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聊着聊着,糜芳不知不覺發揮出商人的本事,張鋒的來歷在看似雜亂,其實有條不紊的話題中被套了個乾淨。於是這大他幾歲的“子方兄”仗着商人特有的投機眼光,把偌大一座糜府,半賣半送給了張鋒。

“不知糜兄何以將離濮陽?此處人多民富,應是經商之良所啊?”張鋒自從糜環自出玩了,也開始聊正事了。

“賢弟有所不知,家兄將大半家業轉至徐州,且已得太守徐大人授主簿一職,因此……”

“那小弟先在此恭喜了,聽聞徐州鉅富百萬,地廣人豐,確是一佳處。”張鋒忙笑着站起來說道。

糜芳也站起來還禮,又跪將下去。

“不知道子方兄經何業?”

“呵呵,用一句俗語來說,‘什麼賺錢做什麼’,讓賢弟見笑了。”

“如此,小弟手上也有幾個想法,一開紙坊,二開酒坊,但苦於年輕,家父又不甚支持,不知子方兄有意協助否?”

糜芳一聽,雙眼光芒大放:“噢?未想賢弟貴爲太尉之子,對此賤業,也居然有興趣?”

張鋒大笑而起:“此皆是世俗眼光,子方兄何以相欺也?秦自商鞅變法以來,一躍自七國之中最弱成爲最強,一舉滅六國,一統天下。昔高祖建大漢以來,張騫西行卻又是爲何?然卻爲了那粟米穀稻?商者,以物易物,以有換無,相濟天下也。若無商者,蜀錦何以行天下?海巖何以布四海?鋒以爲,民富爲國之根本也,若無商者,濟濟可亡也。”

糜芳聽得胸懷大慰,雖然糜家是大富之家,然一向爲世人所不齒,就算糜竺在徐州謀得主簿一職,卻是依然被人看不起,特別是一些徐州老人,曹家、陳家等,受盡白眼。今日聽得一十歲小童侃侃道出自己心中所怨,真是覺得胸中豪氣萬丈,頂天立地一般。

“賢弟真非凡人也!令愚兄有醍醐灌頂之感,且慢些走,愚兄令人再備酒菜,且吃且聊。”糜芳也不裝什麼勞什子斯文了,捲起袖子高聲喊道:“來人,備酒菜!快喚三小姐前來!”

第一次見糜環是因爲她不知道有客到,那時候的規矩是不方便見外客的。這時糜芳卻主動喊糜環前來,卻是當了張鋒是知心之人。

張鋒當然也樂得再見見這未來自己必得之妻。不多時,小糜環蹦蹦跳跳走出來內間,身後跟着侍女,家僕一長串。

張鋒在酒席之上藉着前世的所見所聞,講些糜氏兄妹不曾聽過的笑話,妙語連珠,將他們逗得大笑不止,小糜環身子弱,笑得肚子都疼了。

“好看的哥哥,環兒受不得你的笑話了,我就便去歇息了。”糜環紅着一張粉嫩撲撲的臉,告了罪就退下了。

糜芳舉起酒樽,搖搖晃晃的站起來走到張鋒身邊,一拍他肩膀:“賢弟,愚兄我今日高興,結交你這一位……位小兄弟,高興得很……高興得很,且滿飲此杯。”

張鋒臉只是紅了,卻是一點醉意皆無。聞言與糜芳一碰樽,仰頭一飲而盡。

“今日我便與你擊掌,無論你賢弟作何營生,少不得我糜家一份便是,這錢緇之事,賢弟卻不用擔心,我糜家別的沒有,這黃白這物卻是甚多。”

正說得興致高處,卻聽得門外吵吵嚷嚷,糜芳大爲不滿的叫道:“何事喧譁?”

