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於曹操

“唉。”

李易嘆了口氣,將兩人扶起來,輕聲道:“先生,文遠,何必如此?”

張遼搖頭,臉上滿是羞愧,道:“主公待遼厚重,而遼卻無有作爲,如禰衡那等小人,卻是外人出手方纔殺之,張遼實在……無地自容!”

賈詡立時便要爲張遼說話,因爲當初張遼本意是要殺禰衡的,卻是被賈詡給勸下了。

其實,賈詡在信中已經特意說明過這一點,因爲賈詡很清楚,對外人怎麼算計都好,但同在李易麾下,如今又是“創業”階段,可不能有挖坑內鬥的嫌疑。

不過,李易輕輕擡手,示意賈詡無需解釋,他自己則面露些許複雜之色,緩緩說道:“不瞞諸位,我最初得知事情經過,確實心有不滿,有心責怪你們放任禰衡,即便不殺,再不濟也要將他扣下,等我回來再做處置。”

張遼聞言慚愧低頭,但賈詡品味着李易話中語氣,卻是目露欣慰之色,知道自家主公已經明白了他的顧慮。

李易眯了眯眼睛,看其中神色,似乎是想起了當初與曹操相見的那一幕,帶着幾分感慨,說道:“這天下人雖多,但能與我爲敵者,唯有曹操一人!”

在座之中有人聽到過李易稱讚曹操,有的還是頭一次,雖然各自想法多少有些不同,但他們都很服氣李易,而曹操既然能被李易如此盛讚,顯然這人要比表面上的兗州牧厲害。

只聽李易繼續道:“曹操此人無論心胸,眼光,智謀,皆爲當世上上之選,似禰衡這等以言語刻薄刁來鑽博取名聲的狂逆之人,來此之前,必然開罪過曹操,然曹操既然知其惡劣,卻不但不殺之,反而送來南陽,呵呵,禰衡之後能做出什麼事情,曹操難道會想不到?”

張遼低聲問道:“主公是說,曹操故意讓禰衡來送死?”

李易沒回答,卻是看向賈詡。

賈詡似有遲疑,又看了看李易臉色,這才說道:“文遠說的對,但也不對。”

見張遼面露不解之色,賈詡向衆人拱了拱手,道:“賈某對曹操瞭解不多,有些事情只能推斷臆測,若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指正!”

李易暗笑賈詡這人不愧是出了名的惜身,真正說問題之前,還不忘先給自己準備好臺階。

只見賈詡起身,一邊緩緩踱步,一邊說道:“如今天下,威望最盛之人,無過於河北袁本初,年前與公孫瓚征戰廝殺,袁紹多有勝績,且在界橋一戰重創公孫瓚麾下白馬精銳,而公孫瓚新敗之後,對內不但不知養精蓄銳,恢復元氣,反而越發不惜民力,漸漸有窮兵黷武之勢,對外又同時交惡幽州牧劉虞,如今白馬將軍雖然威名猶在,但天下智謀之士皆可看出,其勢已呈日薄西山,將來若無大變故,河北之地早晚都會被袁紹所得。”

“而除去袁紹,也不計主公,這天下最爲讓人側目之人,便是曹操了。”

“主公行事,講究和風細雨,潤物無聲,與民無傷,然曹操卻是處處以兵戈爲先,儘管許多時候是不得已爲之,但其人必定好戰,觀曹操之前在兗州行事,待今年兵馬修整,補充糧草之後,多半會再興戰事。”

屋中有屏風,上面掛着一張簡略的地圖,賈詡走到近處指了指,說道:“河北有袁紹,如今正是勢大,且與曹操交好,曹操必然不取,而司州混亂,其中雖有重利,奈何勢力紛雜有如泥沼,輕易涉足,稍稍不慎就會萬劫不復,那麼,曹操有意擴張,所選唯有徐州,豫州!”

一旁的徐晃忍不住插話道:“先生,南陽可是在荊州,與之何甘?”

賈詡微微一笑,道:“公明莫急,且聽我說完。”

頓了頓,賈詡嘆道:“自董卓入洛陽,天子威望大不如前,但袁紹在河北與公孫瓚廝殺,彼此也要假借大義名分,又何況曹操?”

“所以,曹操想要興兵,必然要師出有名!”

李易暗暗點頭,後來曹操打徐州,雖然是以爲家人復仇的名義,但其實是個人都知道,就算沒有那檔子意外,曹操沒事找事,遲早也會另立名目對徐州下手,而那次意外,不過正好給了曹操藉口罷了。

這時候,許多人已經明白了賈詡所指,坐在末尾的徐庶問道:“先生是想說,曹操派禰衡來南陽,就是故意借禰衡生事,然後好圖謀不軌?”

