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

“什麼,季寧兄竟然被襄侯說服!”

袁渙一臉的不可置信,世人都清楚,陸康是個非常忠義的人,絕對是心向漢室的,否則袁渙也不會去信給陸康,因爲他知道,有了那封信在,萬一袁術這邊出了差錯,讓他受了連累,只要陸康見他寫的那封信拿出來,就可以爲他正名。

這就是陸康的分量。

可李易呢?

雖然李易沒有打算跟着袁術造反,而且李易做的事情,暫時來看也是對朝廷有利的,畢竟是打擊叛逆嘛,但事實上,只要是聰明人,不難看出,李易的動機明顯不存,本心並不是爲了大漢,而是想要自己漁利,說白了李易也不是個好鳥。

結果,這樣一個黑心的傢伙,竟然說服了真正忠心耿耿的陸康,這在袁渙想來完全就是不可發生的事情。

“自然。”

李易笑道:“我雖然有私心不假,但爲了天下大局,陸康願意助我乃是理所應當,況且,此事也不是單單助我,畢竟大家都要對付袁術罷了,自然是要聯合的,對了,袁功曹既然與陸康有書信往來,難道不知我與其聯合之事麼?”

袁渙搖搖頭道:“袁術雖然多有不是,但行事還是比較謹慎的,我向陸康去信之後,袁術就察覺到陸康似乎有些動作,奈何沒有憑證,陸康又素有人望,袁術也不好苛責於他,只能對其所在多有監視,因此,爲求安全,之後我與那邊也就斷了消息往來。”

李易暗道原來如此,只是,袁渙的感覺就很不好了,他原本還想憑藉主動坦白此事,然後以他的關係,找上陸康給李易帶來方便,結果人家自己就擺平了,這就叫袁渙很尷尬了。

李易看出了袁渙的心思,也知道他在爲難,不過李易沒管,畢竟袁渙想上船,還是想風風光光的上來,得他自己想辦法吧,如果這也讓李易給他操心,還要他何用?

袁渙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現在真的是悔啊,早知道會這麼爲難,還不如一早就表明態度,多省事?

不過,袁渙能通過呂布那邊的蛛絲馬跡看出李易的心思,自然也是有智謀的,糾結了一會之後,還真給他想到了一個門路。

輕咳一聲,袁渙拱手問道:“襄侯之前有說南陽似乎缺少兵甲,不知是否屬實?”

李易眼睛一亮,道:“確實不假,莫非袁功曹對此有什麼辦法,助我解此難題?”

其實,雖然南陽這邊缺少兵刃甲冑,但李易還是有法子解決的,只是,那還得等上一段時間,而且,一切計謀,哪怕謀劃得再是精密,誰也不能保證,在施展的時候一定不會生出波折變化,所以,如果袁渙能幫助李易另外搞到些裝備,李易自然是樂意之至。

見李易明顯意動,袁渙也是心中一鬆,當即說道:“以渙所見,袁術對襄侯重視乃是真心實意,而且因爲襄侯與劉表仇怨世人皆知,袁術對襄侯態度也是深信不疑,所以,渙願意向揚州去信,說明襄侯雖有士卒卻缺少武器,恐怕不能與劉表硬撼,想來袁術不會拒絕,到時太大數目不敢說,但五六千兵甲想來是沒太大問題的。”

李易原本是很動心的,但等袁渙說罷,卻是有些失望,搖頭道:“我雖然去過揚州,也與袁術有過私下交談,但那些都無傷大雅,畢竟我去揚州,爲的乃是私事。”

“可是,倘若我收了袁術所贈的甲兵,便會落下口實,旁人會認爲我是早早就知道袁術有意起事,卻並不通報朝廷知曉,甚至,還會覺得我與袁術有所勾結,這種情況下,縱然我出兵將袁術擊退,趕出荊州,世人也不會盡皆認爲我那是正義之舉,或許袁術在時,沒人會針對於我,但只要袁術威脅除去,我很可能就是下一個被針對之人。”

“我如今雖然希望兵甲,可要是爲此折了名聲,得不償失啊!”

