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曹植的舉薦

曹操出言後,朝堂之上的衆將一時間鴉雀無聲,竟是無人應答,曹操見此情形,微微嘆息了一聲,他心知此番前去,定要與曹丕聯合在一處相互配合,而就算是能夠將南陽保全下來,曹丕此番出征也是難言成功,在與曹植的鬥爭之中,終於完全處於了下風,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自然是任誰都不願意與曹丕合作。

終於,又等了片刻之後,曹操無奈之下又是看向曹植,口中問道:“子建以爲,何人可以堪此大任,諸葛亮與呂蒙聯軍,其聲勢計謀定然是十分難以應付,好在我軍兵力十分充足。若是計謀得當,也是可以一戰。”

見曹操又是將這個難題拋給了自己,曹植只得掃視了一圈這朝堂之中的衆人,這個問題,其實曹植是十分不想回答的,不管他推薦何人前往,一旦此去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都會讓其推薦之人懷恨在心。

但既然曹操相問,這又是不得不回答的境地,曹植知道,自己是絕對不會率軍前去的,自己雖計謀上可以與曹丕一較高下並且不落下風,但真正親自領兵絕非是自己所長,於是他將目光掃視一番後,再次看向曹操之時已然是一副胸有成竹之色。

“父親也知,此番兄長身側也是有不少強人相助,夏侯淵,曹洪乃是我陣中有數的武將,而司馬懿也是頗有些才學,時常爲兄長出謀劃策,故而兄長能夠在諸葛亮與呂蒙的夾攻之下仍舊堅持到了如今,依植之見,確是當派遣一得力大將,再攜數萬軍士南下直奔潁川而去,再到陳郡,修整之後與身在南陽的兄長遙相呼應,再逐個擊破,當可以將諸葛亮與呂蒙擊退,至少可保南陽之地無憂。”

曹植並未立即便說出推薦之人,而是略略分析了一番當前的形勢,在曹植心中,諸葛亮與孫權雖然暫時得以結盟,但二人心中肯定是各有打算,一旦沒有攻下南陽便各自損兵折將,那這個本就沒有真心的結盟定然是不堪一擊,結盟一破,形勢又回到了之前的地步,那麼不但南陽可以保全,若是指揮得當之下,一鼓作氣將汝南攻下也不是不可能完成之事。

“子建之言頗得我心,既然如此,想來子建心中也是早有人選,當着衆人之面,就不要顧左右而言他了!”

顯然,曹植是什麼性情,曹操心中還是十分熟知的,曹植這才微微拜了一拜,言道:“兒臣斗膽舉薦張遼將軍爲主將率軍南下,定可幫助兄長將諸葛亮與呂蒙擊退。”

“爲何?”顯然,曹操是不會任憑曹植隨意舉薦一人的,雖然張遼這個名字一出口曹操面上便多了幾分笑意,顯然這個建議與他自己心中所想還是十分契合的。

“張遼將軍這十數年來在我軍中四處征討,戰功累累,更是曾親自勸降昌豨,破袁紹之時也是立下赫赫戰功,還曾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更爲重要的是之前我軍與周瑜在合肥大戰之時,張遼將軍幾乎是以一己之力便戰敗了周瑜麾下那十數員將領,威震孫權軍中,兒臣早已聽聞,江東之人最爲忌憚的,正是我軍中張遼將軍,故而此番若是張遼將軍率軍前去,定可收到奇效。”

曹植這一番話,既是將張遼在曹操麾下的這些年來所立下的赫赫戰功盡皆說了一番,又是點明瞭爲何張遼纔是這一次出征支援曹丕的合適人選,曹操聽罷,連連頷首,顯然對於曹植的這番解釋也是十分滿意。

曹植見此情形,這才暗中鬆了口氣,他之所以推薦張遼,除了其說出的那幾點之外,還有着另外一個更爲重要的原由,那便是張遼並不是在曹軍之中根深蒂固的那些曹操宗親。

在曹操舉事的早期,幾乎是全靠着曹操的那些宗親兄弟,主要是曹家與夏侯家的那些兄弟的幫助,這才逐漸在中原站穩了腳跟。曹洪,曹仁等人,更是在早年救下過曹操的性命。

所以到了此時,這兩股勢力在曹軍之中根深蒂固,並且十分囂張跋扈,曹植本就對於此事頗有些不喜,而那些宗親又多與曹丕相親近,認爲曹丕頗有些曹操早年的風采,極力的推舉曹丕作爲曹操的繼承人來培養。

在這種情形之下,曹植就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盡力與曹操麾下那些非曹氏宗親的將領多加親近,在這個過程之中,曹植早已發覺像張遼,徐晃,于禁,李典,樂進等人,其才能甚至比之那些得勢的曹氏宗親更加深厚,於是這些年來,曹植漸漸與這些人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張遼,更是其中與曹植頗爲投緣的一個,只是二人平日裡都是極力的隱藏着這一層關係,甚至於曹操都還不知二人的深交。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將張遼派遣到曹丕陣前,曹植能夠確保張遼不會通過這一次與曹丕結盟,並且以張遼的能力,若是能夠戰勝諸葛亮與呂蒙並且將功勞全部攬在自己的身上,也能夠更加進一步的打擊曹丕一番。

這一層關係,曹植與張遼自然心照不宣,但曹操卻是並未察覺,當下便看向正站在隊列之中面上一片波瀾不驚之色的張遼,問道:“文遠可敢率軍前往,助子桓將諸葛亮與呂蒙盡皆戰退?”

張遼此時也已然是年近五旬的年歲,但看上去卻依舊是一副盛年的模樣,聞言只是輕輕一撫短鬚,上前一步抱拳道:“區區江東兩萬敗軍之將,遼又怎敢推脫,此番主公既然有所吩咐,遼定當竭盡全力,力爭將我軍失去的汝南之地幫助子桓將軍奪回!”

曹操知道,以張遼的爲人,無論什麼情況之下都是不會推脫戰事的,於是大手一揮,向張遼言道:“今日文遠便休整一番,而後率軍三萬,任選隨行將領五人,明日便出發,就依照子建之言,直奔陳郡!與子桓遙相呼應,將諸葛亮與呂蒙逐個擊破!”

第72章 暫且離去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142章 再次妥協第255章 暗中出手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79章 再至柴桑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305章 捷報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7章 收編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174章 取關第475章 羣策羣力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19章 領罰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341章 擇弱而噬第52章 辯駁第421章 長驅直入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83章 促膝長談第265章 曹操之心第236章 逃脫(第二更)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452章 說服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113章 面見曹植第328章 期限已至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167章 痛處第412章 發難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345章 識破第20章 公子劉琦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30章 追擊第49章 救美第321章 諸葛亮的決心第508章 變數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60章 危情初現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57章 半日之緣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393章 公瑾的心胸第481章 魏軍的行蹤第350章 得知消息第152章 長沙密會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521章 假傳將令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143章 入襄陽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341章 擇弱而噬第457章 慌忙回援第72章 暫且離去第78章 脫離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67章 點將出徵第42章 江東來使第32章 救弟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491章 曹彰的車輪戰第283章 龐統至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157章 拒絕第137章 凱旋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58章 返程第298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