賈詡還沒答話,挨着徐庶的石韜就搖頭道:“不然,除非曹操是行那假道伐虢之策,然而中途有豫州相隔,豫州非是曹操能夠吃下,且南陽又隸屬荊州,曹操若是真的如此作爲,怕是立時會被羣起攻之。”

徐庶微微搖頭,沒有與石韜爭論,但看其表情,顯然是與石韜看法相左。

這時,郭嘉輕咳了一聲,說道:“諸位,有一件事我等怕是疏忽了。”

賈詡笑問道:“奉孝說的是何事?”

郭嘉因爲過年的時候犯了一些錯誤,這時候也是有心表現一下自己,當即說道:“如今世人皆道劉表欲害我家主公性命,現在只是面和心不和,而曹操與劉表同爲州牧,主公與其也無多少私交,可是我等只見曹操遣使來南陽,卻未聞其有使者入襄陽……敢問諸位,劉使君若是知道此事,當作何感想?”

賈詡聞言連連點頭,讚歎道:“奉孝所言甚至,禰衡入宛城,以其言行,必然沸沸揚揚,劉表知曉後,固然認爲曹操輕視與他,卻也會對主公更加提防,將來倘若南陽有事,襄陽態度極難揣測。”

正說着,賈詡忽的啞然失笑道:“只是誰也不曾料到,我等雖然不殺禰衡,禰衡卻是終究身死,如此,劉使君縱然心有狐疑,也說不出半個不是。”

賈詡眯了眯眼睛,如同一隻陰險的老狐狸一般,繼續道:“禰衡來南陽若是不死,其一可讓主公對我等不滿,有離間之效,其二可讓劉表與主公隔閡加深,方便曹操將來行事,至於禰衡死在我等手中,呵呵,曹操近可以以擅殺名士之故抹黑主公名望,遠則以此留作出兵藉口!”

說到這裡,賈詡看向徐庶石韜那邊,幽幽道:“曹操能一年之內下兗州,那麼豫州能當他多久?甚至,曹操不取豫州,只謀潁川呢?”

“曹操此人算計深遠,我等若與其相鄰,縱然不懼,但精力也必然爲其所牽制,那樣就會影響到主公的大事了。”

說了這些,賈詡看着有些人面露思索,還有人更是露出擔憂之色,顯然已經將曹操當做敵人,心中暗道年輕人缺乏歷練,口中卻忽的大笑了三聲,頓時引來了許多注視。

張遼就問道:“先生爲何忽然發笑?”

賈詡向李易拱了拱手,道:“我笑那曹孟德雖然有些眼光,縱然我家主公如今只是南陽太守,就讓他起了戒備之心,如此智謀,確實罕見!”

“只是可惜了,曹操雖然厲害,但他又哪裡知道,我等主公眼光更是十倍於他,雖然暫時偏居荊州一隅,卻是於無形中將整個東南半壁的局勢變化掌握手中,只待天下風起,便可扶搖直上,到那時再回頭看曹操今日算計……呵呵,不過一場笑談罷了。”

衆人聞言,精神全都是一震。

今日這場會談的參與之人,除了諸葛玄,之前都是李易心腹,是知道他謀劃的,同樣是在爭地盤,相比曹操在兗州與人打生打死,李易的手段還真的是高出了不止一籌!

李易之前只是不時點頭,在心裡評估着自己這些下屬的眼光見識,卻不想賈詡說到最後,卻是忽的給自己送上了一個大大的馬屁,拍的他神清氣爽,周身上下無比通泰。

一邊在心裡吐槽賈詡沒節操,李易一邊繃住笑意,在衆人明顯帶着崇拜的注目禮中,緩緩說道:“先生所言甚是,我之前所想到的,就是禰衡倘若直接死在我等手中,我雖然不懼曹操陰謀暗算,但終歸於大局不利,好在人算不如天算,禰衡被周倉所殺,曹操即便想要以此爲藉口行些算計,卻也是不知何年何月了,而且,呵呵……”

李易想到原本歷史中這一年中會發生的事,先是眯了眯眼睛,然後神色一肅,鄭重道:“諸位,我有幾件事要告訴諸位,事關重大,切記不可外傳。”

衆人神色一凜,齊齊應道:“喏!”

李易點頭,這才繼續說道:“袁術已得‘玉璽’,開春之後必然會豎起反旗,然後以奇兵襲取江夏,而我等將來如何,就要全看那時應對!”

“徐晃!”

徐晃眉毛一揚,出列道:“末將在!”

李易說道:“公明隨我最早,我素來寄予厚望,待到袁術起兵之時,南陽須有三萬可戰之兵,公明能否做到?”

徐晃朗聲道:“末將定不辱命!”

不過徐晃說罷,卻是又頓了一頓,有些遲疑的問道:“末將可保練出三萬精銳,只是甲冑兵器恐怕略有不足……”

李易輕輕點頭,道:“這些你無需擔心,所缺多少甲冑,屆時自會有人爲我等加倍送來!”

“喏!”

徐晃當即放下心來,退回座位,開始盤算招兵之事。

李易又道:“張遼!”

