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絕地反擊

終於,在上庸城中苦等四日的荊州將士們見到了他們想要見到的場景,雖然他們不知道是什麼讓魏軍的攻城軍隊如此快速的退去,但是事實就是劉封提前做到了之前給他們的承諾,五日未到,魏軍就已經撤退。

“文長,城中能戰的士卒還有多少?”見到魏軍退去了之後,劉封並沒有放鬆下來,而是立刻找到魏延如此問道。

劉封一問之下,魏延就意識到了劉封這樣問的緣由,於是連忙在劉封面前答道:“能夠出城戰鬥的,大概有一萬五千之數,但是士卒都已經有些疲敝,怕是不能發揮出最大的能力。”

“無妨,速速挑選體力尚可的士卒一萬之數,跟隨你我二人出城,其餘者隨士元先生在城中以防萬一!”劉封略一思索便當機立斷的下令道,他知道趙雲和馬超手下只有四五萬人馬,而既然許褚將攻城的魏軍撤了回去,那就說明趙雲和馬超用奇襲之法給魏軍的大營之中造成了十分之大的麻煩,而許褚麾下的攻城之兵雖然已經有些疲敝,但是他們回去後魏軍的數目是一定會遠遠多於趙雲與馬超麾下之人的。

所以劉封一定要同時率軍出城,雖然一萬兵馬數量並不多,但是在另一個方向給魏軍施壓卻能夠大大減輕趙雲和馬超的壓力,這樣一來,雖然和魏軍鏖戰一番也會造成十分之大的損傷,但是在這之後再趁勢將趙雲和馬超帶入上庸城中,相當於又在城中多了不少的生力軍,司馬懿再想攻破上庸,就算他手中已經有着些兵力優勢,他們的士氣在數次的功虧一簣中也一定會衰竭。

當許褚匆匆率軍趕回營中之時,他所見的的確就和那名士卒跟他告知了一般,地下全部都是被巨石碾壓致死的魏軍屍體,曹彰不知去向,而司馬懿則正費力的指揮着數目已經不佔優勢的魏軍和趙雲,馬超二人的荊州兵馬戰鬥在一處,要是許褚不回來支援的話,顯然司馬懿是無法長久的頂住趙雲,馬超二人的攻勢的。

雖然許褚認爲自己的歸來對於司馬懿來說是一場及時雨,但是司馬懿本人卻顯然並不這樣認爲,看到許褚的帥旗出現在了營寨之中,司馬懿氣得幾乎是七竅生煙,他恨不能立即找出讓許褚得知了此事之人,並且將其頭顱砍下,但是事已至此,沒能一鼓作氣攻下上庸已經成了事實,此時的司馬懿也只能寄希望於許褚能夠和他一道將面前的這些荊州援軍擊潰,而後再言其他。

至此,曹彰下落不明,霹靂車被荊州援軍所得,又錯過了攻下上庸的絕好機會,一夕之間,司馬懿的諸多如意算盤盡皆成空,而且是在他完全不知道爲何的情況之下,這讓心態十分之好的司馬懿心中也有了些要崩潰的跡象。

在司馬懿心中懊悔的時候,他並沒有注意到,馬超已經暗自將那些霹靂車運送到了主戰場的後面隱藏起來,所爲的,正是許褚到來的這一刻,九個大禮,早已經爲還沒有和司馬懿匯合的許褚準備好了。

許褚之前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過霹靂車的聲音了,更別說跟在他後面的七八萬魏軍,等到他們有些反應過來的時候,九個偌大的圓形石頭已經到了他們的頭頂……

還未交戰,許褚所率的人馬又是損失了不少,最爲重要的是,和之前司馬懿遭受了霹靂車的突然襲擊一樣,許褚原本整整齊齊的隊伍登時亂了,這一亂,戰鬥力自然也就失去了大半。

司馬懿和許褚的人馬,終於在混亂之中混合在了一處,經過這些天攻城的損失,再加上之前死在霹靂車下的魏軍,此時留給司馬懿的人馬堪堪只有十一萬上下,到此時司馬懿才發現,他出發之時所帶領的二十五萬大軍,除了夏口徐晃所率的三萬不知是否還健在外,已經就剩下着區區十一二萬人了,而在對面和他交戰的趙雲和馬超,麾下至少有五六萬人,雖然人數依舊是敵軍的一倍,但是司馬懿卻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已經快要沒有了。

用霹靂車對着向司馬懿和自己交戰的方向趕來的許褚發動了一波進攻之後,由趙雲和馬超抵禦着魏軍的攻勢,影衛們卻是開始悄然的轉移起霹靂車來,而轉移的方向,可不正是上庸城池的方向嗎,這樣的戰略武器,周瑜自然是不會讓他們只發揮這一次作用的,而是要讓這些武器長久的爲劉封所用,得到這些,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一些此番戰死的軍士的損失了。

跟在許褚後面不長時間就率領着一萬大軍出城的劉封,第一時間見到了正在趕往上庸城池方向的黎闖與影衛,當然也看到了那九輛周瑜送給他的驚喜。

見到霹靂車在黎闖手中的時候,劉封終於知道了趙雲敢於正面面對司馬懿和許褚的原因,而在黎闖用短短的數句話將他們這數日之間在周瑜指導下所做的一切告知劉封的時候,劉封的心中終於鬆了口氣,他知道,在自己的提前佈置和周瑜的進一步配合之下,這一次荊州的圍就算是已經解開了,只剩下區區十萬人的司馬懿再難翻起什麼浪花,雖然這一次劉封所屬也損失不小,但是在巨大的危機面前,能夠保得荊州不失去一個城池已經是十分難得的勝利了,至於漫長的恢復期會讓江東的諸葛亮有機可乘,現在的劉封暫時還無暇顧及。

派出了一隊人馬協助黎闖將霹靂車運回上庸城中後,劉封連忙和魏延策馬率軍趕往了周瑜等人所在之地。

見到周瑜後,劉封只下了一個命令,那便是速速撤回上庸城中,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再在此地和司馬懿發生無畏的廝殺只能白白的消耗荊州的將士性命,劉封知道荊州已經再不能承受將士的損失了,他相信,就算他們撤回到上庸城中,沒了曹彰在身邊的司馬懿也不會立即就再次組織起對上庸的進攻了,也不可能在劉封的眼皮底下率軍前往宛城等地。

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15章 智計第20章 公子劉琦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4章 賜字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244章 折服第114章 層層揭開第115章 曹氏辛秘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349章 影衛初現第452章 說服第355章 暗礁隱現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46章 前路多艱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170章 退張魯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553章 司馬懿駕臨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523章 投子認負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58章 返程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421章 長驅直入第261章 退無可退第75章 夜談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151章 齊頭並進第501章 失算的曹彰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110章 稱心如意第273章 夜會第254章 猜疑第61章 公瑾之邀第194章 智取第257章 仁心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94章 動之以情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67章 點將出徵第16章 先鋒第501章 失算的曹彰第376章 僵局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62章 宴無好宴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331章 曹植之智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194章 智取第497章 要挾第380章 幕僚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176章 拔寨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89章 再續前緣第491章 曹彰的車輪戰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137章 凱旋第360章 抱佛腳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447章 第一次攻擊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185章 劃地爲疆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207章 親自爲使(第一更)第80章 龍潭虎穴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32章 救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