“這……”

袁渙老臉漲紅,本以爲自己是出了個妙計,還想着李易會稱讚他呢,卻沒想到在李易眼中,他的妙計竟然會有這麼大的問題。

其實,袁渙也是點背,他智謀並不差,只是到底不是李易的手下,並不清楚李易的做事風格,而且他的謀劃本身也不是從李易的根本利益方面出發,所以,他想出的法子,不稱李易的心意,也就是理所當然之事了。

這時,賈詡對着李易拱手道:“主公,詡覺得袁功曹所言只要稍加改動,就絕對可行。”

“哦,還請先生道來。”

聽到賈詡獻計,李易很是高興,雖然賈詡郭嘉都是智謀之士,但在李易看來,賈詡這個傢伙雖然陰險,卻不喜歡冒險,只要是他主動說出來的計謀,基本都是百分百沒問題的。

袁渙見賈詡給他解圍,也不管賈詡水平如何,當即拱手道:“渙洗耳恭聽。”

“以主公名聲,自然是不可與袁術那等叛逆之人有太多往來,兵器甲冑等物,也不好向他索取的,不過嘛……”

賈詡嘿嘿一聲,臉上露出了反派人物特有的那種奸笑,道:“但主公卻可讓旁人向袁術索取軍械,然後主公就以正義之師剿賊輜重,這豈不是甚好?”

李易聽罷,臉上頓時就笑出了花,大聲讚道:“好,妙計,當真是妙計啊!”

賈詡笑着謙虛道:“主公過獎,詡不過動動嘴皮子罷了,具體能否成事,還要看袁功曹能否說動袁術啊。”

這時,幾人又看向袁渙,卻見袁渙正瞅着賈詡發呆,接觸到賈詡看過來的目光,袁渙這纔回過神來。

沒辦法,短短一會的時間,袁渙已經感覺自己心裡頭的做人底線被刷新了。

就說袁術這人吧,人家雖然要造反,但臉上功夫還是比較不錯的,平時與揚州官員們商談此事也是頗爲注意,言談很是隱晦。

可李易剛剛咋說的,絲毫不避諱那漁翁得利的打算,更是坦言,他不光要實惠,還得要名聲,這簡直就是當了那啥還要立牌坊!

原本袁渙還以爲只有李易是這樣的,可賈詡剛剛的計策,還有旁人幾人的反應,更是讓袁渙徹底明白了,李易和他的心腹,都是一類人啊,陰險,狡詐,不擇手段……

不過,這也讓袁渙在某些方面鬆了口氣,原本他對於自己謀求離開袁術的事情是頗爲擔心的,擔心李易會因此認爲他是個不義之人,現在看來,李易應當是不會在意那些“小節”了。

定了定神,袁渙說道:“賈兄妙計,渙甚是佩服,只是不知,當借何人名目行事?”

袁渙所問,乃是關鍵,畢竟像賈詡說的栽贓嫁禍固然是妙計,但如果選人不當,在將來就可能成爲一個災禍隱患。

李易與賈詡對視一眼,然後同聲道:“曹操!”

袁渙一怔,原本他以爲李易會說呂布的,因爲呂布現在與袁術有聯繫,借呂布的名義向袁術要東西方便的多,而且袁術也不會生出疑心,可曹操……這就有些不太合適了吧?

見袁渙目露不解之色,李易也沒給他解釋,直接問道:“袁功曹以爲如何,借親善之名,像袁術借兵甲數千,袁術能否答應?”

袁渙見李易發問,也不去想背後深意了,而是認真考慮起此事的可行性。

片刻後袁渙蹙着眉說道:“此事可行,但有兩處爲難。”

“有何難處,但講無妨。”

對於袁渙表示有難處,李易不以爲許,在李易看來,有難處正常,說出來,大家一起商量解決,如果明知事情不可爲,還非要說自己能行,悶頭硬上,那就是坑貨了,也是李易最爲討厭的類型。

見李易並沒有因此表示不滿,袁渙心中一寬,徐徐說道:“其一,渙若是此時發信於揚州,爲求信任,不好催促太急,那麼倘若袁術同意,將軍械整備送出,大概算算日子,與江夏戰事時間相差無幾,那時間對襄侯是否合適?若是太晚,渙建議不如不多此一舉,平白增加袁術疑心。”

李易摩挲着下巴,一邊想一邊說道:“袁術兵臨襄陽城下之日,纔是我與其相爭之時,袁術現今正在備戰,護送軍械想來不會動用太多人手,而且爲求安全,很可能會借道南陽,我等要從中行事甚是方便,屆時得了那批軍械,剛好派上用場,所以時間上應當沒問題。”

說罷,李易還看向賈詡郭嘉,見他們全都點頭,這才繼續問道:“第二個問題呢?”

袁渙說道:“第二點就是,曹操若是得知荊揚之變,兵馬有所異動,而袁術聞訊後,那時襄侯卻還未有所動作,豈不要引來袁術懷疑?”

之前李易還道袁渙說的是什麼大事,沒想到他擔心的卻是這個,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袁渙見狀,心中很是不解,又輕聲喚道:“襄侯?”

