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

“曹操使者,可還是那毛玠?”

“正是。”

“且莫着急喚他……”

劉表輕輕的捋着鬍鬚,曹操的使者來荊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然表面上只是說來交好的,但單純交好,怎麼會在荊州常住?

所以,結合過年時禰衡的事情,又略微試探之後,雖然毛玠沒有直接承認,但劉表已經猜到,曹操有很大可能是奔着李易去的,想要與他一起聯手將李易做掉。

不過雖然猜到了這個,且對劉表有利,但劉表卻沒有點破,

因爲劉表覺得自己和李易的爭鬥,是荊州的家務事,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絕對不會讓外人蔘合進來的,不然他這個荊州之主就顯得太無能了。

而且,劉表行事素來小心謹慎,曹操雖然與李易有些小摩擦,但也不是生死大仇,現在竟然要幫助他滅掉李易,雖然這步棋走的很妙,但怎麼看都有點心術不正的樣子,是以劉表雖然對毛玠這位使者頗爲欣賞,但對曹操的好感真心不多。

沉吟片刻,劉表儘管沒完全想明白,但心神已經安定了許多,便對伊籍說道:“傳他進來吧。”

“喏!”

伊籍應聲,往外走了兩步,然後停下,轉身對着劉表輕聲道:“使君,如今荊州形勢儘管不太好,卻還不到生死關頭,有使君在,有襄陽在,進退皆有餘地,還望使君千萬寬心,以身體爲重。”

劉表怔了一下,隨即臉上露出寬慰之色,對着伊籍擺擺手,笑道:“好了,好了,老夫曉得的,你且喚他去吧。”

“是!”

看着伊籍離去,劉表心中舒暢了一些,也決定再找機會把伊籍往上提一提,因爲關鍵時刻,只有伊籍張允,還有王威這些自己人最是貼心,蔡瑁蒯良之流,雖有才學,奈何皆不堪信任!

伊籍出去不多時,便帶着一個約莫三十許的文士入內,那文士一身尋常布衣,分毫不見富貴,體格也不算是健碩,但腳步平穩,臉頰棱角分明,眉宇之間隱隱有莊嚴,讓人絲毫不敢輕視。

這人正是毛玠,早在劉表第一次見到時,就看上他了,很是想拉攏毛玠,讓他徹底留在荊州爲自己所用,奈何毛玠沒那個意思,讓劉表甚是遺憾,但劉表也是豁達之人,並沒有因此就冷落毛玠,始終都對他很是客氣。

“毛玠,見過劉使君!”

毛玠上前,向劉表躬身行禮,劉表沒有託大,也起身認認真真的回了毛玠一個全禮,請他坐下,又親自給毛玠滿上一杯熱酒暖身,這才進入正題,問道:“孝先深夜造訪,不知是有何急事啊?”

毛玠進屋後,眉頭就一直沒有舒展過,此時劉表問起正事,下意識皺得更深。

對着劉表微一欠身,毛玠答道:“白天玠收到曹使君傳信,本是打算明日告知劉使君,卻不想驚聞江夏有變,玠心中擔憂,所以,不得不連夜前來拜會。”

“哦,到底何事?”

見毛玠如此鄭重,劉表心中有些不太好的預感。

毛玠說道:“今早曹使君傳信,溫侯呂布,奉聖旨入兗州,爲東郡太守,呂布入濮陽之後,並未按例拜訪曹使君,也不整頓民治,只是大肆收攏流民,挑選青壯編入軍中,所以,就此跡象來看,呂布入兗州,恐怕來意不善。”

劉表聽罷,一開始心裡並沒有太多感覺,就算呂布對兗州有什麼想法,那也是曹操頭疼的事,而且呂布一介莽夫罷了,就算是將曹操趕出兗州,難道還能來找他的麻煩。

至於對荊州的影響,不過是不能夾擊李易了,但以劉表如今的情況,本來就沒了空閒對付李易,自然也就無所謂了。

劉表心神大定,就想開口寬慰毛玠一二,但一擡頭就對上了毛玠那似乎帶着類似憐憫之類的目光……

劉表訝然,不明毛玠爲何這麼看他,心裡又琢磨了一番,忽的微微睜大眼睛,問道:“難不成你是想說,這與袁術有所關聯?”

毛玠嘆息道:“這……玠並不能斷定,不過渙在書信中知道,月餘之前,袁術使者袁渙,曾經到兗州拜訪曹使君,然後入長安與呂布接觸良久,最後離開長安,並未原路返回,走的好像是南陽方向,應當是奔着李易去的……”

毛玠的語速比較慢,平日肯定會讓人感覺很舒服,但劉表卻是聽得背後直冒涼氣,一直等毛玠的話都停下好一會了這纔回過神來,喃喃道:“難道,呂布當真要依附袁術,行那叛逆之事!”

