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魏延

此人顯是未能料到劉封有如此身手,聚精會神觀察之時,竟依舊好似腦後長眼一般,將自己制住,慌忙道:“英雄莫急,吾觀英雄自午後便於此處查探,又是生面孔,心知英雄必是不恥於這蔡瑁之所爲,然此處擅闖不得,特來提醒英雄!”

劉封細細觀察一番,果然見此人目光坦然,並非是奸佞之輩,此時被其發覺,便不能立刻潛入蔡瑁府中,於是便放下短刀,低聲喝道:“何人,速速報上名來,蔡瑁府邸有何不能擅闖之處,一併告知於我。”

那人卻是回首查探了一番,向劉封招手示意,劉封無奈,心知長久立於此處恐會惹人懷疑,便矮身跟從那人沿蔡府牆角離去了。

不多時,那人便將劉封引至一廢屋之中,此屋僅與蔡府後牆相隔一條街,劉封仗着渾身勇力,倒也不懼有詐,進了屋中,那人卻是回身便拜,劉封心中疑惑,不知何意,只得伸手去扶,怎奈那人堅持單膝跪地,口中言道:“小人魏延,字文長,義陽人士,現居於襄陽之中,爲城中一小官,本欲待劉皇叔親至,便投入其門下,奈何數次均未能得見,蔡瑁那廝,廢長立幼在前,而今又因懼怕曹操大軍,將這荊襄九郡之地盡皆送與曹操,吾深恨之,故時常觀察蔡瑁行蹤,對其倒是略知一二,不知將軍是劉皇叔賬下何人,又爲何來此?”

劉封一聽此人乃是魏延,心中甚爲驚喜,魏延乃是三國名將,算算此時正在荊州,不想卻是在此相遇,劉封心知魏延此人,也是頗有些武力,善於用兵且極其自負之人,諸葛亮便曾因其腦後生有反骨而嫌棄之,使得魏延於蜀地鬱郁不得志,最終在諸葛孔明逼迫下反了蜀地。

劉封自然是不信腦後反骨之事,魏延自負倒是不假,但倘若是遇到其心服口服之人,那還是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劉封堅信,自己便是能讓魏延心服口服之人。

念及此,劉封便雙手將魏延扶起,對其坦誠出處:“吾乃劉備義子,劉封,父親大軍此時正在新野與曹操前部激戰,吾護送全城百姓已然到了樊城,然吾觀樊城亦非是長久之計,便孤身前來,看能否暗中除了蔡瑁,蔡瑁一死,劉琮年幼,荊州之二十萬餘大軍便可爲父親所用,到時便可與曹軍一戰!”

魏延見來者竟是劉封,面色更是欣喜非常,抱拳道:“吾於襄陽便聽聞,小將軍出道便是斬殺曹軍名將,重傷李典,並以五十騎退了曹仁萬餘大軍,後又大戰夏侯惇,年方十八已是名滿荊州,今日得見,果然是少年英雄,文長不及也。”

劉封卻是未曾想到,自己僅僅經歷兩次大戰,便爲荊州之人所知。究其原因,便是三國亂世,征戰極多,各方勢力於敵方城中皆有密探細作,對城中交戰及大小事宜,盡會定期上報,故劉封大敗曹仁之事,不多時便已然傳入了襄陽,便是劉表,也是當衆表達過對劉備豔羨之情。

“文長且聽我說,之前那數次交戰,皆是小功,此番曹操親率大軍,我軍已然是生死存亡之際,文長若能助我暗中殺了蔡瑁,便是大功一件,到時稟明父親,文長便可入我軍中爲將。”劉封一見魏延,便已決心將其納入麾下,然此事事態緊急,天色已晚,劉封心知若是數個時辰之內不能完成計劃,那便只得撤去江夏了。

