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快將襄侯攔下

李易這一問,衆人臉色更苦,但沒人敢輕易開口,最後,李易只得眨了眨眼,很是單純的看向了劉表。

李易可以發誓,他絕對不是故意想要劉表難看,實在是那個隱約的聲音叫他很是糊塗。

“唉!”

大概是這兩天發出的嘆息實在太多,劉表感覺自己的面子已經不剩下多少了,乾脆很光棍的拉着李易到了牆頭,指着遠遠在城下叫罵的孫策說道:“都是老夫不慎,命張將軍出城擒賊,卻不慎被孫策所擒,那孫策小兒好生囂張,居然要老夫用襄侯去換張將軍,呵呵,他也太過小看劉某人了!”

李易到達新野之前,一直擔心荊州大軍“勢如破竹”,已經殺到百里開外,讓自己什麼也撈不到。

卻壓根沒想到真正情況會是現在這般,叫他忍不住心裡大呼臥槽。

下面纔多少人,百十來個啊,還是不怎麼聽話的百十來個,就算孫策真是項羽在世,也不能把荊州一萬多兵馬給堵住吧?

這簡直就是開玩笑!

李易感覺要是自己帶兵,現在怕是已經沒臉待在這裡了。

甚至,李易都懷疑劉表是不是有什麼不可描述的原因,故意造成了如今這樣的局面。

不過,看看孫策手中牽着的戰俘,感覺又不太對,那可是劉表的大侄子啊!

李易正胡思亂想,孫策又一次大聲喊道:“劉表,若要換回你這寶貝侄兒的性命,便將李易綁了送我,否則,明日此時,我必斬了張允頭顱!”

孫策說罷,就見張允用力掙扎了起來,孫策頓時大怒,一腳揣在了張允的肩膀上,後者登時委頓倒地,老半天都沒起來,孫策卻是不在意張允的死活,又催動戰馬將張允拖出去老遠,這才停下。

衆人在城頭上雖然距離有些遠,但也看張允血流滿面,一個個心中不由得忌憚孫策手段狠辣。

李易同樣心中一寒,不過他怕的不是孫策,而是轉頭看向了劉表,很巧的是,劉表剛好也看向了李易。

兩人對視了一剎那,劉表的眼睛有些發紅,這是被孫策給氣的,又看了一眼張允,忽然把持不住,直接老淚縱橫,不再看城下情況,而是對李易說道:“襄侯莫要擔心,老夫斷然不會做那不義之事!”

李易剛纔的緊張只是下意識的反應,之後很快就明白過來,劉表不可能拿他去換張允,不然劉表的名聲就毀了。

但問題是,劉表嘴上雖然說不要,可這淚流滿面的樣子就跟死了兒子一樣,李易如果不表示一下,那可是相當的尷尬啊。

其實在場的人都明白,對於這件事情,李易沒責任,也沒有義務去換非親非故的張允,而張允在官面上的身份更是跟李易沒得比。

但這東西就像是道德綁架,李易如果坐視不理,難免會有人在背後說他自私自利,鐵石心腸,對他的形象大大有損,特別是劉表的當衆一哭,更是直接影響到了李易在荊州士人中的形象。

於是,李易果斷說道:“孫文臺磊落好漢,卻不想孫策竟是如此不堪,州牧,既然此事是因我而起,我便不能坐視不理,我這便出城去將張將軍換回來!”

李易說罷轉身就走,劉表大驚,下意識的拉住了李易,道:“不可,萬萬不可!”

李易轉頭大聲道:“好男兒頂天立地,張將軍若是因我而死,豈不是叫天下人罵我不義!州牧切莫攔我!”

話是這麼說,可李易轉身時卻是將劉表的手死死的按在了自己的手臂上,很是用力,這時候劉表就算是想撒手也撒不開。

“襄侯若去,便是中了孫策的計謀,怎可如此不智!”

“州牧莫要再勸,我意已定!”

“都看着做甚,還不快將襄侯攔下!”

……

聽到劉表呼喊,衆人這才反應過來,趕忙上去將兩人分開,擋住李易不叫他出城。

然後有細心的人瞧見,地上有兩道長長的痕跡,竟是李易生生將劉表拖出去兩尺多遠,不禁暗暗咂舌,難道這一老一少剛剛不是演戲,而是玩真的?

不過這種事情真真假假並不重要,也不能點破,否則真要把李易給逼的出城,最惱火的反而是劉表。

當然,這也有個前提,那就是劉表還不清楚李易對他的威脅究竟有多大。

“主公,襄侯,還請聽某一言。”

這時,蔡瑁站了出來,在場身份除了劉表就他最高,這個尷尬的場面於情於理都應該由他出來說話。

劉表看了李易一眼,眼神古怪,剛剛李易掙扎的力氣太大,感覺撒手就得沒了,於是他也鬧不清李易是不是在演戲了,只能說道:“雲龍今日乃是一地太守,一舉一動關乎萬千百姓,千萬不可莽撞行事,且與我看看德珪怎麼說,可好?”

