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張師弟你怎麼了?

李易雖然一開始面對諸葛玄的時候很墨跡,但敲定了事情,具體辦事還是很快的。

第二日一大早,他就親筆——親自讓黃月英代筆,寫了一封“親筆信”,然後選了個比較激靈的護衛快馬送往壽春。

原本李易還考慮要不要等到了宛城之,讓徐庶或者石韜帶信走上一趟,畢竟這兩位雖然暫時沒什麼名氣,但好歹也是個文士,可以以正個八經的李易使者身份去面見袁術。

不過李易思索一番過後,決定這次還是不用他們了。

對於袁術這樣的人來說,莫說李易現在只是一個太守,即便李易將來得了荊州,在袁術心裡李易最多就是個狡猾的暴發戶,身份依然不能與他相提並論。

至於徐庶與石韜這樣的“無名小卒”,在袁術眼中恐怕更是與螻蟻無二。

他們只是單純送信也就算了,如果打明旗號擺出使者的架勢,袁術不但不會正眼看他們,心裡還會暗暗鄙視,甚至當面嘲諷幾句,乃至事情本身生出變數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在身份不對等的情況下,派出使者撐門面真沒太大的政治意義。

除去考慮袁術的性格,孫策那邊也不得不防,鬼知道小霸王會不會看到李易的旗號眼睛一紅,對着徐庶或者石韜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雖然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但李易必須考慮在內,否則真出意外,他哭都沒地方哭去。

權衡一番之後,李易決定就派一個護衛過去,袁術以及他的麾下可能會爲此笑話李易寒酸,但不管是他們,還是孫策,都不會爲當真難一個護衛,否則也太沒品了。

而且,如果這一些都順利的話,李易還能借此達成另外一個目的——示弱!

李易特意在信中提到,因爲自己初到南陽,各種事情亂糟糟一團,自己處理不過來,麾下又實在沒有可用之人,所以只能以武夫往來傳信,還請袁使君體諒他的難處,另外,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袁使之後可以幫忙派隊兵護送家人一程,那就更好不過了。

李易有預感,袁術看到他的那些用辭,多半會洋洋得意的將信件傳閱左右,說那個李易殺了董卓又如何,名氣大一些又如何,面對他袁某人不還是得畢恭畢敬?將來兵指荊州,李易必然大開城門,奔出三十里笑臉相迎……

在信件末尾,李易又隱晦的提了一下孫策對他的誤會,希望袁術可以照顧一下,別讓孫策衝動傷害他的家人。

這一點單純只是李易的私心,他是真怕孫策不管不顧報復他。

總而言之,這封書信雖然是黃月英代筆,但李易也算是煞費苦心了,考慮到了許多的細節,袁術讀過之後,答應李易要人的請求是必然的,還有很大的可能,會將李易當做他的潛在小弟。

黃月英在寫信的時候,一雙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實在是李易臉上的玩味與書信中的恭謙態度完全就是南轅北轍。

不過,黃月英的白眼有多少是因爲李易要了諸葛家的兩個女兒,那就不得而知了。

這日一早,李易一行人馬再次啓程,因爲快要到宛城了,衆人心情都很是不錯,就連一直萎靡不振的諸葛玄也因爲心事有了着落,開始坐在外面與人談笑。

唯一稍稍顯沉悶的,就是張機華佗他們了。

李易是真的服氣了,果然不愧是青史留名的人物,這兩位神醫實在是夠敬業,整天都在討論醫術,哪怕是趕路也不肯停歇。

因此,李易對他們兩人也是越發的敬重,這種人,即便轉行了,但有如此態度與毅力,甭管做什麼,成就都會遠超常人的。

到了中午的時候,車馬停下開始生火做飯,兩個神醫也終於肯下車緩緩神。

張方一直跟在張機的身後,張機不光是他師兄,按照將來的安排,還是他的頂頭上司,再加上張方久不行醫,張機對他的醫術有些不放心,就留他在身邊,幫他熟悉熟悉,免得將來教授弟子出了差錯。

張方難得的聽話,跟着兩個醫學狂人在車廂裡悶了一上午,雖然臉色稍稍有些不耐,但也沒抱怨,對此張機看在眼中,覺得張方心性有了不少的進步,很是爲恩師感到欣慰。

等到開飯的時候,張方終於有些忍不住了,出聲問道:“師兄,師弟有一事不明,還請師兄解惑。”

“哦,你是有何事,講來聽聽?”

