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

蔡家發生的事情李易自然不知道,他與華佗別了蔡瑁之後便一起往回走,只是中途路過一家不錯的醫館,華佗一時心動便找同行交流去了,而李易作爲非專業人士沒興趣強行湊熱鬧,便獨自回府。

可是距離還有老遠,李易就看到自家門口有幾個人圍在那裡,似是發生了什麼意外。

李易趕忙加快腳步走了上去,別看如今劉表,還有荊州文武都對他很客氣,但真正的現實是,這許多天下來,愣是沒有一個荊州官員或者世家主動上門拜訪過李易,或者邀他參加一些聚會酒宴。

當然,李易在類似場合出席次數也不少,但全都是劉表主持的,除了劉表之外,其餘人彷彿都是商量好了一般,與李易客氣歸客氣,但絕無深交的意思。

所以,自家府邸門前發生了異狀,李易下意識的就認爲有情況。

等李易到了近前,幾個府中僕役趕忙向他見禮,李易點點頭,然後看向了被僕役們圍在中央的人。

那是一個看年紀與李易都差不多的年輕,粗布衣衫鬆鬆垮垮的套在身上,渾身酒氣醉眼迷離,髮束也有些散亂,整個人就跟煮熟得麪條一般歪歪斜斜的靠在李易府門前的臺階旁,周身上下怎麼看都透着一股子濃濃的頹廢與浪蕩的氣息。

現在被幾個人盯着看,醉漢還不忘抓着小酒壺往口中倒着酒,十足的酒鬼一個。

幾個僕役臉上全都露出了厭惡之色,他們不是惡僕,實在是這醉漢當真不討喜。

李易也不由皺了下眉,不過他自然不會自降身份去趕人,而且李易覺得這人以如此姿態出現在這裡,要麼是真的醉到腦子秀逗了,要麼就是想要以特立獨行來引起自己的注意。

要知道三國時代並不缺這樣的人,狂士禰衡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李易不語,看向一個僕人,那僕人趕忙解釋道:“老爺,小半個時辰前,這不知哪裡來的醉漢突然就賴在門口不走了,小人趕他他也不動,也不好直接動粗,正尋思着要找幾個人一起將他擡到街對面,老爺您就回來了。”

李易點點頭,心中再一次肯定了劉表的治理能力,換個地方你試試,要是有醉漢敢這樣子外在袁術門口,怕是早就被打的老孃都不認得了。

李易想了想,走上前去,僕人見狀,趕忙護衛在李易身側,李易擺擺手示意無妨,然後對着醉漢問道:“你爲何在我府邸門前醉酒?”

那醉漢眯縫着眼睛,喝了一口,不答話,只是自顧自的大聲道:“好酒,好酒!”

僕人見狀,心中有氣,喝道:“此乃大漢左將軍,襄鄉縣侯,南陽太守,爾還不速速見禮!”

“嗯,嗝……”

僕人喊的響亮,然而那醉歪歪腦袋,哼哼了一聲,也不知是聽不懂李易的名頭,還是真的太醉,竟然全完不爲僕人的話所動。

僕人心裡火了,看向李易,只要李易一個點頭,他馬上就帶醉漢找地方好好“醒酒”。

不同於僕人的惱怒,李易卻是笑了,他的名號對普通百姓來說是很有威懾力的,哪怕真是喝醉的人聽了,也能嚇醒七分。

所以,面前的醉漢只能是裝的,而對方的來意也就很值得琢磨了。

李易用衣袖掃了掃臺階上的灰塵,在醉漢對面坐下,上下打量了一陣,不屑道:“你這醉漢酒量實在太差!”

醉漢這次終於有了一點還算是正常的反應,翻翻眼皮子看向李易,似乎是在問李易爲什麼這麼說他。

李易看了一眼他手中的酒壺,道:“還有半壺吧,不過幾口酒罷了,你用了將近半個時辰還沒喝完,枉爲男兒!”

醉漢眼皮子跳了跳,哼道:“家貧,賒來的酒,自當細細品味。”

李易點頭,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怪不得你明明爛醉如泥,身上卻無半點酒漬,我還倒你是將醉酒功夫練的爐火純青,原來是捨不得酒水啊。”

李易如此一說,就差直言醉漢是在裝瘋賣傻了。

醉漢想了想,人家都點破了,再裝下去也不好看,索性伸了個懶腰,往後挪了挪,大門上的檐角剛好能爲他遮陽。

醉漢眯眼舒服的呻吟了一聲,似是自言自語一般的說道:“家貧,借片瓦遮陽,不知可否?”