一個家僕匆匆跑進來,對糜芳行了一行道:“二爺,這位張公子的家人在外聲言須立見公子一面,否則……”說着低着頭看了張鋒一眼。

張鋒恍然大悟,原來是黃敘他們在外面等得不耐煩,怕張鋒出事,與糜府家丁吵起來了。

“子方兄,不礙事,卻是幾個家人久候,天色不早,弟這便告辭,明日再來拜訪。”

第二天一早,糜芳主動的興沖沖來找張鋒,後者卻還在睡榻高臥。

“老大,昨日那姓糜的小白臉求見,見是不見,不如我將他給轟走了。”黃敘扯着嗓子在門外大喊。

“放屁,請他候着,容我更衣!還有,不要亂說話,他有我一半白麼?”張鋒聽得糜字,精神就來了,馬上起身,更衣。這些原來在家裡有人侍候的事卻得自己做了,該要買幾個丫頭了。

小舅子來了啊,張鋒對着銅鏡子裡那個模糊的影子,真的如小白臉一樣把自己弄得乾乾淨淨,妥妥貼貼,才邁了八字步,手執拆扇,一步一搖的走出去。

“有勞子方兄久候了。”張糜二人互相行禮,再分主客坐下。

“愚兄這次來,卻是爲了昨天商談之事,不知賢弟……”

“弟欲辦一紙坊,一酒坊,願與子方兄合股……呃,就是各自出錢,按比例分配收益。子方兄交友廣闊,商脈遍佈天下,這尋找商鋪售貨之事,糜兄卻是推辭不得。”

糜芳拍着瘦弱的胸膛,啪啪作響:“此事包在愚兄身上。”

“弟以得喬太守首肯,已將這濮陽城內流民盡數安置下,卻於其中擇其精壯,分別從事造紙及釀酒,這糜府偌多,卻是綽綽有餘。弟欲以僻之爲四處,一處居住,兩處行醫,一處作爲管帳,庫存之用。”

糜芳聽了又是打拱不已:“未想賢弟年紀輕輕,卻胸懷天下!令愚兄汗顏不已。”

“小弟也是稍盡人事而已,卻當不得子方兄謬讚。”

兩人商量了一些具體的事,就各自辦事去了。

糜芳一回府,一邊將府中物件略收拾得一二,便又在一客棧長租了一間別院,卻是不走了,然後書信一封,快馬寄去徐州給兄長糜竺,半旬內,那極具投資眼光的糜竺,僅僅就憑糜芳的一封信,就決定與張鋒合作之事了。一月左右,糜家答應出資的錢就陸續從徐州運來。

張鋒更是忙死,根據先前與喬瑁的約定,將糜府分成四部分,兩塊分成醫所和醫院,開始由張機收徒授課,兼以治病。

然後在濮陽城外,以極低的資金買下大量荒田,建村立寨,把所收容的流民盡所安置於內。然後令老幼墾田,張鋒出資購得牛,種及其他農具,所產之量,以五五分,五年後,卻是低了一成,張鋒四,餘者六成皆歸耕者所有。(注:一般當時耕者無農具,牛和種子的話,一般是七三,甚至還有更高的比例,所以這對當時人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了)

接着就在墾田處附近,建坊兩座,招募流民中精壯男子,授其釀酒及造紙之法,只是絕對不能外傳,否則沒收其地及屋舍。張鋒把自己的家僕裝備以武器,嚴密不讓任何外人靠近兩座作坊。

其實這造紙和釀酒之法張鋒也就只知道個大概。先將布或網撕破或剪斷,然後放在水裡浸漬相當長的時間並且需要加以舂搗,才能做成紙漿。用樹皮做紙張,困難更大一些.除初步切短和後部舂搗外,中間還需要烹煮和加入石灰漿之類的促爛劑。

至於釀酒的方法,選擇好的較爲優質的水果、或穀物用清水洗淨,然後用乾淨的布將水果外層的水份擦乾。選一個大一點的容器,將擦拭乾水份的葡萄放入其中。加入適當的冰糖,糖的多少可根據個人的口位而定。再將裝有葡萄及冰糖的容器上蓋且一定要密封。常溫下存放,最好是避光處。一週後,當有果汁時,即可飲用。

說來簡單,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了,釀酒還好,除了釀成了幾壇醋,一個月就成功了,只是口感卻不能讓張鋒滿意,對於當時來說,卻是再好不過的佳釀,這好酒不是急出來的,讓張鋒手下那些剛剛也是才接觸釀酒的漢子們慢慢摸索吧,方向對了,成功的日子還會遠嗎?