李易有點鬱悶,劉表這話貌似把他當成晚輩訓了,不過礙於身份,只能一臉憤憤的在城牆上揮拳砸了一下,仰天長嘆道:“張將軍若是有事,我還有何顏面再見州牧啊!”

劉表眼皮微不可查的抖了一下,然後看向了蔡瑁。

蔡瑁知道李易別有所圖,看着他的表演頓時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但表面上卻是不動聲色,道:“之前王將軍所言甚是,換人是萬萬使不得的,否則荊州上下必然爲天下人恥笑,如此,我等只能考慮從速擊破孫策!”

劉表微微皺眉,蔡瑁這話說了等於沒說一樣啊。

蔡瑁頓了頓之後,繼續道:“適才孫策喊話說明日午時要將張將軍斬首,我認爲此乃疑兵之計,斷然信不得,如我所料不差,孫策今夜便會退走。”

劉表先是一愣,隨後驚訝道:“你說孫策要走?”

這時,劉表身邊唯一的謀士龐季站了出來,接話道:“主公,軍師所言甚至,之前孫策雖然叫我等交出李太守換人,但其心中必然早已料定州牧斷然不會同意,呵呵,孫策此人雖是武夫,看似囂張跋扈,實則精明之極,他今日真正所求,非是李太守,而是揚名!”

龐季的話另衆人都是眼前一亮,然後龐季又環視一圈,感覺衆人果然都很關注自己,這才笑了笑,繼續說道:“孫策之父,江東之虎,當初威名赫赫,便是董卓麾下精銳也連敗其手。”

說到這裡,龐季,還有其他人都忍不住看了李易一眼,畢竟孫堅的死與這位可是脫不開關係。

李易好不感慨,拱手苦笑道:“此中另有隱情,唉,不提也罷……”

衆人雖然心中好奇究竟是什麼隱情,但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再加上還有正事,一時也不好開口相問。

不過,對於孫堅的死,荊州人都是很樂意看到的。

雖然因爲李易的原因,孫堅這次沒有再死在劉表的手上,但不要忘記了,上一任的荊州刺史卻是被孫堅給欺負死的,就衝這一點,不管是荊州本地人還是外來的劉表,都不可能與孫堅親善。

龐季衝李易笑了笑,繼續道:“昔日孫堅麾下兵將數千,可現在孫策左右卻只有區區百人,而且王將軍告訴我,那百人中少有精卒,可見孫策再袁術帳下並不被善待。”

“因此,孫策若是不甘現狀,必然會做一些事情,或是引起袁術注意,或是給他自己打響名聲,好圖謀將來,而現在,孫策連勝兩陣,更擒了張將軍,又在城門外阻我上萬大軍兩日,揚名的目的已然達到,所以,他現在說想的,不過是全身而退罷了。”

衆人暗暗點頭,覺得龐季分析的非常有理,不過劉表與蔡瑁卻是臉色不太好,畢竟龐季說到孫策戰績的時候太過直白,着實不給他們這名義上主將與真正主將面子。

劉表風度很好,縱然有些不悅,也不做聲,但蔡瑁卻是不願受一個酸儒的氣,畢竟這一戰真正做主的是劉表,他名爲主將,只是輔佐罷了,於是便笑道:“子尚所見叫人好生佩服,想來必然是已經有計策救出張將軍了,我等洗耳恭聽!”

所有人再次看向龐季,劉表眼中更是滿含期盼,可龐季卻是臉色漲紅,嘴脣顫顫,過了好半天這才吭哧吭哧的說道:“季不過一書生,不通軍事,這破敵之策,還是要仰仗軍師……”

“噗——”

有人忍不住笑出了聲,李易看去,發笑的是一個叫做張虎的武將,身材粗壯,神經同樣粗壯。

聽到笑聲,龐季臉上的尷尬頓時化作羞憤,但看了看張虎,也不好說什麼,低着腦袋退到了一旁,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李易暗暗感慨,這裡的人際關係貌似有點亂,一時不好理清,不過大概可以確定的是,龐季似乎不太被衆人所接受。

作爲謀臣,龐季洋洋灑灑的那些還是很有道理的,但問題是他並不能給出最終解決辦法,這是一個瑕疵,不過也算不得大問題,衆人集思廣益就好。

可問題是這裡有人看他不順眼,直接拆臺,這就很尷尬了。

李易又看了龐季一眼,在記憶中翻找龐季的信息,卻發現只是隱約記得一個名字罷了,不過,既然這人姓龐,難道是龐德公,龐統他們的親戚?