張機放下了手中的乾糧,又擦了擦嘴角,笑着問道。

張機心情是很好的,事業上有奔頭,師父的獨子也有了長進,這都是好事。

張方看了看張機的臉色,確定他心情不差,這才繼續說道:“師兄昨晚將近午夜方纔睡下,今早剛到五更天,又起身與華師兄商討藥方,我聽師兄言語,似乎長久以來都是如此這般,請恕師弟冒昧,師兄當年求學都不曾如此辛苦,所以……所以師弟心中實在是不明師兄爲何如此!”

其實張機如何努力與張方關係不大,但張方實在是太過納悶了,不問明白心裡不舒坦。

即便是問了,張方也遺憾自己問的太過委婉。

因爲在他眼裡,張機與華佗應有點神經質了。

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雞早,乾的比驢多,這已經不能用簡單的勤奮或者用功來形容了。

而且,張方知道張機醫術厲害,與華佗雖然接觸不深,但能與張機聊得來,想來也是不差,可以說,這兩人基本已經走到醫術的巔峰了,將來只需要好好的待在李易身邊,等李易有個頭疼腦熱的時候隨手開個保險一些的方子,這輩子就能舒舒服服的過下去了,何必如此勞苦?

還有,這兩位辛苦也就算了,精神頭還很足,張方跟了張機半天就感覺頭暈眼花昏昏欲睡,可張機卻是跟打了雞血一樣,神采奕奕,精神飽滿,若非兩人一直都在一起,他都要懷疑張機是不是偷偷嗑了什麼靈丹妙藥。

聽見張方的問題,張機先打量了張機一眼,又與華佗對視片刻,然後卻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張方被這莫名其妙的笑聲鬧的有些臉紅,似乎是自己問了什麼很愚蠢的問題一般,正想擺手說不問了,張機卻在這時開口道:“襄侯要開設醫學堂,將來可教授千百弟子,甚至是上萬人,只要此事成功,將來必然醫道大興,也可叫天下百姓免遭疾病之苦!”

“至於此事能否成功,首先在於襄侯,其次便是在於你我!”

“襄侯此舉爲的是百姓,也是爲了天下醫者,襄侯都能如此,我等身爲醫者本身,又豈能有絲毫懈怠之理?”

“更何況如此機會,千古難得,莫說稍稍辛苦一些了,就算是要師兄以身試藥,甚至豁出性命也是無妨啊!”

張機說着說着,似乎是想到了將來醫學堂落成後,自己的徒子徒孫們行走天下的樣子,忍不住再次笑了起來。

張方聽着張機的話,眼中卻是越發的迷茫了,倒不是他聽不懂,而是張機說了這麼多,不是爲了天下百姓,就是爲了天下醫者,至於張機本人能得到什麼好處,卻是一點都沒提啊。

雖然感覺李易不可能虧待了張機,但如果不是有大把榮華富貴的話,這麼賣力做事根本不值得的。

張方心中越發不瞭解自家師兄的想法,但他不敢再問,否則怕是要挨訓,只能先低頭吃乾糧,眼珠卻是亂轉,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神醫!某來給你送東西了!”

幾人正吃着,一個跟打雷一般的聲音衝着他們傳了過來,張方歪頭一看,知道這人叫做典韋,據說是惡來轉世,在襄陽擺過擂臺,連戰幾十場無人能敵,現在是李易的頭號護衛。

張方有些怕典韋,雖然在心裡看不起武夫,但還是打算趕緊起身行禮。

不過典韋比張方麻利多了,張方剛剛擡起屁股,典韋就跟個秤砣似的坐在了他的邊上,然後從身後拿過一個大樹杈子往他們三人中間一插,上面還掛着三隻剛剛烤好,正冒着熱氣渾身流油的兔子。

典韋笑呵呵的說道:“兄弟們烤了幾隻兔子給主公,主公說卻說神醫這些天最是辛苦,叫某給神醫送來。”

“多謝襄侯,多謝典將軍!”

張機趕忙拱手,旁邊華佗與張方自然也跟着一道,隨後張機往前方看了看,那邊李易也端着陶碗也在吃飯,雖然看不清,但張機知道,李易必然是與這些士兵一起用的粟米飯。

張機暗暗點頭,又看了自家師弟一眼,說道:“襄侯自己食用粗糧,卻是對我等飲食照料精細……襄侯仁義,今生遇到襄侯,是我等幸事啊!”

