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節

“皇后駕到!”大門洞開,進來四個手持宮燈的宮女,分立兩廂。

一聲黃門特有的尖聲響起,迴盪在空蕩蕩的鴻寧殿裡。

曹節一驚,忙快步行至門口,帶着兩個貼身宮女齊齊跪下,口道:“恭迎皇后娘娘聖安!”

一身濃裝打扮的伏後昂然而入,金光閃閃的鳳袍,全身都是昂貴的珠寶玉石首飾,刺得讓人睜不開眼,打滿胭脂的臉,劃過眼線,塗過紅脣,跟眼前素面朝天的曹節一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不敢當啊,妹妹現在可是皇上的紅人,哀家哪敢當得起妹妹的大禮!”伏後眼睛看不都看曹節低垂的粉頸一眼,把“哀家”兩個字吐得特別重。

“皇后娘娘何出此言!”曹節心裡喀噔一下,沒想到自己這麼低調,自進宮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居然麻煩還是找上了門。

果然一入候門深似海,更別說宮裡了。

“沒什麼,只不過聽人說,妹妹身子不太好,哀家特地過來看看。哎呀,妹妹還跪着做什麼,要是跪壞了身子,皇上可是會怪哀家的。快起來吧?”伏後明顯言語中帶着濃重的鼻音,不是感冒了就是極度不滿。

“謝皇后娘娘關心,只是臣妾自幼身子便弱,進宮之後適逢天寒,便有些虛,一直沒謹見娘娘,還請娘娘恕罪!”曹節面色蒼白,面對伏後的冷嘲熱諷,選擇了忍讓。

“原來是宮裡的人沒侍候好你呀!倒是我們虧待你嘍?”伏後抓住了話柄,更是盛氣凌人。

曹節嚇得撲嗵一聲,又重新跪倒在地:“臣妾並無此意!”

“哼,看來哀家好心來看妹妹,妹妹倒不怎麼領情!算了,我們走!”伏後得理不饒人,將鳳袍一掀,轉身便出,留下呆呆的曹節還跪在原地不敢動彈。

“哼,好一個我見尤憐的狐媚子!難怪皇上一見就被迷了魂,也不想想,這曹家出得了什麼好人!”伏後剛出殿門,口裡就憤憤不平的唸叨。

突然頭頂上一片陰影閃過,伏後一擡頭,只見一個全身裹在琉璃黃衣服的人自殿頂上象一隻驚鴻的燕子一般空翻而下,正落在自己面前五步處。

那人一翻下來,僅露出的兩眼兇光直視着伏後;“敢對曹家不滿!找死!”

雙手一翻,如魔術般各出現一把寒光粼粼的匕首,指着伏後,腳下彷彿沒動一樣,卻象鬼一樣憑空飄了過來。

各個禁軍士兵都是倚牆而立,離伏後還有十幾歲的距離。而伏後身邊帶着的四個黃門,四個宮女,雖然貼心,卻沒見過這種場面,當下只是嚇得倒地尖叫:“有刺客啊!”

伏後更是驚駭得全身動彈不得,眼睜睜看着那刺客筆直的把左手的匕首刺進自己右胸上方,綻出一朵綻亂的血花。

衆禁軍這才反應過來,高呼着“保護皇后”圍攏過來,那刺客見一擊得手,不待禁軍近身,向後一轉身躍起,一腳踏在丹墀上的欄杆上,輕輕一點,便如一隻鷂子一樣騰空而起,又落到大殿頂上,幾個縱躍,就從衆人的眼中消失。

現場亂成一片,高呼“請太醫的”,哭着搖着昏迷不醒的伏後的,還有張惶去找皇上的,亂哄哄的禁軍更是不知道如何去追捕這身手如此之高的刺客。

“反了,真是反了!膽敢在朕的地盤上行刺朕的皇后,這曹家人太囂張了!朕拼得這條命不要,也要出這口惡氣!”

憤怒的劉協一把掀起几案,在空中翻了幾個跟頭這才重重落地,几案上的幾隻毛筆,一個筆架,加上一個上好的漢白玉鎮紙,天女散花般的漫天砸去,幾個近侍之人嚇得慌忙躲避。

“大將軍!去,點齊禁軍人馬,隨朕擺駕丞相府!來人,拿朕的鎧來!”劉協開始動手解下龍袍,準備換上鎧甲打仗去……

還是跟曹操打……

董承和伏完嚇得齊齊跪在劉協面前:“陛下,萬萬不可啊!這事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只恐還有內情!”

“陛下貴爲天子,但……他曹家勢大,不可魯莽啊!”

衆人苦勸,劉協也冷靜了一點,正了正頭上的冕冠,同時掩飾自己的一頭冷汗:“什麼內情!速速稟來!”

伏完上前爬行了兩步奏道:“陛下,如那刺客是曹家人所派,怎麼會當着所有人的面在鴻寧殿前殺人?而且還故意讓所有人聽到那句他是曹家人所派的話,因此,老臣覺得此人必是在挑撥陛下與丞相之間的關係,還請陛下明查!”

劉協摸了摸下巴上的鬍子,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唔,是朕有失計較,太沖動了!來人,給二位愛卿賜座!”

衆近侍忙搬了兩個礅子過來,其他人亂哄哄的把几案重新扶起來,放在劉協面前,又一一收拾地上亂七八糟的筆和碎成幾段的鎮紙。

“咦,國丈大人今日怎麼爲丞相說話?”劉協想想,這伏完不是跟曹操老看不對眼嘛?