李易琢磨的時候,蔡瑁再次向劉表說道:“主公,孫策雖然只有百人,卻頗爲警惕,且手段不俗,現在是白天,大批人馬出城包圍,必然被其所察,然後驚走,依某愚見,唯有今天入夜後出擊,方有把握將其留下,只是如此一來,張將軍怕是……”

蔡瑁的意思很明白,能留下孫策,但救不出張允。

其實蔡瑁心裡是完全不在意張允死活的,他知道劉表有意培養張允,雖然張允暫時無法對他產生威脅,可將來呢?

與其將來爭鬥,還不如趁早死在旁人手中算了。

劉表捋了捋鬍鬚,沉吟片刻,忽然看向李易,道:“聽聞襄侯智謀過人,不知可有高見?”

李易微一拱手,出列道:“稟州牧,用兵之道當知己知彼,易初來乍到,於荊州不甚熟悉,實在不敢妄言。”

劉表無奈,他對李易還是抱着希望的,可李易這麼說,他也沒辦法,又詢問其他人,卻也沒什麼好計策,到最後,最靠譜的還是蔡瑁所說的入夜偷襲,不過劉表思來想去還是沒有決定採納,不爲其他,如此張允必死。

在劉表看來,孫策殺不不殺兩可,張允卻是絕對不能死。

劉表猶豫,蔡瑁等武將乾脆也不再進言,反正最後死的是張允。

李易作爲半個旁觀者,在一旁看的是相當無語,之前董卓的西涼軍別的不說,打仗的時候絕對雷厲風行,哪像劉表這樣,面對百十來人就各種墨跡,如此搞上幾次,怕是將士兵的心氣都要給磨沒了。

衆人又探討一會還是沒有結果,再加上城外孫策罵的難聽,劉表便叫衆人散去,至於李易,劉表叫人送他去休息,只說晚上當設宴爲他接風,卻完全沒有私下與他見面意思,也可以理解爲劉表還是不願與李易談南陽的事。

李易大概明白劉表在猶豫什麼,出兵南陽爲的是名,出兵之後就要考慮如何分配南陽的利益了,此事必須慎重。

李易一邊思索,一邊隨着領路的士兵往城下走,忽然看到旁邊站着的一個小將,正是有過一面之緣的“小王將軍”。

李易那天罵歸罵,其實對小王將軍的性格還是比較看好的,當即拱手道:“小王將軍近幾日可好?”

“見過李太守!”

小王將軍趕忙回禮,他並不太願意見李易,不過李易身份在那擺着,容不得他不願,又道:“太守稱呼末將王義便是。”

“義,忠義,很好。”

李易點了點頭,然後道:“我剛到新野,對敵情不熟,你可否與我講解一二?”

王義歉然道:“好叫太守知曉,末將有守城之責,離不開城頭。”

李易不知王義是不是在找藉口,乾脆直接往邊上一站,道:“那你便在這裡與我講講就是了。”

王義的嘴角明顯抽抽了一下,但李易都這麼說了,他也只好將這幾天的情況大概與李易說了說。

提到文聘告病的時候,王義明顯很是氣憤,似乎有對李易的,也有對劉表的。

李易將那些事情暗暗記下,然後又與王義閒扯了一些別的,比如文聘老家是在南陽哪裡,被俘虜的張將軍究竟何許人也,軍中吃的飽不飽,南陽籍士兵想不想家……

王義作爲一個耿直的青年,不知李易的臉厚心黑,起初還有些堤防,但很快就放下警惕,把李易想要的東西全倒了出來。

最後,李易很滿意的拍了拍王義的肩膀,叮囑他好好守城,然後便對帶路的士兵道:“我有要事求見州牧!”

第566章 鄭寶第33章 董卓問計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81章 張繡的怒火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316章 陶謙的黑歷史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517章 鍾離城破第563章 傷員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490章 呂布遇阻,曹操再起屠刀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159章 誰更適合做荊州之主第548章 陸家音訊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96章 祖茂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674章 前進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226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119章 站樁第650章 地道第407章 典韋獻計第728章 趙子龍入青州第746章 分紅第670章 必殺曹操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33章 董卓問計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138章 董卓,死!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736章 稱帝?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第80章 屠村第50章 高順的餿主意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356章 賢侄啊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第459章 真的不甘心!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654章 以死謝罪第170章 千萬不可小看古人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137章 敢爲朕效死者,唯有李愛卿!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603章 張苞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113章 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謝謝‘世俗的叛徒’打賞)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第164章 讓權第279章 諸葛亮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圖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343章 安置第250章 以襄侯馬首是瞻第455章 陳登第247章 襄陽來訊第584章 劃地稱王,豈不快哉第674章 前進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12章 還請公明拭目以待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義之人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549章 不請自來周公瑾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774章 破門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362章 火侯第771章 投降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377章 張允爲將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658章 又得一員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