一種果然如此的神色。

不過相比他們兩個的淡定,跟在兩人身後的普通士卒們頓時就火了。

的確,在出兵之前,李易沒有在校場上喊口號,沒有做戰前動員,但人都是有思想的,李易不說,士兵們自己會猜啊。

李易平日對士兵們很好,士兵們自然覺得李易是好人,而袁術那傢伙明顯是個壞蛋,所以,理所當然的,士兵們大多都認爲自己這次多半是來幫助劉表打袁術的。

只是不管是李易,還是張遼,都沒有直接承認過這一點,這讓士兵們對自己的猜測有些心虛,也感覺迷茫。

尋常兵馬遇到這種情況很可能會生出亂子,但李易平日善待士卒,且嚴抓軍紀,士卒們的韌性也相對要好上不少,並沒有在這方面出問題,但是,再好的兵本質也是人,帶着疑問走了幾天的路,心中難免會產生一些壓力,或者負面情緒。

於是,聽了斥候的話後,那些尋常士卒頓時就感覺腦殼有點過熱了。

老子辛辛苦苦不計前嫌來幫助你們,結果到吃飯的時候連城門不讓進,這是什麼道理?

欺人太甚啊有木有?

“爲什麼不讓我們進城?”

“憑什麼,明明是求着襄侯讓們來的!”

“咱們直接過去,看誰敢攔!”

……

這年頭當兵的基本都是粗人,受不得委屈,頓時就吵嚷了起來,張遼並沒有第一時間阻攔,直等到感覺氣氛差不多攀到頂了,這才伸手對着後面擺了擺,衆軍士見狀,立刻禁聲。

這些軍士們知道,李易雖然待他們很好,甚至哪怕是家人受了委屈,都能找上面的將軍們幫忙,可以說萬事好商量,但有一點卻是禁忌,那就是千萬別碰軍紀,試都別試,因爲不少不信邪的人腦袋都已經搬家了。

見衆人安靜了,張遼這才沉聲向斥候問道:“你可問了,是何理由,不讓我等進城?”

斥候答道:“城頭守將問我等是何人兵馬,小人答是襄侯的,並將襄侯手令送到城頭,但守將查驗之後,卻說襄侯的兵馬只能在城外駐紮,想要進城,或者取用糧草,必須要有劉使君手令。”

“呵呵……”

張遼笑了一聲,雖然是在笑,但是個人都知道張遼生氣了,而且其中似乎還帶着幾分嘲諷的意味。

徐盛看向張遼,張遼也不多說,直接下令道:“全軍繼續前進,我倒要看看誰敢攔路!”

“喏!”

大概是因爲全軍上下都有些賭氣的緣故,這次行軍很快,沒多少工夫,張遼就帶着大軍到了新野城外。

看着前方緊閉的城門和拉起的吊橋,張遼冷冷一笑,無視了城頭上那百十個或驚疑,或忐忑的眼神,雙腿輕踢馬腹,加速奔到護城河邊上,然後一手勒住繮繩,一手揚起馬鞭,指着城門樓大聲喝道:“上面守將聽着,此乃大漢左將軍,李襄侯麾下兵馬,我是襄侯先鋒將張遼,還不速速打開城門迎我等入城!”

“開城門!”

“開城門!”

……

隨着張遼一聲吼,身後的七千軍士也跟着喊了起來,聲音一陣連着一陣,又在城池中來回迴盪,連綿不絕,很是駭人。

城池上的那些守軍紛紛向中間望去,可陳生卻根本顧不上守軍的反應,他自己正眉角狂跳,感覺今天這差事不好辦。

之前陳生回絕斥候回的乾脆,是因爲他知道領兵的不是典韋那個猛人,也不是李易本人,而是張遼,於是就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可陳生沒想到,剛纔光是張遼那一聲吼,就叫他心神震盪,再透過女牆觀察張遼相貌,雖然不似典韋那般兇惡,但氣度沉穩與黃忠神似,身上鋒芒更要勝過黃忠三分!

