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

典韋的臉上有不可思議,還有不甘,叫道:“主公,他方纔可是險些就……”

不等典韋說完,李易擺了擺手,道:“他並非……”

李易深吸一口氣,擡頭看天,一字一字道:“並非故意害我,而且他還……唉,算了,放他走!”

李易了下令,典韋無奈,憋屈的低吼一聲,將那人往地上重重一推,又撿起兵刃,就站到李易後面不吭聲了。

李易吐出一口氣,緩了緩情緒,又對着四周百姓拱拱手,道:“諸位,這裡無事,還請散了吧。”

說罷,李易也不管百姓們如何反應,又對侍衛吩咐道:“回府,要快!”

侍衛們聽到命令,簇擁着馬車一溜煙就跑了,根本沒去想李易明明說了沒事,幹嘛還要趕快跑。

原本看熱鬧的路人們,望着李易走遠,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雖然心中癢癢的厲害,但愣是沒有一個開口敢討論的。

州牧二殺太守,這話題實在太要命了,他們不敢聊。

而路人中有些是附近達官貴人家的子弟或者僕役,見事情已了,擦了把額頭上汗,撒腿就跑回自家報訊去了,這消息金貴,得快。

至於那個被典韋擲的七葷八素的騎士,迷迷糊糊的爬了起來,再次痛呼一聲,辨認了一下方向,又踉踉蹌蹌往前奔去,行人見了他紛紛避讓,誰也不敢阻攔,畢竟這可是州牧的人啊。

……

荊州州牧府衙,議事廳內,少見的坐滿了人。

除了在家養病的蔡瑁張允,其餘襄陽文武盡皆到場,就連剛剛在外歸來的劉琦與黃忠也不例外。

“此事,諸位以爲老夫當如何處置?”

劉表一攤手,向衆人問詢,而衆人只是小聲竊竊私語,卻不敢輕易進言。

就在今日早上,江夏太守黃祖快馬急報,紀靈忽然引兵數千入豫章,豫章太守諸葛玄不敵,向黃祖求救。

因爲豫章歸屬乃是揚州,黃祖不敢貿然行事,只好連夜派人向劉表請示。

而劉表一時難下決斷,只能召集衆人商議對策,只是衆人也不敢輕言,實在是此事有些麻煩。

早些時候,董卓借天子名義,命劉表爲荊州刺史,劉表便徵召舊識諸葛玄屬官,讓諸葛玄代他入洛陽謝恩,之後諸葛玄本該回荊州覆命,但恰好諸葛玄堂兄諸葛珪病逝,留下一堆孤兒寡母無人照料,諸葛玄便向劉表請求,先去徐州安置諸葛珪家小。

劉表作爲厚道人,很欣賞諸葛玄的對他亡兄的態度,再加上諸葛玄入洛陽辦事也做的很不錯,在同意了諸葛玄的請求之餘,又向朝廷舉薦諸葛玄爲豫章太守。

於是,諸葛玄在爲諸葛珪辦理後事之後,便帶着堂兄的家人直接去了豫章上任。

劉表當時剛剛成爲荊州刺史,也是一腔雄心壯志,他向朝廷舉薦諸葛玄爲豫章太守,可謂用心良苦。

豫章歸屬揚州,比鄰江夏,地屬東南,如果荊州想要對東南用兵,有豫章爲橋頭堡,直接就佔據了三分先手。

當時劉表也不是一定就要以荊州爲根基,然後對外如何如何,但只要諸葛玄能站穩豫章,不管怎麼說,對荊州的發展都有着大大的好處,最起碼在東南方向的軍事上不會處於被動。

然而,事不隨人願,袁術一轉眼成了揚州刺史,而且與劉表關係緊張,於是,孤懸在外的諸葛玄就成了劉表心中的一個隱憂。

劉表有意直接將諸葛玄召回,但他心中實在是不甘,也不想丟這個面子。

而且,諸葛玄畢竟是朝廷封的太守,劉表心中存了希望,或許袁術不一定敢直接向諸葛玄動手,再說袁術還要整合揚州勢力,就算要向豫章動手,怎麼也得是來年開春耕種之後的事情。

也不知是袁術算計精明過人,還是說他行事毫無顧忌,竟然不聲不響的讓剛剛從南陽撤走的紀靈輕兵簡行,抄小路,直接殺向了豫章,讓劉表這邊措手不及。

於情,劉表不可不救諸葛玄,畢竟諸葛玄是他派出去插眼的。

於理,不管袁術以何名義出兵豫章,都是揚州內部事務,輪不到他劉表去管。

於私,劉表還不想在此事上丟了顏面。

結果就是劉表左右糾結,只好着急衆人商議,希望可以拿出一個妥帖的對策。

只是,劉表的官員們也爲難啊。

諸葛玄不是荊州本地人,雙方又沒什麼交情,死活與他們關係不大。

而且豫章可不是荊州,以什麼名義出兵?

