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

伊籍之前雖然作出從容姿態面對徐盛等人,其實他的主要注意力還是在李易身上,李易的那句話自然也就沒能逃過他的耳朵。

伊籍心裡很不安,“食不飽”,李易明顯就是在抱怨劉表扣下南陽糧草的事情。

伊籍知道,自己此來面見李易,李易肯定會說起這件事情,但同樣的事情,怎麼談,什麼時候談,其中的態度區別是很大的。

現在李易見了他,連個招呼都不打,直接點出了這件事,可見李易心裡的怨念有多大。

這讓伊籍不得不小心萬分,生怕自己接下來一句話不對,被李易給轟了出去。

可是,還不等伊籍想好怎麼緩和,就見一個臉上有疤的漢子開口說道:“主公,某有解決之法!”

說話的乃是劉闢,李易看向他,笑道:“那你道來聽聽,若是說得好,我府中美酒,任你取上三壇!”

“那多謝主公!”

劉闢道了聲謝,然後腦袋往伊籍這邊歪了歪,張嘴露出一口黃牙,道:“某是粗人,不知什麼妙計,只是聽人說過,襄陽城中存糧,論數目乃是南方之首,起碼也要以百萬計,主公若是有意,何不,嘿嘿嘿……”

伊籍是個好脾氣,但聽了這話也是氣得額頭青筋直跳。

太過分了,當着他的面,明目張膽的說這種算計襄陽的話,完全是不把劉表當一回事啊!

儘管伊籍也知道,這種餿主意被採納的可能性近乎爲靈,但這卻是說明了李易的態度,還有他的部下對襄陽的態度!

伊籍壓忍下了出口呵斥的衝動,他忍了,他告訴自己要以大局爲重,這次是來求人的,他必須要以大局爲重……

李易眯眼看着劉闢,剛剛劉闢的發言完全就是出自他的授意,這傢伙果然不不過當過土匪的,沒讓李易失望,本色出演,真情流露,一下就把伊籍給氣到了。

李易做出沉吟狀,想了一會,搖頭道:“襄陽城高水深,不是那麼好惦記的,你這話雖然有點道理,卻是下下之策,只給你一罈酒。”

“多謝主公!”

劉闢趕忙拱手致謝,他是真的高興,一句狠話換一罈好酒,更能得自家主公的好感,簡直不要太划算。

似乎是不甘落後,徐盛側了側身,也說話了。

“主公,之前袁使君,不,楚王來信,對主公是那般的褒獎,只要主公點頭,我等絕對無需再爲區區糧草之事發愁。”

“嗯……”

李易輕輕點頭,正要答話,一旁的伊籍卻有點受不了了,進前兩步,道:“大膽,你要謀逆不成!”

伊籍的聲音不大,並不是吼出來的,卻像是悶錘,有力且堅定。

之前劉闢的話可以說是胡扯,但徐盛的話就有些要命了,而且是真的可行,讓伊籍分不清他是胡扯還是說真的,特別是還喊了楚王,直接涉及到了原則問題,這種時候伊籍要是再不出聲,那就不是忍,而是要做王八了。

呵斥了一聲,伊籍不敢瞪李易,但對徐盛卻不客氣,一眨不眨的盯着他,然後就發現這傢伙濃眉大眼的,真的不像是個小人,而且看其淡定的模樣,年紀輕輕養氣功夫已經很是不錯,遠遠勝過張允陳生之輩。

李易原本要說的話被打斷,頓了頓,沒有生氣,但也沒有管伊籍,而是對徐盛說道:“此言不錯,算是中策,回頭你也去取上兩壇。”

“多謝主公!”

徐盛起身謝過,然後穩穩坐下,整個過程根本沒看伊籍,就彷彿沒聽到伊籍的指着一般。

李易沒有再等其他人給他推薦上策,而是轉頭看向伊籍,笑道:“機伯忽然造訪宛城,讓李易好生意外,也好生歡喜,莫非機伯是得知李易難處,特來貢獻良策?”

李易問的很隨意,顯然是無視了伊籍的那句謀逆。

伊籍深吸一口氣,對着李易一躬身,說道:“不敢,伊籍只是奉劉使君之令,前來來拜會襄侯。”

李易沒還禮,只是擡擡手,又往旁邊一指,伊籍想了想,在那裡坐下,擡眼看向李易,想要開口,卻聽李易說道:“再送上一份湯餅,不管有什麼話都應當讓機伯吃完再談,不然豈不是叫人覺得我怠慢了客人?”

