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典韋的忽悠

“歡喜?”

何曼一時有些發愣,他實在是想不通這有什麼好歡喜的。

不過劉闢卻是若有所悟,很是配合的問道:“我等愚鈍,還請典韋將軍明示。”

典韋撇了何曼一眼,笑道:“既然諸位知道張遼徐晃二人,那你們可曉得,他們在拜入我家主公之前,身居何職?”

“這個……還請典將軍恕我等孤陋寡聞。”

劉闢等人是真的不知道,畢竟張遼徐晃之前不過是無名小卒,除非有特殊情況,根本沒人會特意去尋找他們的跟腳,至於說劉闢這些人,能知道張遼徐晃的名號,已經算是見多識廣了。

典韋道:“張遼,原本乃是呂布部下將領,統管千人,呂布對張遼也算是看重,可是礙於呂布自身所限,張遼雖然頗有志向,卻無用武之地,直到後來,張遼改投我主麾下,不過幾日功夫,便在擂臺上大展神威,然後張文遠勇武之名長安人盡皆知,連當今天子也曾親自傳見,對其很是讚賞,後來更是隨我主擊殺董卓有功,因此得封侯爵。如今爲我主麾下都尉,統領精銳近萬!”

“徐晃,之前只是楊奉賬下一軍侯,雖有一身武藝,卻被楊奉忌憚,不予重用,但我主慧眼識人,將徐晃引爲心腹,在誅殺董卓一事上功勞卓著,與張遼一起封侯,如今同樣爲我主麾下都尉,統兵近萬!”

“如今世人多知曉徐公明的名號,至於那楊奉是誰,還有多少人記得?而這,全都是因爲我家主公的緣故!”

劉闢龔都頓時聽得心頭火熱,張遼與徐晃完全就是勵志的典範啊!

其實,李易的崛起過程更加勵志,但李易走的路太過不同尋常,劉闢等人想都不敢想,反倒是張遼徐晃二人的經歷對他們而言更爲激勵一些。

劉闢與龔都對視一眼,目光中似有什麼東西在燃燒。

作爲大好男兒,不管是爲李易,還是爲他們自身,只要有機會,兩人都是想要做一份事業的,而典韋也沒有跟他們玩虛的,畫大餅空講未來前景如何如何,直接就道出了張遼徐晃二人的奮鬥故事,這說服力,可是比什麼都強。

其實就連何曼何儀二人這會也有些動心了,何曼雖然自信能在袁術那裡得到比劉闢他們更高的官位,讓麾下聚攏更多的兵馬,可是,封侯賜爵的話,他卻是想都不敢想的。

別看現在的小皇子不能自保,大漢江山風雨飄搖,可實際上,大漢的權威還是深入人心的,就說關羽吧,後來劉備都稱帝了,可他的爵位還是漢帝封的漢壽亭侯,由此可見漢室封侯在人心中的分量。

何曼頓時有些心癢癢了,而看他這般模樣,已經回過神的何儀輕笑一聲,故作感慨道:“李襄侯慧眼識英才,這眼光實在是厲害,只可惜,我等都是粗魯莽漢,這輩子也就是做些衝鋒陷陣,打打殺殺的事情,所以,封侯太遠,不敢奢望。”

何儀的話就像是一盆涼水澆在了劉闢龔都兩人的頭上。

是啊,張遼徐晃是李易看中他們才華,然後收入麾下的,可他們這些人,全都是大老粗,還是有黑歷史的,如何能跟張徐二人相比?

典韋忽的轉頭,深深的看了何儀一眼,後者只覺一股無形煞氣鋪面而來,身子下意識的往後仰了一仰,然後才明白過來,自己居然被典韋的眼神給嚇到了,感覺很是羞憤,不過,他也不好發作,畢竟他總不能說因爲典韋看他一眼,他就要發火吧,平白惹人笑話。

兩人的動作雖然細微,但還是被其餘幾人發現了,劉闢與龔都交換了一下眼神,身形有意無意間向着典韋靠攏過去。

“呼……”

典韋吐出一口氣,他是真的生氣了,要是換個時候,換個地方,必然要揍這人一頓不可,但他也明白,那樣只會壞了李易的大事。

壓下心中怒意,典韋皮笑肉不笑的道:“何頭領說的有道理,不過那只是對尋常人而言,而非是我家主公!”

“大漢幾百年來,封侯拜將者無數,可因爲我家主公的指點,張遼徐晃二人只是用了區區數月功夫,就被天子封侯,這手段,就算是留侯在世也比不得!”

“至於劉闢龔都二位兄弟,現在或許在統帥謀略上稍有不足,但莫要忘了,我家主公他可是專門設了書院,只要兩位將來虛心求學,莫要荒廢了時光,再有我家主公的指點,將來遲早封侯拜將!”

