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

此番前往交趾,道阻且長,劉封這一去,縱使只攜帶些許精騎,快馬加鞭,若無兩三月時日亦是不能歸來,也正因如此,龐統與徐庶纔對劉封此行並不看好。

但在劉封心中,這交趾卻是其自立之後必去之處,不只爲劉封在衆人面前所言的那兩個原因,通過劉琦的數次書信往來,劉封已然瞭解到,中原鬱郁不得志而逃亡交趾避難者,十分之多,其中不乏可堪大用之才,這也是吸引劉封親自前去的一大原因,除此之外,尚有一事,劉封縱然對龐統與徐庶二人也並未提起。

將徐庶安置於廣信城中,劉封補充一番糧草,便攜早已將蒼梧郡守軍規整完畢的黎闖與那五百飛羽衛共同上路,直奔交趾而去。

這一日,交趾郡郡治之所交趾縣士燮府中廳堂之上,一鬚髮皆白,身着青色布衣的精瘦老者,正與一年約三十餘的華服書生相對而坐。

“我交趾數日前得報,劉封退諸葛亮與孫權夾擊之勢後,率少量精騎直奔我交趾而來,這數日間,想來即可抵達縣中,公子以爲,劉封此來何意?”

那老者,正是如今在交州聲威如日中天的士燮,士燮此時雖已年過古稀,但卻精神矍鑠,交州諸多政事,皆掌控在其手中,子侄兄弟,也不過是輔佐而已,因與交趾相距遙遠,故劉封出發之時並未告知劉琦,故士燮得知後,急忙將劉琦召到府中相問。

劉琦聞言,心中便是一喜,早在爲躲避災禍將其暗中送至此地之時,劉封便有言,他日定將親至交趾將劉琦迎回,劉琦心中雖有期盼,但卻並未想到劉封此時便到了此處,但轉念想起劉封之前在信中所言之事,當下面不改色道:“子威雖尚且年少,但在荊州之時便久聞太守之名,前番已是將那吳巨首級送至交趾,足以顯出子威真心,如今又親自到此,必有大事與太守相商,太守不必掛懷,子威此來,必無惡意。”

士燮聽聞此言,並未多問,只是將劉琦送走,而後又將其子士士徽,其侄士匡二位召來,三人便在士燮府中密謀至當日入夜,士徽與士匡二人方纔離去。

約莫又過了數日,劉封與黎闖率五百飛羽衛與兩千精騎已然進入了交趾郡境內,由於有劉琦所提供地圖在手,劉封這一路之上並未遭受甚危機,交州深處本就地廣人稀,加之劉封有意避開郡縣而行,故這一路之上幾乎未見他人。

“將軍,是否遣人前去那交趾縣中告知?”因根據那圖中所示測算,再行進不到一日,便可進入交趾縣,而劉封此來又是爲結盟之事,故黎闖有此一問。

“不必,打開旗號即可。”劉封聞言並未遣人前往告知,他親自前來交趾,便是想親眼經歷一番交趾一郡在士燮治下究竟是何種情形,再者,士燮同意與其結盟,劉封已使劉琦有言在先,乃是以劉封爲主,故初次相見,做一番姿態還是十分必要的。

劉封此令一下,一衆騎兵旌旗招展,直奔交趾縣方向而去,沿途交趾百姓見狀皆是遠遠躲避開來,劉封所率飛羽衛與那兩千精騎皆是鎧甲兵器齊備,交州百姓又哪裡見過,當下皆是議論紛紛,唯恐劉封所率之人對交州有所圖謀。

夜間,斥候尋得一靠近水源空曠之地,劉封隨即下令衆人紮營歇息,以備次日天明前往交趾縣中面見士燮。

衆人紮營完畢,正欲歇息之時,劉封將黎闖喚至近前,在其耳旁叮囑一番,黎闖雖面帶不解之情,卻依舊領命而去。

午夜時分,劉封軍中除些許在周邊警戒之人,均已進入夢鄉,陣陣鼾聲在帳外都聽得真真切切。劉封所在大帳之外,一面帥旗在月光映襯之下迎風招展,遠遠看去分外醒目。

“想來那大帳便是劉封所在,父親有令,只將其捆綁出營即可,切莫傷及其性命,不然父親便難做了,待得汝等恐嚇劉封一番後,徽便現身佯裝相救,到時汝等遁走即可,好使得這廝知曉我交州兒郎悍勇!”

距離劉封紮營之處不遠的一山丘之上,一隊人正在看向劉封所在大帳,出言之人,正是士燮之子士徽,此時士徽正身着交州官府服飾,身後帶着幾名軍士,其身旁之人,則是一襲黑衣,身後跟隨之人也是一襲黑衣。

“我心中自有定數,這劉封所率之軍穿戴兵器倒是駭人,這夜間防禦也不過如此,想來是因在我交州數日也未見人煙,不過如此也好,恰給了我等可乘之機。”

那黑衣人正是士燮之侄士匡,二人與士燮商議一旦有機可乘,便給劉封造成些許困難,至此已然跟隨了劉封數個時辰,終於得見你營帳之中防禦有些鬆懈,故此決定就在今夜行動。

士匡在交趾之地,武藝頗爲高強,雖劉封在荊州素有強悍之名,但士匡卻不以爲意,劉封與士燮所定那盟約,在其看來本就是頗不公平之事,今夜有了機會,士匡心中已然打定主意,定要將劉封自其營帳之中抓出,讓其在士徽面前威嚴盡失,以免其與士燮相見之時難爲士燮。

與士徽商議已畢,士匡一擺手,其身後三名黑衣人盡皆以黑巾遮面,紛紛手持短刃,自山丘之上滑下,貓着腰向劉封營帳方向摸去。

因士匡等四人對這一帶地勢幾乎瞭如指掌,不多時便繞過了劉封營帳外圍警戒的軍士,直接向劉封所在大帳方向摸去。

待到了劉封大帳之外,士匡對那三名黑衣人使了個手勢,那三人各自守住大帳一腳,蹲伏下來,而後只見士匡在大帳周邊繞了一圈,而後又回到入口處,見私下無人,只一個閃身便進入了營帳之中!

士匡進入劉封營帳之後,並未第一時間走動,四下看了一番,發覺劉封果然躺在帳中,微微響起鼾聲,士匡剛要走向劉封,卻忽地望見青釭寶劍此時正掛在劉封案頭之上,士匡目光登時便被青釭吸引而去。

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266章 時局紛亂第390章 勸說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171章 出使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223章 漏洞(第一更)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35章 戰許褚第281章 難與易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143章 入襄陽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27章 使者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135章 退敵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339章 合肥攻防戰第252章 說客第527章 論江東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171章 出使第236章 逃脫(第二更)第268章 對峙第297章 各取所需第481章 魏軍的行蹤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455章 主動出擊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58章 返程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240章 不出所料第193章 貪念第335章 棋逢對手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561章 深入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563章 慌亂的曹植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497章 要挾第518章 完美的伏擊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8章 兵甲第82章 不可貌相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382章 諸葛亮的動作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289章 救命稻草第39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89章 再續前緣第392章 厚禮第376章 僵局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355章 暗礁隱現第137章 凱旋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491章 曹彰的車輪戰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89章 再續前緣第297章 各取所需第51章 見於堂前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412章 發難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97章 萬事俱備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390章 勸說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184章 自立門戶第375章 止住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