張機對着李易那邊拱了拱手,他這話是出自真心,同時也是叫張方看看李易的高大上,希望他能夠安下心來做事。

典韋心中暗樂,作爲李易的絕對親信,他可是知道,李易跟將士們吃大鍋飯是很講究的,盛上一碗,端在手裡不動,一個勁兒的跟將士們嘮嗑,等將士們差不多吃完了,李易纔開始扒飯,這時最多就是個半飽,然後李易就在將士們愛戴的目光中走上馬車悄摸的吃他的小竈。

用李易的話來講,這是叫將士們吃的心安,他自己也吃的心安,是雙贏!

典韋自然不會揭李易老底,而是順着張機的話得意道:“那是,我家主公可不是凡人,若非主公慧眼識人,我這會多半是在山裡做那野人呢。”

幾個醫生說來也都是文化人,當即就感覺典韋話裡的意思有點不太對,張機與華佗相視一笑,感覺典韋是真性情,張方倒是暗暗鄙夷,可他不敢說,生怕典韋一拳頭錘死他。

典韋臉皮比較厚,李易叫他送肉,他就賴在這裡不走了,順便還把華佗的藥酒給喝了大半。

眼看着三隻兔子有差不多一半都進了自己的肚皮,典韋終於感覺臉熱,打了個哈哈直接閃人,張機與華佗也不與他計較,反而都很喜歡與典韋相處。

倒是張方越發不快,看着被典韋撕下一條大腿的兔子,根本沒有再碰一下的慾望。

張方正心裡嘀咕典韋的壞話,肩膀忽然被人拍了一下,登時將張方嚇了一跳,有些惱怒的轉頭,直接就對上了典韋的那張黑臉,驚得張方的小心臟差點沒蹦出來。

自己不過是腹誹幾句啊,這都能被人發現?

典韋可不知道張方胡思亂想,再次坐下道:“張師弟,我剛回去,主公便有件事叫我託你去做。”

張方見典韋不是來尋自己晦氣的,心裡長長的鬆了口氣,也不管典韋爲何稱呼自己張師弟,趕忙拱手問道:“不知襄侯有何吩咐,還請典將軍示下。”

張方言語很是客氣,驚嚇過後心中隱隱有些歡喜,昨日李易與張機說讓他做個教習,他心中很是鬱悶,好在現在李易親自給他分派事情,這明顯是個機會,只要做好了,多半能與李易親近幾分。

張機與華佗也好奇的看着典韋,他們都比較疑惑,李易有什麼事情是張方可以做的?

典韋自腰間取下幾塊畫布,道:“主公說了,張師弟的父親,嗯,也就是神醫的師父,醫術高明,醫德更是令人欽佩,至今南陽都有百姓記得張先生美名!”

“張先生授徒有方,昨日張師弟又帶來了那許多手稿,再加上兩位神醫的編撰補充,一旦成書教授弟子,必然福澤千年,這是大功德!”

“雖然張先生已經故去,但主公說了,有大功德之人必須流芳百世,要命人打造張先生石像,將來立在醫學堂門前,將來的入學弟子,每天出入都要瞻仰!”

“所以,主公叫我拿畫布過來,請張師弟給張先生畫上幾張肖像,方便石匠臨摹打造。”

典韋解釋完了,就將畫布遞向張方,卻發現張方眼神呆愣愣的,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整個人好像都失了魂一般,典韋不由納悶道:“張師弟你這是怎麼了?”

第54章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圖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397章 點將第302章 給袁耀挖坑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93章 龐德公獻寶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臉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393章 龐德公獻寶第164章 讓權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424章 話裡有坑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558章 壽春城破第460章 劉備送禮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278章 典韋的忽悠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238章 張師弟你怎麼了?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137章 敢爲朕效死者,唯有李愛卿!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102章 貂蟬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250章 以襄侯馬首是瞻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748章 蒸汽機第184章 水中看美人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575章 孫策去也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745章 年後有禮第296章 孫策要反袁術?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751章 興商第127章 張遼,見過主公!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631章 風雲漸起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761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日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547章 顧雍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144章 我實在忍不住了!第212章 易英連弩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405章 誓死追隨徵南將軍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701章 副院長第194章 不勝而勝第738章 張揚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394章 徵南將軍!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95章 對不住了第189章 典韋步戰天下第一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374章 狼煙起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231章 一羣烏合之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