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拍即合

劉封眼見周瑜一番急切之情,心中便有了底,輕蔑一笑,言道:“那曹操整合北方之將士所得那五十萬大軍,皆非水軍,並不精通水戰,此乃是其一;曹操得荊州水軍約不到二十萬之數,這才心中豪氣萬丈,意欲揮軍南下,先滅江夏,再圖江東,此乃其二。封如此說來,公瑾將軍是否有所領悟?”

周瑜聽罷,雙目便是一凝,臉上露出深思之色,良久,道:“依子威將軍之見,那曹操大軍此次之主力,乃是荊州那近二十萬水軍?”

“不錯,若能將荊州那近二十萬水軍戰力扼殺,那我孫劉聯盟定能大破曹操!”劉封見周瑜已然理解其言語中所說之意,便欲不再多言。

但此時周瑜身後一位將領聽罷卻是信步走向前來,此人約四十年歲,容貌清奇,頗有一番風姿,面上卻有數道傷疤,雖不甚顯眼,近處看時卻也頗有些可怖,只見其雙目審視劉封一番,便厲聲言道:“劉封小兒,休要在此矇騙於人,我等豈能不知那曹操整合荊州水軍,纔有如今實力,但那荊州水軍又豈是易與之輩,蔡瑁張允之流,雖武藝乃是末流,但對水戰之法卻也頗爲精通,早在十數年前吾便知其根底,如今盡數歸了曹操,我等兵將不過五萬,又如何敵之?”

劉封一看便知那將領乃是程普,自孫堅時起,便跟隨其南北征戰,滅黃巾也有其一份功勞,在江東衆將之中,乃是年長之輩,此時與周瑜分列江東左右都督,其剛一言畢,身後江東衆臣多數都在默默頷首,以示贊同,但劉封偷眼看向周瑜,卻見周瑜面上頗有些尷尬之色,便暗暗將此事記於心中。

程普此番言論,便已然是將劉封與周瑜之間平衡打破,劉封不得已只得對其是深施一禮,答道:“蔡瑁張允之流,確是精通統率水軍,但卻亦是新降之人,剛剛降曹,並且二人在曹操眼中十分有用,如此曹操必然不會深究二人根底,不然以曹操性情,二人率軍多年,怕早已成曹操刀下亡魂。”

“那又如何?待那二人與曹操決裂,恐江東六郡亦是早已姓了曹!”劉封聽了此言,又細細看了一番周瑜身後衆將面上表情,心中愈加證實了其之前判斷,眼中精光一閃而過。

“敢問程將軍,江東水軍經營多年,斷不會僅有兩三萬之數,如今曹操攜大軍百萬而來,若非是諸位將軍未將曹操這北方之軍放在眼中,又怎會如此輕敵?”劉封說出此言,面上還帶着一絲笑意,好讓人一看便是戲言,但縱然如此,此言一出,劉封一番觀察之下,卻見這衆將面上皆有些不慍之色,由此便更加坐實了其心中所想,只是劉封亦知曉此時並非是將其想法挑明之時,於是便按耐下好奇之心,面上笑意更甚。

“封年少無知,說此玩笑之語,望諸位將軍莫怪,莫怪。”劉封見冷了場,連忙又是一句笑言,見那程普等人面色好了些,這才作罷。

“子威將軍多慮了,依子威將軍適才所言,若能將那蔡瑁張允二人除掉,曹操此次南下,便定然無甚作爲,是也不是?”周瑜顯然之前便已然領會了劉封話中含義,本欲與劉封私下再做計議,此時卻是不得不將話題扭轉回來。

“此二人,確是必須除掉之人,但卻並非此時,曹操雖並無百萬大軍,卻亦是至少七八十萬之數,如今行軍至此,又走水路,糧草輜重便多有不便,且消耗巨大,故曹操此時心中所想,定然是速戰速決,我等兵不過五萬囤聚於此,便無甚相干,故先消耗曹操銳氣,方纔是王道。待其銳氣盡損,且未得寸進,再略施小計,便可將蔡瑁張允除掉。”

劉封一面說着,周瑜眼中一面多了些神采,雖若是讓其單獨面對曹操大軍,周瑜也未必不能全身而退,但聽罷劉封這一層層計策,才思敏捷,便不由得對劉封有了些敬佩之情。

“那依子威將軍之見,如何消耗曹軍士氣?”周瑜顯然是想趁熱打鐵,與劉封在此便定下計策。

但劉封已言至此,獲取了周瑜與江東衆將任何,哪能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周瑜雖初見便給劉封不錯之感,但卻終是江東之人,劉封心中不可不防之。

“公瑾將軍莫急,此時曹軍前部尚未到那江面之上,時機便是未到,待時機到了,封自不會讓江東盟軍獨自面對曹操虎狼之師,今日便言盡於此,封與公瑾將軍甚爲投緣,此次聯盟,想來於吾父與孫將軍,皆是好事一樁。”

周瑜見劉封不再出言,心中暗歎一聲,便使人將劉備三人送回房中歇息,劉封與趙雲將劉備安置在周瑜所給客房之中,二人輪流在外守夜,直至天明,方纔作罷。

次日一早,劉備用了周瑜所設些許吃食,便提出告辭而去,諸葛亮此時已然將江夏水軍駐紮於樊口,嚴陣以待,而劉備此次前來,亦是誠意十足,況劉封之計策讓周瑜滿意非常,如此周瑜便再無理由挽留,只得與劉備寒暄一番,便欲將劉備送走,但卻是在臨行之時向劉備提出,將劉封作爲兩地使者留在周瑜營寨之中,一旦曹操大軍有所異動,劉封在此得了消息便第一時間傳回樊口,以期能夠儘快集結軍隊。

劉備一聽此言,便是看向劉封,此間計策,皆是劉封所提,劉備不知周瑜到底何意,心中也是有所擔憂,這纔看向劉封,一旦劉封不願在此,他便欲強行將劉封帶回,縱然如此,那周瑜亦是不能干預。

但劉封得知此事之時,卻並未有甚不喜之色,只是向劉備抱拳道:“父親只管安心歸去,在樊口給封預留一千水軍以備不時之需即可,一旦曹操大軍過江而來,封便與江東水軍並肩作戰,好教其知曉我軍威武。”

劉備之前已然知曉劉封計策,此時便深深頷首道:“萬望子威注意自身安危。”言罷,便與趙雲登船去了。

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380章 幕僚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436章 動員第167章 痛處第137章 凱旋第11章 救駕第501章 失算的曹彰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518章 完美的伏擊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278章 邀戰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202章:一夫當關(第五更)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141章 搶先一步第265章 曹操之心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96章 提請第28章 一年之約第518章 完美的伏擊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253章 觀虎鬥第9章 策馬送計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70章 連環之計第467章 再次來襲的猜測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91章 孫權之謀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35章 戰許褚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229章 難題再現(第一更)第20章 公子劉琦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444章 大軍至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90章 以誠相待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76章 良將賢臣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10章 終有一別第467章 再次來襲的猜測第25章 魏延第58章 返程第56章 無心插柳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207章 親自爲使(第一更)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293章 醒來第281章 難與易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77章 反間計成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4章 賜字第170章 退張魯第23章 山窮水盡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102章 戰況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99章 出逃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56章 無心插柳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