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賜字

“何事,但說無妨!”

眼見劉封面色嚴峻,劉備只當他心中忐忑,便上前輕拍其肩,以示鼓勵,劉封能立此功,他心中已準備對其進行一番封賞,讓劉封提出,只是場面罷了。

“封並無加官進爵之心,只願常伴父親左右,然仍有不情之請,那便是封有名無字,請父親賜字!”劉封雙手抱拳,單膝跪於劉備身前,此番話說得情真意切。

劉備並沒有料到,劉封竟對加官進爵領兵毫不在意,所提之封賞僅爲賜字之事,不由心頭一震,劉封此時尚未年滿二十,按常理不該對賜字如此急切,卻不想爲賜字之事便要將自己所立之功盡皆揭過。

“既有此意,爲父自當好生相賜,此次一己之力退了曹仁,並斬其大將,重傷李典,吾兒當得上威猛二字,不若取字子威,如何?”

劉備也算飽讀詩書,對於此事自然信手拈來,略一思索,便得了子威二字,劉封對此二字還是相當滿意,提出此事之時尚且擔心被劉備取個蹩腳的字敷衍了事,此時見劉備不負所望,連忙高聲拜謝道:“封,謝父親賜字之恩!”

見此情景,趙雲與單福俱是對劉封恭賀一番,唯有張飛,似此事與他無關一般,劉封冷眼觀之,卻並未作聲,還禮與趙雲單福二人,便在劉備下首坐定。

劉備此次本爲來解樊城之圍,率兵馬八千,見樊城無虞,便於單福商定樊城佈防之事後,再留五千兵馬於樊城,依然留趙雲守城,卻命劉封隨其返回新野。

對於劉備有此決定,劉封心中還是甚爲滿意的,之前主動請命協助趙雲守衛樊城,乃是初來乍到心亂如麻,此時已經歷守城一役,劉封心神已經安定。

他心中已有定計,此時只有跟隨劉備左右,逐漸展露才華,纔可在猛將林立的劉備軍中佔得一席之地,若是長期遠離權利中心,則日後之路定會舉步維艱。今日不要封賞只要賜字,便會要拜託歷史上劉封因不受重視而終生無字的尷尬境地。

隨劉備回了新野,劉封便獲得了與關張,單福,孫乾等人一同商討劉備集團發展大計的機會,但劉封深知不可鋒芒太露,幾乎只是側耳傾聽幾人的計策,並不插話,關張之流,自然也樂見於此。

新野數日,劉封便已摸清劉備軍中之將對自己這個義子的態度,關羽張飛自不必說,二人本就是眼高於頂的人物,加之劉備初遇劉封之時關羽便以螟蛉做比,故這些時日並未與劉封有任何親近之意,反而不甚友好。

至於孫乾,糜芳之流,隨面色恭敬,卻與劉封保持相當距離,顯然並未真心相待。

倒是單福,常於劉封談論用兵之事,詳詢了劉封退曹仁之細節,並對劉封膽識手段頗爲賞識。

對於單福,劉封心中十分矛盾,他心中明瞭,單福乃是潁川徐庶化名而來,待曹仁歸了曹營,便會將其告知曹操,而徐庶在新野的日子,便也到了盡頭。

思忖再三,劉封決心不點破徐庶,似徐庶這樣的人才,若是被劉備得知其有意隱瞞,則必定心生嫌隙,倒不如等待時機成熟時他親自說出其中緣由。

唯一與自己交好的徐庶即將離去,讓劉封心中煩悶,只得每天惡補自己的騎術來發泄心中苦悶,通過與李典的對戰,劉封已然察覺,與人交戰,多半考驗的乃是騎術,若能與坐騎合爲一體,縱使武力平平,倒也可立於不敗之地。

這一日,劉封正苦練自己並不擅長的騎射之術,忽地劉備傳令兵來報,急招其入劉備議事廳,劉封聞言一驚,以爲曹操招攬徐庶的信使到了,忙策馬直奔議事廳去了。

到了廳內,卻見徐庶正面色平靜,端坐在軍師之位上,劉封便鬆了口氣,緩步到下首自己的位上坐定,等候劉備。

不一會,關張等人姍姍到來,劉備也從帥帳後快步走出,面色嚴峻,顯是發生了什麼要緊之事。

果然,剛一坐定,劉備便沉聲說道:“近日我軍中斥候回報,距新野縣城十數裡的村莊接連遭劫,百姓餘糧盡爲劫匪所獲,現已得報,有數百匪衆,現多半棲於新野縣城數十里外芒碭山中,並不時下山劫掠,現已至多股災民涌進新野,長此以往新野恐不堪重負,何人願領兵前去,剿滅匪患!”

原來,新野縣城本就面積不甚廣闊,劉備在此經營數年,屯兵衆多,每天糧草消耗,幾乎便將新野周遭錢糧徵收殆盡,哪堪一股股難民不時涌入?故而剿匪便成了當務之急。

劉備一番說辭,賬下數人竟無應答,見此情形,劉備只得看向關羽張飛,開口說道:“二位賢弟,可否前去?此小股匪患,料無大能。”

張飛聽了此言,竟站起身來,高聲答道:“哥哥此言差矣,殺雞而已,焉用牛刀,既爲小股匪患,派小隊軍士前去便可,何勞吾與二哥?”

關羽雖未答話,顯然也是如張飛所想,並不願領兵前去剿滅這數百人之匪患。

張飛話音一落,廳內更是無人應答,殺雞焉用牛刀此言一出,無論何人,自不會主動去接這自降身份的差事。

劉備無奈,只得狠狠瞪了張飛一眼,將目光轉向徐庶,眼中帶有詢問之意。

徐庶見此情形微微一笑,頷首說道:“使君勿急,此次剿匪,福有一人選,此人前去剿滅這數百匪患,乃一舉兩得之事。”

“何人?”

“此時便在廳中,乃是使君之子,子威小將軍,小將軍初戰便傷李典,退曹仁,可見其智勇,然畢竟年方十八,資歷尚淺,此次匪患,乃天賜予小將軍練兵之用,不若遣小將軍領兵前往,不日即可得勝歸來!”

徐庶如此一說,劉備也是眼前一亮,於情於理,徐庶之言都十分可行,劉封既有親率五十騎直面曹軍萬餘之勇,數百流寇,自不在話下。

“二位賢弟,以爲子威前去如何?”

“甚好!前有退萬餘曹軍,卻終是傳言,若能滅這匪患,方顯其真勇。”顯然,關羽對劉封退曹仁大軍之事並不信服。

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511章 擒徐晃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376章 僵局第47章 橫生枝節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504章 浴血奮戰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228章 殺一儆百(第二更)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33章 歸心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289章 救命稻草第44章 坦誠相見第274章 開門見山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383章 兩條路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20章 公子劉琦第100章 終歸來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357章 解惑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524章 最後的嘲諷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252章 說客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95章 金口玉言第47章 橫生枝節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170章 退張魯第12章 初見孔明第67章 點將出徵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86章 酒後真言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88章 再相見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511章 擒徐晃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142章 再次妥協第109章 妥協第33章 歸心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129章 情勢不利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447章 第一次攻擊第184章 自立門戶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30章 追擊第439章 穩坐家中的司馬懿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48章 神秘少女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376章 僵局第158章 獻圖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37章 一戰成名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293章 醒來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71章 捷足先登第19章 領罰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407章 渾水第78章 脫離第50章 萍水相逢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403章 星星之火第197章 回信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508章 變數第341章 擇弱而噬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483章 衆將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