張遼出列拜道:“末將在!”

李易看着張了的目光很是欣賞,他麾下雖然典韋武力第一,但帶兵打仗的第一猛將,卻是非張遼莫屬。

只聽李易說道:“若起戰事,我自當親自掛帥,但軍中第一大將,具體指揮三軍,排兵佈陣之事,卻是要文遠去做,可謂責任重大!”

張遼深吸口氣,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誅殺董卓那次,張遼雖然功勞不小,卻並非其中不可替代之人,後來許多人只是覺得張遼跟了個好主公,並不認可他有多少將才。

但這回不一樣了,李易讓他做真正的統兵大將,對手還是袁術,劉表這樣的聲名赫赫之人,一旦事成,絕對可爲當世名將!

得到這樣的機會,張遼又是感激,又是興奮,大聲道:“張遼寧死不辜負主公厚望!”

李易微笑道:“我對文遠才幹放心,唯一顧慮就是,文遠從未統御萬人,所以,公明練兵之時,文遠也不可懈怠,當多在軍中行走,但有不明之事,可與諸位賢能探討,千萬不能馬虎大意,因爲戰事一起,我等勝則海闊天空,敗便是粉身碎骨!”

“喏!”

待張遼也領命退下之後,李易沒有再刻意針對誰下令,而是直接對衆人說道:“曹操之事,自要留意即可,但無需太多顧慮,因爲袁術一反,只要我等奉詔討逆,便佔據了大義,曹操若打南陽主意,便是與袁術同流合污,自壞名聲,以曹操智慧絕對不會如此。”

“另外,我夜觀天象,發現曹操不久之後在東南方向當生出一樁仇怨,屆時曹操若是興兵,假如不是討伐袁術,就只能是在徐州方向,總之絕非豫州,更不是南陽。”

聽到李易“夜觀天象”,這裡沒有一個人覺得不以爲然,因爲李易每每所言必中,衆人對此心中已有敬畏。

李易看了看衆人反應,確定除了諸葛玄有點懵逼,其他人都是很有幹勁的樣子,心中滿意,知道禰衡的事情可以了結,便說道:“文和既然已經去信責問曹操,不管曹操如何回覆,都是小事,我等都無需理會,今後大事,只在荊揚之間!”

“喏!”

衆人紛紛起身領命,李易揮手示意衆人坐下,然後看向諸葛玄笑道:“我看諸葛先生面龐紅潤,氣色遠勝以往,可見大丈夫功名雖然重要,但家人陪伴也不可缺少,我知在場有幾位還未成家,若是有意哪家女子,需要保媒,儘管開口,李某人樂意之至。”

衆人鬨笑,看向個別人的目光不乏揶揄之色,氣氛一時輕鬆了許多,不過也有例外,一個是諸葛玄,還有一個是郭嘉。

諸葛玄知道,往日這等商討,是沒有他的份的,爲此心中常有嘆息,不時還顧影自憐,今日得到召喚,以爲李易只是表示重視,諸葛玄一直暗暗歡喜,哪想到卻是稀裡糊塗的就上了賊船。

坐看袁術謀反,同時算計劉表,一口吃兩家,諸葛玄除非眼瞎,纔會把李易當做單純的良善之輩。

然而,看到李易的真面目又如何?

諸葛玄與劉表的關係已經淡了,反觀李易與他諸葛家有大恩惠,因此縱然明知腳下的是賊船,諸葛玄也下不得,只能期盼李易這艘船別輕易就翻了。

察覺到賈詡目光一直看着自己,諸葛玄知他用意,微微定神,然後向李易拱手道:“襄侯於我諸葛家有再造之恩,諸葛玄感動莫名,奈何身無他物,唯有以今後殘生相報,還望主公不棄。”

第722章 田豐剛烈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670章 必殺曹操第369章 袁術使者第503章 取揚州,刻不容緩第661章 青州變故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653章 搏一搏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367章 糜竺,見過主公!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345章 收凌操,圖謀孫氏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359章 爲呂布謀兗州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491章 投降,詐降第229章 郭嘉坑黃忠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義之人第604章 活死人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義之人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712章 袁譚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62章 差點就被感動了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217章 黃承彥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229章 郭嘉坑黃忠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455章 陳登第114章 夜見徐晃第460章 劉備送禮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278章 典韋的忽悠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第88章 心機第106章 我對不起司徒啊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222章 劉琦第401章 殺機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734章 大義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131章 請聖旨 謝謝“wanderi”的打賞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第218章 連名分都不要了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127章 張遼,見過主公!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235章 諸葛要做小舅子?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123章 徐晃有大將之風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54章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414章 世家與百姓第491章 投降,詐降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540章 贈劍第570章 鐵杵砸門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755章 戰!第585章 揚州新格局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161章 小霸王名震荊襄第81章 張繡的怒火第7章 酒尚溫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