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厲兵秣馬

如此一來,劉備確信荊州各郡已然被其牢牢掌控在手,待周瑜與張遼戰事已了之時,周瑜已無法穿越關羽防線,取得荊州一城一郡之地,顯然,劉備如此做,便是已然做好了與江東決裂之準備,只要其將荊州牢牢守住,孫權便只能死守江東之地,無法經由荊州西進半步!

這一番封賞之後,劉封又等衆人散去之時前去面見劉備,畢竟自華容道設伏後的這些時日劉封並未得見劉備,況且那荊州南部四郡之中情形劉備並不瞭解,劉封先將那數個郡縣之中情形說與劉備,又將劉度之子劉賢獻與劉備。

劉度乃是之前太守之中唯一未動之人,劉備對劉封此種行爲頗爲讚賞,有劉賢在手,即使教劉度只是輔佐糜竺,他也定然不敢陽奉陰違。

而後,劉備卻是提出了一個讓劉封頗爲不滿的要求,劉封之前所帶入襄陽的兩千兵馬,被劉備收編進了襄陽守軍,如此一來,留給劉封駐紮在江陵之軍,不過一千三百之數而已,雖劉備親口許諾將那一千軍馬留給劉封作爲其親兵之用,但一千三百人馬,又能掀起何種風浪?

到此時,劉封心中方纔確定,因這一件件驚世之功,劉備已然對其起了戒心,雖對此劉封心中早有準備,但此時卻比之其心中之前所想早了不少,這其中自然是有諸葛亮推波助瀾之力,但劉備日漸年老,劉禪尚在襁褓,而劉封卻是日漸強盛,顯然這些原因促使劉備過早對劉封產生了戒心。

劉封如今尚且事事盡心盡力,但依舊得此結果,登時便讓劉封暗自思忖,其心中謀劃之事,隨着劉備態度,怕是也要提前進行了,不然縱使劉備西征,劉封再爲其另立新功,也得不到應得獎賞,這亂世匆匆數十載,若不能儘早有所建樹,不但白白荒廢了這大好時光,更有身死道消之險。

拜謝了劉備後,劉封便請命回了江陵,離去之時,劉封見徐庶亦是正欲前去拜見劉備,劉封並未等候徐庶,獨自策馬回了江陵。

到了江陵後,龐統見劉封獨自歸來,十分詫異,待劉封將襄陽城中所發生之事說與龐統後,龐統這才恍然大悟,隨即面上顯出凝重之色。

一夜無話,直到次日天明之時,徐庶方纔歸來,劉封一問之下,才知徐庶昨夜與劉備,諸葛亮三人又飲樂了一番,直至午夜方纔結束,是故耽擱了一夜,而徐庶亦是講明其老母尚在江陵,這才徑直歸了江陵,而非前往長沙。

劉封深知若徐庶在江陵逗留太久,傳入劉備耳中定然會產生麻煩,於是緊急將其與龐統召入府中議事。

“元直可知爲何執意將你請進長沙?”二人一到,劉封便問道。

“據子威之前所言,黃忠已然歸降於我等,想來長沙乃是鐵板一塊,子威有何要事需庶在長沙暗中進行,不教皇叔與諸葛亮得知,今日但說無妨!”

徐庶心思何等敏銳,劉封心中所想已然被其知悉,只是不知劉封具體有何佈置而已。

“元直可還記得之前封在此地打造的那數百把百鍊鋼刀?”劉封眉毛一挑,問道。

“子威之意……”徐庶一聽,心中便隱約感知了劉封想使其做的乃是何事。

“不錯!那百鍊鋼製作技法,經過這些時日摸索,軍中鐵匠已然掌握純熟,但若在江陵大範圍生產百鍊鋼,難保不會被父親與諸葛亮知曉,元直到了長沙之後,先行將有異心者全部剪除,待掌控局勢後,封再秘密將鐵匠護送到長沙,便可開始冶煉,待日後我將麾下親兵挑選一番,組建一支虎狼之師,兵器甚至是鎧甲,皆要以這百鍊鋼所制,雖前期僅有千餘人,但所需亦是不小,元直想要不動聲色便將其產出,所花費精力定會不小……”

