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定計前行

“主公的意思……是不但要將劉協這個曹植手中的殺手鐗從其手中除去,還要將劉協變成一個曹植手中的劣勢,從而讓中原地區的民心歸於我益州?”

劉封說出了自己的終極目的後,周瑜終於完全理清了劉封心中的計劃,他是想要攻入洛陽之後趁亂將劉協救出,再讓劉協配合他上演一部自己被曹軍所害的戲碼。

當真這樣做了無疑會給劉封帶來巨大的好處,但是這樣做來的難度卻是十分之大的,且部分劉協一直被曹植緊緊的封閉在洛陽的深宮之中,向來不允許他與其他除了曹植親信之人以外的人接觸,所以劉封想要事先與劉協相互溝通一番是不可能的,故而直到找到劉協之前,都不能確定他是否願意與劉封合作。

一旦劉協因爲心中有所顧慮而不願與劉封合作,那劉封的計劃就陷入了僵局,就算將劉協強行擄回來,多半以劉封的性情也並不會如同曹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其中另外的一個難點在於,劉協在洛陽一定是被許褚十分嚴密的守護着,就算劉封當真能夠攻入洛陽城中,等到找到了那劉協所在的宮殿之時,劉協多半已經被許褚轉移出了宮殿,所以這件事的難度是十分之大的。

“不錯,我心中所想正是如同公瑾所言,但此事若是實施起來還有着諸多的難點,故而此番將諸位召至此處,共同商議有何良策能夠達成此事。”

劉封倒是也不隱瞞,他知道依靠自己的能力很難想出沒有漏洞的計策,自己對於這個時代沒有被自己所佔領的領土並沒有多少印象,特別是與漢朝有關的事情,並且自己對於洛陽的瞭解是一定沒有周瑜,龐統,徐庶三人多的,所以想要達成自己的目的,想要見到被死死囚禁在深宮之中的劉協,就必須要羣策羣力。

而劉封之所以一定要將劉協救下,其中的一個緣由就是他對於漢朝這個朝代有着特殊的好感,若是劉協被曹氏一直控制在手中,並且被曹植不知什麼時候奪取了那皇帝之位,不得不說在劉封的心中會是一個十分之大的遺憾,所以他不會給曹植這樣的機會,他要讓漢朝悄然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而自己,將會創造一個全新的時代,比之自己的前世記憶中更加開放,文明,發達的時代,到了那個時候,不但是廣袤的中原領土,就是那些赤發藍眼之人,也要在將來對自己俯首稱臣。

三人聽了劉封的想法之後,相互看了一眼,皆知道這並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一旦劉封沒有成功的將劉協解救出來,卻又被曹植看出了自己的企圖,那麼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曹植會在不久的將來便將皇位從劉協的手中奪過來,而這禪讓之舉,起碼會讓天下半數以上的百姓信以爲真,那樣一來,劉封所要求的的輿論的優勢,也就是這個時代的民意,就會損失殆盡。

但這樣的挑戰放在三位這個時代最爲頂尖的人才身上,自然也是劉封對他們的一種肯定,他們對視的時候,就已經全部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堅決,他們知道,幫助劉封將此事做好,是最能體現他們能力的時候,並且一旦劉封的想法成爲了現實,他們多半能夠憑藉着劉備與劉協之間的一點關係,成爲比曹植更加有資格繼承這天下之人,起碼在不少百姓的心中,會是如此以爲。

這一日,四人齊齊的圍坐在一張地圖之前,哪裡還有什麼君臣之分,他們需要分析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己方如何派兵,何人作爲主帥帶兵出征,須得在多久的時間之內攻破南陽直奔洛陽,還有洛陽城中的情形,許褚的弱點和性情……這其中的每一個方面都極有可能帶給他們一場大勝,而同樣每一個方面都有可能讓他們功敗垂成,魏國有着最爲深厚的國力和數目最爲龐大的軍隊,所以這件事,每一個步驟都要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速度是最爲重要的因素,只有讓身在鄴城的曹植救援不及,才能夠完成劉封設想的一切。

近十日的時間,每一個白天四人都是在劉封的書房之中度過的,顯然,他們在商討着一個最爲合適的方案,若是他們耗費了如此之多的經理精力仍舊不能完成劉封心中所想的目標,他們又有何臉面在劉封的朝堂之中引領衆臣。

這邊劉封的府中如火如荼的進行着討論,在遙遠的鄴城,經過了潁川之事後,曹植的朝堂又是漸漸迴歸了平靜之中,那些被他因爲潁川之事革職或是降級之人,也都已經漸漸適應瞭如今魏國的朝堂。

如今魏國的朝堂上,曹氏宗親已經由原本如同過江之鯽一般的規模下降到了只剩數個曹植認爲年少有爲之人,並且他們也並不是朝中的高官,如今魏國朝堂上的文武,皆是似張遼,李典這般,之前兢兢業業勞苦功高之人,或是曹植新近得到的有爲青年,倒也是一派朝氣蓬勃之景象。

至於司馬懿,如今雖然還混跡在魏國的朝堂之上,但他所站的位置卻已經由和楊修並排而換到了在隊列中間的位置,每次朝堂之上,曹植也不再如同以前那般問他問題,司馬懿倒是也耐得住寂寞,就這樣日復一日的過着自己比之前平靜了許多的生活,彷彿自己從來沒有被曹植信任過一樣。

這一日早朝過後,曹植將楊修留了下來,而後問道:“德祖以爲,我與劉封之前的一戰,何時會到來,如今我魏國兵精糧足,不如謀劃一場戰鬥,以探一探劉封的虛實,若是其當真實力了得,則需畢其功於一役將其剿滅,不然夜長夢多,再過數年之後,不知其會發展到何種程度。”

顯然,在曹植的心中,劉封一直都是他的一個勁敵,他心中有所預感,劉封是絕不會閒着的。

第524章 最後的嘲諷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475章 羣策羣力第193章 貪念第95章 金口玉言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405章 司馬家的抉擇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214章 重任(第一更)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93章 孤注一擲第69章 江中蛟龍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377章 終親往第209章 反客爲主(第三更)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429章 順利出城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158章 獻圖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487章 司馬懿的連環計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29章 收歸賬下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83章 促膝長談第30章 追擊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523章 投子認負第379章 強援到來第405章 司馬家的抉擇第268章 對峙第171章 出使第395章 初臨朝堂第76章 良將賢臣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395章 初臨朝堂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234章 破門(第二更)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80章 龍潭虎穴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91章 孫權之謀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25章 魏延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31章 浴血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31章 浴血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93章 孤注一擲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186章 戰策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99章 出逃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40章 打頭陣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55章 奇緣如此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513章 劉禪的心思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132章 倒戈第19章 領罰第295章 再見周瑜第83章 促膝長談第506章 城破之際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537章 何去何從第97章 萬事俱備第40章 打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