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穩坐家中的司馬懿

“那三弟以爲,若是將劉封換做是爲兄,爲兄能否取得劉封的這般成就?”司馬懿聞言,又是面色嚴肅的問道。

司馬孚見自己的兄長並不像是在開玩笑,於是略微思索了一番後答道:“兄長雖然智計過人,但比之劉封的確不知到底何人能夠更高一籌,但從武藝上來說,兄長卻是比之劉封差了不少,劉封之所以能夠崛起如此之快,多半是因爲他武藝超羣,當今中原大地上的名將,劉封都是能夠與之一戰的。”

顯然,司馬孚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將劉封換成是司馬懿,是很難取得劉封如今的成就的。

但對於自己弟弟的這番實話,司馬懿卻並沒有什麼不樂之色,而是眼珠一轉繼續問道:“既然如此,那我比之如今的主帥楊修如何?”

司馬孚這一次沒有絲毫猶豫,只是冷哼了一聲道:“楊修如何能與兄長相比?那廝不過是仗着與主公自幼相伴的優勢罷了,至於領兵打仗,絕沒有兄長的智謀,那楊修所擅長的乃是吟詩作對,以及一些無趣的文字遊戲罷了,壓根就不是做將領的首選。”

“三弟既然懂得這個道理,又如何不能放下心來靜觀其變?若是此番楊修率領三十萬大軍面對的劉封只有三五萬人馬,那麼勝負自不必說,但劉封想要拿出十萬人馬綽綽有餘,並且我聽聞之前劉封出兵八萬前往洛陽之時,其軍士雖並未與洛陽的守軍正面交手,但聽聞光是看到劉封麾下軍士的裝備和兵器,我軍士氣上就先輸了幾分,若當真如此,三十萬對十萬,勝負猶未可知……”

聽了司馬懿這般分析,司馬孚想要反駁卻一時間想不出什麼反駁之言,他只知道自己的兄長自年少之時起就是能夠洞察不少他們不能洞察之事,至於這一次,雖然包括他在內的魏國大部分人都看好楊修能夠畢其功於一役的將劉封打擊到一蹶不振,但是一旦在如此的情況下楊修沒能夠達到輿論的期盼,司馬家的機會可不就來了嗎。

不同於看似被動的司馬懿依舊在家中穩坐釣魚臺,如今風光八面,一手統帥着三十萬大軍主動權在握的楊修,心中卻並沒有看起來那般的從容。

正如司馬懿所言的那樣,造成如此情形的原因,就是楊修沒有真正獨自在戰場上立下過什麼重要的功勳,而他知道,劉封那是真正在戰場上練就的戰神一般的存在,劉封的成就靠自己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的,而他,則是靠着一系列的陰招才從司馬懿的手中將這重要的主帥之位奪過來的,雖然當初楊修的心中躊躇滿志,認爲自己一定能夠在軍事上大放異彩,但是真正身後跟隨着三十萬大軍,只許勝不許敗的情形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時,楊修的心裡就沒了底氣。

此時的楊修,不住的和張遼商量着如何攻取南陽與襄陽方纔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張遼是一個難得的帥才,這一點楊修心裡是十分清楚的,故而這一次出征,他打定主意,自己不能解決的事情,都要看一看張遼的意見。

對於楊修這一反常態的謹慎,張遼心中也是有些莫名其妙,按照自己之前對楊修的瞭解,他應該是一個極爲剛愎自用之人,但此時竟然直接與自己商議其進攻之事,這不由得讓張遼的心中也是蒙上了一絲陰影,他早年時常跟隨曹操出征,曹操用兵,可是從不會先事事詢問副將,楊修這樣去做,並不能證明他虛心,而只能證明他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自信,這樣的主帥遇上素有兇名的劉封,張遼心中又怎能安穩。

當許褚與徐晃率領着先鋒直奔南陽而去的時候,南陽郡中,也已經是一副嚴陣以待的景象。

趙雲的府中,此時一個小小的書房內聚集了幾乎劉封勢力全部的首腦,劉封更是剛剛親自從襄陽趕到了這裡,這場戰役,他是必須要親自指揮,甚至在陣前廝殺的。

剛剛穩定下來的襄陽,由徐庶與魯肅二人維持,而周瑜,龐統,馬超,魏延等人全部被劉封帶到了南陽,加上馬超帶來的騎兵,南陽一地的駐軍也已經達到了接近十萬之數,顯然,劉封並不想讓曹植的三十萬大軍侵入自己的領土一步,南陽,也是劉封必須要守住的地方。

從此時開始,劉封再不會因爲任何原因放棄自己的任何一點點領土,在他心中,蟄伏隱忍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他要漏出自己的獠牙,讓世人知道他這些時日在益州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而如今的楊修,正是他拿來祭旗的第一人。

“諸位以爲,對於曹軍的先鋒,我等應當採取何種方式?”

同樣是徵求自己麾下之人的意見,若是張遼此時在劉封賬下的話,他就會發現,劉封和楊修兩相比較,高下立判。

劉封雖然口中是在詢問其麾下之人,但不論是眼神還是氣度,都帶着一股子的自信,顯然他心中已經對於此事有了想法,詢問也只不過是想要讓自己麾下之人對自己的想法加以完善罷了,而楊修,則是用迷茫的眼神在求助於自己的屬下。

衆人聽罷劉封之言,相互對視了一眼,而後還是由龐統先開口道:“楊修率軍三十萬,本就是氣勢洶洶不可一世之態,而先鋒許褚更是想要一雪前恥,我軍若想取得這一次戰鬥的最終勝利,這一股銳氣,一定要狠狠地將其挫敗掉,故而依我之見此番不應再城中固守,而是應當先行策劃一番,給予其迎頭痛擊,唯有如此,方纔能夠在曹軍心中留下陰影,將其銳氣搓盡!”

進攻還是防守,對於此時的劉封的確是個不小的問題,也只有先將戰略定下來,才能夠去考慮戰術的問題,龐統的這番話,正是在表明,此戰的戰略應當是以進攻的姿態先挫敗許褚的銳氣,而並非是將近乎十萬大軍全部囤聚在城內防守,那樣的話,一旦讓曹軍用人海戰術攻進了城,後果不堪設想。

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93章 孤注一擲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36章 終見曙光第383章 兩條路第254章 猜疑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545章 雪上加霜的魏國第511章 擒徐晃第91章 孫權之謀第277章 得與失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62章 宴無好宴第357章 解惑第457章 慌忙回援第554章 時間差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90章 以誠相待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81章 死於安樂第157章 拒絕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314章 隔岸觀火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393章 公瑾的心胸第263章 陽平關之戰第6章 女匪首第403章 星星之火第253章 觀虎鬥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475章 羣策羣力第4章 賜字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439章 穩坐家中的司馬懿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157章 拒絕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425章 渾水摸魚的潛入第63章 探虛實第437章 硬碰硬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244章 折服第297章 各取所需第6章 女匪首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71章 捷足先登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350章 得知消息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527章 論江東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566章 大殺器第19章 領罰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340章 嶄露頭角的司馬懿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102章 戰況第254章 猜疑第48章 神秘少女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566章 大殺器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167章 痛處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31章 浴血第71章 捷足先登第416章 野心第205章 假道伐虢(第二更)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