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

“巴蜀之亂,不知能否對葭萌關守衛之事有所影響,我等今日便遣人前去偵測一番,若是葭萌關守衛當真比之從前削弱了些許,我等或可趁此事之機緣有所斬獲!”

張魯聽聞馬超之言,心中也是有些活泛了起來,當即便欲遣人前往葭萌關探視一二,看劉封與劉璋之爭是否影響了這葭萌關守軍。

馬超此時雙目之中也是彷彿燃燒起一團熊熊烈火一般,距離其到張魯賬下,已然是過了一載有餘,除去率軍將漢中地界山中賊寇盡皆剿滅,馬超尚未有甚大戰,他也極度渴望用一場大戰的勝利,來向張魯,或是將其趕至漢中的曹操證明,涼州馬氏,定會東山再起,將曹操所欠下的舊債盡皆討要回來!

正當張魯與馬超在漢中厲兵秣馬之時,鄴城之中,曹操亦是在堂前召集一衆文臣武將,曹丕與曹植並肩而立,等待曹操出言。

數個時辰之前,二人皆已通過各自渠道事先得知了劉封自南中千里奔襲成都之事,二人也是心知這益州一亂,身爲當今中原第一勢力,一年前剛被漢帝冊封爲魏公,加了九錫,同時建立魏國並將這魏國定都於鄴城,坐擁冀州十郡之地的曹操,必將有所行動。

如今中原之地,幾乎盡歸曹操,烏桓,涼州等地,也是近年皆被曹操親征或是遣麾下大將所平定。所剩者,除數次征討皆是無功而返的江東孫權與荊州劉封,諸葛亮,便屬這道阻且長的益州了。

如今益州大亂,據之前傳回的消息,劉封雖是佔了成都,但劉璋卻是已然逃至了巴郡之中,巴蜀二郡,二人各佔其一,且劉璋在益州坐擁十數萬大軍,而劉封據傳卻僅僅帶兵數萬,這兩相比較之下,曹丕與曹植二人初時皆是不甚看好劉封,只是認爲劉璋或許會因劉封這番突襲而元氣大傷,或許此時正是曹操謀取益州的絕佳時機。

但曹植深思之下,每每想到劉封那自信的神色與步步皆能佔得先機的謀算,心中便有些不信劉封當真敢於僅僅攜帶數萬人馬便孤軍深入益州腹地,與劉璋強行爭奪益州之地,如此這般,就算是劉封能戰敗劉璋,益州之地也變爲了一片斷壁殘垣,劉封又怎能將這四面受敵之地守住?

“劉封這廝……定然是有何種後手未曾使得世人得知,若是父親相問,當不能妄下推斷……”想到劉封之前對其說出的那種種建議,以及二人達成的君子協定。曹植心中默默想道。

劉封在當初那般不利的境地下竟依舊能夠將襄陽自曹操手中虎口拔牙,如今主動出擊,曹植想來亦是不能差上些許。

而後曹植又是忍不住念及劉封一旦奪取了益州,若是曹操百年之後其真能繼承曹操遺志,那劉封幾乎定然會是其首要之敵,每每想到這裡,曹植都是長嘆一聲,而後勸告自己莫要好高騖遠,先邁過了曹丕這一關,方纔算是有資格與劉封正面相抗。

正當曹植心中思慮着劉封到底會有何殺手鐗之時,只見鬚髮已然花白的曹操依舊是大步流星自後方走至主位之上,衆人見此情形,皆是矮身下拜,一番大禮之下,這才又各自歸了隊列,畢恭畢敬的站在堂前,等待曹操出言。

“諸公想必已然是自各自相熟之人處得知了益州之事,既如此,便不費那般口舌了,益州,乃是天府之國,無論何人得之,皆可成就一番霸業,若是劉季玉這等無能之輩到了他處,又怎能苟活到今日?其能在益州安度十餘載,皆是因益州易守難攻之故,故今益州情形,諸公有何見教?我等是該安坐於此,還是該有所行動?”

衆人問候後,皆是一副沉思不語之相,最終,目光皆是集中在了曹丕與曹植身上。

曹操此時已然是年過六旬,雖依舊是精氣十足,但衆人皆知,曹操的時代,已然是漸漸過去了,不久之後,這魏國之主,便在曹丕與曹植二人之中產生,初時衆人皆是以爲曹操雖喜愛曹植,但曹丕方纔是與曹操年少之時最爲相似之人,且曹丕此人頗能揣測人心,雖並不張揚,但暗中卻也是以其獨特的品格籠絡了一干人等,司馬家與曹真,便是曹丕的兩個堅定擁護者。

而反觀曹植,原本年少之時只是喜好吟詩作對,飲酒作樂,衆人皆是並不認爲其會對曹丕造成威脅,更兼曹植不到弱冠之年便已然在許昌沾花惹草無數,其中最爲令衆人熟知的,乃是其與曹丕之妻甄氏的一段姻緣。

但自從曹植跟隨曹操出征赤壁後,他便好似是脫胎換骨一般,不但在華容之時主動獻身將曹操換回,歸來後更是頻頻爲曹操出謀劃策,一時間鋒芒畢露,加之曹植確是十分聰慧之人,故而這一載之間雖是並未在與曹丕的暗中較量中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卻也算得上是不落下風。不少原本已然決意倒向曹丕的官員,又皆是觀望起來,魏國形勢一時間十分錯綜複雜。

此種境況,曹操自然是心知肚明,但其卻不但並不制止,反而樂得見到二子明爭暗鬥,在曹操心中,唯有真正心狠手辣且足智多謀之人,才能將其辛苦所創下的基業保持下去,並在未來一統這華夏之地。

見衆人皆是看向自己,曹丕當下面色一正,出列言道:“依兒臣之見,我軍應當抓住這千載難逢之機,揮軍西進,先將漢中拿下,而後由這益州門戶之地直取巴蜀,待得劉封與劉璋鬥得兩敗俱傷之機,坐收漁翁之利!若得益州,又何愁江東與荊州不破?”

顯然,在曹丕心中,此番確是大好機緣。

“子建以爲子桓之言如何?”曹操聞言後不知可否,只是看向曹植,饒有興致的問道。

“植以爲,劉封此人不可小覷,其既率軍不遠數千裡取了成都,怕是對這後續之事也早有防備,故不如暫且看清形勢,再做定奪。”

曹植此言一出,衆人皆是一片譁然。

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507章 奇蹟之城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50章 萍水相逢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26章 難阻頹勢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520章 襲魏營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113章 面見曹植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107章 曹丞相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254章 猜疑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464章 大獲全勝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77章 反間計成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71章 捷足先登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14章 一觸即發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100章 終歸來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255章 暗中出手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77章 反間計成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293章 醒來第135章 退敵第64章 一拍即合第69章 江中蛟龍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355章 暗礁隱現第66章 斬使立威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317章 風暴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335章 棋逢對手第28章 一年之約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408章 往來博弈第496章 及時趕到第6章 女匪首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392章 厚禮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380章 幕僚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107章 曹丞相第68章 江上交鋒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273章 夜會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268章 對峙第130章 埋刺第30章 追擊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104章 設伏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281章 難與易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71章 捷足先登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146章 發難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395章 初臨朝堂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360章 抱佛腳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437章 硬碰硬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492章 魏延戰曹彰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111章 另有所獲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569章 何爲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