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大獲全勝

另一名張遼的副將也是跟隨張遼在戰場上出生入死過多次的將領了,一聽此言就意識到了他們如今的處境,他看了看尚且在自己身側奮力拼殺的魏軍,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激戰,魏軍此時的數量已經由之前的一萬五千之數銳減到了七八千人,折損一半有餘,但是他們同時也給劉封麾下的宛城守軍造成了超過五千的傷亡,這對於鎧甲兵器都不如宛城守軍的魏軍來說,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隨着趙雲率軍的加入,魏軍很明顯已經不能再保持和之前一樣的效率了,這名副將略略思考了一番,又想了想之前張遼離去之時對他的囑託,終於咬了咬牙,向自己身邊的同伴言道:“速速告知將士們,向那密林的方向突圍,一旦到了密林的邊上就潛入林中,待得宛城的守軍撤了,再行返回營寨!”

“那我們不等候文遠將軍的援軍了?”顯然,另一名將領對於這樣的決定有些並不贊同,不由得出言問道。

“待文遠將軍趕回營寨再將事情說與楊修,我等早已經被宛城守軍全殲在此,剩下的這七八千人,在趙雲的圍攻下怕是連兩千的敵軍都斬殺不了,既然如此,不如撤軍,這些軍士,都是我魏軍的精英,豈能如此輕易就折損在此?”

這一次,他的那名同伴終於是認同了撤退的說法,也是堅定的點了點頭,開始通知自己周圍的軍士撤軍之事。

正當趙雲加入了戰團正殺得興起的時候,忽然發現那些魏軍一股腦的將林子的方向衝擊,趙雲和劉封自然意識到了魏軍想要撤離此處,於是此時正主要阻擊魏軍的趙雲連忙向劉封問道:“看情形這些魏軍想要撤離此處,我等是否死死將其咬住並且儘量全殲在此處?”

劉封聽罷,看着那些一面拼死抵擋一面向後撤退的魏軍,他們的陣型雖然有些散亂,但是此時卻依舊是有着一股誓死拼殺的氣勢,於是劉封僅僅思考了一小會便向趙雲下令道:“今夜我等的主要任務是將這些攻城器械運回宛城之中,這些魏軍最多還有七千之數,若是非要將其全殲,我宛城守軍又會有不少傷亡,由他們去吧,保存實力方纔是此時我軍的第一要務!”

劉封說出的話,自然是由不得任何反駁,雖然趙雲還有些沒有殺的過癮,但還是下令不要再追擊那些魏軍,先將那些攻城器械搬運回宛城去,之後再言其他。

宛城守軍沒有拼死追趕,倒是讓那下令撤回的魏軍將領鬆了口氣,雖然他們在前來此地之前是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但是這一番爭鬥下來,卻只是損失了一半的人手,同時帶走了宛城守軍同樣數量的將士性命,到最後不但張遼成功的撤退,就連他們也基本都活了下來,在這一次出征荊州的戰鬥之中,這樣的成績無疑是最好的一次了。

見得劉封等人又是扛着那些攻城器械慢慢的離去了,他們纔敢再次穿過林子,向自己的營寨方向而去。

至此,天色已經有些漸漸放出了微微的亮光,再有一個時辰就會迎來朝陽,但這一夜之間的變化,卻是楊修率領大軍出征宛城以來最爲巨大的一次……除了馬超還在帶着楊修的大軍在宛城遠郊兜圈子之外,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待得那些剛剛在劉封等人手中逃出昇天的魏軍回到自己的營寨之中時,映入他們眼中的情形讓他們原本有些自豪的心情瞬間又跌落了谷底。

幾乎全部的營寨已經不復存在,到處都是被大火燒過的痕跡,還有地上十分之多的魏軍將士屍體,一些一瘸一拐的輕傷傷兵正在將那些軍士的屍體擡到營寨外面的河堤邊上掩埋,而指揮着這些人搬運屍體的,正是張遼。

見到那些自己以爲多半會死傷在宛城守軍手中的將士們一半之數都安然歸來,張遼幾乎是激動得熱淚盈眶,,但當他的副將問起他此地爲何會是如此一番情形之時,張遼卻有些不知如何開口。

沉默了許久,張遼才向他們言道:“在我等在林中埋伏的時候,楊修與許褚已然是多半被劉封佈置的疑兵吸引到不知何處去了,正因爲如此劉封等人才敢於大張旗鼓的去哪窪地之中搬運攻城器械,他只不過沒能想到我與楊修之間發生的分歧罷了,這一次,我魏軍是徹徹底底的敗了,就算我等給我軍挽回了些許顏面,但卻也已經是於事無補。”

那副將也知道張遼所言多半就是實情,而且此事並非是張遼所願,一切的根源都在於楊修,他們再失望,也只能接受失敗的結局,三十萬大軍到如今已經是損傷近半,士氣全無,想來楊修在這一次得知又中了劉封的計策被人引着疲於奔命了半夜之後,也沒有顏面再去組織起有效的攻擊了。

所以,那副將此時連忙招呼剛剛血戰倖存歸來的將士們,去幫助之前的那些傷兵搬運戰死將士的屍體,免得放得時間久了,在軍中引起傳染病。

直到天色大亮之後,張遼正率領着數千軍士在臨時重新搭建的一些營中埋鍋造飯,楊修終於率領着十數萬大軍滾滾而來。

大軍的數量這一次倒是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張遼一看楊修的表情,就知道事情一定就和自己猜測的一樣。

魏軍這邊,此時已經是可以用哀鴻遍野的形容了,而反觀宛城之中,卻是十分的歡樂,劉封在天色已經快要亮了的時候纔將那些攻城器械搬運回城中,但好在那些器械並沒有什麼損傷,等到天色大亮之時,馬超也回到了城中,這讓劉封長出了一口氣,這一次,自己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更爲重要的是,徐庶看到那些外形完整的攻城器械之後,心中也是十分激動,當下向劉封保證,有了這些樣本,加上之前就已經掌握的技術,最多半年的時間,就能夠製作出比之魏國更爲犀利的攻城器械!

第214章 重任(第一更)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274章 開門見山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186章 戰策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136章 四郡定第55章 奇緣如此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355章 暗礁隱現第197章 回信第46章 前路多艱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1章 千人守城第84章 志趣相投第124章 開門投降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459章 最後的榮耀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340章 嶄露頭角的司馬懿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469章 稱帝第64章 一拍即合第266章 時局紛亂第338章 龍爭虎鬥第567章 拿下第392章 厚禮第253章 觀虎鬥第298章 密謀第506章 城破之際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107章 曹丞相第93章 孤注一擲第84章 志趣相投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263章 陽平關之戰第435章 安置完畢第217章 孔明之謀(第二更)第303章 水軍可期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567章 拿下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563章 慌亂的曹植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529章 神秘的書信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295章 再見周瑜第100章 終歸來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173章 智取第38章 江夏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60章 危情初現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73章 論斷第16章 先鋒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114章 層層揭開第93章 孤注一擲第567章 拿下第252章 說客第28章 一年之約第223章 漏洞(第一更)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455章 主動出擊第295章 再見周瑜第141章 搶先一步第29章 收歸賬下第444章 大軍至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37章 一戰成名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