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

與此同時,長沙郡臨湘城外五十里處,周瑜身披甲冑,目視臨湘城,身後五萬江東精兵整裝待發。

赤壁之後,已然經年,周瑜前番一直在府中稱病不出,一者是因赤壁之戰結果實在不甚理想,不但孫權對周瑜有些怨氣,就連周瑜自身也是抑鬱成疾,直到數月之後身體方纔大好,另一方面,則是因周瑜也想看看,這江東離了他,是否還能一如既往。

這些時日,江東在魯肅等人治理之下,萬事倒還順利,不過魯肅終究並無周瑜那般才華,在堂前出謀劃策尚可,一旦爲主帥領兵,與周瑜卻是差了不少,好在江東這一年餘並無甚大戰事發生,饒是如此,魯肅也是招致了不少江東陣中老將的不滿。

此番出征荊州,孫權之前還在躊躇是否依舊遣魯肅領兵前往,諸葛亮乃是魯肅引薦,此事也是魯肅極爲推崇之事,故使魯肅爲帥,算得上是實至名歸,但收到來自孫尚香的那一封書信後,孫權沉思良久,當即改了主意,將周瑜立爲此戰主帥,此事一出,不光魯肅與諸葛亮心中不解,就連周瑜,亦是並未想到此事。

此時周瑜率軍,已然即將兵臨城下,但卻停在了距離臨湘五十里處,程普當下不解問道:“都督何故在此地停留,劉封親自在江陵抵禦諸葛亮與張飛,長沙城中只有一老將黃忠是可堪一戰之人,我等若是全力攻城,或可畢其功於一役,到時長驅直入之下,荊州這數郡之地盡歸我江東,可將公瑾之前赤壁之辱盡數贏回!”

這幾位老將此番跟隨周瑜出征,心中也是憋了口氣,當初赤壁之戰時,他們盡在周瑜賬下,江東主力在赤壁大敗曹操,卻白白爲劉備做了嫁衣,任誰心中都不會舒坦,如今有了這一雪前恥的機會,衆人心中又怎能不急?

“前次在那赤壁,正是我等身先士卒,方纔給了劉備與諸葛亮喘息籌謀之機,此次當不能使此事重演,區區黃忠,瑜倒是並未放在眼中,吾已遣了得力之人前往江陵,待得劉封與張飛激戰正酣之時,我等再以迅雷之勢將這長沙攻下,到那時,方纔能得這荊州數郡之地。”

顯然,周瑜已然是以前次爲戒,不再信任諸葛亮那結盟之說,對其所言若是攻得了荊州五郡,四郡歸江東所有也是並不信任,若是在諸葛亮計謀之下接連吃虧兩次,他也就當真再沒有心力率領江東軍士了。

“若是張飛與諸葛亮先於我等攻下江陵,怕是……”程普此言未落,便被周瑜擺手打斷。

“汝等皆與劉封共抗曹操大軍,劉封乃是將才,若論智謀,不下於諸葛孔明,故就算諸葛亮能以數量優勢攻下江陵,也是頗要費一番氣力,傳令下去,我等今日便在此安營紮寨,若無江陵戰報,便不再向前。若是劉封思慮周全,亦不會使那老將黃忠貿然出城。”

江東大軍與長沙守軍只是相隔五十里遙遙相望之事,諸葛亮自然是不知,他此時正在與衆將商議如何攻取江陵方纔能夠將損失降至最低。

張飛作爲此戰先鋒,早已先於諸葛亮到了江陵城下,張飛不管其他,直接殺到城下,卻見劉封在城中拒守不出,也不迎戰,於是便遣人在江陵城下叫罵,所罵之言皆是十分難聽,但劉封卻是無動於衷,並不開門迎敵。

直到第二日,張飛又遣了此人到城下叫罵,此時劉封卻是不再遲疑,親自在城頭張弓搭箭,一箭射穿那叫罵之人眉心,惹得守城軍士一陣叫好之聲,射死此人之後,劉封這才策馬出城,在城外十數裡處與張飛列開陣勢。

“豎子,兄長待汝如此之好,如今爲何反叛幼主?”張飛乃是一性情中人,原本俱在劉備麾下之時,張飛倒不似關羽那般百般看不上劉封,且對劉封領兵打仗頗有些敬佩之情,但此番劉封自立,張飛也是氣憤非常,在他看來,盡心輔佐劉禪便是,何來這許多花花心思。

“反叛?吾乃是父親之子,又何來反叛之說,那諸葛亮仗着劉禪年幼,不通世事,對其百般利用,不然如何能統領汝等將才?諸葛亮此人,與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又有何分別?益德將軍難道未曾想過?”

張飛聞言沉默片刻,深知若論口舌之利其定然不如劉封,於是高高舉起其手中長矛,厲聲喝道:“先將汝這豎子拿下,捆綁回去,再行定奪!”

劉封那一番言論,便是想要激起張飛戰意,按照劉封計算,諸葛亮率軍在張飛身後,想來這一兩日亦可到來,只要諸葛亮到了此處並適當將其拖住,劉封的目的便達到了,至於率軍和襄陽大軍硬碰硬,劉封卻是從未想過,畢竟現在隨着領地的增多,每一個精兵對劉封而言皆是十分珍貴的存在,消耗襄陽大軍的任務,還要交給來自北方的朋友。

但想要大軍保存實力,劉封便要做到身先士卒,面對策馬狂奔而來的張飛,劉封心知其需得親自出馬,方能夠將其抵擋住,此時他心中想到的是,其麾下雖兵將不少,但能夠在陣前一夫當關之人,還真是沒有。

經過獨自與關羽鏖戰之事,劉封便已然想過此事,如今再次親自面對張飛,這個想法已然是愈發的強烈,如今劉封貴爲一方霸主,又怎能每次都親自面對敵軍箭頭人物,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溼鞋?孫策便是前車之鑑……

但今時今日,劉封還是要先將眼前怒目圓睜的張益德抗住再說,拖不住張飛,一切都是空談。

張飛用矛,其變化倒是不如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但張飛一身勇力比之關羽卻是更甚,二人剛一交手,劉封便知此戰兇險,不能如同對付關羽那般一味防守,不然一旦被這長矛碰着,可不似長刀那般有輕重之分。

這邊劉封小心翼翼與張飛戰在一處,而襄陽城外,此時也是一番劍拔弩張之勢。

第16章 先鋒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69章 江中蛟龍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73章 論斷第24章 孤身入城第107章 曹丞相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447章 第一次攻擊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135章 退敵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380章 幕僚第102章 戰況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46章 前路多艱第60章 危情初現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39章 問計第305章 捷報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12章 初見孔明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93章 孤注一擲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66章 斬使立威第29章 收歸賬下第439章 穩坐家中的司馬懿第64章 一拍即合第277章 得與失第309章 曹植的舉薦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59章 再得伊人第566章 大殺器第488章 終見成效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317章 風暴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469章 稱帝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38章 江夏第167章 痛處第504章 浴血奮戰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444章 大軍至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28章 一年之約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376章 僵局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91章 孫權之謀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395章 初臨朝堂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508章 變數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152章 長沙密會第188章 飛羽顯威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452章 說服第242章 生擒活捉第41章 大軍又至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554章 時間差第339章 合肥攻防戰第5章 剿匪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255章 暗中出手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92章 緊鑼密鼓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28章 一年之約第109章 妥協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5章 剿匪第253章 觀虎鬥第170章 退張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