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晴天霹靂

但是讓諸葛亮感到有些不解的是,當他和關羽二人率領援軍到來之後,他明顯感到荊州水軍的攻勢有些放緩了下來,數個時辰之後,諸葛亮更是感到按照這樣的攻勢,荊州水軍連拿下廬江一個邊陲縣城的機會都是沒有的。

對於之前和他一起和劉備賬下效命的趙雲,諸葛亮還是十分了解的,面對自己前來支援,趙雲理應加強攻勢才行,若是一直這樣下去的話,怕是荊州水軍的這一次攻勢除了給雙方都造成一些損失之外並沒與什麼其他的作用,諸葛亮相信那樣的結果絕非是劉封樂於看到的。

此時,趙雲只是投入了一些中等規模的戰船,雙方的戰場在江東水軍的反撲之下更是已經到了江面之上,諸葛亮一直命麾下的軍士全力的進攻,雖然他不能將江夏一郡之地再奪回來,但是盡最大的努力消耗一些劉封麾下的水軍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正當雙方激戰的時候,後軍中的趙雲不知發出了一道什麼樣的命令,荊州的水軍得知後盡皆調轉船頭向江夏方向回撤而去,正在和江東水軍纏鬥的數個戰船上的將士竟然在一時間脫身不得後盡皆跳進了江水中逃生而去,只留下一臉迷茫的江東水軍。

幾乎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之內,荊州水軍就盡皆撤回,這和之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的大有一舉攻下廬江甚至豫章的氣勢可是大不相同,這一場攻擊明顯是虎頭蛇尾的,絕不像是趙雲應該打出來的戰鬥。

“趙子龍乃是劉封麾下赫赫有名的將領,加之原來孫權麾下的甘寧與淩統,皆是熟知水戰之人,怎會如此就撤回了江夏?”

得到回報之後,諸葛亮並沒有打了勝仗的滿足感,而是對於趙雲這反常的舉動有所懷疑,對於趙雲,他是瞭解的,趙雲是個做事有始有終之人,絕不會說撤回就撤回,完全不把自己麾下將士的傷亡放在眼中。

“趙子龍的確是難得的猛將,但是軍師不要忘了,趙雲率軍前來攻取廬江,事先可是並不知道軍師就在這附近,他們定然是以爲軍師此時應當在建業,這才興兵來此,想的是數日之內就將我廬江這一郡之地攻下,但是軍師不到一日就到了此處,並且排兵佈陣,讓他一時間難以有良策向前,趙雲這才爲了減小損失而撤回江夏,也屬正常,畢竟趙雲深知軍師之纔不是他所能媲美的。”

對於此事,關羽顯然有着不同的想法,他這樣說,諸葛亮的心裡倒是也輕鬆了幾分,但是他的心底還是覺得這次進攻頗爲蹊蹺,但是應在何處,心中又無定論,於是只能暫且讓關羽等人收兵並統計此戰的消耗情況。

兩日的戰鬥,讓雙方各自損失了一千餘軍士,算是旗鼓相當,但是荊州水軍倉促撤回之下,丟下了完好的中小型戰船十數艘,這倒是成了江東水軍的戰利品。

在這個時代,戰船是十分難以製造的,就算是中小型戰船,得了十數艘也能讓江東水軍十分滿足了。

衆軍剛剛收拾完戰場,諸葛亮便匆匆對廬江重新做了佈防,而後與關羽返回了柴桑,雖然想不出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但是這一次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並且在諸葛亮看來時機並不是十分好的攻擊在他心裡就是有諸多可疑的地方,他要帶着劉禪快速回到建業城中,然後從長計議如何在荊州劉封的壓力下保住江東的基業。

等到諸葛亮趕回柴桑的時候,距離劉禪走出他歇息的房門已經過去了一日有餘的時間,那些柴桑的官吏又不敢去打擾劉禪,只是在門口派人等候。

“主公這兩日如何?”

見到那些柴桑官吏後,諸葛亮第一時間問道,這一次將劉禪放在柴桑,諸葛亮並沒有特意的思考些什麼,加上劉禪原本是想要和他一同前往廬江的,所以在他看來柴桑是十分安全的地方。

“主公這兩日日日待在房中,並且不讓我等打擾,至今仍然沒有出來,我等人微言輕,不敢相請……”

顯然這兩天他們就連劉禪的人都沒有見到,更別提照顧好劉禪了,所以面對諸葛亮的問話,他們解釋並沒有什麼隱瞞。

諸葛亮聽了此言面色就是一變,他是瞭解劉禪的,他知道劉禪並不是樂於日日將自己憋悶在屋中的少年,他是願意和人交流,也願意去了解柴桑的風土人情的,兩日未曾出房門,絕不是劉禪能夠做出的事。

徑直來到了劉禪的房門前,果然房門緊閉,諸葛亮親自上前叩門,門內卻是無人應答,這下諸葛亮可是有些慌了手腳,正常的情形絕不至於如此。

反覆叩門之後,無奈之下諸葛亮連忙命自己身後的侍衛將們破開,但是破開之後的景象,卻是如同晴天霹靂一樣,狠狠的擊打在了諸葛亮的心中。

屋中空無一人,只有一個已經燃盡的燭臺,加上用木棍支起來的衣衫等物,顯然是障眼法,爲了讓屋外之人認爲屋中有人而設。

劉禪憑空消失!這是諸葛亮萬萬也沒有想到的事情,這些年來,他離開劉禪身邊的時候並不是沒有,相反還不少,但是劉禪哪一次都是按照他的指令,好好的待在一個地方,從未有過擅自做主之事,這是第一次,但這個第一次,自然也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次。

“速速跟隨足跡去尋找,看主公去了何處!”

諸葛亮的面色在推開房門的那一刻已經變得十分慘白,腳下也一陣虛浮,劉禪對於他,對於江東意味着什麼,他心裡太清楚的,但是事已至此,他對於劉禪尚在柴桑還抱有着一線希望,因爲糜夫人和劉禪的侍衛們也一同不見了,萬一是劉禪想要讓他們帶着去遊玩一番,也未可知。

很快,關羽也聞聲趕來,見此情形連忙一邊封鎖消息一邊按照諸葛亮的指示命麾下之人沿着足跡尋找,看能否有所收穫。

第41章 大軍又至第261章 退無可退第402章 呈上奏摺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197章 回信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114章 層層揭開第5章 剿匪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70章 連環之計第277章 得與失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92章 緊鑼密鼓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167章 痛處第42章 江東來使第501章 失算的曹彰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257章 仁心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554章 時間差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416章 野心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217章 孔明之謀(第二更)第390章 勸說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224章 入關(第二更)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425章 渾水摸魚的潛入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570章 歸一(大結局)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293章 醒來第244章 折服第14章 一觸即發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487章 司馬懿的連環計第435章 安置完畢第70章 連環之計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279章 服衆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110章 稱心如意第223章 漏洞(第一更)第506章 城破之際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59章 再得伊人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171章 出使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544章 最好的安排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12章 初見孔明第132章 倒戈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444章 大軍至第27章 使者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567章 拿下第6章 女匪首第309章 曹植的舉薦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407章 渾水第104章 設伏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229章 難題再現(第一更)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146章 發難第313章 孔明的決定第222章 前路兇險(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