李易品了一下對方話中的意思,緩緩吟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李易的聲音很低沉,好似夢囈,又帶着濃濃的嚮往。

醉漢有些詫異的看向李易,就連旁邊那些僕役也不例外,有的人沒聽懂,只是感覺李易的話似乎很厲害,至於聽懂的人,那想的就更多了。

李易唏噓了一聲,道:“天下人人有屋舍遮風擋雨,不再受風雪冰凍之害,此乃李某心中所願,今日又豈會吝惜片瓦蔭涼?”

此刻醉漢臉上的醉意幾乎已經完全消散不見,直起身看着李易。

他雖然裝醉,但有句話卻是真的,家貧!

所以,李易的那句詩對他有着不小的觸動。

醉漢看着李易的臉,發現對方笑呵呵的,心中一動,伸手指向門內,問道:“某想要入內小憩,襄侯是否應允?”

李易輕輕搖頭,叫醉漢很是詫異,忍不住問道:“襄侯不允?”

李易道:“不,是否應允,不在李某,而在於先生。”

醉漢好奇道:“此話怎講?”

李易微微一笑,指向一個僕人,道:“我若是命其爲南陽郡丞,先生以爲如何?”

莫名中槍的僕役就是之前呵斥醉漢的那個,他雖然明知道李易是在開玩笑,這話當不得真,可還是感覺一陣熱血直衝腦門,口乾舌燥,腦袋裡暈乎乎的,差點沒當場拜謝。

醉漢也摸不透李易的想法,但看着僕役激動的都要暈過去了,顯然不是當郡丞的那塊料,只能搖搖頭。

李易笑笑,又道:“他適才站出來維護我,很有眼力,當賞,我欲贈其千金,先生以爲如何?”

那僕役還沒從痛失郡丞的失落中走出來,又聽到李易這番話,巨大的人生起落叫他直接抖了起來。

醉漢見狀,再次搖頭道:“與其千金,恐怕是禍不是福。”

那僕役頓時眼珠子一突,真是掐死醉漢的心都有了。

李易看了眼僕役,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道:“稍後你去賬房領五百錢作爲獎賞,還有,今後你就是府中的二管事了,當勤勉做事,可明白?”

那僕役顧不得與醉漢瞪眼,趕緊連連道謝,雖然這些賞賜與李易開玩笑的內容不能比,但這都是真正能到手的好處,他自然欣喜非常。

醉漢看着李易的舉動,面露沉思,似乎明白了什麼,但又不是很確定。

這時李易擺了擺手,示意幾個僕役退下,然後神色一正,注視着醉漢的眼睛道:

“一縣之材登門,易當虛席以待!”

“若是一郡之才,易則出門百步相迎!”

“一州之才,易必親自登門拜請,不見,再請,九請不見,則與我無緣!”

頓了頓,李易最後到:“若是王佐之才,不論其是何出身,易願爲視其父母爲易之父母,其兄弟爲易之手足,寒同衾,食同器,坦誠以待,此生不相負!”

那醉漢聽了李易這番話,不由恍惚了一下,低頭喃喃幾句,再擡頭時,原本瘦削蒼白的臉上多了幾分血色,竟然與之前那僕役的模樣有些相似。

醉漢張了一下嘴,似是要說話,但不知想到了什麼,很快又將嘴巴閉上,吸了口氣,這才道:“襄侯如此以才度人,然而真能事事如意?倘若有人自認王佐之才,襄侯卻以郡才,甚至一縣之才用之,豈不是叫人心生不甘,乃至怨恨?”

李易笑道:“以王佐之才爲縣吏,可見不能人盡其用,主非明主,臣自當另尋出路。”

“若以王佐之才爲郡官,雖有大才小用之嫌,然而真金何懼火煉?鶴立雞羣不過早晚之事,來日自當高就。”

“至於所謂不甘,怨恨……王佐之才心寬如海,卻是先生說錯了。”

等李易說完,醉漢已經從地上站了起來,對着李易一拱手,問道:“同爲一州之才,一爲寒門子弟,一爲世家出身,襄侯如何取捨?”

李易笑着看了醉漢一眼,以醉漢的模樣,還有他的問話內容,必然是寒門出身,李易坦然道:“若必須二取其一,先用世家!”

醉漢聽了這個回答心中沒有覺得失望,反而隱隱有些高興。

雖然他是寒門子弟,心中有着寒門子弟的不甘,但他也清楚世家的厲害,所以,如果李易的回答是用寒門不用世家,李易要麼是在敷衍,要麼就是註定難以成事,他現在轉身就走,絕不多留片刻。

可李易說的是“先”用世家,那之後呢?