不要忘記了,南陽的那一波較量,蔡瑁張允現在還在家裡養着呢,即便是出兵了,能打贏麼?

只是,拒絕出兵這事誰也不好提,萬一諸葛玄將來有個好歹,劉表難免不會埋怨今日提議之人。

見面前一干人等盡皆沉默,劉表嘆氣,對於衆人的心思,他又何嘗不知?

轉頭望望,劉表看向了坐的稍稍靠後的長子,問道:“琦兒,此事你有何看法?”

劉琦如今二十多歲,與劉表長的很像,同樣一身儒雅氣度,一看就是個好人,叫人見了很是容易生出好感。

見父親問話,劉琦先俯身行禮,又對劉表左右欠身,表示尊敬,這才正色道:“孩兒以爲當立即出兵!”

劉表微微點頭,露出一絲笑意,且不論劉琦的態度正確與否,最起碼敢說話,能說明他心中是有主意的。

“緣由?”

劉琦又是一禮,對自家父親極尊敬,在場衆人見劉表如此守禮,也是紛紛暗自點頭。

劉琦說道:“袁術無道,在南陽橫行無忌,有如豺狼,以至於無數百姓流離,今又出兵豫章,爲豫章百姓計,父親當出兵,此乃仁義之舉!”

劉表微微點頭,示意他繼續。

“袁術雖爲荊州刺史,豫章在其管轄之內,但現任太守亦是天子冊封,袁術無故興兵,此爲不忠,父親即爲皇室後裔,出兵相助,乃是彰顯漢室威儀!”

“諸葛太守乃父親故交,比鄰而居,今有外賊入室,父親豈可袖手旁觀?”

劉琦最後一抱拳,道:“以此三點,孩兒以爲荊州當出兵以解豫章之急!”

劉表再次點點頭,心中卻是苦笑,自家兒子說的話的確很在理,心也很正,只是這話實在太直,都不給他這個父親留下拒絕餘地……

劉表沒有給予答覆,而是又問:“諸位以爲然否?”

想了想,又補充道:“諸位儘管暢所欲言,說錯也無妨。”

之前沒人願意站出來表態,主要是缺個打頭的,現在有劉琦當前表明立場,再看劉表的態度,自然就有人願意開口了。

荊州從事韓嵩出聲道:“大公子所言甚是,然,嵩卻以爲此非上策。”

有人意見相左,劉琦也不生氣,很是客氣的躬身道:“還請先生教我。”

韓嵩先看了劉表一眼,見他沒有表態,便還禮,然後道:“南陽新敗,蔡軍師與張將軍還在養傷,我荊州兵馬軍心不振,紀靈卻是氣勢正高,若要出兵豫章,誰敢爲三軍主帥?”

劉琦頓時微微皺眉,他是在思索,很快,看向低頭坐在不遠的黃忠,眼前一亮,道:“黃將軍勇武,可謂三軍主帥。”

黃忠見提到自己名字,微微點頭示意,但並沒有站出來說什麼。

韓嵩也不說黃忠本事如何,只是繼續道:“再問公子,此戰若勝,當如何?若敗,又當如何?”

劉琦剛要張嘴回答,然後就卡克了。

韓嵩微微一笑,沒等劉琦繼續琢磨,便直接道:“此戰再敗,我荊州怕是會成爲天下笑柄,兵馬數年內難拾戰心,甚至還會有不軌之人藉此生亂!”

“此戰若勝,選擇有二,其一便是得勝收兵,然後常年準備兵馬輜重,防備袁術捲土重來,其二就是順勢佔據豫章,如此且不說消耗兵馬糧草多少,單單天下不知會有多少人以爲州牧無故興兵,卻是在道義上落了下風啊!”

韓嵩說的問題在場許多人其實都明白,雖然照顧劉琦面子沒有出聲附和,但一個個臉上的表情顯然都是非常贊同的。

劉琦也知道韓嵩說的有理,只是此舉有違他本心,問道:“難道就放任豫章不顧麼?”

“唉。”

韓嵩嘆了口氣,拱了拱手,道:“下官雖然知道出兵有害,卻也明白不動有礙,心中也是左右爲難啊。”

劉表臉色登時有點不好看了,韓嵩駁斥他兒子無所謂,這個正常,晚輩們受了教訓纔會有長進,他劉表不是小氣的人,可你在駁斥了之後,卻又說自己心裡其實沒什麼主意,這感覺就好像是特意爲了針對劉琦纔開口的一樣。

蒯越其實也不滿韓嵩的話,太不給劉琦面子了,不過見劉表不高興,爲何緩和氣氛,還是適時站出來道:“豫章一事,依越所見,不見得非要動刀兵,爲何不請天子裁決?”