劉封本以爲又魏延熟知蔡瑁行蹤,行事起來定然會事半功倍,然而魏延此時卻是低頭不語,面露難色,良久,才緩緩擡頭,道:“自蔡瑁遞了降書,吾便日日緊隨其後,本想尋個機會殺之,本已暗中聚集了數十部衆,計劃兩日前便動手,誰知那蔡瑁那日卻忽地暗中出了襄陽,不知前往何處,城中只留張允及蔡夫人主事,那蔡夫人與劉琮更是深居簡出,今襄陽已然降了曹操,其必龜縮於府中等待曹操大軍前來,故將軍之計,恐怕無法成行。”

劉封聽罷,心中暗歎一聲,便知暗殺蔡瑁之計無法實施,縱然殺個蔡夫人,也是於事無補,一旦行蹤敗露,反而激的劉琮更加與劉備爲敵。

然劉封轉念一想,亦是覺得不虛此行,若不是魏延及時相告,便不會得知蔡瑁不在襄陽,貿然闖入蔡瑁府邸,不但一無所獲,反可能陷入蔡瑁圈套之中。更爲重要之事,便是於此結識了魏延,劉封暗中觀察,發覺魏延腦後骨骼果然與常人稍有不同,心知諸葛亮定會言其反骨之事,若是如此,魏延爲己所用,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既如此,襄陽今日便取不得了,文長,你且帶領部衆,隱匿於襄陽城中,若是日後我軍到了城下叫門,那劉琮不願開門,你便帶領部衆與我裡應外合將城門打開,到時我軍入城,再做打算。”

劉封雖想立刻便將魏延帶走,收入麾下聽用,卻是想到樊城守不住時可能路過襄陽城下,到時若能入城,便也不必再去江夏,便遣魏延留於城中做了內應。

魏延心中,亦是本想跟劉封到樊城投奔劉備,然而聽劉封之言,心中便有了計較,若是此計成功,魏延便是有功之臣,到那時再投入劉備麾下,便不會如現在一般,只做個城頭小吏。

於是,魏延欣然領命:“子威將軍放心,某便在這城中守候,只待皇叔大軍到了城下,便將城門打開,迎接皇叔部衆入城!”

劉封又在這屋中與魏延定下信號,告知魏延一旦形勢有變,便先保全自身性命,日後到江夏劉琦公子處尋找劉封便可,而後便急匆匆出了城,返回樊城去了。

等劉封到了樊城,已然是夜半時分,劉備及衆將依然未到,黎闖倒是已然將新野百姓安置妥當,此時正與孟瑤在帥府中焦急等待。

“將軍,此去如何?那蔡瑁……”劉封出發前已然將自己計策告知了孟瑤,故此時孟瑤連忙焦急問道。

第135章 退敵第82章 不可貌相第511章 擒徐晃第12章 初見孔明第20章 公子劉琦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545章 雪上加霜的魏國第80章 龍潭虎穴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185章 劃地爲疆第110章 稱心如意第216章 佯攻(第一更)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436章 動員第567章 拿下第279章 服衆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30章 追擊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506章 城破之際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487章 司馬懿的連環計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141章 搶先一步第377章 終親往第563章 慌亂的曹植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34章 戰神揚威第111章 另有所獲第197章 回信第111章 另有所獲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271章 親身犯險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30章 追擊第7章 收編第73章 論斷第56章 無心插柳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234章 破門(第二更)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12章 初見孔明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158章 獻圖第50章 萍水相逢第257章 仁心第507章 奇蹟之城第22章 大軍壓境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24章 孤身入城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35章 戰許褚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395章 初臨朝堂第273章 夜會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261章 退無可退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517章 霹靂車第319章 分羹無望第475章 羣策羣力第36章 終見曙光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24章 孤身入城第240章 不出所料第108章 爾虞我詐第71章 捷足先登第84章 志趣相投第46章 前路多艱第12章 初見孔明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488章 終見成效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28章 一年之約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136章 四郡定第151章 齊頭並進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