伊籍見狀,張張嘴,最後只能拱手致謝。

很快,就有人給伊籍送來吃食,聞着味道不錯,而且可能是對他有所照顧,裡面還加了一些肉片,然而伊籍明明腹中飢餓,但夾起一塊湯餅放入口中,感覺卻是如同嚼蠟,根本品不出什麼味道。

這也難怪,伊籍一開始進入太守府,就因爲文聘亂了心神,然後又被李易遛了一大圈,跟着連番言語擠兌,現在還被一圈彪形大漢不懷好意的盯着,伊籍能吃得下去纔怪呢。

“襄侯……”

伊籍食不下咽,放下手中之物,輕喚了一聲,然而李易卻是敲着手指,悠悠哼道:“我之前做過一首詩,比較平實,意思也不深,所以知道的人不多,但我自己卻是非常喜歡,所以,今日就想與諸位共勉。”

幾個武將紛紛拱手,齊聲道:“我等洗耳恭聽!”

李易又瞟了伊籍一眼,說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詩好詩!”

“主公才華,我等佩服萬分!”

……

今天李易身邊的小弟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但這首詩太簡單,大家還是都聽懂了,當即紛紛給李易拍起馬屁,至於徐晃徐盛這些讀過書的,就是真心佩服了。

詩雖然簡單,但其中意味深遠啊。

伊籍也在品着這首詩,雖然李易如今與劉表敵對了,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位李襄侯的確是文武全才,世間少有,就算沒有袁術這個意外,劉表恐怕也不會是李易的對手。

“機伯,這飯食味道如何,可還入得了口?”

伊籍正浮想聯翩,忽然聽見李易發問,趕忙答道:“甚……甚好!”

伊籍心中很無力,他現在除了吃東西,根本沒有勇氣跟李易掰扯事情。

甚至伊籍自己都有些恍惚了,早在襄陽的時候,他雖然與李易交集很少,但也知道李易是個謙謙君子,爲人很是客氣謙遜,卻不想今日見面,李易竟然已是如此強勢,還沒開始說正事,已經讓他感覺喘氣都有些費力了。

默默的將碗中的東西吃完,伊籍對着李易一躬身,輕聲道:“多謝襄侯款待。”

李易點點頭,表情淡然,心裡卻是嘖嘖稱讚,他剛纔故意讓伊籍難看,並非是真要折辱伊籍這個人,他並不討厭伊籍,或者說,劉備的那些老部下,其中大多數人,李易都挺喜歡的。

李易之所以那麼做,不過是想借此向伊籍施壓罷了,因爲伊籍的來意,用腳丫子想想都清楚,那麼,李易就要給自己爭取優勢的,索性就讓伊籍提前感受到一些東西,這要比李易親口在談判桌上告訴伊籍的效果要好得多。

但伊籍的反應,卻比李易預想的要好一些,換個人來,被李易這麼對待,恐怕不是梗着脖子炸毛,就是渾渾噩噩,進退失措,伊籍雖然挺糾結的,但最根本的方寸還沒亂。

要不是瞭解到伊籍和劉表是老鄉,關係鐵的很,李易真的很想問問他遠不遠換個地方上班。

“好了,吃完了,大家也都散了吧。”

李易對衆人擺擺手,徐晃便領着那些將校對李易行禮,然後退下各行其事,原本吃飯的地方,只剩下了李易,典韋,還有伊籍。

這時候天色已經有些暗了,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就會完全黑下來,李易擡頭看了看,一指天邊,對於伊籍問道:“你看,這顏色,像不像是現在的荊州?”

伊籍順着望去,只見天邊雖有一線紅霞,但更多卻是昏昏沉沉一片死寂,感覺李易比喻不差,還真相是如今的荊州情況。

不過心裡雖然認同李易的話,伊籍嘴上卻道:“南陽不是也屬荊州麼?”

李易一時無語,沒想打伊籍這傢伙不頂人還好,一頂竟然這麼噎得慌。

不過這裡是李易的主場,李易只是稍稍一怔就回過神來,索性不和伊籍打機鋒,直接說道:“機伯所來爲何,說說吧。”

察覺到李易要談正事了,伊籍心裡着實鬆了口氣,端正坐好,沉聲道:“籍此來,乃是特意爲保襄侯性命!”

李易古怪的看了伊籍一眼,問道:“你接下來是不是要說,襄陽如果不存,南陽亦是不保,而且李某人縱然投了袁術,以袁術狼子野心,不是他不容我,就是這天下人不容我,李某早晚必有殺身之禍,所以,叫我明智的去給州牧賣命?”

伊籍兩眼一瞪,心中好生震驚。

對於李易猜到他的來意,伊籍覺得這沒什麼,很正常,可李易爲什麼連他的勸說步驟都知道了?