那造紙卻是最讓張鋒頭疼的,那些流民中居然有一些懂些造紙土法子的,開始造出的紙,除了上面常附着一些細小的草秸外,真跟八十年代的手紙沒什麼區別,可是張鋒要的是能寫字的紙啊,於是帶頭天天從早到晚在作坊裡泡着,半年過了,纔算真正出產了可以用來書寫,且不會將墨漬染的上等紙,經大家一致同意,這種紙就叫做“鋒紙”。

張鋒剛開始還沒回過味來,後來一想,不對啊,這不就是“瘋子”嗎?那歡天喜地的勁頭一下子沒了一半。

此外,張鋒還搞了一個老半行,酒店。他終於圓了前身的夢,當了濮陽最大一家集居住、餐飲、娛樂的大型酒店,當了一回董事長。這是他以前在香格里拉、HOLIDAYINN做個小小的前臺接待時一直所夢想的事。酒店裡除了必要的夥計,更是招了一羣年方十五、六的妙齡小姑娘,穿着是薄衫短裙,打扮得是花枝招展,除了在門口拉拉客,端個茶,送個水,別的多餘的事卻是不做的。不過光這樣的低顰淺笑,走路時的搖曳生姿,吸引了一大羣三、四十歲的穩定顧客。嘴甜,人靚,只不過偶爾讓人吃吃豆腐,卻在當時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更有一羣專門的清涫人,表演琴棋書畫,吹拉彈唱,甚至張鋒親自表演了兩段小品,稍加改動後教了兩個聰明的小廝當衆表演,更是贏得了滿堂彩。

張鋒按後世的VIP的類型,推出級別會員制,凡花錢到了一定數額或者直接把錢預支付在張鋒開的這家“逍遙居”的帳上,就可獲得一張貴賓卡,有些什麼打折、免費住一宿、免費聽個曲什麼的小優惠。不同的等級會員能上的樓也不同,普通的會員最多隻能上二樓,而後是三樓和四樓,基於五樓,只有高官或鉅富纔能有資格。當然,有些投資目的的人也可以上,比如糜家兩兄弟。

一時間,張鋒聲名大燥,不僅濮陽,就連附近的陳留,平原、鄴等地都有人源源不斷的趕來,享受一樣這逍遙居所謂神仙一樣的生活。各官員、富商更是以彼此能上逍遙居的樓層數爲身份的象徵。甚至遠到洛陽、荊州、揚州都有這小商人的名聲傳揚。

那些分到地的流民更是把張鋒視作再生父母,家家供起生祠,香火不斷。連生意一向火爆的黃巾教在這裡都找不到下口的地方,這裡的人根本只信張鋒的,張鋒的一句話,比他們的黃金白銀,什麼符水,更有用。病了,還有張鋒自己開的醫所,診金一文,藥到病除。

糜家的生意網,更是使得張鋒的大名行遍大江南北,那張鋒所釀之酒,分別叫“神仙倒”,“莫再行”,如果哪家酒肆沒有,是絕對沒人願意光顧的,當然,這供不應求才是保證利潤的根本。濮陽的酒坊早就擴大了成了酒廠,每日要求供貨的商人只能排着隊,在糜府或張府門口打着圈,張安現在都成了貴人,把他給侍候好了,指縫鬆一鬆,就有一兩百件貨賣於你,否則……

張鋒的紙,更是因爲便於書寫,不會浸染,悄悄進入士子,官宦之家,甚至連皇帝的御桌上,每天都供上一些缺不得的“鋒紙”。那些知道張鋒出身的大夫士子,一邊嘆息如此人物何以跑去操此賤業,一邊如廁時一邊看由“鋒紙”印的書,一邊用張鋒的紙廠造出的手紙擦屁股……卻是再不也願碰那也不知洗了幾百次,洗得發白,磨得跟刀刃一樣的竹製廁籌了。

