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四郡定

魯肅與淩統心知此事只得如此,無奈之下,俱是點頭稱是。此番前來,魯肅之計皆被劉封料到,是故劉封能搶先一步,斬殺韓玄,並設下埋伏,將二人逼迫至此,若說之前魯肅對劉封只有欣賞之情,如今,他心中更是平添幾分敬畏。

劉封見二人點頭應了此事,當即揮手着身後軍士給二人讓出一條道路,示意二人離去。

眼見淩統與魯肅率軍離去,劉封這才微微鬆了口氣,他放二人離去,亦是無奈之舉,魯肅乃是周瑜幾乎最爲倚重之人,一旦對其痛下殺手,周瑜必定會與劉備不死不休,到時諸葛亮又會趁機煽動劉備,將此事之責扣在劉封身上,將這奪取四郡之功化解,劉封與諸葛亮打了多時交道,自然要避免此種情況發生。

若是二人真如劉封告知那般稟告周瑜,則劉封搶先佔領了長沙,對孫劉聯盟並不曾破壞,周瑜必然只能是吞下這等苦果,並無顏面再去與劉備理論此事,唯有如此,這奪取荊州南方四郡之功方能夠結結實實的算在劉封身上,不再旁落。

目送淩統與魯肅二人向江東營寨所在方向而去,劉封這才率軍回了臨湘城中。

原長沙郡中守將,得見黃忠歸來,皆是納頭便拜,此刻沒了韓玄,方纔顯示出這黃忠在長沙郡中地位卓然,而劉封自然也樂見於此,對於長沙郡境況,此時其心中已然有了打算。

將衆軍士安頓完畢,劉封便讓黃忠將這郡中可堪一用且心性純良之人全部列舉出來,並且將這些人等與黃忠,魏延,甘寧一道,召入了太守府之中。

“韓玄性情殘暴,不堪大用,忠奸不辨,善惡不分,這才落得如此下場,吾此前已然招降了零陵,桂陽,武陵三郡,加之南郡,這荊州五郡,已然歸了我等所有,因父親在前方戰事未了,是故暫且命黃忠老將軍在此行長沙太守之職,待擊退曹操大軍後再做打算!”

原長沙郡中衆人聽得劉封此言,皆是面容一鬆,滿是笑意,黃忠此人,不但統軍有方,且爲人敦厚,又重情義,比之在韓玄麾下戰戰兢兢度日,黃忠暫代這太守之職,不知會好上多少。

但黃忠本人卻是和甘寧,魏延一般,露出了些許不解之情。劉封之前千方百計將其召至麾下,顯然是爲了日後與其一同攻城掠地之用,此時將黃忠放在這後方長沙之地,他們自然不解。但劉封之命已然說出口,黃忠自然不能質疑,連忙拱手答謝,而後便立在一旁。

將長沙城中事宜盡皆安頓完畢,劉封便將衆人盡皆遣出府中,只留下黃忠與甘寧,魏延三人,三人相互對視一眼,便知劉封多半之前有未盡之言,於是全部打起了精神,此番跟隨劉封征戰四郡,每次戰役皆是酣暢淋漓,尤其是將魯肅與淩統二人逼迫的幾乎是奔逃而去,讓三人皆是對劉封之智勇萬分佩服。

“漢升老將軍,是否對留在長沙任職頗有些難以理解?”劉封命三人盡皆坐在席間,目視黃忠,爽朗一笑而後問道。

黃忠見劉封看出了其心中所想,只是一陣憨笑,頷首卻是並未出言,他性情不似魏延與甘寧那般粗獷,其與劉封畢竟也算是是君臣之間,故而並未隨意答應此言。

“確是如此,將軍既然心中已然有數,卻爲何依舊將老將軍留在此地?長沙近處尚有武陵,北方尚有南郡,並非是甚難以守衛之地,何勞老將軍在此鎮守,若是讓老將軍與我等一道隨將軍殺敵,那我與興霸二人自愧不如!”