劉表的腦殼又疼了,原本袁術的事情他雖然慌,卻沒有徹底亂了陣腳,是因爲他覺得,只要等事情的消息傳出去,袁術肯定會被天下人共擊之,而所謂“天下人”,準確的說就是劉表自己,兗州曹操以及徐州陶謙。

特別是曹操,不同於陶謙那個老貨,劉表對曹操雖然沒什麼好感,但期待卻是很高,因爲這是個敢戰之人,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就身先士卒,忠義之名僅僅稍遜李易兩三分,現在袁術造反,曹操豈會袖手旁觀?

結果現在聽說呂布可能會是袁術的人,還是在如此要害的時候去了兗州,在這種前提下,不管曹操與呂布是不是會打起來,曹操將來都絕對不敢對袁術動兵。

陶謙老弱,豫州刺史周昕雖然也算是忠義,卻是袁家舊臣,跟着袁術造反不可能,但讓他出兵打袁術,更加不可能。

這麼一番衡量下來,劉表無奈的發現,他要只憑荊州之力獨自對抗袁術許久時間,而是還是在失了先手的情況下,這……這還能頂得住麼!

劉表忽的看向毛玠,拉住了毛玠的手腕,滿是希冀的問道:“孝先既然來此,想來是有妙計道於劉某了?”

毛玠原本沒什麼表情的臉上不由浮現一絲尷尬,隨後欠身道:“讓劉使君失望,玠只是覺得此事重要,理當報於使君知曉,至於其他,請恕玠愚鈍……”

說罷,毛玠看了眼劉表那張已經僵住了臉,再次欠身,道:“夜已經深了,不敢耽誤使君休息,玠這就告退,使君勿送。”

劉表愣愣的看着毛玠離開,忍不住再次劇烈咳嗽了起來,伊籍趕忙上來給劉表輕撫後背,有心說些寬慰的話,奈何完全不知從何說起。

良久,劉表氣息稍緩,拉着伊籍的手,悽然道:“機伯,你說說,老夫自問沒有做過愧疚之事,怎地上蒼卻如此折磨老夫啊!”

伊籍是劉表老鄉,一直都是跟着劉表討生活,雖然沒當上什麼大官,但劉表也沒虧待過他,所以伊籍對劉表的感情還是很深厚的,現在見劉表落寞如斯,糾結了一下,低聲說道:“之前使君與諸多賢達商談大事,籍心中有一疑惑,只是礙於人多眼雜,不敢貿然開口。”

劉表強笑了一下,道:“機伯是自己人,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伊籍微微低頭,就連聲音也又低了幾分:“既然情形如此險峻,使君爲何不請……請李易前來助戰?”

“李易——”

劉表的聲調情不自禁的提高了許多,連眼睛都瞪大了,要不是說這話的人是伊籍,他肯定要懷疑對方別有用心了。

伊籍聽出了劉表的不快,但既然都開口了,他也就不管那麼多了,繼續道:“使君乃是漢皇貴胄,李易雖然有諸多不是,但也算是忠義之臣,即便不是忠義之臣,也有忠義之名,現在袁術已經稱王,呂布似有異動,李易明明與他們關係不差,卻安居南陽,可見,李易暫時的確不願與這些人同流合污。”

“如此,只要使君與他說明,之前恩怨一筆勾銷,想來李易作爲荊州之臣,也不會是那不顧大局之人,坐視荊州被袁術所佔,而荊州若是易主,李易之前不曾相助袁術,之後他又如何自處?”

“籍猜測,李易可能也有意對袁術出兵,只是心有忌憚,再加上因爲與使君的關係,也可能拉不下那個面子,所以,使君大度一些,主動誠心相請,想來李易一定會從善如流——”

“好了,此言休要再提,老夫就算是戰死,也不會去向那豎子小兒求救!”

伊籍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劉表的呵斥給打斷了。

伊籍的建議的確有幾分可行性,但那卻是要劉表向李易低頭的,這劉表如何能忍?

不過,性子一向溫和的伊籍卻是少有的露出了幾分倔強,低着頭,不去看劉表的眼睛,溫吞吞的繼續說道:“只是袁術自己作亂,因其早晚必亡,李易自然不會從之,可大漢江山在董卓之後,已經是越發的風雨飄搖,一旦呂布依附於袁術,讓袁術一時間成了氣候,天下間難保不會有人投靠,甚至效仿,而李易是個聰明人,真到那時,爲身家性命計,李易恐怕就不會繼續安坐南陽,而是真的要與使君爲敵了,”

“你——”

劉表被伊籍的這番話給刺激的嘴角直抽抽的,盯着伊籍看了半晌,最後一巴掌拍在几案上,發出了老大的動靜,但直到伊籍告退,始終一言未發。

一晃又是數日過去,袁術自立爲王,然後攻伐荊州之事,雖然還沒有傳遍天下,但在荊州已經是老幼婦孺皆知了,特別是江夏戰場的失利,更是讓荊州百姓惶惶不可終日。

只是幾天時間,襄陽城中就涌入了許多人丁,百姓們生怕耽擱在城外,遭了袁術的毒手,全都往襄陽裡面擠,一時間讓襄陽這座雄城都失去了本身的威嚴,反而多了許多焦躁。

南郡那邊雖然較爲遙遠,但情形卻更爲誇張,甚至已經有各別百姓開始往巴蜀那邊逃了。

如此情況之下,南陽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影響,最初百姓跟襄陽那邊差不多,也很慌亂,因爲他們是被袁術禍害過的,自然更加害怕。