劉闢當即拱手,朗聲道:“能跟隨襄侯左右,已經是我等莫大榮光,至於其他功名,再無奢求。”

典韋暗暗點頭,這倆人太會來事了,等見到李易,他必須好好推薦一下才行。

剛剛典韋的話雖然是在給劉闢等人打氣,可無形中卻是一字一字,全數壓在了何儀的身上,讓他感覺有些憋屈,一時忍不住,辯解道:“天下書院何其多,其中名師大儒不知多少,襄侯草草設下書院,雖然算計很好,但空有書院沒有名師,最後恐怕……”

何儀本想說貽笑大方,但看到典韋的眼神再次掃來,愣是把那幾個字又吞了回去。

典韋依舊很生氣,不過,氣着氣着,卻是大笑了起來,道:“名師?我家主公就是名師,而且有我家主公在,誰人還敢稱名師?”

大廳內頓時一靜,劉闢與龔都面面相覷,甚至想拉一把典韋,讓他別這麼說了,因爲這說法,實在是招人恨啊。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典韋這一番話如果傳出去,幾乎天下所有的名師大儒都要將李易鄙視一通,鬼知道會來來多少仇恨。

何儀低頭暗笑,覺得典韋是個粗人,連他都不如。

何曼則是認爲,李易大概是當了南陽太守之後,有些倨傲了,果然,還是投靠袁術靠譜。

典韋對旁邊一個勁給他打眼色的劉闢視若不見,繼續道:“爾等以爲典某是開玩笑,呵呵,說出來不怕嚇到你們,你們可知蔡邕,蔡大家?”

“蔡中郎?”

何曼下意識的回了一句,實在是蔡邕的名氣太大,他們這些粗人也是聽說過的。

“正是蔡中郎,當初在長安之時,就算董卓對蔡中郎也是畢恭畢敬,可蔡中郎一見我家主公,你們猜猜如何?”

典韋稍微頓頓,賣了個關子,劉闢很是配合的問道:“那是如何了?”

“蔡中郎一見我家主公,只是幾句交流,就被我家主公才學折服,直言我家主公不是凡人,又得知主公要來南陽上任,便不顧年老體弱,非要跟着我家主公同來南陽,攔都攔不住,而且……咳咳,蔡中郎還將獨女許給我家主公爲妾,就爲了能常在我家主公身邊,聆聽我家主公的教誨!” Wωω •TTκan •CΟ

典韋說的很是痛快,不過說罷卻是感覺身上毛毛的,單純的編排一下蔡邕,他自然是無所畏懼,可把蔡琰也一塊給編排上,這鬧不好回去就要吃李易的排頭。

可再一想,典韋覺得自己也算是一心爲公,估摸着李易不會太生氣,不過即便如此,典韋也是琢磨着,過些日子得想法討好李易一下才成。

典韋的這一通胡謅,效果非常好,在場所有人都被震住了,不過很快,衆人眼中就泛起了狐疑之色,就連劉闢龔都也不例外。

實在是典韋這吹的也太狠了,蔡中郎可是天下最有名望的大儒啊,要說他欣賞李易可以理解,但按照典韋講的,蔡邕完全就是無腦倒貼,甚至,還有些犯……那啥。

何曼輕咳一聲,道:“這……典韋將軍莫要開玩笑了啊。”

典韋搖頭,果斷道:“典某可沒有半句虛言,蔡中郎女兒前些時日剛剛正式進了太守府,當時酒宴上賓客數百,想必在南陽已經是人盡皆知!”

其餘人頓時都不說話了,雖然理智上感覺這事非常荒謬,但看典韋的態度,顯然是真的了,畢竟這種事一打聽就知道,典韋完全沒必要撒謊。

見衆人被自己忽悠住了,典韋有些得意,繼續道:“不光蔡中郎,荊州名士黃承彥,得知我家主公才學後,也是將女兒送與我家主公爲……咳,爲徒,同時更是舉家搬遷到了宛城,爲我家主公效力!”

典韋暗暗掐了一下大腿,提醒自己再吹噓的時候得長點心,剛纔險些說漏嘴,沒辦法,黃月英在李易身邊雖然是徒弟名分,可大家都知道咋回事,而且黃月英還是個有實權的,雖然說不會故意給典韋下絆子,但在李易那攛掇一下,給典韋弄個禁酒令是絕對沒問題。

衆人再次震驚,就連原先還偷偷嘀咕的何儀也是一臉懵逼,完全不懂李易到底有何德何能,能折服那些名士大儒。

劉闢坐在一旁,實在是忍不住,低聲問道:“敢問典韋將軍,襄侯究竟是如何……如何讓這些名士爲襄侯所用,我等……我等實在是想象不到。”

“哈哈,告訴你也無妨,主公隨手寫了幾篇文章,裡面具體講的什麼,典某也不懂,不過那些名士大儒,還有世家子弟,卻是一看之下,將之奉若至寶,前段時間,太守府門前,每日都有數十人等候,就爲了主公能將那些文章後半拿出來與他們講解,蔡中郎更是說全天下的讀書人將來都應該以我家主公的文章作爲蒙學!”