徐庶聞言,眼前便是一亮,之前劉封摸索出了這百鍊鋼生產之法後,那三百親兵所持兵器便強於普通軍士,但從兵器入手,將所有麾下軍士全部更換成這百鍊鋼所產兵器,甚至鎧甲,所花費便絕非小數,單單鐵水這一項就絕不會少,而徐庶要瞞過劉備耳目做到這些,自然是頗有難度。

“子威放心,之前對去長沙所爲之事尚且有所低估,如今看來,子威遣庶前去,怕是已然高估了庶之能力。”徐庶自然不會心生懼意,只是玩笑了一句。

“元直不可妄自菲薄,還有一事,需元直與黃忠老將軍一同完成,那便是封所領前去襄陽的兩千人馬,皆被父親收回,故江陵城中只剩一千三百親兵,封在此招兵買馬,到頭來亦是被父親征調之用,故而我軍若想發展壯大,這徵兵之事還要落在元直身上,長沙軍馬,可分明暗兩層,貴精而不貴多,具體事宜,全憑元直做主!”

此番交談,劉封算是給徐庶佈置了兩項任務,一是升級裝備,二是擴充兵馬,這兩件事,乃是劉封心中謀劃之事所必須之前提,雖劉封此時尚未明說,但徐庶與龐統皆知,劉封多半是不想長久如此隱忍下去,既然已是功高震主,那須得有些有段自保,再言其他。

徐庶應了此兩件事後,劉封依舊面色凝重,繼續言道:“此兩件事,乃是爲提升我軍實力,此外尚有一絕密之事,亦是刻不容緩……”

“子威但說無妨!”徐庶對劉封了解已然頗深,見此情形就知劉封定有重大之事。

“荊州以南,便是交州,交州偏遠,皇命多有所不及,而之前劉表新任蒼梧郡太守吳巨,與父親頗有些交情,是故此時乃是我軍奪取交州最佳時機,然封觀父親全無此心,卻一心想盡快擴充兵馬西征益州,一旦西征,交州恐被孫權謀取,故封有心一搏……”

徐庶與龐統萬萬沒有想到,劉封竟此時便意欲染指交州一州之地,端的是雄心壯志,但龐統略思慮片刻,便皺眉道:“子威不可莽撞,那吳巨既與劉皇叔有舊,子威一旦有所異動定會事劉皇叔得知,此事還要從長計議……”

第70章 連環之計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421章 長驅直入第88章 再相見第184章 自立門戶第521章 假傳將令第48章 神秘少女第135章 退敵第143章 入襄陽第527章 論江東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109章 妥協第443章 碾壓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469章 稱帝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67章 點將出徵第202章:一夫當關(第五更)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1章 千人守城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16章 先鋒第30章 追擊第46章 前路多艱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467章 再次來襲的猜測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137章 凱旋第570章 歸一(大結局)第170章 退張魯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521章 假傳將令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360章 抱佛腳第364章 垂釣第281章 難與易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375章 止住損失第75章 夜談第135章 退敵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229章 難題再現(第一更)第86章 酒後真言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355章 暗礁隱現第21章 以退爲進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425章 渾水摸魚的潛入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61章 公瑾之邀第244章 折服第15章 智計第4章 賜字第337章 後手第111章 另有所獲第184章 自立門戶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380章 幕僚第134章 巧取第2章 智勇退敵第405章 司馬家的抉擇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263章 陽平關之戰第228章 殺一儆百(第二更)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109章 妥協第111章 另有所獲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537章 何去何從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435章 安置完畢第410章 潁川之亂第429章 順利出城第253章 觀虎鬥第508章 變數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293章 醒來第373章 交鋒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