見到這樣的人,陳生第一想法就是絕對不能與其廝殺,否則自己恐怕撐不下十合。

緊跟着,陳生就忍不住感慨,李易麾下當真不乏猛將!

然而,讓陳生忌憚的可不僅僅是張遼,還有張遼身後那七千兵馬,雖然一時間還未列陣,但只看其面貌精神,就知道這支兵馬絕對不差,遠遠不是自己城中剩下的老弱能比。

陳生還在胡思亂想,但他的一個親衛小兵似是已經被城外的場面震懾,小聲在陳生耳邊提醒道:“將軍,李襄侯兵馬甚是威風,要不我們開城吧。”

陳生臉上閃過一絲猶豫,但馬上就搖頭道:“劉使君有令,讓我等按計行事,若此時讓張遼進城,日後如何向使君交代?”

“可是……”

那親衛還想建議,但陳生卻直接擺手,不讓他繼續進言,轉頭繼續看向城外。

張遼擡手示意身後士卒安靜,然後眯着眼睛看向城樓,再次喝道:“怎地,難道新野城中無人,怎麼連個敢答話的都沒有麼!”

陳生聞言,乾咳一聲,從女牆後走了出來,遙遙對着張遼拱手,勉強笑道:“在下陳生,還望張將軍體諒,這城門實在是開不得。”

張遼也拱了下手,明知故問道:“爲何開不得?”

陳生答道:“因爲將軍並無劉使君手令,而陳某也沒得到劉使君傳訊,所以……城防之事幹系重大,還望張將軍體諒。”

張遼哼了一聲,沒再看陳生,而是回頭看了一眼自己身後的兵卒,然後提着馬鞭往護城河上一指,大聲問道:“爾等可知,這是何處!”

一時間,城上城下,不管是哪邊的人,全都楞了一下,就連陳生和徐盛也不例外。

張遼環顧四周,再次大聲問道:“爾等可知,這是何處!”

衆人依舊不解,雖然大家都清楚,張遼指的是新野護城河,但沒人會傻乎乎的認爲這就是張遼要問的答案。

就在張遼準備繼續往下說的時候,城頭上有個老兵忽然發出一聲驚呼,同樣指着張遼那邊,口中叫道:“那是襄侯當初——”

那老兵話一出口,忽然想到了什麼,趕忙閉口不言,不過城頭上另外十幾個人卻是被他這麼一提醒,想到了什麼,紛紛臉色變化。

陳生見城頭上的士兵有異動,心裡納悶,正要讓親衛去問問,就見張遼哈哈大笑道:“不錯,就是這裡!”

“當初襄侯爲了南陽百姓,不顧自身安危,單人獨騎奔赴襄陽,請求劉表發兵救百姓於水火,可是!當時就是在這裡,襄侯身後有追兵數百,性命危在旦夕,城中守軍過萬,不料卻是以種種藉口將襄侯拒之門外,哼,爾等可知襄侯當時是如何做的麼?”

李易當初被堵在新野城外的事情經過蔡大家的筆墨潤色以及各種宣傳,現在在南陽基本已經是人盡皆知,成爲人們茶餘飯後最爲津津樂道之事,而李易麾下士卒更是如此。

這些士卒被拒絕入城本就火大,現在一想自家主公也有過跟自己類似的遭遇,怒意更勝,紛紛叫嚷道:

“將軍,請下令攻城,某願爲先登!”

“欺人太甚,我等必須要個說法!”

“將軍,我們……”

聽着下面一羣士兵吵吵鬧鬧的聲音,城上的陳生臉色有些變了,但張遼卻是笑了,只見他再次指向護城河,大聲道:“當初襄侯被拒,氣憤之下,直接縱馬飛躍過河,不料中途戰馬力竭,襄侯眼看就要落水,水中又有神獸現身,被襄侯愛民之心感動,於是甘爲襄侯坐騎,送襄侯入城,進而脫險!”

