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婚 謝謝“Guiltp???”的打賞!

將張遼送出門,李易看着他的背影,沉默了一會,旋即無聲大笑。

張文遠,跑不了了。

原本李易是想用溫和一些的手段,比如說“借”,從呂布那裡得一個猛將,只是高順對呂布太過忠誠,李易能與他爲友,卻難爲主從,是以,李易乾脆直接將張遼定位目標。

李易找張遼幫忙,除了明面上需要保送徐晃上位,同時也是將他拖下水,順便讓也呂布對張遼產生不滿。

別說張遼只是幫個忙,並不是真的要爭那個新軍校尉,所以呂布就不在乎了。

乍一看的確是這樣的,不過李易借用高順督軍時是用了董卓的軍令,而且還和呂布打了招呼,這回卻是根本沒和他商量。

以呂布的心胸,絕對會認爲張遼與李易勾勾搭搭,他能樂意纔怪。

上次高順因爲受了董卓的官爵,被呂布破口大罵,張遼可是親眼目睹的,想來也是感同身受,這次若是呂布也對他訓斥,張遼縱然嘴上不說,心中也必生不滿,乃至失望。

呂布死在白門樓,張遼可沒跟隨赴死,可見張遼不是呂布死忠。

張遼或許不怕死,但絕對捨不得籍籍無名的死去,如同徐晃一樣,他也想要建功立業,而呂布這樣的主公,根本不能滿足張遼,只是張遼不想做叛臣,也缺少伯樂,這才只能安於現狀。

李易覺得,張遼如果知道他要做的大事,直接來投都有可能……

因爲想事情,李易有些走神,直到趙大輕聲提醒,李易這才發現不知何時,他前方不遠站了七八個人。

看到爲首那人,李易臉上的表情頓時有些訕訕。

帶頭的是伏德,李易未來的大舅子,後面跟着幾個伏家僕役,一個個表情全都跟奔喪一般,目光中更是毫不掩飾對他的氣憤之意。

如今長安城中,敢這麼看李易的人真不多,奈何對於伏家,李易實在硬氣不起來。

董卓性格霸道,一言就定下婚期,問了下李易之後,各種禮數都省了,伏家的人完全沒有商量餘地,簡直就跟強搶一般。

而李易呢,於情於理他都應該備上禮物拜訪一下未來的老丈人,可到現在爲止,李易都不曾踏入過伏家大門半步,可謂無禮至極。

對此,李易很無奈,也很歉疚。

趙大告訴他,董卓讓人通知伏完婚期的那天,聽說伏家門外十丈遠都能聽見哭聲。

這說法或許有些誇張,但足見伏完一家心情如何,李易覺得自己進去拜訪老丈人,真的有可能被刀斧手給圍了。

雖然伏完是個比較平和的人,後來站隊也是向着曹操,而非劉協,可董卓沒法跟曹操比啊,現在漢室氣數未盡,難保伏完會拼一把保全忠義之名。

不單單如此,李易在其他地方遠遠見到伏完也會繞着走,絕對不與伏完照面,此舉也將伏家人氣的不輕。

只是李易真的是有苦衷啊,倘若他與伏完面對面,伏完很可能會勸他造董卓的反,他該如何應對?

答應?

不可能!

現在還不是時候,而且李易也信不過朝堂上的漢臣們,別說走漏風聲了,只要李易稍稍流露出立場不堅定的態度都很可能會讓他的一切努力付諸流水。

不答應?

那好,作爲董卓忠心耿耿的狗腿子,李易是不是該向董卓舉報一下,甚至親自動手把伏完拿下?

李易雖然算計了許多人,成爲了董卓的心腹,可他的手上還沒有直接沾染過忠臣血,更別說還是他未來岳父的血。

否則,李易的名聲就真的臭了,即便日後殺了董卓,旁人也只會將他看做呂布那般不知恩義的弒主之人,而不是忍辱負重的真正忠義之士。

所以,爲了避免這種兩難的局面出現,李易就只能躲着伏家人走了。

李易定了定神,露出了一個自認爲還算是比較有魅力的笑容,向着伏德道:“上次與兄長一別,許久未見,甚是想念,快請進,快請進!”

伏德嘴角一抽,要不是家教涵養,他真想罵人,上次他可是被氣到昏厥,感覺差點死掉,雖然是李易把他救醒,卻也是因爲李易才暈過去的。

伏德站在原地不動,盯了李易半晌,這才硬邦邦的說道:“不知你何時上門拜見家父?”