醉漢笑了笑,一改之前的慵懶頹廢,笑的很是開懷,就是眼中閃過了一絲慶幸……

醉漢將酒壺放下,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將衣衫髮帶整理好,雖然一身布衣,雖然體格瘦削,但目中精光煽動,視之有如山中孤竹,叫人無法忽視。

對於醉漢的這番變化,李易也不由得側目,雖然早就感覺這醉漢見他肯定是別有目的,可能是荊州不得志的人才,可現在這模樣看起來,醉漢身上能有如此鋒芒,絕非尋常人啊。

可是李易左思右想,也沒能在荊州找出符合這個人設的年輕人。

就在李易心中猜測醉漢身份的時候,醉漢已經整理妥當,後退三步,鄭重的向着李易一拜到地,有些激動說道:“襄侯不以嘉出身卑微,親自登門相請,更爲——”

郭嘉剛一開口,對面李易直接忍不住驚呼道:“你是郭嘉!”

被打斷了話,郭嘉還想繼續說,卻是被李易快步上前,直接一把將他給拉了起來。

其實郭嘉是不想起來的,奈何李易的力氣,還有他的小身板,根本頂不住啊。

“奉孝,你就是郭奉孝,哈哈,我本準備過些時日再去尋你,沒想到你卻來了襄陽,甚好,甚好!”

李易歡喜非常,他萬萬沒想到這人會是郭嘉,讓向來冷靜的他都不由得失態了,一手牢牢的抓着郭嘉的手臂,另一隻手則情不自禁的用力揮舞了好幾下。

郭嘉見李易爲他如此,心中不由有些感動,今生得遇襄侯,無憾矣……

其實,原本郭嘉對李易是有着不少怨念的。

之前李易親自上門,明知他去了袁紹那裡,招攬已經沒了希望,卻還要親自擔水劈柴,討好他的老母親,以至於郭嘉回家後,老母與他娘子就一起喊着要他必須要去見見李易不可,結果只在家裡呆了一天,就讓郭嘉不得不再次啓程。

郭嘉雖然承認李易當初的作爲誠意十足,即便是他在場多半也會被感動到不行,可老老母與娘子的反應叫他有了一種被李易斷了後路的感覺,似乎是藉助家人之手逼迫他不得不爲李易賣命。

畢竟是年輕人,郭嘉心裡就對李易有了那麼一點牴觸,否則今日縱然要試探李易一二,也不會做出醉臥李易家門口這麼沒品的事。

郭嘉都準備好了,如果李易今天趕他走,或者是“狗眼看人低”,那他就順勢走人,豁出麪皮不要帶着家人投奔朋友,不信李易還能不放過他。

可是,沒想到一番對答下來,叫他發現到李易眼光絕非常人能及!

袁紹愛才,郭嘉在袁紹處所見,但凡有名士投奔,袁紹都會優厚招待,然後許以虛名官職,即便是郭嘉這個寒門子弟也不曾被冷落,這般作爲也爲袁紹贏來了許多的美名。

可實際上呢,郭嘉卻是失望至極,袁紹麾下良才濟濟,卻不能人盡其用,真正居高位者,唯有幾個河北大族,如此經營縱然繁華一時,長久下去必然生亂!

所以,郭嘉寧可回家賦閒也不願與袁紹浪費光陰。

再看李易,那四等人才之說也說明了李易對人才的渴求,雖然乍一聽好似有些功利,但正如官職高低對應俸祿多少一般,此乃應有之意。

是知人善任,也是用人正道!

按照李易的說法,郭嘉對號入座,李易應該是將他當做王佐之才來看待了。

雖然郭嘉不知李易爲何對他那般看好,但李易的重視終究是沒有半點作僞的。

郭嘉雖然自詡才華不弱於人,可試問世上除李易外,還會有人如此珍視他麼?

士爲知己者死,郭嘉已然尋得明主!

第72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380章 徵南將軍?第306章 又是劉表!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155章 文仲業淚流滿面第346章 紙張的影響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433章 軍元券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195章 這個殺千刀的第429章 任命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751章 興商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67章 保命靈藥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414章 世家與百姓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522章 伯符可還安好?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608章 親情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第584章 劃地稱王,豈不快哉第403章 荀攸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第536章 富春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731章 有朋自遠方來,酒肉管夠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403章 荀攸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308章 典韋入徐州第294章 袁術欲稱帝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632章 劉繇可與李易一戰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165章 別怕,我會保護你的第144章 我實在忍不住了!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405章 誓死追隨徵南將軍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235章 諸葛要做小舅子?第632章 劉繇可與李易一戰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235章 諸葛要做小舅子?第172章 將軍,我們中計了!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286章 自家人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359章 爲呂布謀兗州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84章 亂世百姓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189章 典韋步戰天下第一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446章 不得善終第760章 可以開始了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569章 鄭家堡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286章 自家人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