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人盡其用

“那陛下意欲以何種方式援助上庸與江夏?雖然司馬懿幾乎並無什麼可能直接發兵去攻擊益州,但是就算此時再冒險從益州調兵到上庸與江夏,也已然是來不及了。”

龐統對於如今劉封所處形勢的分析,已經是達到了十分精細的地步,劉封既然做出了決定,他心中卻並非是有什麼反駁之想,只不過是想要將其中的利害關係向劉封陳明,若是等他說完之後劉封依舊如此,那麼其中的風險,他自然也是樂於和劉封一同承擔的。

“從益州調兵,的確是已然來不及了,並且益州乃是我朝勢力根本,不到萬不得已,益州的守軍是絕對不可輕動的,但是對於上庸與江夏的援助,我卻已經有了些想法……”

劉封這番話說完之後,環顧四周看了看自己的這些個左膀右臂,微微一笑,這倒是讓這些智謀過人之人皆是一愣,不知道劉封所言的援助到底從何說起,他們的兵力全部都擺在紙面上,之前已經分析了一個多時辰,再無其他,所以劉封這樣一說,他們一時間全部都不知道如何應答。

見衆人皆不出言,劉封面色一正,又繼續言道:“諸公可知,我大漢比之曹植,雖然軍士的數量差了不少,但卻依舊是屢屢能夠在和魏國的鬥爭之中取得勝利,所爲何故?”

這樣的問話,自然沒人會替劉封回答,而劉封在這裡停頓下來,也不過是爲了醞釀一下自己的情緒罷了,他要在這裡將他最信任的這些人的情緒全部都調動到了另外一個層次,從不懼魏軍,變成面對魏軍有着必勝的信念。

“所爲者,自然就是諸公,以及鎮守在各個緊要關口的將軍們,若無諸公爲我披肝瀝膽,怕是早在父親麾下之時,我就已經被諸葛亮用計搬倒,能否活在人世尚無定論,更不用說走到今日!”

劉封竟然在稱帝之後還如此的懂得感恩,這讓坐在他面前的龐統,周瑜,魏延等人無不動容,雖然他們在投靠了劉封之後自始至終就沒有想到過再改換門庭,但是能夠得到自己的君主這樣的認可,不論是對於這個時代的何人來說,都是莫大的榮耀,所謂士爲知己者死,也不過就是這樣的心情罷了。

“今次面對司馬懿率軍滾滾而來,我所能夠依仗者,除了我朝的將士之外,也正是此時正站在我面前的諸公,故封不才,斗膽懇請公瑾前往江夏協助陸遜,請士元先生與文長前往上庸協助法正與孟達,若是當真司馬懿將這兩地之中的一個作爲此番進攻我荊州的突破口,那麼諸公只需率領原本城中守軍守住兩日即可,兩日後,我留在襄陽的機動部隊和孟起將軍的騎兵自會抵達援助,將司馬懿與曹彰的第一波攻擊抵擋住之後,我軍的形勢自會好上許多。”

終於,劉封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而這個想法,也是讓周瑜和龐統,魏延等人大爲吃驚。

作爲劉封身邊的左膀右臂,在遭遇啦如此之大的危機的情形之下,他們理應在都城襄陽城中和劉封在一處,爲劉封出謀劃策,而那些如孟達和陸遜一般的守將,纔是守城的第一責任人,這樣的模式在衆人的心中已經幾乎定型,所以當劉封說出想要將龐統,周瑜和魏延分別派遣到上庸和江夏守城之事,他們的心中充滿了震驚。

“若是我等全部去了他處,襄陽豈不是隻有陛下在此,一旦襄陽有甚變化,陛下該當如何是好?”周瑜聞言後並未立即答應劉封,而是當先出言問道。

“襄陽以北尚且有南陽,以東有江夏,以西有上庸,故而襄陽若是有變,這三處自然已經是至少有一處不保,故想要保得襄陽無事,這三處乃是必須要守住的,一旦一地被司馬懿圍攻,我將親率大軍前去營救,這些年來,我與司馬懿還並未真正在陣前對壘,我倒是想要看看這司馬懿到底有何能耐,還有那黃鬚兒曹彰,若能與其交手一番,搓搓他的銳氣,自然也是未嘗不可!”

劉封說出這番話來,足以表明其心中主意已定,他此時已經不再將自己當做是一朝的君主,而是一個帶領着自己麾下之人抵抗外敵的將領,這樣的心態,讓龐統,周瑜等人盡皆歎服,再也說不出什麼反駁之言。

略微沉默了一會之後,之前被劉封點名的三人齊齊下拜,表明心意後,皆是表示在此地商討過後便會策馬出發,一定會完成劉封守住城池兩日的囑託。

見三人答應的如此爽快,劉封心中這才長出了一口氣,將如今地位卓然的龐統和周瑜派到上庸和江夏區守城,實在也是劉封不得已而爲之,他們的心中沒有落差,就說明他們一定會在到達目的地之後靜下心來研究守衛之事,這樣一來,劉封的目的自然也就有很大的機會達成。

通過司馬懿和曹彰的行動,劉封幾乎可以判定,他們的第一戰,一定會是閃電戰,而且是出其不意的突襲戰,其目的就是以他們兵力上的優勢將一個相對守衛較弱的地方直接拿下,然後再以這個地方所有突破口,慢慢的大軍壓境,將劉封的荊州一點點攻取過來。

劉封知道,一旦讓司馬懿的這個閃電戰得逞,那麼自己再想將失去的郡縣奪回來會是十分的困難,那樣的話,自己多半難以再將荊州完整的佔住。

所以,他絕對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當司馬懿信心滿滿的進行自己的閃電戰的時候,劉封所要的效果是荊州軍士以良好的戰術和高昂的鬥志死死的堅守住自己的城池,就算在這攻防戰中傷亡數萬,劉封也是承受得起的,只要能夠將自己的城池守住,勝利的天平就會像他們的一方傾斜。

而以孟達,法正或是陸遜的能力,劉封並不敢保證他們能夠在司馬懿的鐵蹄之下堅守兩日從而等到自己的援軍,能夠在智謀和用兵上遠遠的強於其他人的,如今劉封的麾下也就只有龐統和周瑜了,他們是劉封手中的寶貝,但此時,也終於是到了他們發揮自己超過他人能力的時候了。

第253章 觀虎鬥第407章 渾水第405章 司馬家的抉擇第416章 野心第38章 江夏第35章 戰許褚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91章 孫權之謀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22章 大軍壓境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228章 殺一儆百(第二更)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501章 失算的曹彰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349章 影衛初現第19章 領罰後記第523章 投子認負第268章 對峙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222章 前路兇險(第三更)第137章 凱旋第47章 橫生枝節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554章 時間差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151章 齊頭並進第425章 渾水摸魚的潛入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135章 退敵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202章:一夫當關(第五更)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153章 詔命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464章 大獲全勝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45章 出使江東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274章 開門見山第76章 良將賢臣第536章 晴天霹靂第136章 四郡定第32章 救弟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62章 宴無好宴第281章 難與易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353章 蛛絲馬跡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3章 父子相見第186章 戰策第345章 識破第380章 幕僚第97章 萬事俱備第67章 點將出徵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56章 無心插柳第69章 江中蛟龍第273章 夜會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1章 千人守城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263章 陽平關之戰第7章 收編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393章 公瑾的心胸第37章 一戰成名第82章 不可貌相第382章 諸葛亮的動作第6章 女匪首第66章 斬使立威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436章 動員第490章 出城迎敵第55章 奇緣如此第193章 貪念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