劉闢不明覺厲的摸了摸後腦勺,喃喃道:“襄侯好生厲害,文武雙全啊!”

“那是!”

典韋得意的哼了一聲,然後道:“所以,兩位兄弟儘管放心,等進了我家主公的書院,聽了主公的教誨,將來只要按照主公的吩咐做事,肯定是前途無量!”

說罷,典韋又看了何曼何儀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何儀原本還想再辯駁一下,卻是無奈發現,辯無可辯。

至於何曼,他承認,對李易那邊的情況很動心,特別是那所謂的學院,如果可以隨心所欲,他肯定會選擇先去李易的學院裡“深造”,然後再到袁術那邊爭取他的中郎將。

沒錯,何曼心神搖擺之後,念頭最終依然是落在袁術那邊。

雖然他也承認,李易真的很厲害,但比較袁家的名聲,終究是差了太多,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李易只給出一個校尉,畢竟,太多人都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說矇蔽。

何曼舉起酒盞,沒有迴應典韋的眼神,只是笑道:“今日酒宴是爲了慶賀與典韋將軍相識,先不說正事,應當一醉方休纔是!”

“是是,理應如此!”

何儀也跟着端起酒盞,向着典韋這邊敬酒。

典韋端起酒盞,與他二人遙遙示意了一下,心中卻是基本熄了拉攏他們的想法。

典韋感覺自己已經盡力了,可這兩人一點親近沒有,反而還想着落李易的面子,典韋感覺自己沒本事拉攏他們,也不大想拉攏他們了。

於是,酒宴恢復正常,之前略顯緊張的氣氛消散一空,不過,原本坐在一起的六個人,卻是無形中成爲了涇渭分明的兩夥人。

典韋也不管何曼他們,只是一邊飲酒,一邊低聲與劉闢他們交代一些事情,因爲典韋在這裡停留的時間有限,許多事情必須儘快與他們交代,比如說建議劉闢龔都二人選一人爲代表,儘快入南陽找到李易將此事確定下來之類的話。

衆人正飲宴中,打門口進來一個何曼的親兵,告訴何曼,說是寨子來了一行人,自稱是李易麾下,說找典韋有急事。

典韋聞言自然不敢大意,何曼也沒有阻攔,很快,典韋在廳外僻靜處見到來人,認得這是他的一個手下,同時也是李易在南陽那邊的護衛,當即問道:“主公有何命令?”

那護衛見左右無人,取出一封信交給典韋,因爲典韋識字不多,護衛同時還將李易去揚州的事情口述了一遍,聽得典韋是火急火燎,當即就想改道去揚州,畢竟揚州可不比荊州安全,他作爲李易的頭號護衛,這種時候如何能不在李易身邊?

護衛見狀,趕忙拉住典韋手臂,典韋怒道:“休要阻我,主公在外,某豈可不在身邊護衛?”

護衛一邊感慨自家主公料事如神,一邊勸道:“將軍千萬不要衝動,主公交代了,將軍若是想要前往揚州,也不是不可,只要將徐州之事辦妥,之後自然可以轉道揚州與主公匯合。”

典韋先是一喜,可又覺得護衛話裡有話,便問道:“如果,我是說假如,徐州的事情沒辦好,某還能否去揚州?”

護衛訕訕笑道:“如果辦不成,主公便讓典將軍留在徐州接應,等待主公揚州事了之後親至徐州。”

第112章 新軍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92章 疑兵之計?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371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369章 袁術使者第635章 劉繇第12章 還請公明拭目以待第98章 孫氏必有人封侯第72章 督軍有難事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519章 戰、和、退第654章 以死謝罪第425章 何人爲右軍師?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108章 賈詡第475章 我是路過的第27章 見袁隗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612章 飛仙崖第108章 賈詡第133章 賈文和納頭便拜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460章 劉備送禮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519章 戰、和、退第738章 張揚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748章 蒸汽機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435章 金雕入夢第12章 還請公明拭目以待第72章 督軍有難事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433章 軍元券第235章 諸葛要做小舅子?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768章 自投羅網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174章 二虎競食與反客爲主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99章 三拜第612章 飛仙崖第245章 書院第172章 將軍,我們中計了!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745章 年後有禮第541章 孫家對不住襄侯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165章 別怕,我會保護你的第115章 教徐晃行賄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