但很快,宛城周邊地方的百姓就安靜了下來,因爲他們的太守李襄侯,以及太守府的諸多官員實在是太鎮定了。

江夏戰事對這位李襄侯就好像完全沒有發生一般,每日仍舊是處理公務,剩餘有時間就是去軍營巡查,然後到田野間瞧瞧農事。

百姓見李易這般作態,受他感染,自然安心了許多,不過還是有百姓推舉長者,向李易請教江夏戰事,南陽當如何自處。

李易沒有給百姓們明確回答,只是笑着說了,他連董卓尚且能殺,如今只是劉表與袁術相爭,他如何不能保一地百姓周全?

於是,百姓被李易的自信感染,雖然還有個別人慌的不行,但大多數百姓算是基本恢復了正常作息。

這日,宛城的太守府中,郭嘉正爲李易講述着近日得來了消息。

“蒯良按照主公定計,指派韓嵩成功慫恿劉表調走駐紮在南陽的大部兵馬,算算時間,新野守軍已經動了,張允在葉縣,稍遠,應當也在準備之中,隨時都會動身。”

“安陸黃祖還在堅守,消息雖然不夠詳盡,但以嘉看來,張勳是想速下安陸,然後直逼襄陽,只是張勳殺城中將士家眷,此舉太過失德,黃祖亦非庸才,如今雖然城中守軍越戰越少,卻是似乎被激起了必死之心,張勳要拿下安陸,怕是要付出些代價才行。”

“紀靈所率兵馬蹤跡不明,但嘉猜測其多半是遊走在安陸不願,防備劉表援軍,嘿,那張允這次多半是要吃苦頭了。”

原本雙眼半睜半閉,好似假寐般的李易忽然笑了一聲,道:“只是吃苦頭可不夠,張允黃祖二人皆不能留,希望袁術不要讓我失望,能將這兩人留在安陸,特別是張允,他可是劉表外甥,劉表不用黃忠而用張允,結果慘敗,必然大大影響劉表威望。”

郭嘉輕聲問道:“主公,要不要我等在背後悄悄推上一把?”

李易想了想,搖頭道:“罷了,還是不要了,這種事情一旦走漏,影響太壞,爲一個張允還不值當。”

郭嘉只是一說,見李易否定,也不在意,繼續道:“袁術現在應當正在趕往安陸大營的路上,暫時還未有消息傳給主公,不過張勳今早倒是來信一封,希望主公能發兵新野,想來是要主公牽制劉表,不讓劉表太快召集兵馬。”

李易沉吟了一下,說道:“送信之人我就不見了,你去告訴他,就說讓百姓不顧耕種,李某人心中不忍,而且南陽武備缺口太大,正在加緊籌備之中,還請張將軍見諒。”

郭嘉點頭記下,合上了手中的小冊子,又道:“之前袁渙傳訊讓袁術送一批軍械給曹操,雖然因爲袁渙對袁術隱藏了行蹤,無法得知具體回覆如何,但根據哨探傳回消息,張勳攻下西陵之後,似乎收集了不少繳獲軍械,之後另存他處,應該是要將那些送給曹操。”

“呵,倒也知道精打細算。”

李易調笑了一句,便吩咐道:“注意那批軍械,只等離開南陽,我們就動手,你和文遠說一下,得知對方路線後,提前選好地形,務必要將那些人一網打盡。”

“喏!”

郭嘉應下,這時消息也說完了,郭嘉伸了個懶腰,然後眨了眨眼睛,笑着看向太守府大門方向,問道:“主公,嘉來時看到那人又在門外求見,今日是否見他?”

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688章 亂世埋沒英雄第52章 臉厚心黑轉面無情第298章 孫策的請求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634章 無間道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176章 寶馬贈英雄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584章 劃地稱王,豈不快哉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701章 副院長第6章 誰敢與我一戰第229章 郭嘉坑黃忠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773章 兵臨城下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258章 長安變化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255章 天子稱我亞父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682章 禁酒令第475章 我是路過的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429章 任命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312章 徹底暗淡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106章 我對不起司徒啊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306章 又是劉表!第591章 襄侯十倍於袁紹第464章 你太讓我失望了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14章 司徒可聽聞百步飛劍第548章 陸家音訊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468章 軍令狀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102章 貂蟬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279章 諸葛亮第403章 荀攸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於曹操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674章 前進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509章 揚州情況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413章 袁術病了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262章 火炕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後人?第676章 以命換命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96章 祖茂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729章 趙雲,見過襄侯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747章 重器 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