此問乃是因爲伏完的交代,否則伏德是不會開這口的。

李易輕咳一聲,道:“實在是新軍一事太過忙碌,小弟實不敢因私廢公啊。”

李易這純粹是瞎話,新軍校尉一事讓他主導不假,不過,當真運作還要數天之後,李易最近是很清閒的。

伏德也清楚這些,只道李易是刻意羞辱他家,不由臉色漲紅,看上去好似又要吐血的模樣,李易見狀趕忙又道:“兄長還是先進來吧,幸得太師厚愛,府中大婚事物許多都是來自宮中,定然不會委屈另妹的。”

董卓有時候確實挺仗義的,因爲李易就獨身一個,並無親眷,師父也不知跑哪雲遊去了,他覺得有些可憐,便將原本洛陽宮中的東西送了李易許多裝點門面。

也就是小皇帝沒有權柄,不然單是這一項就足夠李易掉腦袋了。

伏德也想到了這一點,而且見李易言語間毫不掩飾,更加確認小妹是徹底掉火坑裡了,縱然將來能夠除掉董卓,怕是也難免不被李易這禍害牽連。

一閉眼,伏德竟是掉下兩顆淚來,然後轉身就走,同時吩咐道:“你們去看看吧!”

幾個伏家僕役見大公子如此,也是紛紛落淚,甚至有人泣不成聲,不過他們不能走,他們必須看看這邊的佈置如何,若是有不妥當的地方要抓緊修整,伏壽雖然已經掉火坑裡了,但伏家也想努力一下,讓她在火坑裡能吃好喝好,儘量少受一些欺負。

李易見他們如此,只能在心中幽幽一嘆,招呼侍衛帶他們進去,除了關貂蟬的小院,其他隨意出入。

末了,李易不由感慨:“別人成親是假遭罪,我可是真遭罪啊!”

不管李易怎麼想,他與伏壽的婚期終究是到了。

李易不得不抹了把臉,僵硬的笑着,走進伏家將伏壽接了出來。

在伏家一路所見,伏家人要麼沉默不語,要麼就是哭成了淚人,

陽安長公主更是哭到力竭,被人攙扶了回去。

好不容易硬着頭皮回到自家,沒等多久,董卓也來了。

董卓挺給面子的,給的禮很重,讓李易不用管他,只是笑眯眯的在一旁喝茶,看着面前一衆人等忙來忙去,其中固然有關懷之意,但還有一半卻是要看看朝臣中誰來,誰不來。

照着李易自己本心,能請的人不過兩手指數,可董卓卻是替李易給朝中文武全打了招呼。

要知道伏壽本來是要入宮伺候小皇帝的,結果被李易截胡,小皇帝還沒發育好,不能體會奪妻之恨的痛苦,朝臣們還能不懂麼?

來了,就是認同這親事,無視天子顏面。

不來……

這親事可是董卓定的,不來就是不給董太師面子。

終於,當董卓看到堂下席位滿座,即便最不願來的幾位也讓家中子侄代替,忍不住哈哈大笑三聲,便帶着侍衛離開了。

畢竟是李易的婚事,董卓不想喧賓奪主,將李易的好事給攪合了。

只是,任誰也沒想到,董卓剛一走,席間便開始有人低聲啜泣,然後不待片刻,哭泣之人便越來越多,直到有人再也坐不住,遙遙向李易一拱手,掩面離去。

隨後,又是幾人離去,不消片刻,喜宴中的人便走了少半。

饒是李易早有準備,也是被這一幕給攪的滿心鬱悶,臉上火辣辣的。

好在西涼派系的官員不斷的來和李易飲酒,不然李易臉皮真的有些頂不住。

當然,西涼派系中肯定也會有人幸災樂禍,只是沒人表現在外罷了。

李易與郭汜對飲了一杯,目光轉向大門外,心道徐晃怎麼還不來,他真不想在這呆着了。

“太白還在等人?”

因爲李易幫他打了個大勝仗,郭汜最近倒是與李易比較親近,見他頻頻擡頭,不由好奇道。

李易倒也不隱瞞,答道:“有人說今日要送我一份大禮,不知爲何,卻是遲遲不見人來。”

郭汜有些好奇,卻也沒多問,如今長安權貴都來過了,還有什麼人能來送大禮?

好在,徐晃終於在喜宴過半的時候姍姍來遲,因爲李易和趙大打了招呼,徐晃直接帶着四個軍士,擡着一物向李易這邊走來。

徐晃這一出場,那些還留在宴席上的人,頓時紛紛向他看去,或者說向那是四個軍士所擡之物看去,不過上面蒙着紅色綢緞,誰也分不出那是何物。

至於走在前面的徐晃,卻是沒人把他當回事,只當他是搬送禮物的人罷了。

不過宴席中有一人卻是臉色陡然沉了下去,正是徐晃的頂頭上司,楊奉。

楊奉只知道最近徐晃似乎有些不安分,卻不清楚徐晃居然與李易有交集。

楊奉明白徐晃本事不小,所以平日裡故意壓着他,現在這情形,讓楊奉馬上就想到了新軍校尉一事上。

徐晃是有本事爭那個位置的,這點楊奉很清楚,只是不知是李易拉攏的徐晃,還是徐晃主動靠過去的。

楊奉心中有怒,但想了想,還是決定默默吃酒。

從董承與張繡來看,得罪李易的人都不好過,反正徐晃與他相處不善,他又何必爲徐晃與李易交惡?