李易自然不會告訴他,電視劇看多了你就明白了,許多談判往往都是先危言聳聽嚇唬人,成功之後再拋出一個下了藥的香餌,釣人上鉤,就這一個套路,百試不爽。

見伊籍一副被掐住脖子的模樣,李易忍不住笑了出來,不過他這一笑,伊籍反倒是漸漸冷靜了下來。

低頭想了想,伊籍躬身問道:“襄侯所言,正是伊籍所想,既然襄侯自然已經知曉,是不是說襄侯已經有所決斷了?”

李易點頭道:“不錯,我的確想好了。”

“那請問……”

“自然就是坐山觀虎鬥!”

伊籍沉默,他只在摸不透李易這坐山觀虎鬥有幾分是真,幾分是假。

李易貌似是怕伊籍不信,又補充道:“若劉使君能反敗爲勝,逼退袁術,想來損失也必然慘重,李某人說不得要揮師南下,順便取了襄陽,然後向朝廷自薦爲荊州牧。”

伊籍大概是太生氣了,顫聲道:“襄侯乃忠義之人,怎可這般趁人之危!”

“呵呵……”

李易冷笑了一聲說道:“那道檄文上的事情我就不提了,只是過年到現在,我向襄陽求些兵刃他不給也就罷了,還不顧當初許諾,斷了原本說好的糧食,而蘇飛,黃忠,張允,黃祖,這些人的兵馬調動,哪一點不是衝着李某而來?”

“不瞞你說,得知袁術殺入江夏,我真的是歡喜非常,因爲沒有袁術的話,恐怕過不了多久,到時候的南陽就是今日的江夏,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伊籍默然,早在劉表要對付李易的時候,伊籍建議過,如此豈不是會讓李易心生警惕,早做防備,然而劉表卻是告訴他,大軍壓境,不宣不戰,只以堂皇正氣震懾,而李易不過一城之地,難以固守,屆時必定人心惶惶,或許可以不戰而勝,此乃上上之策……

李易繼續說道:“不過在我看來,劉表要勝過袁術,難之又難,袁術有九成把握,可殺到襄陽城下,若如此……”

李易停頓片刻,直到把伊籍吊得汗都要冒出來了,這才說道:“若如此,荊揚二州必定連坐一片,而司隸之地混亂,中原多是無能之輩,北方袁紹勢大,卻同爲袁家子,到時候李某說不得就要揮兵拿下新野,然後到襄陽向袁術表示一番了。”

伊籍一開始聽着的時候,心中還有憤怒,但到了最後,就只剩下嘆息。

李易把事情說的如此透徹,讓他原本準備的話術根本沒有用武之地,無奈,伊籍只能趴伏在地上,懇求聲道:“之前是劉使君對不住襄侯,只是如今荊州危及,還望襄侯以大局爲重,倘若襄侯能施以援手,荊州上下定然對襄侯感恩戴德,劉使君也絕對不會再對襄侯有所……提防!”

李易忍不住嗤笑了一聲,順便鄙視的看了伊籍一眼,顯然壓根不信他說的話。

伊籍也知道李易不可能被那空口白牙的許諾打動,只能繼續說道:“當然,只要襄侯肯伸出援手,不管有何爲難,劉使君都可爲襄侯解決。”

“哦?”

李易眼睛一亮,笑問道:“當真任何事,劉使君都能答應?”

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685章 李進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475章 我是路過的第194章 不勝而勝第735章 許攸獻毒計第67章 保命靈藥第548章 陸家音訊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582章 迎天子入荊州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521章 文人的節操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401章 殺機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756章 西路軍,李傕!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558章 壽春城破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748章 蒸汽機第388章 四方反應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604章 活死人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316章 陶謙的黑歷史第64章 談婚論嫁第454章 時機已到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750章 農商第664章 張繡的發現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522章 伯符可還安好?第476章 救命之恩當涌泉相報第651章 將計就計第486章 溫水煮青蛙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9章 無恥第一袁公路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316章 陶謙的黑歷史第233章 在路上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159章 誰更適合做荊州之主第464章 你太讓我失望了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第674章 前進第410章 狼狽的袁術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571章 火燒蘆葦蕩第203章 劉表讓荊州第755章 戰!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612章 飛仙崖第356章 賢侄啊第585章 揚州新格局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22章 再遇魏續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774章 破門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482章 不接招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366章 我有一寶第773章 兵臨城下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679章 根基盡毀第258章 長安變化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132章 襄鄉縣侯 謝謝“水水水冬天“的打賞!第102章 貂蟬第75章 遷都之始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774章 破門第355章 荊州陰雲第753章 河北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