劉表心中怒意收斂,問道:“異度此言何解?”

蒯越拱手道:“擇一能言善辯之士,面見袁術,曉以厲害,暫息刀兵,然後上奏朝廷,依朝廷旨意行事。”

“唔……”

劉表沉吟了起來,微微有些心動。

在消息傳來的第一時間,劉表其實就知道,豫章肯定會落袁術手裡。

他在自家地盤上都幹不過袁術,跑去豫章客場作戰,怕是會敗的更慘。

所以,劉表雖然問出兵與否,其實最在意的卻是,豫章以一個什麼樣的過程被與袁術拿去。

也就蒯越看明白了劉表的心思,請朝廷出面,雖然不出預料最後得勝的會是袁術那邊,但明面上劉表是聽了朝廷話,並不是因爲怕了他袁術,臉面上會稍稍過得去一些。

劉表的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問道:“諸位以爲異度計策如何?”

一衆文武見狀登時鬆了口氣,他們是真怕劉表腦子一熱又去找袁術幹仗,自然是紛紛贊同。

劉表見衆人都是這個意思,欣慰之餘也有些鬱悶他們被袁術給打怕了,不過那個問題要慢慢解決,當下還是處理眼前的事。

“那麼,誰可爲老夫出使……”

劉表話說到一半,旁邊側門進來一個侍從,小步走到劉表身邊耳語了幾句,登時,劉表臉色上浮現了一抹淡淡的怒氣,雖然劉表很快就掩飾了過去,但在場幾乎都是察言觀色的高手,一個個紛紛心裡嘀咕,究竟是誰又惹州牧生氣了?

劉表擡了擡手,叫侍從退下,沉默了一會,也不提剛纔的事情了,忽然笑道:“老夫剛剛得知了一樁喜事,當與諸位分享。”

蒯越剛纔隱約聽到了一些,似乎有李易的名字,但並不是很清楚,問道:“不知是何喜事?”

劉表眯眯眼,道:“就在剛剛,黃承彥之女仰慕襄侯才學,拜其爲師,此時據說正準備在家中擺酒慶賀,哈哈,你們說,老夫要不要也去討上一杯酒水解渴?”

雖然劉表臉上滿滿的都是笑,可這話在旁人聽來,怎麼都有些咬牙切齒的味道。

所有人都清楚,劉表是真生氣了,而且應該是氣黃承彥多過李易。

一州之主請不動的黃承彥,這會主動往李易身邊湊,貌似還是倒貼,這是要幹嘛?

李易之前弄了個洛神賦算是給他身上加了個“文人”的標籤,但洛神賦雖然辭藻華麗無二,但在立意上卻是落了下風,算不得大家。

結果黃承彥愣是弄了一出拜師,這就值得推敲了,對了,拜師的還是他的寶貝女兒,嘖嘖嘖……

衆人正在腹誹,王威忽然從外大步奔走入內,打斷了衆人的思緒。

只見王威腳步沉重,臉色有些發黑,任憑誰看了都知道他斷然不會帶來什麼好消息。

劉表知道王威是個很沉穩的人,如此直入議事廳,定然是出了什麼了不得的事,也顧不得再惦記李易那邊,連忙問道:“子重,何事慌張?”

王威抱拳行了一禮,沉聲說道:“方纔有人昏倒在府門外,門房着人施救,看其面熟,辨認後,不想卻是……”

“是誰?”

劉表出聲問道,心中隱隱感覺似乎有什麼很糟糕的事情要發生。

王威澀聲道:“豫章太守,諸葛玄!”

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587章 試探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155章 文仲業淚流滿面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第480章 夏侯淵認了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608章 親情第173章 襄侯,紀某錯了!第96章 祖茂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173章 襄侯,紀某錯了!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194章 不勝而勝第410章 狼狽的袁術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317章 諸葛瑾第482章 不接招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64章 談婚論嫁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371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556章 攻城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590章 虞翻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582章 迎天子入荊州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14章 司徒可聽聞百步飛劍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267章 又見龐季第604章 活死人第466章 請陶使君救命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271章 典韋東遊記(上)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131章 請聖旨 謝謝“wanderi”的打賞第21章 董國舅節操何在啊?第102章 貂蟬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80章 屠村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455章 陳登第712章 袁譚第670章 必殺曹操第633章 求收留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64章 談婚論嫁第469章 散了吧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673章 戰局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355章 荊州陰雲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第271章 典韋東遊記(上)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447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19章 欲謀大事,必先揚名第763章 攻佔平原津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643章 罵戰第310章 請留步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663章 曹操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