李易本來不想說兗州事情的,但見袁術想不明白,只能提醒道:“有呂布在東郡,曹操還能有餘力南下?”

之前袁渙對李易建議呂布去東郡,雖然能想到是晃點了袁術一把,但對兗州的局勢還不能看清,現在有了李易這般提醒,方纔徹底明白,李易讓呂布去兗州的同意。

再想想李易爲何要讓他借曹操之名跟袁術要東西,顯然,算計袁術之後,曹操就是下一個目標了。

想明白這些,袁渙嘆息了一聲,他嘆的是,自己自以爲聰明,能輔佐李易,爲其心腹,然而只看李易這番謀劃,根本就不是他能參與,這打擊簡直不要太大。

不過很快,袁渙心中又熱了起來,李易能有如此智謀,真的遠不是袁術之流能比啊,自己要是追隨李易,縱然不能做謀主,但繼續做個功曹總沒問題吧?

袁渙可以肯定,在李易這邊當功曹,前程絕對比袁術那邊要好的多。

將心中的最後一絲猶豫與迷茫放下,袁渙退到李易面前丈餘之處,先是拱手應道:“請襄侯放心,渙必定竭盡所能,讓袁術爲曹操送去五千套兵刃甲冑!”

李易正要出言鼓勵,卻見袁渙又退後小半步,然後直接拜倒在地,道:“渙,雖然不才,但粗通筆墨,自薦請爲襄侯賬下一小吏,還望襄侯收留!”

李易哈哈大笑了一聲,上前將袁渙拉了起來,笑道:“先生願意輔佐我成就一番事業,易歡喜之至,不瞞先生,在揚州與先生初見,易有有心拉攏一二,只是身在險地,不得不壓下心中所念,今日,易總算是的顫所願!”

袁渙聞言,不由一臉感動,再拜道:“主公厚愛,渙必然以死相報!”

李易又是一笑,再次將袁渙拉了起來,如此,李易身邊文臣又多了一位,賈詡郭嘉見狀,也紛紛上前恭賀,只有典韋一直盯着袁渙的手,看他有沒有什麼小動作,至於恭喜什麼,還是算了。

李易餘光看到典韋對袁渙不以爲然的樣子,他只是笑笑,因爲這件事李易心裡比可典韋看的更加明白。

袁渙今日認他爲主,雖然究其根本,可以說袁渙是主動來投奔的,爲的是輔佐李易,也藉助李易功成名就,但袁渙與李易身邊原有的那些謀士們相比,在本質上是有差別的。

郭嘉賈詡等人是李易一手發掘提拔起來的,雖爲主從,實則已經榮辱與共,如果真出了意外,莫說郭嘉徐庶這些被李易重用的寒門,哪怕是有着貪生怕死之名的賈詡都能爲李易盡忠。

但袁渙不同,他完全是因勢因利而來,只要李易這個集團的勢頭夠足,袁渙就是李易的能臣幹臣,如果哪天李易失勢,像袁渙的這種人很可能就會再度改換門庭。

因此,一開始李易對袁渙是不喜歡的,但很快,李易就發現自己是鑽進了死衚衕。

現在李易還是一方太守,將來等他得到荊州,佔據揚州,這些地方的舊有官員,李易會接手相當一部分,同時還有其他人才主動上門投拜,屆時那些人對李易能有多少忠誠?

李易沒系統輔助,想人人對自己的忠誠度一百隻能等下半輩子,所以,李易悟了,與其要求別人的死心塌地,還不如讓自己的威望更進一步,當天下再無敵手之時,目之所及,哪個敢對他陽奉陰違,哪個敢對他不忠?

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證清白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560章 殉葬第608章 親情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749章 矛盾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259章 蒯家的決斷第64章 談婚論嫁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706章 臧霸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765章 平原第687章 我是雄主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563章 傷員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540章 贈劍第729章 趙雲,見過襄侯第89章 兩個戲精第302章 給袁耀挖坑第114章 夜見徐晃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310章 請留步第108章 賈詡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435章 金雕入夢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728章 趙子龍入青州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79章 天使又來了第431章 荊南的太守們第429章 任命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172章 將軍,我們中計了!第106章 我對不起司徒啊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639章 陳到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674章 前進第679章 根基盡毀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503章 取揚州,刻不容緩第363章 蒯良之謀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5章 待我歸來再飲第420章 道不同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658章 又得一員猛將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524章 陸康身死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圖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486章 溫水煮青蛙第148章 典韋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50章 高順的餿主意第368章 謀劃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