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慌忙回援

“劉封此人萬分奸滑,若非他發覺了我軍擺放在這裡的大型攻城器械,又如何會親自率軍出城採取行動?依我之見,此番他們攻取我軍營寨,多半是聲東擊西之策,雖然劉封想到了我軍會在這裡設伏,但這些在窪地之中的器械卻是他不得不忌憚的,故此番劉封出兵,多半的目的還是在這器械之上!”

張遼的話還沒有說完,就已經被在地上不停踱步的楊修擺手打斷,高聲反駁道:“這些器械在我軍中不過是一些廢舊之物,原本就是爲了引劉封中計罷了,此時我軍營之中共有近五萬大軍,若是劉封親自出馬,所帶軍士定然不少,我等怎能不顧數萬大軍安危卻在此貽誤戰機?”

楊修軍事才能並不怎麼出衆,但是這詭辯之才卻是極佳,這一番話出口,將張遼氣的七竅生煙,但一時間又有些無可奈何,在那裡數次張口欲言,都是沒能說出口來,張遼知道,曹植之所以讓他做了楊修的副手,一者是因爲他作戰經驗豐富,二者正是想要利用他在軍中極高的威望扶楊修一把,若是他如今在這樣的大庭廣衆又是危機時刻與楊修撕破臉皮,於二人而言盡皆不是好結果。

但看着那放置在窪地之中的攻城器械,多年戰場上形成的經驗告訴張遼,劉封之所以在這個夜晚出兵,其最終目的除了消耗他們的兵力之外,也是一定會將一大部分的注意力放置在這些器械上的,若是將他換做劉封的話,這一次襲營多半就會是聲東擊西之計,若能將這些攻城器械運送回荊州,自然是可以比擬數萬大軍的,當然,前提是劉封並不知道這些器械是殘破無法使用的花架子。

“遼懇請將軍,給我分配些許人馬在此等候,一旦事情當真有變,也好留下一條餘地!”

言罷,張遼直接單膝跪拜在了楊修的面前,大有一副若是楊修不能同意便不會善罷甘休的意味。

楊修此時腦中所想的全部都是劉封此時正在自己的營寨之中大肆殺戮之事,一心想要率軍回援,並且看看能不能將劉封留在此地,見張遼竟然如此和自己過不去,心中不由得暗罵一句,而後急急道:“分與你一萬人馬,加之窪地之中的數千人衆,在此地繼續埋伏便罷!”

言罷,楊修直接招呼一聲,帶着許褚等將領離去了,只把一萬步卒留給了張遼。

看着楊修等人匆匆離去的背影,張遼不由得仰天長嘆一聲,縱然他對於曹魏再是忠貞不渝,心中也是感慨這一戰的被動,他深知,就算是曹植讓他做了這三十萬大軍的主帥,也斷然不會落得個如此狼狽的局面,楊修沒有實戰經驗,每當自己所想出的計策沒能奏效時立即就會亂了方寸,如此被劉封步步佔得先機的情況之下,再想要扭轉局面談何容易。

原本張遼所想是讓楊修與許褚二人率十萬大軍回到營中救援,其餘的軍士留給自己,既然劉封已經是在營中造成了如此之大的動靜,那麼他所率領的軍隊就算是不到四五萬之數也不會太少,故而自己率五萬大軍留在這裡,不論如何在數量上也是能夠在圖謀這些器械之人的手上佔得不少便宜的。

並且一旦時機的當,張遼還能率領着這五萬左右的人馬前往宛城城下行那圍魏救趙之事,一旦宛城之中的兵力被劉封盡皆調出了城外,那麼直接破了宛城也未可知,但是楊修顯然是根本就沒有細細的思考張遼所提出之事,區區一萬五千兵馬,又怎能成事?

帶着無盡的嘆息,張遼別無他法,只能是率領着這一萬多人馬按照自己的想法在這林中繼續設伏,他心中早已經打定主意,若是劉封派遣了更多的人馬前來搶奪那攻城器械,自己一定要盡力消耗劉封的軍士,就算是將這一萬五千人損失殆盡,若能夠斬殺了一萬以上宛城守軍也算是挽回了不少這一次出兵的顏面。

同時,張遼的心中到此時已經形成了一個想法,那就是不論此戰的成敗如何,待得此戰結束自己回到洛陽之時,一定要向曹植稟明楊修並非是主帥的合適人選之事,若不將楊修替換下去,魏國就算兵力雄厚,又能有多少個三十萬大軍夠楊修如此消耗?

之前司馬懿在合肥用兵之時,張遼就在身側看着,彼時他就發現司馬懿在用兵上絕對有着過人的天賦,遠遠超過楊修,但既然曹植對司馬懿的忠誠並不放心,加之的的確確在朝堂上又出現了那潁川之事,所以張遼也是支持曹植將真正忠於自己,忠於魏國之人放在更爲重要的位置上的,但是像楊修這樣爛泥扶不上牆之人,當真是不能再給他機會了,不然一旦實力對比的優勢倒向劉封的一側,對於魏國而言可就艱難了,劉封和其麾下衆將的能耐,張遼還是清楚的。

張遼心情複雜的等待着敵軍的來臨的時候,楊修已然拖着自己疲憊不堪的身軀和混沌的頭腦,帶着同樣腿腳沉重的大軍直奔自己的營寨而去。

行至距離營寨尚有兩三裡的時候,就能看到營寨方向沖天的火光,依舊是依稀有些蔓延開來了,楊修暗叫一聲不好,而後又是率軍加快了速度,他此時心中還期盼着那些被自己留在營中的軍士能夠多逃出一些,但顯然,劉封不會給他們太多逃走的機會。

此時的魏軍營中,劉封與趙雲依舊是在進行着他們的掩殺,縱然劉封的內心中不太樂意造成如此之大的殺孽,但是成王敗寇這四個大字時時在自己的頭腦之中迴響,他知道,消耗魏國軍士的數量,是如今對自己最爲有利之事,況且自古以來戰爭就是如此,既然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那不是適應,就是被淘汰的命運。

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88章 再相見第318章 錯綜複雜第521章 假傳將令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14章 一觸即發第137章 凱旋第81章 死於安樂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12章 初見孔明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82章 不可貌相第92章 緊鑼密鼓第146章 發難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110章 稱心如意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228章 殺一儆百(第二更)第349章 影衛初現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84章 志趣相投第335章 棋逢對手第528章 攻取江東的機會第340章 嶄露頭角的司馬懿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130章 埋刺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383章 兩條路第308章 不同的境遇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74章 非汝不可第22章 大軍壓境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253章 觀虎鬥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567章 拿下第357章 解惑第253章 觀虎鬥第337章 後手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190章 穩守五郡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2章 智勇退敵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402章 呈上奏摺第338章 龍爭虎鬥第134章 巧取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34章 戰神揚威第216章 佯攻(第一更)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87章 真真假假第79章 再至柴桑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146章 發難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36章 終見曙光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425章 渾水摸魚的潛入第146章 發難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62章 宴無好宴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298章 密謀第529章 神秘的書信第102章 戰況第341章 擇弱而噬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173章 智取第19章 領罰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244章 折服第325章 一統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