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

楊修這樣一問,自己身側的幾個將領全部都是面面相覷,而後不禁同時低下了頭,無人出言。

畢竟由在魏國境內素有戰神兇名的許褚所率領的八萬精銳先鋒都在敵軍的手中損失近半,那麼在作爲主將的楊修以及功勳最爲卓著的張遼沒有出現的情況之下,自然是沒有人敢於先說出自己的想法,面對幾乎戰無不勝的劉封,無論是誰心中都十分懼怕下一場戰鬥失敗的責任背在自己的身上。

而此前剛剛出言的張遼,也是沒有再說什麼,畢竟他只是作爲楊修的副將來攻打荊州,而按照剛纔楊修的言語,他心中多半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只不過因爲自己作戰經驗的不足,有些不想將其說出來而已,這纔想要看看自己麾下之人都是什麼樣的想法。

但張遼同時也是深知,這樣的取巧之法在兩軍陣前是絕對要不得的,若不能以一己之力服衆,那麼即使曹植將楊修任命爲主帥之職,那麼他也是有名無實的,戰功只能自己去積累,而不能假手於人,當主帥的位置放在楊修的肩上時,他也就必須同時承擔起作爲主帥所應該承擔的責任。

對於曹植,張遼還是十分忠誠的,他也敏銳的發現了曹植不想啓用司馬懿,這才硬生生的將楊修一手攙扶到這個位置上的事實,也正因爲如此,他自然也是想要幫助曹植鍛鍊楊修一番,若是楊修當真能夠承擔起統帥魏國大軍的重任,那麼誰也不知道心中想着些什麼的司馬懿自然再也不會再魏國的朝堂之上身居要職。楊修雖然有些牽強,但是至少他和張遼一樣,對於曹植是絕對忠心不二的。

見衆人包括張遼和許褚在內皆是閉口不言,楊修知道自己不能再做縮頭烏龜了,這第一次交鋒已然敗了,說到底傳回曹植耳中魏國留守的朝臣也定然會以爲是因爲自己指揮不利方纔得此潰敗。

所以楊修心裡也是明鏡一般,就算自己在這裡採取麾下之人提出的建議,雖然取勝之後功績可以算在自己的頭上,但是戰敗之後的過錯也依舊要由自己來承受。

嘆了口氣,楊修知道自己必須要做出一番部署了,不然自己在朝堂上的那一股氣勢早晚會在軍隊中用光,他略微思慮了一番,將這宛城周遭的形勢和之前許褚,徐晃二人的遭遇又在腦中過了一遍,而後緩緩開了口。

“古人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如今我等坐擁二十五萬大軍,至少三倍於宛城,而宛城背靠襄陽,圍之意義不大,故而依我之見,首選之策乃是將城中守軍引誘而出,與其交戰,唯有如此,勝算方纔能更大!”

楊修終於說出自己心中的一番見地,雖然這些話聽在熟讀兵書的張遼耳中就如同的廢話一般,但是張遼知道,楊修之前領兵出戰的經驗實在是太少,想要鍛煉出他的能耐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於是在楊修看向他時也回了楊修一句道:“若是劉封當真在此,並且在城中堅守不出的話,我等的確是唯有強攻一種方式,只有三倍於敵軍之兵,加之城中守將還有趙雲,馬超這等名將,實在是不能保證我軍將城門攻下,就算是強攻拿下了宛城,劉封定在襄陽也會有所防備,故強攻絕非良策,若真能將其引出,在這茫茫平原上一戰的話我軍取勝的概率的確是會大上不少。”

張遼如此一說,算是贊同了楊修之言,但同時也是在暗示楊修,這樣的大戰絕不能單單紙上談兵,套用兵書上的說法,而是要結合敵軍的具體情形,如今自己面對的是劉封,那麼就算是有五倍之兵,強攻也不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既然文遠將軍也贊同這一計策,今日我等便來討論一番用何種方法能夠將劉封城中的守軍引出宛城,若能如此,就算是殲滅其一萬守軍,對其來說也是巨大的損失,更何況能極大的提升我軍的士氣。”

見自己的說法得到了威望極高的張遼的支持,楊修面上的神情這才輕鬆了不少,雖然論及領兵打仗楊修並不是十分在行,但是他說出的話,的確是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對於士氣起到一個極大的提升作用。此言一出,之前垂頭喪氣的許褚與徐晃就好像找到了復仇的可能一樣,雙眼全部都放出了不一樣的光彩,參與到了關於如何引誘劉封軍隊出城的討論之中。

此時的劉封,在宛城之中也是關注着城外不遠處的這一隊大軍,整整二十五萬大軍,呈掎角之勢擺放在距離宛城僅僅二三十里的地方,這對於城中守軍的壓迫是不言而喻的,好在之前在劉封等人的策動之下,宛城的守軍剛剛以不到一萬傷亡的代價斬殺的敵軍足足四萬餘人,這樣的勝利讓守城的軍士們的信心足了不少,還不至對那些城外的魏國軍士產生恐懼的心理。

黑雲壓城城欲摧,身着黑衣黑甲的魏國軍士,當真是應了這句金句,劉封之前雖然也曾在赤壁遙望過曹操麾下的八十萬大軍,但是那卻是將軍士盡皆裝進了戰船之中,看上去並沒有什麼震撼的感覺,而這一次卻是不同,劉封曾經和馬超親自率領一小隊斥候到了距離魏軍營寨不到五里的地方觀察,這樣的紮營方式,讓劉封之前所想的趁夜色派遣馬超的騎兵不斷騷擾襲殺魏軍的想法幾乎不可能付諸實施,更何況在那數個相互距離不遠的營寨的外圍還有不少的虎豹騎在巡視,這一次,楊修顯然是十分謹慎,不會輕易的給劉封任何損傷他兵力的機會。

“敵軍作爲進攻一方竟然如此謹慎,加之數量又十分之多,我等之前所商討的諸多方式都不能使用,不知諸位有何破解之法?”

面對這樣的情形,劉封索性直接開門見山,處理僵局並非是他所擅長之事,與其自己絞盡腦汁,倒不如盡最快的速度集思廣益,畢竟萬一楊修開始強攻,那可就沒有什麼可做的了。

第408章 往來博弈第113章 面見曹植第319章 分羹無望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202章:一夫當關(第五更)第69章 江中蛟龍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425章 渾水摸魚的潛入第147章 等價交換第171章 出使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228章 殺一儆百(第二更)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1章 千人守城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74章 非汝不可第266章 時局紛亂第15章 智計第475章 羣策羣力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194章 智取第64章 一拍即合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26章 難阻頹勢第298章 密謀第517章 霹靂車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360章 抱佛腳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197章 回信第216章 佯攻(第一更)第299章 行動第14章 一觸即發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551章 重量級的疑兵第405章 司馬家的抉擇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299章 行動第281章 難與易第50章 萍水相逢第392章 厚禮第383章 兩條路第469章 稱帝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561章 深入第321章 諸葛亮的決心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32章 救弟第104章 設伏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108章 爾虞我詐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315章 喜訊第23章 山窮水盡第308章 不同的境遇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143章 入襄陽第170章 退張魯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209章 反客爲主(第三更)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382章 諸葛亮的動作第425章 渾水摸魚的潛入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