魏延眼見黃忠只是閉口不言,心急之下倒是將黃忠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既然你二人皆對漢升老將軍心服口服,那吾將老將軍留在此處便正是合適之地。”

劉封言罷,三人盡皆面面相覷,不能理解,於是劉封又道:“今我等雖奪了四郡,但待曹操退了,這四郡之地定然不會皆由封親近之人鎮守,而那零陵與桂陽皆在南方較遠之地,不圖也罷,武陵與南郡毗鄰,亦可不要,但長沙卻是不同,長沙以東過了湘水便可直達江東,若是因爭奪荊州之事父親與孫權聯盟破裂,此處便是一處要地,留老將軍在此,最爲合適,就算是諸葛孔明,當其瞭解老將軍之勇武,亦不會輕易將其遣往他處。”

劉封一言至此,便未再說下去,但甘寧與魏延皆是領會了劉封話中意味,對於劉封此時所處形勢,他二人皆是心知肚明,義子之身,再有大功亦會招致提防猜忌,是故這通天之功,最終能夠將南郡一郡之地換來便已然算是不錯,故而將黃忠安置在這長沙郡中,乃是後招,在劉備與諸葛亮不知情之下,又在荊州腹地留下一後方之地,二人理解之後,皆是暗自佩服劉封深謀遠慮。

而劉封之所以如此決定,便是因他與黃忠,乃是救命之恩,是故以黃忠性情,定然是會忠於劉封,再者說,劉封此時尚且不是顯露鋒芒之時,身側有了魏延,黎闖,甘寧,加之龐統,徐庶,已是有些惹眼,再加黃忠,若是被劉備察覺,多半會對其更加提防,至少此時,劉封尚不願如此。

劉封將此事說破之後,四人又在府中密談了多時,這期間,魏延與甘寧皆是將劉封種種功績說與黃忠,其目的自然是讓黃忠瞭解劉封心中所想,並看其是否真會忠於劉封,若不能教其得知劉封與諸葛亮關係,難保到時黃忠會在不知情之下將劉封隱瞞之事讓諸葛亮知曉。

好在黃忠對諸葛亮這般只知居中定計之人亦是無甚好感,劉封乃是劉備之子,在其看來就是君,而諸葛亮爲臣,是故得知劉封與諸葛亮不睦,黃忠心中便對諸葛亮沒了好感。

直至深夜,劉封才教黃忠得知了他在此鎮守所需注意之事。至此,此番出征四郡,劉封幾乎未損一兵一卒,便達到了其之前設想,算算時日,劉封深知當立即趕回南郡,江陵城中,尚有一不得不解之難題。

第94章 動之以情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321章 諸葛亮的決心第59章 再得伊人第67章 點將出徵第355章 暗礁隱現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257章 仁心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545章 雪上加霜的魏國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37章 一戰成名第279章 服衆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492章 魏延戰曹彰第341章 擇弱而噬第121章 逼降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48章 守城的藝術第501章 失算的曹彰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78章 脫離第26章 難阻頹勢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298章 密謀第38章 江夏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257章 仁心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18章 戰後風波第350章 得知消息第407章 渾水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91章 孫權之謀第76章 良將賢臣第96章 提請第379章 強援到來第188章 飛羽顯威第24章 孤身入城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498章 艱難的抉擇第271章 親身犯險第3章 父子相見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487章 司馬懿的連環計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2章 智勇退敵第265章 曹操之心第89章 再續前緣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364章 垂釣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104章 設伏第508章 變數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407章 渾水第375章 止住損失第236章 逃脫(第二更)第455章 主動出擊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469章 稱帝第416章 野心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99章 出逃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36章 終見曙光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447章 第一次攻擊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491章 曹彰的車輪戰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42章 江東來使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60章 危情初現第240章 不出所料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259章 籌備驚喜