李易看見徐晃,並未起身相應,只是如同其他人一般,好奇的看了眼紅綢,直到徐晃靠近,這才問道:“你說要爲我送上一份重禮,便是此物?”

李易的態度表示他與徐晃相識,卻也不見多麼親善。

徐晃對着李易一揖到地,道:“小將聽聞都尉大婚,特取來此物,爲都尉賀。”

說罷,不待李易點頭,徐晃便揮手揭開紅綢,頓時讓許多本就看着這邊動靜的人發出了一陣驚呼。

徐晃送的是何物?

三尺三寸珊瑚樹。

小小庭蓋,殷紅如血,仿若火炬般,映得李易臉上紅光片片。

其實,李易是個實用主義者,古代的種種奢飾品,除了與吃穿有關的,真沒多少能吸引他的興趣。

這一株珊瑚樹也是如此,對李易來說也只是讓他眼前一亮罷了。

不過,這並不代表李易就不知道這珊瑚樹的價值,貌似石崇和王愷鬥富的珊瑚樹也就這個尺寸吧,而且,徐晃送他的這一株還是血紅的。

今日李易收到許多禮物,可除了董卓送的之外,絕對沒有誰家的能與這一株珊瑚樹相比。

李易心中疑惑,他知道給徐晃那些金餅絕對不值這珊瑚樹,不過他自然是不會問的,而是在周遭的幾聲驚呼中站了起來,快步上前,伸手輕浮珊瑚珠的枝幹,一臉迷醉,看錶情動作,就好似在小心接觸着一個絕世美人。

直到好一陣過去,李易好像才發現了自己的失態,輕咳一聲作爲掩飾,然後着人將珊瑚樹重新蓋上紅綢,對徐晃冷聲道:“此物太過貴重,你還是帶回去吧!”

一聽李易拒絕,頓時就有不少人爲他着急,郭汜靠的近,一個勁兒的給他打眼色,讓李易收下,實在是這珊瑚樹太漂亮,要不是送給李易的,他都想出手搶奪了。

李易卻是再次搖頭道:“你們不知,此人名叫徐晃,有意那新軍校尉之職,此事太師交於我來辦,我若是收他如此重禮,豈不是拿人手短?”

郭汜也是無語了,他看了一眼徐晃,覺得徐晃腦子八成有問題,有事相求,私下裡送禮啊,這麼高調讓李易怎麼接。

“將東西帶回去吧。”

李易揮手,幾個侍衛見狀就要請徐晃出去,不想徐晃卻是退後兩步,衝李易拜道:“都尉,請恕罪!此物其實非是小將所獻!”

“哦?”

李易一頓,示意侍衛暫停,問道:“那又是誰?”

說着,李易還看向了楊奉,意思難道是楊將軍你讓屬下送我的?

因爲李易,不少人都看向楊奉,緊接着就有人道出了徐晃其實是楊奉的部下。

楊奉被這一道道目光扎的差點沒心梗,他很無辜啊,這破事他一點都不知道,偏偏又不能明說,不然旁人會覺得他連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住。

無奈,楊奉只好笑眯眯的低頭喝酒,裝出一副我什麼都知道,可我就是不想說的樣子。

好在,徐晃倒沒有故意讓楊奉難堪,朗聲道:“此物乃是一老翁交給小將,讓小將千萬要親手獻給都尉!”

第656章 我可賢明?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6章 誰敢與我一戰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218章 連名分都不要了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11章 大丈夫當建功立業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455章 陳登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586章 袁紹來使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343章 安置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442章 重情重義魏文長第658章 又得一員猛將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505章 以死明志第238章 張師弟你怎麼了?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524章 陸康身死第303章 你想去南陽?第64章 談婚論嫁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420章 道不同第218章 連名分都不要了第641章 殺人者,許褚!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22章 再遇魏續第548章 陸家音訊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700章 使君何故哀傷?第258章 長安變化第197章 念頭不通達第650章 地道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535章 斷貢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619章 甄姜第194章 不勝而勝第632章 劉繇可與李易一戰第583章 泥潭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487章 一鍋端了第307章 糜家第525章 圍困壽春第119章 站樁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225章 請大公子提劍殺之第535章 斷貢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30章 來自董太師的邀請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519章 戰、和、退第84章 亂世百姓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491章 投降,詐降第218章 連名分都不要了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748章 蒸汽機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366章 我有一寶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5章 待我歸來再飲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558章 壽春城破第49章 藏刀第165章 別怕,我會保護你的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466章 請陶使君救命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329章 張昭在徐州?第367章 糜竺,見過主公!第771章 投降第433章 軍元券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635章 劉繇第590章 虞翻第27章 見袁隗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