至於張溫每月必要寫一封的家書,每次都是除了敘些家常,望兒早歸之類的話,便是索要一些酒,紙之類,以應付一些親朋好友無邊無盡的索取。

糜氏兄弟更是每三個月左右輪流往濮陽跑一次,關係好的是如膠似漆,張鋒如此的手段,怎麼讓他們不用心巴結?何況這生意裡他們其實就是最初出了一次本錢,然後根本不用費口舌,只要說是張鋒的東西,運到哪裡都被哄搶一空,只用翹着二郎腿數錢。他們更是有用糜環許配給張鋒的想法,要不是張鋒還有一個更大的後臺在那擺着,估計兩兄弟直接用繩子把他綁了回去強行拜堂。

這天,張鋒正在“逍遙居”五樓宴請喬大胖子,因爲張鋒的原因,黃門來視察時看到的繁榮景象,加上喬瑁暗中送的不少金銀,這位政績斐然的太守,要升遷了。

“賢弟,來來,愚兄再敬你一杯!”喬瑁笑得連鼻子都要擠進那種胖臉去,遠遠的伸着手,高舉酒樽,象是孝敬自己親爺爺一般盡心。

如果張鋒點頭,他恨不得把自己親孃,親閨女,再把親奶奶從墳裡挖出來送給張鋒當小。只可惜張鋒年紀太小。

“不敢不敢!”張鋒雖然很看不起他,但是喬瑁至少在客觀上還是利用職務之便幫了不少忙的。

喬瑁正在滿是肥腸的肚子裡想些好聽來拍拍這位小財神的馬屁,就聽得樓梯上“咚咚”一陣響,一人氣喘吁吁的跑上來,正是張安。

張安滿是綾羅綢緞的一身,如今小事根本不用他親自辦,動動嘴就是一大羣把他當爹供着的人跑腿,是什麼事讓他如此急惶?

“公公公公公公……”張安居然急得結巴起來。

“平心靜氣講,什麼事?”張鋒悠然的躺在梨木太師椅中,將樽中的“莫再行”狠狠一口喝下。

“又有那些沒卵蛋的傢伙來要錢了?這等小事,還勞賢弟尊足麼?我去打發他。”喬瑁這時彷彿全天下最仗義一般,站起來重重放下酒樽,把杯中佳釀濺出一些來,不知有多少人看了會心疼。

“不是公公……是公公……”張安臉上的表情,七分着急,三分卻是驚喜。

“到底是不是公公?說清楚了。”喬瑁也不耐煩了。

張安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指着門外道:“有一個公公來公子府裡宣聖旨來了。”

聖旨???

第九十七節第三百八十八節第一百七十四節第三百一十節第一百九十七節第一百一十六節第三百零七節第一百三十節第一百三十六節第一百一十六節第一百一十一節第二百五十三節第一百一十二節第一百六十七節第二百五十三節第一百零一節第二百八十八節第二百三十八節第二百二十五節第二百六十二節第三百七十五節第九十節第二百五十三節第二百二十三節第二百四十九節第二百一十二節第一百七十八節第二百七十六節第七十八節第三百五十八節第二百五十四節第三百二十六節第一百四十四節第一百三十六節第三百八十一節第七十一節第九十八節第一百四十九節第三百七十六節第二百六十三節第二百四十節第三百六十四節第二百九十四節第二百五十八節第九十二節第一百二十七節第十六節第三百七十一節第一百五十五節第四十三節第九十節第一百五十四節第六節第二百七十八節第一百八十七節第八十六節第九十九節第一百八十三節第二百七十六節第九節第三百七十三節第三百一十五節第二百五十三節第八十八節第六十三節第三百二十五節第一百九十二節第三百一十節第八十一節第五十六節第一百四十四節第二百六十七節第二百三十三節第十七節第二百八十四節第三百四十四節第一百五十一節第一百四十二節第二百一十三節第一百六十節第一百四十五節第七十三節第五十五節第三百五十六節第二百三十四節第三十九節第五十節第一百二十節第二百二十八節第三百八十四節第六節第三百九十五節第三百八十九節第三百六十九節第二百八十一節第二百八十二節第三百九十九節第三百九十四節第七十三節第三百九十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