“回陛下,臣只是就事論事,並不偏坦於誰。況且這事也有可能是丞相……曹操故意爲之,好迷惑我等視線也未可知。”

一會說是的,一會又說不是的,什麼都讓你說了,還真是個圓滑的老狐狸!

董承心下暗暗計較着,“陛下,此事事關重大,不如交由廷尉處理。”

劉協點頭道:“正是,事關朕皇家顏面,豈能等閒視之!傳旨,未查出刺客及主使之人前,將曹貴人暫拘於冷宮。命廷尉速速查清此案!”

當天,剛剛萬千榮寵於一身的曹貴人便被打入冷宮,洗盡一身鉛華。得知此事的大多數宮人都額手相慶,對他們來說,只要是曹家人,個個倒了都好。少數知道曹節爲人的暗處鳴不平,卻不敢聲張。

曹操和張鋒立於前殿之前,躬身肅立,難得這漢朝兩大牛人都這麼老實的出現在皇宮裡。

這刺客一案事關重大,分明是有人栽贓嫁禍,不查個清楚實在是無法面對天下衆說紛芸的衆生,再說早就有人對曹家不滿了。

“皇上請二位謹見!”

曹,張二人低着頭小心翼翼的挨起殿內去,兩傍站滿了手持長戟的禁軍,眼睛裡看着兩個人怎麼都象看刺客似的。

一夜之間,禁軍人數多了五倍,就算大殿上居然都加派了人手。

大殿之上還有一人跪着,正是廷尉皇甫嵩之子皇甫堅壽。

“丞相何事求見?”劉協見了曹操,說不出是什麼滋味,一方面是他救的自己,另一方面卻又自己把持朝政大權,說是又愛又恨也不爲過。當然眼下是爲什麼事而來,他清楚的很。

“臣驚聞宮中鬧出刺客之事,並有人言之鑿鑿爲我曹家所主謀,特來向陛下澄清此事。”這種情況下,就算牛氣沖天,手裡掌握着兗、青、豫三大州,加上揚州、徐州小部分,仍然恭恭敬敬的匍匐在劉協腳下,這讓他很得意。

“曹愛卿快快請起,此事國舅也說過,當是外人慾挑撥我們君臣關係,朕自然相信丞相不會爲此大逆不道之事。”

曹操的主動低頭,讓劉協眉開眼笑,他還怕他是爲曹節被打入冷宮的事而來的,所以還主動喊起“曹愛卿”。

曹操和張鋒二人站起來,站在右手邊去。

“此案已交由皇甫卿家負責,相信不日便有結果。”

對面的皇甫堅壽一個眼神丟過來,雖然他是朝官,卻算是老曹的人。

“臣有一事啓奏!”

“哦,張愛卿有何事?不知前些日子愛卿身體抱恙,現在可好?”劉協對於張鋒,更是恨鐵不成鋼,爲什麼這樣的人才,不跟着自己要跟着眼前這個一砣黑屎呢?

“多謝陛下關心,臣賤軀已無大礙。臣先父在世前爲衛尉,臣從小耳濡目染,多少對此種事情小有心得。如陛下恩准,臣願協助皇甫大人一同勘察此案。”

沒等劉協發表意見,皇甫堅壽已經跳出來說道:“不可,此次刺客事件或許跟丞相有關,在未破之前,任何曹府人員均不得插手此案,否則便有毀痕滅跡之嫌。”

這就是高水平的爲政之道了,在一些大局已定或者無關痛癢的小事上跟對方唱反調,總可以給人自己是另一方的人的錯誤觀點。

曹操又列奏道:“陛下,臣等二人非是有私心,只是此事事關重大,多一人商議下也是好的。再者臣欲洗清嫌疑,故而請求一共偵破此案。有皇甫大人在場,相信就算臣想做什麼手腳也是不可能的。”

張鋒也接着說道:“如陛下不放心,還可再使一人隨臣等一共偵破此案。”

劉協歪着腦袋想了想:“愛卿言重了,此事非是不信丞相,只是便如丞相如言,多一人,則多一分希望,如此,朕便使國舅,丞相、張愛卿與皇甫愛卿一共偵破此案如何?”

“陛下聖明!”

第八節第二百五十五節第三百八十六節第三百三十二節第五十六節第一百二十七節第三百九十四節第三百二十六節第三百九十節第十九節第三百四十二節第三百四十四節第一百九十二節第一百二十五節第二百九十九節第七十七節第三百八十九節第一百六十八節第二百二十二節第一百五十二節第二十節第三百六十節第三百三十三節第一百三十九節第一百零八節第三百三十節第二百九十節第三百二十六節第一百九十四節第二百節第一百零二節第三十一節第四十五節第九十節第五節第九十節第一百八十節第一百八十六節第二百四十三節第三百六十一節第二百一十三節第八節第一百三十五節第一百八十二節第一百三十九節第一百一十七節第一百四十四節第二百八十五節第二百五十五節第二百四十六節第二百三十二節第三百一十五節第三百六十四節第一百七十八節第九十四節第一百二十一節第三百二十二節第二百四十二節第一百二十三節第二百七十節第二百五十八節第三百五十四節第三百五十八節第一百三十節第二十九節第二百八十六節第二十七節第三百八十八節第一百七十五節第三百七十八節第二十五節第二百九十一節第五十三節第二百八十五節第一百二十三節第三百八十一節第三百三十節第七節第一百三十七節第三十一節第九十三節第一百三十七節第二百零四節第九節第一百四十八節第二十九節第一百三十節第三百六十七節第一百三十九節第十三節第二百五十二節第一百零七節第七十四節第三百二十九節第三百五十四節第三百零二節第一百九十三節第二百一十八節第一百二十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