雖然這件事情早就被人所知曉,甚至傳言更甚,比如有金龍帶着李易直接飛到襄陽什麼的,但傳言終究只是傳言,而張遼此刻的話,卻是要給李易把這件事情給坐實。

看着原本氣憤的士卒們,臉上已經再是最初的義憤填膺,反而多了幾分狂熱,張遼暗暗點頭,然後繼續說道:“今日襄侯命我等進兵新野,不想再度被拒,張某即爲先鋒,雖然德才不足,不敢請神獸相助,但襄侯之命更不可違,所以……”

略微停頓了一下,張遼忽的拔高聲音,道:“即刻起,分千人挖土填河,再以千人伐木做梯,一個時辰後攻城,天黑之前,某要在城中爲襄侯準備熱飯!”

“諾!”

隨着張遼一聲令下,士兵們齊聲接令,緊跟着就忙碌了起來,然而城頭上的陳生卻是傻眼了,他怎麼都沒想到張遼看着挺沉穩的一個人,做事竟然會這麼魯莽,一言不合就要攻城,這豈不是要出大亂子了?

確如賈詡猜想的那般,劉表是在新野給李易下了算計的,具體很簡單,先讓陳生壓一壓李易的人,如果能壓得住,那就是長了劉表的威風,如果壓不住,也無妨,讓陳生賠個笑臉,然後換來李易以下犯上的證據,爲將來清算李易做準備。

劉表的命令,陳生不敢不應,但他自問也惹不起李易,於是,陳生就想着先把張遼留到城外,拖時間等李易到了,然後親自出城賠罪,將李易請進來,這樣算是完成了劉表的人物,也給了李易面子。

可陳生萬萬沒想到張遼居然這麼狠,一言不合就攻城,這讓陳生感覺腦殼都要裂開了。

且不說劉表有交代,千萬不能跟李易發生衝突,就算沒交代,陳生也知道自己跟李易的人絕對不能打起來,否則事後張遼如何不知道,反正他是死定了,不管李易還是劉表都容不下他。

“張將軍莫要攻城!”

“張將軍不要衝動,有話好好說!”

陳生慌了,在城樓上對着張允又是呼喊,又是招手,但張遼頭也不擡,只管叫軍士們挖坑刨土。

陳生又喊了幾嗓子,見張遼根本不理會他,心中焦急,對左右問道:“張遼若是攻城,到時你我都難辭其咎,這可如何是好?”

陳生出身不好,也就最近才被劉表提拔重用,身邊能出主意的,也都是往日的那些兄弟,過了好一會,纔有個人拍拍腦門說道:“將軍,劉使君還有信使留在城中,要等李易入城後纔會返回襄陽,現在何不叫那人出來,就說使君手令剛剛到了,如此,正好了結此事,也給大家留了顏面。”

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514章 摧牆第746章 分紅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110章 李儒的苦肉計第637章 將軍乃忠義之士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第229章 郭嘉坑黃忠第584章 劃地稱王,豈不快哉第777章 大漢永昌(終章)第176章 寶馬贈英雄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504章 請戰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191章 不愧惡來之名第410章 狼狽的袁術第173章 襄侯,紀某錯了!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480章 夏侯淵認了第165章 別怕,我會保護你的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97章 居然是你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639章 陳到第108章 賈詡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483章 又到年末第450章 甘寧感動壞了第45章 張遼的針線活第504章 請戰第563章 傷員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41章 徐晃願聽先生趨使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92章 疑兵之計?第197章 念頭不通達第476章 救命之恩當涌泉相報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671章 戲忠去也,主公勿念!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592章 爭第712章 袁譚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19章 欲謀大事,必先揚名第475章 我是路過的第410章 狼狽的袁術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78章 天下?野心?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619章 甄姜第450章 甘寧感動壞了第510章 分兵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397章 點將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431章 荊南的太守們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448章 荊南人事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417章 程昱的禍水東引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173章 襄侯,紀某錯了!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100章 果然來了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109章 陷陣一營,可敵萬人第102章 貂蟬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756章 西路軍,李傕!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701章 副院長第364章 蒯越爲質第219章 使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