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再見周瑜

周瑜這一次相問,聲音比之前提高了不少,終於將恍如在夢中一般的孫權拉回到了現實,他看向自己眼前身着一襲普通長袍,面色頗有些蒼白但卻絕無性命之憂的周瑜,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公瑾無恙,便是我江東之福,主公這些時日對公瑾病情甚爲掛念,故此方纔剛一得空便與我前來探視,如今見得公瑾病情穩定,已然沒有大礙,我與主公心中皆是鬆了口氣。”

魯肅自然是對孫權心中是如何想來心知肚明,見孫權這般模樣便知其對於周瑜安然無恙之事定然是不能接受,於是連忙出言幫助孫權解了圍,在魯肅上前出言的當口,孫權才終於回過了神來。

“既然公瑾無恙,我與子敬也就可以安心了,公瑾只管盡力在家中歇息,朝堂之事尚且不急,待得將身體將養痊癒後,再行去往朝堂之上便可。”

既然從來都沒有與周瑜當面撕破臉皮,孫權此時也只能是安慰了周瑜幾句,他此時已然不想在這裡自取其辱,雖是口中如此說來,但孫權的心中恨不能拔出自己身側的寶劍,一劍結果了周瑜性命。

周瑜來了這樣一手,讓孫權根本就無法實現許諾給呂蒙與陸遜二人的左右都督之位,孫權知道這會讓這兩個自己好不容易纔培養出來的親信心中對自己十分失望,而造成這樣結果的源頭,正是此時站在他面前的周瑜。

而經過今日他與魯肅來到周瑜府中探視之事後,周瑜大病初癒的消息一定會不脛而走,這樣一來,那些好不容易在近日已然消停了一些的周瑜親信便又會開始支持周瑜,而不會徹底倒向孫權,更不用奢望這些人能夠投入到呂蒙與陸遜麾下。

雖然心中的活動非常豐富,但是以孫權執掌江東朝政如此多年所積累下來的心機,他卻是硬生生的沒有表露出來。

與周瑜客套了一番之後,他心知不應在此地再行耽擱,而是應速速回到府中召集呂蒙與陸遜二人,看此事應該如何善後,因爲孫權深知周瑜的能力,這件事就是做得再天衣無縫,等到周瑜痊癒之後他只要想要調查,何人向其投毒便一定會被其查出,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不要讓周瑜將此事扣到自己的身上,否則這江東的穩定情形,怕是當真要維持不住了。

但正當孫權想要告辭離去之時,周瑜卻是上前一步,對孫權下拜言道:“既然主公今日到了我府中,那瑜恰有一事想要說與主公,便在此時說出,還望主公能夠應允。”

孫權一聽此言,心中不由得就是一動,種種猜測登時便涌入了腦中,他甚至猜測周瑜是否乃是乍傷,而後私自在府中調查究竟是何人暗害於他。

“公瑾與我,自然是不必客氣,但說無妨,不論何事,只要我能做到,定然會答應公瑾,但若是朝堂上之事,待得公瑾痊癒之中再說也是無妨,畢竟值此時刻諸葛亮與曹操皆是將注意力放在那汝南之地上,劉封傳言被諸葛亮牽制在上庸,這世間的諸多戰事,皆是與我等無關,公瑾大可以在府中安心調養。”

孫權這句話的言外之意自然就是若是你想要說的是私事尚可,但若是江東的公事,就不要在此地說出了,他相信以周瑜的才智是絕對能夠聽出他話中的意味的。

“主公不必憂心,今日既然是在我府中,自然便是有一私事意欲稟告。”果然,周瑜聞言之後微微一笑,只說是有私事相告,孫權這才鬆了口氣,微微頷首,示意周瑜將此事說出。

“主公也是已然見得,瑜此番病倒,實在是在鬼門關之中走了一回,幸而府中一家丁懂得些許醫術,誤打誤撞之下這才救回了瑜一條性命,瑜雖已轉醒了數日,但之所以並未到朝堂之上爲主公分憂,皆是因此番病重之後瑜深感精力不濟,就連在屋中行走一些也是深感無力,更不用說領兵出征之事……”

“公瑾此言,卻是何意?”孫權聽到這裡,本已經有所沉寂的心中登時又是燃起了一絲希望,他彷彿意識到了什麼,連忙打斷周瑜的話問道。

“瑜心中所想,便是經過這數日的調養,發覺已然不能再在這江東兵馬都督的職位之上爲主公分憂了,瑜若是以此闇弱之軀在這都督職位之上,此事傳將出去定會使得諸葛亮,劉封等人欺我江東無人,故而瑜斗膽懇請主公告,准許瑜就此請辭,將那都督職位給予我江東青年才俊,唯有如此,方纔能夠將我江東之威勢傳播到華夏大地之上!”

孫權與身後的魯肅皆是萬萬沒有想到,周瑜在痊癒之後竟然沒有第一時間調查是何人對其用毒,而是想到了請辭,這江東都督之位,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江東衆多將臣皆是爲其奮鬥了半生,而周瑜不過四十年歲,竟然如此便想要放棄這都督之位。

“公瑾何出此言?我觀公瑾只需十數日便可恢復如初,怎能如此自暴自棄?”孫權自然不能一下便答應了周瑜,但一面出言推辭,一面心中卻是一陣大喜。

周瑜自己想要卸任這都督之位,乃是再好不過之事,甚至於比之他們處心積慮想要將周瑜害死理由還要充分,孫權心中也是深知,雖然不知周瑜是因何種原因方纔想要放棄這都督之位,但是既然他已然在孫權與魯肅面前將此番言論說出了口,那多半確是其心中所想。

“瑜又怎能不知自己身體到底是何種情形,如此重病之下,當真是就連戰馬也不能跨上,戰船更是已然乘坐不得,總歸不能如同諸葛亮那般,日日用一四輪小車推動,我江東人才濟濟,尚且不至於此。”

“這……依我之見,公瑾還需細細考慮一些時日,這等大事,不可倉促行之,再說公瑾若是如此便將這都督之位卸下,教我如何在江東衆臣之中尋一得力之人接替公瑾?”

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80章 龍潭虎穴第102章 戰況第107章 曹丞相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567章 拿下第47章 橫生枝節第96章 提請第63章 探虛實第350章 得知消息第491章 曹彰的車輪戰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70章 連環之計第277章 得與失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49章 救美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86章 酒後真言第279章 服衆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76章 良將賢臣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80章 龍潭虎穴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513章 劉禪的心思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89章 再續前緣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403章 星星之火第141章 搶先一步第80章 龍潭虎穴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244章 折服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8章 兵甲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130章 埋刺第65章 拙劣試探第26章 難阻頹勢第410章 潁川之亂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130章 埋刺第60章 危情初現第11章 救駕第65章 拙劣試探第36章 終見曙光第506章 城破之際第520章 襲魏營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115章 曹氏辛秘第506章 城破之際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52章 辯駁第6章 女匪首第18章 戰後風波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67章 點將出徵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375章 止住損失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317章 風暴第338章 龍爭虎鬥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326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104章 設伏第382章 諸葛亮的動作第563章 慌亂的曹植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425章 渾水摸魚的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